《财富的福音》读后感精选
《财富的福音》是一本由卡内基著作,京华出版的133图书,本书定价:16.80元,页数:2006-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财富的福音》精选点评:
●财富的福音,主要分了2个部分, 前1部分谈了如何获得财富,但不如说是如何成功,类似励志,成功学之类;后1部分,谈了获得财富之后如何更有价值的应用。 总得来说都是针对价值观和理念的分享。
●钢铁大王卡内基100多年前的文集,共8章。 前6章有点成功学奠基人的味道,略有些乏味,且很有时代感。比如他强调年轻人应该避免做的三件事:酗酒、投机、签字。当然对现在的人来说也是有一定的意义。 后2章真的是异常惊艳,作者认为如果一个富人在身故之后再捐出财富是没有价值,应当在活着的时候就考虑如何将他们投入到公益领域为社会造福,而关于如何作出真正有价值的捐赠,作者说的非常到位。 ⭐⭐⭐⭐⭐推荐
●更富有意味着更大的社会责任
●最有价值的经验,总是很朴素的。 “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然后看好这个篮子” 阅读kindle版 多抓鱼买到了实体书,不错
●卡内基在母亲去世后50多岁才结的婚,信守自己的诺言。
●..
●行业里备受推崇的书,两篇不长的文章,百年前的文字,有的观念放在今天的中国还具有领先性。如何对待和处理自己的财富,如何看待自由的资本主义,言简意赅,有启发。
●飞机上读
●一本只有7.3万字的小书,后一半居然是英文,情何以堪……
●美国的公益萌芽(授人以渔)
《财富的福音》读后感(一):深邃的思想,透彻的人生
可读性、思想性一流,堪称经典。象来自天堂的一种金色光芒的福音,在百年前就有了这样的洞见,可惜百年来人类对社会理想的探求走了那么长的弯路。
如果毛泽东年轻时看过这本书,岂非我民族一大幸事!
现在重拾和谐社会,把这种思想精髓贯彻落实,绝对必要。
《财富的福音》读后感(二):好书,值得一看的书...
很喜欢卡先生的直白,虽然说话有点冲,可能会让某些人反感,不过这是富人的大实话嘛...偶非常欣赏,特别是他很很很直接的说:我只捐钱给有志于自救的人,能自力更生的人,绝对不把钱给好吃懒做的社会渣滓,让政府去养他们的吧.给他们钱等于把钱扔水里...(大概意思哦,具体的请看书~)
两篇不长的文章拼成了这本薄薄的书,很快能看完,但收益非浅,另外书中还附了卡先生的介绍...是一个从穷孩子到大富豪的历程...非常激励人呢
《财富的福音》读后感(三):篇幅很小,只有三篇文章而己
1. 财富应由财富所有人在有生之年妥善处理
客观的说,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不会得到人们的赞美时候,死后才把财富留给社会,也不会得到社会的感谢。对于以这种方式留下大笔财富的人,人们会自然的认为,如果能把财富带走的话,他们根本不会留下一分钱。
生前处理好财富,也不会造成身后财富产生的一系列纠纷。
2. 慈善捐助的首要原则
慈善捐助的首要原则应该是:帮助那些愿意自助的人,帮助那些奋力自救的人一臂之力,帮助那些借助这些捐助就能重新自立的人,可以协助但是几乎不可以或永远不可以大包大揽。浮泛的施舍救济既不能改良个人,也不能改良人类。
捐助的真正受益人,不应该是那些无可救药的贫民、懒汉和社会渣子,而应该是那些努力上进、奋力自救的个人。
在这方面,百万富翁的罪过不是拒绝捐赠,而是滥行布施,因为他们往往不花时间对此进行思考,而且主要是因为给钱比拒绝更容易。
仅有极少的百万富翁清楚这一罪过:这是他们的滥施布施,制造了乞丐。
(赫伯特斯宾塞,英国哲学家,人所共知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主张把进化理论“适者生存”应用于社会生活。)
3. 最佳捐赠领域
第一、捐赠大学
第二、捐赠免费图书馆
第三、建立或扩展医院、医学院、实验室,以及其他关乎减轻人类病痛的机构,特别是致力于疾病预防的机构。
第四、只要社区能够承担起管理美化和维护职责,那么捐建公园也应该是位于前列的公益项目。看到从前的荒山荒坡变成美景、艺术品,对社会是一种贡献。
第五、为城市捐赠适合举办各种会议和演奏高尚音乐的音乐厅
第六、为人们提供游泳池
第七、捐赠教堂。教会有不同教派人们各有所属,因此这种意义上来说,捐赠教堂不等等于捐赠社会,而是捐给某个特殊的阶层。不过每位百万富翁都可能知道,某个区域只有一处简陋的小教堂坐落在十字路口,邻居们不论教派都在星期天到那里聚会,实际上是一个社交生活中心和邻里感情的凝聚地。
4.卡内基小传
勤劳就能有更多的机会。
股票是会下金蛋的鹅。
"获得成功的首要条件和最大秘密,是把精力完全集中于所干的事。一旦开始干哪一行,就要决心干出名堂,要出类拔萃,用点点滴滴的改进,要采用最好的机器,要建立通晓这一行。“别把所有的鸡蛋放进一个篮子”之说是大错特错的。我告诉你们要把所有的鸡蛋放进一个篮子,然后照管好这个篮子。在我们这个国家,想多提几个篮子,因而打碎鸡蛋的人有很多。"
《财富的福音》读后感(四):拥巨富而死者耻辱
“拥巨富而死者耻辱”——卡内基 内容简介: 第一,富人与穷人的关系与责任 卡内基在本书讲的主题是福利,但与很多白左的不同之处是,卡内基不因拥有巨富而感到耻辱。白左觉得富人欺压了穷人,所以应该感到愧疚以及予以补偿。 卡内基的观点更加平和,他心中与穷人的关系不是高高在上的奴隶主,也不是罪恶深重的罪犯,他与穷人的关系是兄弟。卡内基认为富人拥有穷人没有的才智,这是上天给予的礼物,富人用这个礼物在广袤的大地上挥洒创造,获得了更多的财富,同时也有责任把财富回馈给社会。回馈社会是富人的责任,在承担责任的同时也获得荣耀。 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像是打仗时最有才能的人成为了将军,其他人是与自己一起冲锋陷阵的小兵,打赢胜仗后功劳不应该只是将军的,里面每个人都应该得到殊荣。为什么说这个案例不太恰当,因为打仗太过对立与冲突,敌我分的太清,卡内基这里并没有,不仅捐赠给美国、英国,还捐赠很多与他无关的国家。 第二,理性的帮助而非感性的施舍 卡内基认为直接捐钱分给每个穷人,这不仅不是回馈社会,而是让社会堕落,回馈社会是让社会得到进步。基于这一点,卡内基捐赠的对象一向不是穷苦的贫民,他认为这是国家福利该做的事情,他捐赠的对象大多是现在面对经济困难,但扶持一把就能自己站起来,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像建设图书馆、大学,甚至为退休总统提供资助。 对自己的触动: 第一,感恩 卡内基不像很多富翁,把成功全部归功于自己的勤奋与聪明,卡内基一直记着从小到大帮助过他的人,并在自己成功后给予回馈。卡内基以钢铁大王著称,在他离开公司后第一件事情就是为炼钢工人建设救济和养老基金,感谢帮助他取得成功的员工。卡内基还记得当他是小孩时身无分文,却渴望书籍,是安德森上校建立了免费图书馆,让他能每周借阅,为此卡内基在安德森图书馆的原址上盖了大会堂和图书馆,以此感恩安德森上校。 第二,责任 卡内基把社会责任当成自己的责任,他认为既然自己得到上天赐予的礼物,拥有比常人更聪慧的大脑,那么就有责任帮助社会变得更好,在他还没成钢铁大王之前就有这样的理想,卡内基33岁的日记中写道“对金钱执迷的人,是品格卑贱的人。如果我一直追求能赚钱的事业,有一天自己也一定会堕落下去。假使将来我能够获得某种程度的财富,就要把它用在社会福利上面”。山长说,钱是能量,会流动到能使它发挥最大价值的人手中,可能也正因此,卡内基能够获得财富上的成功。 第三,行动 很多人都知道好的言论与行动是什么,但大多只是说说,像美国前总统戈尔拍摄的《难以忽视的真相》,让人们看到因为人类破坏自然导致全球变暖的后果,戈尔呼吁大家节俭,但自己却住着豪华大宅,用电量是普通人家的21倍。卡内基做社会福利,不是说说而已,他是真的投入全部做这件事情。53岁的卡内基毅然从蓬勃发展的钢铁事业中全身而退,以4.8亿美元的价格把卡内基钢铁公司卖给金融大王摩根,在之后的生命中全情投入进社会福利的工作。 500万为炼钢工人建立救济和养老基金; 5600万在全世界英语国家捐建2509座免费图书馆; 2500万在华盛顿创建“卡内基学会”,致力发展科学、文学和美术事业; 7300万建造“卡内基号”海洋调查船以及天文台; 150万在海牙建立“和平宫”; 9000万在美、英各地创办学校和教学机构; 500万建立“舍己救人者基金”; 3900万建立大学教授退休基金、总统退休基金,以及作家退休基金; 1000万设立“卡内基和平基金会”; 直至去世之前,卡内基捐赠总额高达3.5亿美元,遗产只剩3000万,其中2000万给卡内基基金会,1000万给亲戚友人每年1万的基金,以及美国前总统、英国前首相每年1万的基金,剩余赠送给佣人。 除了物质上真的付出行动外,卡内基还付出很多精力与思考去做这件事情,财富的福音其实是卡内基的两篇文章,第一篇讲述为什么富人应该捐赠,第二篇讲述如何捐赠。从第二篇中可以看出,卡内基为了做好社会福利做了很多调研与思考,他不是一甩手把所有钱扔出去,而是希望用最少的钱获得最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