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追寻记忆的痕迹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追寻记忆的痕迹的读后感10篇

2019-09-30 23:5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追寻记忆的痕迹的读后感10篇

  《追寻记忆痕迹》是一本由[美] 埃里克·坎德尔著作,后浪丨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55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追寻记忆的痕迹》读后感(一):记忆的重量

  小时候,我经常会思考这些有些无聊问题:记忆有重量吗?会不会有一天我的记忆会溢出大脑?很快我就意识到,不论我怎么努力学习,不停地记住新的东西,我的体重也不会有丝毫的增加脑子也更不会满出来。记忆本身是个奇妙无底洞!再后来我发现,记忆确实是有重量的。痛苦回忆沉重尴尬的回忆很压抑,就连那些幸福的回忆都是有分量的。记得真切切的童年往事,在浮上我心头的那一刻,会连带着那已经逝去了的时空铺天盖地地袭来,压得我浑身喘不过气。所以大卫米切尔才会用这样的比喻“记忆的闸门松动了”。

  本书的作者也和我一样思考过这些和记忆有关的问题。但不同的是,我只是随便想想并最终抛之脑后,而他则追寻着记忆的痕迹真正走上了脑神经科学道路。本书就像一面棱镜,从不同角度阅读照射七彩斑斓的色彩。它可以是一部深入浅出内容详实的科普,也可以是一段娓娓道来的尘封历史,亦或是一名科学家客观真实内心写真。身为科研工作者的作者用厚厚的篇幅呈现了他探寻记忆秘密心路历程,他的所思所感,他的迷茫困惑,他的痛苦与煎熬,他的喜悦自豪字里行间涌出来,直接传导进了读者的心中,一点不比专业作家情感表达逊色。甚至他故地重游感悟,童年往事的回忆,对于纳粹主义厌恶和仇视都表达的深入人心,让读者能感同身受。在保障文学性基础上,作者成功地将科研人士擅长的归纳总结提炼创新的能力融合到了写作一字一句富有逻辑令人信服

  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的真诚和对后进的关怀,整本书中毫无掩饰地将他走上科研道路所得到的一切经验教训感悟都呈现了出来。就我本人而言,作为一名刚上手科研的新人,我在日常的工作中也有诸多的困惑,这真的是一部难得一见且令我颇有启发作品。有很多想法我都很认同,例如:要寻找一个有价值的最简单实验对象,用最低成本换来最高实验效果。做一些自己觉得有趣课题,不要在意他人的质疑,如果每个质疑都能动摇你,世界上也就没人能研究出新的东西了,新的东西都是需要打破常规的。有时候更多发挥自己的直觉,而不是重复做无意义的实验,多勤于思考而非仅仅勤于工作,做的全是无用功。多和家人相处,而非一昧投身事业。做科研也需要和作家一般的灵感自信等等。作者所思所感真的非常真挚有意义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译者也非常谦逊认真翻译流畅自然。科学术部分也非常清晰直观,令人很有好感,和作者本身的谦逊真挚珠联璧合呈现出了最好的效果。我可能会阅读本书很多遍,来追寻作者成长印记,发现和学到更多的东西,感觉这周仓促的一遍读下来,实在对不住翻译的细致精心和作者的一片苦心

  关于科普部分,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作者的同事对于他放弃了研究哺乳动物,而从简单的动物入手研究记忆的机理表示不能理解,认为不可能从低等动物身上发现万物之灵的自由意志和记忆的奥秘。但最终作者证明了,人类的一切可以从低级生物身上发现源头,神经的特异化能力和学习的潜能是从远古就存在生物体内的,随着进化不断演进才在人类身上发扬光大不屑于研究低等动物,认为研究低等动物对于研究人类的大脑没有参考价值本质上还是身为人类的一种毫无意义的自负。人类总认为自己是特别的,然而人类本身也是从低等生物进化而来的动物,如今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类自负的源泉,也就是所谓的自由意志和头脑也不过是一些物理化学作用排列组合的体现罢了,没有什么是特别的。

  人类的先贤说“我思故我在”,但实际上这句话应该改成“我忆故我在”,正是因为记忆的连续性人才能成为人而不是只有7秒记忆的鱼。人类一切辉煌文明建立在记忆这座宫殿之上。记忆是有重量的,它承载着人类的文明。人的大脑和宇宙,这是最神秘未知却又最迷人事物

  《追寻记忆的痕迹》读后感(二):【推迷会鉴书团】看了这本书,我的大脑变得不一样了

  这本美籍犹太裔神经科学家、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得主埃里克·坎德尔写的《追寻记忆的痕迹》,身为一个996,我花了20天左右,每天下班之后利用业余的时间坚持阅读完毕。每天仅读1~2章,不敢读太多,这是因为这本书有太多太多对我来说未知的词汇,以及大量的理论需要消化。读的过程也是对大脑的一个强烈冲击。虽然我是理工大学毕业的,大量的知识接收进来就算不能完全懂,但也要把知识尽可能多地吸收。套用这本书的作者所说的:在看了这本书之后,我的大脑变得不一样了。这么说不只是因为我看了这本书扩展了我的视野,还因为为了记忆这些内容,我的大脑内部也发生了一定的生理变化

  作者以尽可能浅显语言为我们讲解记忆在大脑里的转化过程。从单个神经细胞讲起,再到细胞之间信息传递追根溯源地讲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的不同原理。若要形成短时记忆,就需要神经元细胞通过谷氨酸释放的增强引发突触的增强。如若形成长时记忆,则要在细胞核中合成蛋白质并生出新的突触连接。因此,看了这本书之后,有些信息吸收进大脑,大脑的神经元细胞产生了多个的突触,就是为了来记忆这些新吸收到的信息,因此说我的大脑已经变得不一样了。

  我们生活在现代化的社会当中,享受着这个知识爆炸的社会带给我们的便捷福利。正因为习以为常,反而不会去思考这些便捷与福利背后的成因。就像我们都在使用手机与网络,但我们却不会思考手机到底是怎么造的,网络是怎么工作的。我们从来没有想过,科学技术的任何一次哪怕小小的进步都是建立在无数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才有达成,就像书中提到的,对于我们自身大脑深处的奥秘,我们竟然知之甚少。因此,解开记忆的奥秘,真的是建立在无数的教授专家博士后等等这些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之下,确定项目提出假说、研究实验证方法、寻找合作者、不断地尝试进行实验、依据实验结果改进实验方法、验证结论公开成果。就是这样经年累月不断重复着这样的过程,再将实验的成果导入到实际应用当中,我们才会最终受益。正是这些通过大量的实验获得洞见的科研人员们,才使得我们对于世界或是我们自身的理解点滴地增加。没有读过这本书,我真的无法想象,就算是个简单的常识背后也凝聚了这么多人的心血。(因此,我们要对这些人怀有感恩之心。)

  另外,这本书不只是单纯的科普读物,只是来讲记忆的知识,同时也是一本个人自传。作者是犹太人,正因为这个身份,小的时候就成了犹太难民。作者从自己的出生、逃难,一直讲到在美国求学、科研,讲自己原本打算研究文学,却走上了医学之路、科研之路,最后夺得了2000年的诺贝尔奖。可以从事自己喜爱的事业,并坚持一生,还得到了他人的认可,获得了世界最高成就。不得不说,作者是幸运的。从维也纳遭遇迫害背井离乡,再到多年以后再回到维也纳接受诺贝尔奖的授奖,这就像是一个圆环,倒有些暗示作者的人生圆满

  还有,通过字里行间,都可以看出作者身为科研人员严谨态度,以及身为犹太人不曾忘本的胸襟情怀。作者曾毕业于哈佛的文学与历史专业,这也让他文武双全文理兼修,也正因为这样特殊的身份,才能写得出这么洋洋洒洒的一本科巨著集合科普、自传、历史、人文等于一体,也才能写得如此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这样的巨著引导了众多学子投入到科学的殿堂当中,其意义又超越书本之外。

  还想再提一点的事,这本大部头虽然充满了大量的专业术语,但译文流畅读来非常舒服。这与译者五年的辛苦翻译是分不开的。译者不只是单纯的将原文从英文单纯地转换成中文,而且也是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还为原作做出了部分补充与延展,而且还对原文出现谬误之处做出了修改。——这才是真正译者的功劳。因此这本书能完美地呈现在我们面前,除了作者的原创之外,译者也是功不可没

  《追寻记忆的痕迹》读后感(三):这本书改变了我的人生(译者序)

  1859年11月3日,在给出版商确认物种起源》清样可以付印的回信中,达尔文写道:“我孩子的出世让我感到无比满意和自豪。”这句话表达了我此刻的心情。尽管这只是一部译著,我却先后参与了从版权荐购到翻译校对到排版装帧再到目前发行宣传的诸环节,它已陪我走过生命中的五年,改变了我的人生。

  五年了。

  在我提笔撰写这篇序言时,脑海里正经历着一次心理时间旅行,围绕本书翻译工作的种种记忆及情绪上心头。这些往事对我个人来说很有意义,却没必要与读者分享。作为一名把这本书通读过许多遍的“资深”读者,我试图站在读者的角度,分享这部笔酣墨饱之作的吸睛之处,并迫不及待地把它推荐给大家。

  正如作者埃里克·坎德尔在前言结尾所总结的,这部自传的独到之处,是它把几个不同维度的“历史”精妙交织在了一起。我把作者的总结做了一点延展,在我看来,本书包含了两段“大历史”和两段“小历史”,环环相扣并行不悖。据此我画了一幅并不准确却颇为直观的示意图,接下来将逐一展开阐述

  首先,我要把这本书推荐给那些正在为生活而打拼着的广大读者。跟其他名人传记一样,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个人生活史。我们跟随作者,从逐渐长大到慢慢变老,看他懵懂童年遭遇苦难,看他考入大学确立志业,看他追求爱经营家庭,看他专注科研走向巅峰,看他转化成果造福大众,看他功成名就继续奋斗。从最世俗的角度,我们读到了一个优秀的人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并保持成功的故事,还在字里行间真切感受着他的喜怒哀乐人格魅力考虑到作者原本是一个出生在平民家庭的犹太难民,这个故事就更具有激励意义了。名人传记之所以受到很多读者关注,是因为从名人毕生的经验教训里,我们总能学到些什么。

  接着,我要把这本书推荐给那些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的专业读者。每一个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重要贡献人物,其毕生志业都是生命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么坎德尔作为科学家,其科研生涯无疑构成了本书讲述重点。我们会读到,身为学生的他如何辗转寻找到自己的学术兴趣点,作为初出茅庐的科研新手,他又如何力排众议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实验对象,由此奠定了成功的基石。我们会像读一部引人入胜侦探小说那样,缩身潜入大脑,在作者的引领下,剥丝抽茧般地揭开隐藏在大脑深处的记忆之谜。对普通读者,这会是一趟酣畅淋漓智识之旅,而对专业读者,更会从中学到如何做学术。贯穿全书,作者充分展示了还原论对其研究的指导作用,强调了与各路高手通力合作重要性,他还给出了一些宏观具体的对于做科研乃至如何经营整个学术生涯的建议,袒露了自己在年轻时困惑惶恐的心路历程,这些内容合在一起,可以说是一部当代版的《对年轻科学家的忠告》(这是诺奖得主彼得·梅达沃于1979年出版的一本书),甚至科研老手也会从中大受启发。此外,我一贯认为,做学术所需要用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同样适用于包括社会工作在内的很多非学术事务,能给后者带来新鲜视角甚至意想不到解决方案。从这个角度,我相信普通读者同样能从这趟科研之旅中获益。

  然后,我要把这本书推荐给那些想了解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读者。坎德尔写作风格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他非常喜欢而且擅长对知识进行追根溯源。一个没有相关知识背景的读者,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不会遇到要另行查阅资料来帮助自己理解的情形,因为每一个主要知识点,作者都把它的来龙去脉讲透了。为了让读者理解他对记忆所做的前沿研究,他把神经科学和心理学史上关于记忆的重要研究成果都做了介绍;而为了让这些重要成果易于理解,他又对数百年沉淀下来的相关基础知识进行了传授,读者有如在聆听由一位诺奖得主领衔的《神经科学导论》公开课。本书可谓群星璀璨,光是登场的诺奖得主就有几十位之多,正是他们的卓越贡献和薪火相传,共同编织出呈现在本书中那波澜壮阔的科学史诗。我相信,本书不仅会让读者掌握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一些基本原理,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日常生活中“防忽悠”的本领,它还为很多对这些领域感兴趣的读者打开了一扇门,使他们未来可以在更广阔的知识海洋里遨游。

  最后,我要把这本书推荐给那些不了解奥地利光彩历史的读者。以往我们提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奥地利作为第一个被纳粹德国吞并的国家,一直是以受害者面目示人。提到奥地利和维也纳,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莫扎特、薛定谔、弗洛伊德、克里姆特这些人类文化的伟大贡献者。但事实上,奥地利纳粹在“二战”中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坎德尔即是无数受到奥地利纳粹迫害的犹太人中的一员。作者在书中描述了这段令人感同身受的童年遭遇,揭露了奥地利纳粹的暴行并分析其成因,到了晚年,面对奥地利方面仍然消极对待历史的态度,他也公开予以批评和抗争,坚持不懈地投入到相关公共事务中,体现了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的高度社会责任感与人文关怀。在这里我们看到,不单单是社会大历史影响了个人小历史,反过来,个人的力量聚在一起,也能撼动社会、改写历史。作为同样是“二战”受害者的中国人,这些表达和思考可以说对我们有着非凡的现实意义。

  此外,我认为它还是一本“赴美留学指南”,能给那些打算赴美留学的学子及其家长提供绝佳的参考。翻译出本书初稿之后半个月,我踏上了赴美留学之旅,如果说在此过程中我没有感受到任何不适应,那真的是拜本书所赐。因为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我已经代入作者的视角,把他在美国经历过的求学和科研生涯预演了好几遍。于是,我会在见到导师的第二天就直呼其名,如同诺奖得主阿瑟·科恩伯格的研究生所做过的那样(第442页);在结束了第三次面谈,从导师办公室走出来时,我立马想起了坎德尔的导师格伦德费斯特与他首次面谈时的情形(“[他]耐心地听完了我那颇为浮夸的想法……”,第59页);某次参加学术会议时,正巧诺奖得主理查德·阿克塞尔就坐在我前排,看着他紧致的脸庞,我脑海里浮现出的是“阿克塞尔综合征”(第264页),诚不欺我!可以说,本书如实地反映了美国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文化氛围。我在留学时深切感受到了作者所说的美国学术界的平等主义和对年轻人的鼓励,也在饭桌上听过各种学术八卦。甚至当我在科研中遇到一些状况时,也常常会首先回想起坎德尔在书中给出的建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坎德尔就是我的精神导师。

  推荐完毕,容我对本书的翻译工作做几点交代。

  第一,本书成稿于13年前,而科学总是在不断发展中保持其生命力,据此,我循着作者的叙述,在正文适当的位置,以加注的方式补充了新近的一些重要研究进展,包括出自坎德尔实验室的研究成果,最新一项发表于今年年初(第448页)。更有几项新成果否认或修正了书中提到的某些说法,科学正是在推翻错误中一路前行,本书的翻译工作同样应该与时俱进。

  第二,对于原书中存在的若干事实性错误或疏漏,我都在仔细查阅资料后加注予以澄清。这也提示了读者,即便是如诺奖得主这般杰出的科学家,仍然会犯错误,在阅读他们的著作时,应该保持批判性思维,而不是把权威说的话都当成真理。在我把这些内容整理成表,通过邮件发给作者后,他当天就回复了我,对我表示感谢,那一刻我实在是高兴极了。

  第三,本书的翻译得到过不少人帮助。我曾数次把疑难词句发布到网上,通过与热心网友交流,探索出合适的译法。比如第167页提到的一句对棒球比赛的描述,就先后得到过多位棒球爱好者的指教,他们的智慧凝集在了页脚的注释里。再比如第525页的作者注释里出现的那处错误,是我托好友在香港大学图书馆借出作者所引的那本书,进行核对后修正的。古人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对此我深有感触,很多细节处理读者未必会在意,但其背后却饱含着译者心血。

  犹记得五年前接下本书的翻译工作时,张鹏编辑在邮件里写给我的一句话:“我希望这本书到你这个译本就没有再翻译的必要了。”这五年间为了本书的翻译出版,发生过许多曲折和艰辛,但我一直以这句话作为我对待这项工作的准则,不揣浅陋,勉力译成。如果读者看完这本书,觉得此言不虚,那么这份美誉应该与本书特约编辑刘漪一同分享,她的贡献实在不小。只是囿于译者的经验及学识,疏漏之处在所难免,尚祈读者不吝赐教。

  最后,我要将这部译著献给我的母亲。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我还时常会想起你。

  喻柏雅谨识 2019年5月4日

  《追寻记忆的痕迹》读后感(四):美国警员见死不救,神经科学破解“我们与恶的距离”

  回忆过去就是一趟心理时间旅行,我们得以摆脱时空的束缚,在完全不同的维度里来去自如。 ——[美]埃里克·坎德尔(Eric R. Kandel)

  1995年1月25日的波士顿街头,27岁的波士顿警官肯尼·康利(Kenneth Conley)正在竭力追捕一名杀人案的嫌疑犯。

  对康利来说,这事关波士顿警察局(BPD)的荣誉,更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波士顿警察局(BPD)徽章

  然而,就在这场追捕结束后,康利却不得不面临“作伪证”与“妨碍司法”双重罪名的起诉。

  原来,在康利追捕嫌犯时,就在他经过的路边,正有几名警察在殴打另一名“嫌犯”。

  而事实上,这名“嫌犯”乃是接到信息加入追捕的卧底警探——考克斯。

  当警方调查这起警员暴力事件时,康利却声称自己一心追捕嫌犯,“管道视域”(tunnel vision)以至完全没有注意到这起恶性事件。

  在法庭上,陪审团一致认为,路过的康利不可能注意不到暴力事件,一定是有意包庇同僚。

  1998年9月29日,康利被判处34个月监禁,罚款6000美元。

Kenneth Conley(图片来自The National Registry of Exonerations)

  一个人的注意力真的如此有限,以至于对近在咫尺的恶性事件都可能视而不见?

大脑指令?忽略近在咫尺的恶

  我们每时每刻都被大量感觉刺激包围着,但只会注意到其中一个或几个刺激,而忽略或压制其余的。

  如果此刻饥饿的你在手机上阅读本文,这时身旁的人打开外卖,大盘鸡或麻辣香锅的气味扑面而来。

  你很自然地将目光从手机上移开去,盯着对方的外卖盒,分辨是哪家饭店的外卖。

  此时,即使手机仍然在你的视野内,文字也只会滑眼而过。

  如果待会儿有人要求你回忆这段场景,你更可(wu)能(fa)记(wang)得(ji)外卖的气味,而不记得本文到底写了什么。

  那么,“管道视域”究竟只是我们生活中的错觉,还是现实存在的心理学现象呢?

  为证实它的存在,心理学教授克里斯·查布利斯设计了一个更为严格的心理学实验。

  他将实验人员被分为1、2两组:

  l 组1有三名成员,他们站在桥头路口的旁边,其中两人做出殴打第三人的姿势,并发出一些声响;

  l 组2由两名成员组成,一名成员要追逐另一名成员,与此同时,追逐这要在过程中记住,被追逐着分别用左手跟右手敲击自己头部的次数;

  l 组2成员追逐的时间为3分钟,45秒-1分时,两人经过组1成员所在的桥头,两组人最近处的距离不到6米。

实验中的两组人近在咫尺

  有趣的是,不论白天还是晚上参与实验,当组2中的“追逐者”被问及是否看到有不寻常的事件发生时,竟有50%以上的受访者表示,完全没有注意到有殴打事件发生。

  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非注意盲视”。

  康利正是因为这一现象,没有注意到“眼前”的暴力事件。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2005年9月2日,法院倾向于承认康利陷入了“非注意盲视”现象,并最终撤回了对康利的指控。

凭借心智科学走出记忆迷宫

  “非注意盲视”的现象如此经常,它背后的原理究竟是什么呢?

  20世纪的神经科学家希望为它找到一个生命科学上可靠的解释。

  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获得者埃里克·坎德尔正是这样一位“追寻记忆痕迹”的心智科学家。

  在自传《追寻记忆的痕迹》一书中,坎德尔回顾了他亲身参与并取得巨大成就的20世纪心智研究。凭借自身强大的科研能力与知识背景,坎德尔在书中将20世纪后半叶心智科学所取得的成果一一追根溯源。书中的概念、实验、科学家都如同舞台上的演员般,在坎德尔这一亲历者和讲述者的安排下,逐一粉墨登场。阅读体验仿佛亲临诺奖得主倾囊而授的《神经科学导论》公开课。

  不仅如此,坎德尔还以清晰易读的文笔,从研究者本人的角度向读者介绍了最好的科学研究是如何一步步展开的,从确定题目,到提出假说,寻找实验对象和方法,结识最合适的合作者,直到最后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公之于众并使之进入商业领域的整个过程,为科学爱好者和有志于科学事业的学生提供了行动的指引。

该书封面就是由神经元学说创立者Santiago Ramón y Cajal手绘的神经元网络

  接下来笔者将选取该书提供的实验案例,从三方面解释注意力与记忆的关系。在这里,注意力的大脑机制已经不再是一股脑中的神秘力量,而是一个神经科学的调节过程。

  1、注意力是形成记忆的关键

  神经科学家迈克尔·戈德伯格与罗伯特·伍尔兹发现,在视觉系统中,注意力,增强了神经元对刺激的反应。

  这些神经元经多巴胺的引导,通过轴突,将信号投射到海马体上。

  当我们阻断多巴胺在海马体中的作用,就会组织动物正投入注意的空间地图的固化;相反,如果激活海马体中的多巴胺受体,动物没有投入注意的空间地图会得到固化。

  而海马体,正是形成记忆的关键所在。

  因此,当康利全神贯注于追捕眼前的嫌犯时,周围的刺激很难固化为他的记忆,这也就解释了他在心理学层面表现出的“非注意盲视”。

  2、注意方式男女有别

  显然,在模仿“康利案”的实验中,还是有人会注意到殴打事件的,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个发现海马体位置细胞的奥基夫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参考。

  男人和女人在空间记忆时采用的策略并不相同。女人使用临近的线索或地表来定位;而男人则更多依赖于内化在脑种的几何地图。

  在脑成像的实验中,科学家发现男女在思考空间时激活的脑区是不同的:男人激活的是左侧海马体而女人激活的是右侧顶叶和右侧前额叶皮层。

  当然,除了性别因素,其他先天或后天的特点是否也会影响注意力和记忆,还有待进一步的神经科学研究。

  3、稳定的注意是记忆里的关键

  记忆方式很难改变,但别担心,记忆能力仍然是可以训练的,训练的关键还是在于注意力。

  在坎德尔关于小白鼠空间记忆的实验中,长时稳定性与小白鼠在其环境中需要投入特定注意的程度呈强烈且系统性的相关。

坎德尔获得诺奖的成果与他的实验动物——海兔

  当一只小白鼠被迫对一个新环境投入大量注意,一边探索新空间一边还必须学习一个空间任务时,这一空间地图会保持数天,而且小白鼠很容易记住基于这个空间信息的新任务。

  这说明,科学、系统、稳定地对一件事物投入注意力,才是提升记忆能力的不二法门。

必须付出注意力!

  以上实验,只是坎德尔自传《追寻记忆的痕迹——新心智科学的开创历程》中呈现的20世纪心智科学史的几个片段。

  如果说克服“非注意盲视”需要科学的方法和不懈的努力,那么坎德尔的一生,正是二者活生生的注脚。

  坎德尔1929年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上世纪2、30年代,身为犹太人的坎德尔和家族遭遇了奥地利纳粹势力的疯狂迫害,举家远渡美国避难。

  这一避难之旅,不但开启了坎德尔的心智科学探究之旅,更成为20世纪心智科学突破式发展的里程碑。

  求学美国的坎德尔,于1952年他取得哈佛大学历史与文学专业。

  而为了探究弗洛伊德理论的生命科学基础,坎德尔决定“弃文从医”。

  1956年,坎德尔取得纽约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2000年,凭借“发现神经系统中的信号传导”的成绩荣获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诺奖典礼后,坎德尔与孙女合照

  2006年,坎德尔写成并出版了自传《追寻记忆的痕迹》。

  正如他自己所言,一方面,这本书是本心灵史,展现了这位诺奖得主毕生的生命轨迹;另一方面,这是一本科学史,他以亲历者的身份叙述了神经科学这个学科从无到有的发展史——人们如何开始用生物科学的方法研究学习和记忆,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这个领域得到了哪些发展,科学界又对未来怀有哪些愿景和期待。

  上文对注意力与记忆关系的解释,只是这本书中大量案例与实验中的一例。

  就如坎德尔自传第23章标题所言,“必须付出注意力”!

  将注意力显微镜对焦于这一段段个人和历史的片段,才能发现那些转瞬即逝的生命信号。

  《追寻记忆的痕迹》读后感(五):爱因斯坦的大脑究竟有何不同,神经科学家告诉你答案

  “……我们发现大脑的神经网络不是固定的,神经细胞之间的交流能够受到神经递质分子调控。……”——埃里克·坎德尔在2000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的讲话

埃里克·坎德尔的诺贝尔奖证书

从爱因斯坦的大脑谈起

  作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对科学的贡献可谓前无古人,尤其是他提出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更是彻底打翻了人们对时间、空间和物质之间既定的概念,爱因斯坦也凭借其对物理的杰出贡献,让自己成了天才的代名词。

  和其他许多天才科学家不同的是,爱因斯坦并不是生来就那么聪明,还处处落后别人一头,16岁的时候,因为基本常识考试没有通过,爱因斯坦成功落榜,第二次高考的时候,他才考上心目中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1900年毕业的时候,爱因斯坦的平均成绩为4.91分,最高成绩为6分。

  毕业之后爱因斯坦在专利局工作,有妻子有孩子,拿着每年3500瑞士法郎的工资,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丝毫没有成为天才的迹象。

  一直到1905年,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纪实》主刊上连续发表了5篇文章,而且全都是各个学科之间的边缘领域的难题。

  第一篇《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变的一个启发性观点》

  第二篇《分子尺度的新测定》

  第三篇《根据分子运动论研究静止液体中悬浮微粒的运动》

  第四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第五篇《物体惯性和能力的关系》

  其中第四篇奠定了狭义相对论的基石,第五篇则被认为是量子力学的起点,同时提出了物理学最著名的方程式E=mc²。

  这五篇极具分量的论文一经发表就引起了科学界巨大的反响,1908年,爱因斯坦在伯尔尼大学获得了一个教学职位,并受邀开办了大量的讲座,1915年广义相对论的完成,爱因斯坦一跃成为了科学界及媒体的宠儿。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中提出的对时间、空间和物质的概念,直到今天依然是从事高速运动研究的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

  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让全世界所有的科学家都惊叹不已,大家都很好奇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大脑能,能够提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这样超前的理论?带着这样的疑问,美国病理学家托马斯·哈维做出了一件疯狂的事,他在爱因斯坦死后将他的大脑切割并做成了200多个标本,希望能从中找到些许线索:

“所谓的神经胶质细胞的数量应该比较高,颅顶下缘的周长应该比一般人大;另外,某条沟纹的形状应该比较独特……”摘自《追寻记忆的痕迹》

  这样的结论也就只能哄一哄外行,在脑科专家看来,以此来说明爱因斯坦的大脑比一般人更加独特是没有依据的,爱因斯坦的大脑与一般人的相比只有非常细微的差异,但正是这些细微的差异让他直到老年都依然能够保持非常活跃的思维活动,而一般人到这个年级通常已经饱受因年龄增长而带来的失忆了。

  那么,这个细微差异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从《追寻记忆的痕迹》这本书中或许能找到答案。

  《追寻记忆的痕迹》的作者是埃里克·坎德尔,2000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追寻记忆的痕迹》既是他的自传,也是一部心智科学的学术史。

学习能让人变得更加聪明

  爱因斯坦虽然小的时候不是很聪明,甚至曾被家里女佣称为“小傻瓜”,但爱因斯坦却具有成为一名杰出的科学家所必须的潜质,那就是保持对万物的好奇,并且极其善于思考。据爱因斯坦的叔叔雅克布说,还是小学生的爱因斯坦就能将拉斯定理研究三个星期,并且完全凭自己的力量给出了正确的证明。

  那么,学习真的能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吗?

  为了考察新信息如何进入记忆,德国哲学家赫尔曼·艾宾浩斯曾做过一个实验:

  让实验对象学习一些人为创造的无意义单词,这样的单词艾宾浩斯共编制了大约两千个,然后将每个词写在一张单独的纸片上,再打乱这些纸片,随机抽取一些构成单词列表,每张列表包含7-36个数量不等的无意义单词,然后以每分钟50个单词的速度依次大声朗读,让实验对象记忆这些单词。

  实验结束后,艾宾浩斯通过实验对象的记忆情况,总结出了两条记忆原理。

记忆是循序渐进的,也就是熟能生巧。重复训练的次数与第二天还记得的信息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一张有6-7个条目的列表只需要呈现一次就能够习得并保持,更长的列表则需要反复呈现。

  如此实验还没有完,他还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绘制了一条遗忘曲线,他发现,遗忘至少包括两个阶段:

在学完后第一个小时记忆迅速减退,接着在大约一个月时间里则是缓慢减退。

  赫尔曼·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两阶段理论,威廉·詹姆斯在1890年总结到:记忆必然包括两个不同过程,即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机制并不相同,短时记忆来自功能性变化,可以持续数分钟,不断重复短时记忆之后会合成一种新的蛋白质,这种新的蛋白质能够对短时记忆进行巩固,进而转化成长时记忆。

  这其中包括2个原理:

蛋白激酶A激活了一种称作CREB的调控蛋白,通过与环腺苷酸反应元件结合,导致了基因表达,从而合成新的突触生长所需要的蛋白质。新突触的生长和维持让记忆得以持续。

  既然长时记忆能能成新的突触,那么通过学习引发我们大脑深刻的结构性变化就成为可能。

“心理活动促进了原生质细胞与细胞器以及大脑相应部位用到的神经侧支更快的发育。就这样,细胞群组间原有的连接能够通过终端分枝的增强得到强化。……但原有的连接也能通过新侧支的形成得到强化和……扩展。”——卡哈尔,摘自《追寻记忆的痕迹》

  为了证明这一点,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的托马斯·艾伯特曾做过一项实验:

  他通过比较小提琴家、大提琴家和非音乐家的大脑图像发现,弦乐演奏者的左手手指的大脑表征比非弦乐演奏者大五倍之多,此外,13岁前就开始演奏乐器的音乐家的左手手指表征要比13岁后才开始演奏乐器耳朵音乐家大。

  这就说明,人脑中突触的数量会随着学习而变化,也就是说学习能够令神经元细胞上长出新的突触。

注意力是可以训练的

  对爱因斯坦的故事,网上流传最多的就是他不够聪明,学习很差,却通过努力获得了非凡的成就。其实,爱因斯坦小的时候确是没有体现出他天才的一面,但说爱因斯坦学习不好则完完全全是一个伪命题。

  事实是,学生时期的爱因斯坦除了体育以外,所有其他课程的成绩都很好,尤其是数学。不仅如此,爱因斯坦还十分喜爱看书,并且注意力十分集中,即使家里闹哄哄的乱成一团,也丝毫不分心,是思考起数学问题更是好像入定一般。

  对于爱因斯坦看书时的专注,他的第二任妻子爱尔莎曾这样说:

“在他身上,灵魂和躯壳发生分离,有点儿像圣徒那样心醉神迷的状态,……不管是发出震耳欲聋的噪音,爱是在难堪的寂静中将所有目光集中到他的身上,他也依然充耳不闻,视而不见。”①注意是有意识的过程

  威廉·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中认为,人类的注意是在大脑皮层中发起的,并且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

  我们每天接收到的信息非常多,但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会被我们注意到,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只会焦距于特定的感觉信息,也就是说我们感兴趣的那部分。

“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注意。它在若干同时发生的可能对象或一连串的思维中,选择其中一个以清晰生动的形式占据我们的心智。它的本质是集中焦点、聚精会神。它意味着为了有效地处理一些对象而撇开另外一些对象。”——摘自《追寻记忆的痕迹》

  威廉·詹姆斯将记忆分成两种类型,即不随意的注意和随意的注意。

  不随意的注意在内隐(无意识)记忆中表现的尤其明显,比如,我们会被不由自主的被大的、运动的东西或鲜血吸引,是一种无意识行为;而随意注意则主要表现在外显(有意识)记忆中,和内隐注意不同的是,外显记忆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

② 多巴胺是记忆固化的关键

  根据迈克尔·戈德伯格和罗伯特·伍兹的研究发现,注意力机制就是大脑皮层激活并释放多巴胺的那些细胞,接着多巴胺在海马体中的调节活动,其全过程如下:

在内隐(无意识)记忆中,一个外部刺激自动触发了动物体内的血清素,血清素激活了CREB基因,产生了长时记忆。在外显(有意识)记忆中,大脑皮层激活并释放了凸显性信号多巴胺,进而引起动物投入注意,并通过调节海马体中的活动,导致长时记忆储存。

  这就说,注意会触发海马体中多巴胺的释放,进而引起CREB介导的不断自行复制,外显记忆就会得到固化。

③记忆是可以训练的

  看到这可能有的人会问了,那我的记忆力天生不好怎么办?别着急,大脑记忆机制的原理告诉我们,记忆是可以通过训练而得到加强的。

  埃里克·坎德尔曾做过一项老鼠实验:他将老鼠放在注意程度需要依次增加的四种条件中,看看哪种环境中的老鼠能够更好的记住所处的空间环境地图。

第一种是让老鼠处在基础环境或环境注意中,这种环境中的老鼠没有分心刺激第二种老鼠需要搜寻食物,需要多一些注意 第三种要求动物对两种环境进行区分,这种环境中的老鼠的注意比第三种又高了一些 第四种需要老师探索新空间的同时还要学会一个空间任务,这时老鼠需要很高的注意力才能完成

  实验表明,第四种环境中的老鼠不仅建立了对空间地图的长时记忆,还很容易记住基于这个空间信息的新任务。

  这就说明,对长时记忆与投入的特定注意成正相关关系,所以,持续的高度注意和不断地探索会有效的加强和巩固记忆。

  爱因斯坦去世了,他的大脑给我们带来许多未知的思考的同时,也引发了全人类对心智科学的好奇,我们都迫切的想知道,大脑究竟是如何构建感觉经验,从而调控我们的思想、情绪和行为。

  埃里克·坎德尔的自传《追寻记忆的痕迹》给了我们一窥究竟的机会。

  和其他自传不同的是,《追寻记忆的痕迹》不仅详细记录了埃里克·坎德尔的如何从哈佛大学的历史新生转变为一名成果的神经科学家的心里路程,还包含了最近50年来心智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所有的非凡成就,给所有对心智研究感兴趣的人们打开了一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