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高更:异域炼金术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高更:异域炼金术经典读后感10篇

2019-10-09 23:2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高更:异域炼金术经典读后感10篇

  《高更:异域炼金术》是一本由[法] 米里耶勒·内沃著作,98出版的112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2019-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高更:异域炼金术》读后感(一):一位画坛的异域炼金士——高更

  高更无疑是十九世纪后期法国最著名的后印象派回家之一,同时代还有两位同样赫赫有名的法国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和梵高。可以说这三个大画家构成了十九世纪西方美术史的一个重要的阶段。阅读过英国著名小说家毛姆的长篇小说的《月亮与六便士》的读者可能对小说中的男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有所印象,这位证券经纪人突然对艺术着了魔,抛妻弃子,绝弃了世人看来非常优裕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用画家谱写出自己光辉灿烂的生命。而这部小说的男主的原型就是高更。

  这部画册选录了高更的60余幅标志性作品,分成四个展厅来展示高更的画作。高更的画作无论是风景画还是肖像画,都有独特的艺术味道,值得细细品鉴。高更在通过画面的分割、色块的对比、物体的遮挡等关系,营造出一种多层次的空间视觉效果。高更擅长用线条而不是运用体积感来处理画面中事物的边缘。在他的绘画作品中,读者几乎看不到相近的调和色所塑造的事物,而多是纯色的平涂、流畅的线条和朴实的颜色,这样的处理方式使的画面形象具有比较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美妙的装饰效果。早期,高更于1875年创作出的《伊埃纳桥附近的塞纳河》,他就直接在画布上抛开黑棕土黄三色,回归三原色,以绿色来画天空和河流,用一片黄色来表达积雪覆盖的河滩。晚期出现了一些变化,在他创作出《裸体习作》这幅作品里,读者可以看到画中颜色上使用了大部分黄紫对比色、裸体的是玫瑰红和绿色,有深蓝色的阴影。这时候画家更看重光影的变化,使用了大面积色彩平涂的手法、颜色大胆强烈,注重物体的体积感、线条干净利落,构图也比较简洁。高更认为绘画的本质是某种独立于自然之外的东西,而艺术就是他所向往的某种生活方式。因此他的绘画风格、绘画形式,都摆脱了精神上的束缚,带有较强烈的神秘、原始的色彩。高更比较多的从原始艺术和传统艺术中获取灵感,无论是构图还是色彩,都具有很强的装饰性效果和神秘感。故而称其为异域炼金士也是比较合适的。 "

  《高更:异域炼金术》读后感(二):生活的艺术家

  想要学好美术,首先就是要了解历史中人们积累的经验,从而找到属于自己创作的灵感。所以美术生往往都会经常去看各种画展,我也不例外,尽管我是半路出家,但是好的作品带来的冲击力我还是可以感受得到的。高更的展去年我看过一次,这种后印象派风格好像比初期的作品更有感觉,就和这类作品的创作形式一样,作为欣赏者我们一样要凭瞬间眼前所看到的去幻想作者当时看到的画面。其实这种纯粹的呈现是很好懂的,只不过外行人不明白创作的起源,所以才会似懂非懂。

  和现代艺术不同,我更喜欢早起的艺术,灵感的来源都是生活,但无论是当时的历史背景也好,对于艺术的理解也好,都是比现在更有深度的。虽然作品看过不少,但是联系作者本身去正是理解还是通过这本书才开始。毛姆以高更为原型创作出了《月亮与六便士》,这也就更奠定了他在艺术史中的地位,不论是他的作品还是他这个人本身。

  真正的艺术家,在生活中都是与常人不同的,想要创作出新的东西,就要离开本来安逸的生活。可以看出高更的一生也经历了无数挫折,从离开法国,到回去遇到梵高,尽管时间并不久,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塑造出了最接近高更的形象。印象派的画作主要是看颜色,这本充满异域风情的画册直接给读者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这种画临摹起来相对比较简单,临摹的同时更能够体会其中的细节,学习油画的学生也大都是从印象派开始,但后印象派确实接触的人不多。

  从毛姆的小说就可以看出,他是个追求美的人,他的追求很单纯,就是灵魂美,自然美,他对一切欲望都是原始的、直白的、不加伪饰的,这让他被看作是一个冷酷自私的人。他内心可能有隐匿的类似反叛心理或者第二人格,以绘画为媒介传达出来,当这种情感慢慢表现出来时,他就越发的感觉到社会家庭对他各方面的束缚压制。他不是没有情感,只是这种情感没有给苛求过多的人类,而是给了纯粹的艺术。从他的画的简单的线条,纯色,简洁的画风,许多赤裸的、男子化的女人,可以看出他热爱粗犷的美,创世纪之初的人性之美。他的画来源于生活,直接反应生活状态或者本能。

  《高更:异域炼金术》读后感(三):用一生去追求人生意义

  用一生去追求人生意义

  评《高更:异域炼金术》

  最开始认识高更,是他的三句人生追问: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要去向哪儿?当时出于对哲学的迷恋和对人生的困惑,从这三句话的内在含义中获得了自己追问人生的最佳工具。再后来有机会拜读了《月亮与七便士》,从故事中读到了主角原型的个人魅力,一个家境殷实、地位体面的人抛弃一切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中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理想的光芒照耀着他的人生,现实的卑微显得微不足道。循着一点点对高更的认识和仰慕,翻开这本属于高更的画作和介绍,欣赏他的画作同时也了解他人生阶段的简要介绍,将作品和作者、生活和人生揉在一起去欣赏,读起来就有一种偶遇故人之亲切和巧得新知之欢喜的混合感觉。

  思想和生活互相造就。艺术家们的生活不同于常人,我们常人可以用自己欣赏和崇拜的眼光去欣赏艺术家的作品,但却很难用自己的处世原则去评判艺术家的一生。还是老老实实欣赏高更先生的画作吧。书中收录了高更60余幅标志性作品,按照他成长的经历、画风的演变和作品形成时期等刻度进行编排,有独特的肖像画,背后潜藏着画者的爱慕或者欣赏之意;有现实主义风景,用颜色的反差和线条的变幻刻画作者内心的景致;有带着异国情调的人和物,开启“远离文明世界尘嚣”的视觉旅程。就像参观高更的个人画展一样,阅读的过程中,你能不听感受来自高更对于人生的探究和理解,以及他作为艺术家对于生活的艺术解读。我们知道艺术家的现实生活都很艰苦,有时候甚至要遭受来自社会各界的责难和谴责,但艺术作品的价值一旦被社会广大群众接收,艺术家们又将跨入名流和荣誉殿堂,这种极大的社会反差一直令我不得其解:难道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的路上,也会如此地变幻莫测嘛。

  不停地翻看这本高更画作,回想起以前对于高更的一些认识。不停地阅读高更的成长历程,欣赏他的画作,把这本书当做另一种高更的传记。艺术来自于生活,又将回归到生活中去,我不知道高更放弃家庭、远游异域的初衷和勇气是什么,我也无法知道他在绘画创作中有没有考虑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人生。但我从书中清晰地看到,高更一直在勇敢地追求自己的人生意义,一直在创作他自己想要的作品。许倬云先生说,对于人生的追问,在不同的时期都会有不同的答案;只要保持这种思考和追问,每个人都会从中得到很多启示。

  2019/9/3

  《高更:异域炼金术》读后感(四):解名画,识高更

  合卷那一刻,我依然深深地沉醉在刚刚畅享的《高更:异域炼金术》绘画作品。不同阶段的绘画风情,艳丽浓郁的色彩搭配;兼具故事的画面诠释---- 原本脑海中绘画艺术家高更的形象更加地鲜明生动了。

  早前,我读过 “纸上美术馆”系列的另一本读本《达-芬奇:天才的秘密》。对于这个系列的读物,我觉得其品质非常值得认可。《高更:异域炼金术》一书秉承着这个系列的相同风格,打开了读者解读高更的阅读之门。正如本书编者推荐的,这里把美术馆搬回家,与世界名画亲密接触,在“纸上美术馆”中开始艺术启蒙之旅……

  尽管这本书强调借绘画聆听艺术史学家的贴心讲解,但是我更觉得我是借由这些贴心的分享来感受画里有音的真切。进一步深入地了解书中分享的名画精品,更是进一步解析名画中了解高更这位艺术家。跨越时光的洪流,这些名画和艺术史学家剖析无疑让高更的人生际遇,创作风格,心灵感悟都有了强而有力的着眼点。哪怕我不是一名专业的艺术系学生,但是我又怎么能拒绝这般身临其境的美的品味呢!《高更:异域炼金术》就是用最强有力的实据让读者得以深切感受真实直击的高更大师。

  有图就有真相。高更的画风从最初的色彩鲜明到随后的画风中充斥着奇异荒诞----难怪乎高更的作品被定义为是宇宙初始时的图景。没有读过这本书前,我可能只是停留在就赏画而赏画的阶段。而在这本书的翻看中,我觉得自己有了更加高一个层次上的认知。除了视觉上的美的发掘,我更感知的是由画解高更的层面。类似于《向德加致敬》这幅画中,我觉得自己进一步感受到了一个男子和心爱女子一起的深情实感。作家会通过文笔来描述自己的情感,那么画家则是通过画面的色彩和画面的背景来渲染自己的心绪。尤其是这本书中非常一语破天机地向外行的读者讲述了画面中的结构,半隐的人物,百日草花束等等的构图目的。这样的讲述无疑让读者可以非常明了地进一步直接了解高更创作此画时的心境和内心表达。在后面的名画赏鉴中,我们还能借由文字的旁白解读到高更画风中印象派的展现。类似于关于印象派的标志性画面刻画讲解。画笔刷出细碎的笔触,画面层次重叠在一起,界限变得模糊不清等等。引领读者在赏析画作时也感受着画家高更创作方面的变迁特色。《水果静物和脸庞》这幅画作则让我们图文并茂地感受着高更想要诠释的“充满诱惑”的欲望表达。

  于这本书中,我觉得自己时时发掘着艺术的美,更时时进一步地认识着画家高更。画里识人,字里识味,《高更:异域炼金术》为我带来无限的艺术精彩。

  《高更:异域炼金术》读后感(五):毛姆笔下的查尔斯原型就是他

  说到高更,想到了《月亮与六便士》,据说,毛姆在这书里的主人公查尔斯的原型正是著名画家高更。说起来,查尔斯的经历和高更的经历还真是相似,不过,我们今天要说的不是《月亮与六便士》,而是这本由中国国家地理出品的《高更:异域炼金术》。中国国家地理,就是一个硬招牌,让人还没读就已心动。

  说高更之前,先引用毛姆的话——“他的画奇异而荒诞,好像是宇宙初创时的图景……”有的人说不喜欢高更的画,因为他的画有强烈的色块组成,很多人觉得不细腻也不精致,说白了,就是比较粗犷,不过,我却喜欢,虽然他笔下画的人物看不出那种传统意义上的“美”,但是却有着独特的风情。人物大多数肤色深,是因为他生活地和见闻的关系,热烈的热带风情和浓郁的东方味道跃然画中。

  从这本《高更:异域炼金术》的书名副标题上就可以看出,他的作品是异域创作,自然画中的人物与故事也多半是反映异域风情的。此书是纸上美术馆,带我们欣赏一幅幅高更的画作,第一次这么系统又近距离地欣赏到他的这么多作品,这是他的作品集,当然他的画作也不局限于这本书中,但是这里是他的代表作品。高更出生于巴黎,新人内心的艺术理念,前往南太平洋塔希提岛寻求创作灵感。 从他的作品和作品的文字介绍里,可以看出,高更是向往自然、向往田园、向往那未被文明触碰的原始。这也是时下许多人的向往,只是我们没有勇气放弃那些便利与舒适,选择了跻身在繁华里。而高更的毅然决定了他作品里的大胆与醇朴。

  高更早期追求形式的简化和色彩的装饰效果,而且还没有摆脱印象派的手法。但是后来,他到法国的布列塔尼的古老村庄进行创作,对当地的风土人情、民间版画及东方绘画的风格产生兴趣,逐渐放弃原来的写实画法。从这个时期他的作品来看,有日本版画的影子。写实的手法,在他后来在塔希提岛创作的作品也是有影响。在那里,高更到达了艺术创作的顶峰。他以极大的热情融入到当地的生活,真诚地描绘了塔希提岛土著民族和他们的生活。

  高更的作品以大胆强烈的色块著称,在他作品的画面里呈现出单纯朴实的异域风情,具有强烈的形式美感,也有着浓郁的装饰效果。欣赏大师的画作,我们会有许多疑问,而这书中的文字简明地介绍了作品以及作品里的绘画技巧,剖析了画家的绘画风格和思想,于我们读者而言,是一位真诚的讲解师,带我们更快地了解画家和他的作品,学会去欣赏世界经典名画。全书装祯精美,除了欣赏画,还了解了画家的生平和他的情感经历等,想来艺术家多是多情种,高更的情路也是一部耐人寻味的情感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