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十句经典古文,影响中国人千年!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十句经典古文,影响中国人千年!

2019-11-14 09:30:14 来源:每日人文 阅读:载入中…

十句经典古文,影响中国人千年!

  古文即古代散文,

  古文大家用妙笔生花的手法,

  书写了许多古文名句,

  或哲理,或家国,或义理,

  深刻的影响了中国人的言行。

  今天,诗词君挑选了十句经典古文,

  字字珠玑,影响国人千年。

  01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

  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

  孟子认为,“义”比生命更重要,值得付出生命。后世许多仁人志士奉“舍生取义”为行为准则,比如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传颂千古。

  02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

  这个世界上不缺有才能的人,却缺乏那些识别发掘有才之人的伯乐。空有一身才华,却没人发现,没有舞台施展,这是多么令人惋惜痛心的事情。

  03

  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进学解》

  学业,因为勤奋学习,才会日益精进;因为玩乐,才会日益荒废。德行由于独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于因循随俗而败坏。

  古往今来,读书一直是一个辛苦的事情,韩愈的这两句话,一直激励努力读书,不断求学的人。想要有所成就,必须勤奋学习,独立思考。

  04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凡是在道与业方面胜过自己或有一技之长的人都可以为师。

  05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刘禹锡《陋室铭》

  山不在于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会出名;水不在于深,只要有蛟龙栖留住就显神灵。

  这句话颇具哲理。山不在高,有仙人在,就会出名。水不在深,有蛟龙在就会灵验。即使在今天,这句话依然适用。

  06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滕王阁序》

  年纪大了,更应胸怀壮志,怎么在白发苍苍时放弃自己的志向。处境艰难反而要更加坚强,不放弃自己远大的志向。

  老当益壮,穷且益坚,激励了许多人坚持到底,为理想而奋斗到底的壮志。

  07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为官者(作者当时的身份)应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分愁担忧,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精神,正是因为有了像范仲淹这样以国以民为先的人,我们的民族才生生不息。

  08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岳阳楼记》

  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当一个能保持恒定淡然的心态,那么,没有什么可以伤到他。

  09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在亭子里情趣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里的风景;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也体现了作者的宽和仁爱之心。

  苦中作乐,随遇而安,是欧阳修的生活哲学,也影响了后世了许多人。

  10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忧患与勤劳可以使国家兴盛,贪图安逸享乐可丧失性命。

  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都印证了这个道理。不只是国家,一个家族,一个企业,忧患勤劳才是兴盛的根源,安逸享乐、不思进取就是灭亡的开始。

  —《END》—

  每日人气微信号排行榜

  ▼ 点击阅读原文,看更多好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