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的牧羊日记》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我的牧羊日记》经典读后感10篇

2019-12-12 23:4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的牧羊日记》经典读后感10篇

  《我的牧羊日记》是一本由[瑞典]艾克瑟・林登著作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16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牧羊日记》读后感(一):轻松诙谐的减压之作,温暖治愈

  你是否也同我一样,身在俗世,心向远方?也许,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渴望一片远离喧嚣自由之地,令人忘记烦恼放下欲望,让自己灵魂大自然赤诚相对。而在现实中,这是那么遥远可望而不可及。当我翻开这本书,周围的喧嚣仿佛陷入沉寂,我似乎跟随作者一起逃离都市,去到了那片梦中的草原,看草长莺飞,花开雪落。我闻到了泥土青草芬芳,听到了草原上的风吹草低声,一朵朵洁白的羊儿的咩咩声,一切久违了的,最纯真美好自然之声……

  本书由一篇篇简短的日记组成,轻松不失深刻,诙谐不失严肃。作者的笔下的羊儿,是顽皮的,执拗的,天真的,可爱的。字里行间不经意流露出作者对羊儿的喜爱之情。而当有一天,他不得不去亲手宰杀他们的时候,我在他那貌似理性冷静文字下,却分明看到了他内心无奈挣扎,不禁为之动容。他的日记中并非只是简单的叙事,更包含了很多的灵感哲思,让疲于奔命的你我忍不住停下来沉思,重新思考生活,思考人生,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牧羊人立在天地间,远离人群,却毫不孤独,他与羊群为伍,与万物相伴。他走出都市,走出困住身心已久的安乐牢笼,走进大自然的风云雨雪四季变换中,赤足与天地亲密接触,仿佛找回了久违的童真,仿佛领悟到了生命真谛。我们或许不能像读者一样勇敢逃离,但至少我们的心可以通过这本书来感受这一切。

  amp;

  《我的牧羊日记》读后感(二):逃跑,让人恼火

  前一阵儿在微博里看到一个视频,国外一位农场主,每天都用无人机驱赶奶牛牛棚挤奶。他把无人机视角做成了视频发到网络,这个视频大获好评,也被很多自媒体转发,播放点赞过万。

  其实不意外,碧草连天的牧场和可爱的奶牛会让视觉舒适,让身心很放松,对于城市生活,有很多不同且美好的方式在我们同一个星球上演着。《我的牧羊日记》就是在讲述回归自然田园的放牧生活。

  说是回归,不如说是逃跑。和林登的羊儿们一样,让人恼火。在人类智慧历史演化、科技进步的数字化时代中产生的疲倦麻木甚至是厌恶,太不可思议反差,却又是那么的情理之中相信每一个身在都市中的人都能感同身受。我也不会意识到在你自己刚刚读过一本科学至上、人类探索未来的书过后会去在不厌其烦地修补栅栏、任日出日落都和羊儿们厮混在一起的文字中休憩。很分裂,却由衷的感受到自己内心的安适平静,多了虔诚感恩敬畏,这些隐藏在深处的积累是最宝贵财富

  当然,如果世上所有的人都去做同一件事,那么做这件事一定是错的。林登说:“商业化养殖毫无意义有利可图,却毫无意义。”这句好完全击穿了我,我在这句话里看到了自己,看到了时代的无趣感、盲从感和孤独感,你会想说娱乐至上的今天这些感受怎么会和这个世界联系在一起,但内心不会欺骗自己,我们处在一种随时想要逃跑的状态,人生的模式格式了,但你总想有一天能格式化它,重新开启,是出走、或是游行、是隐匿或是放飞自己。

  但出于种种原因,很少有有勇气放弃眼前的一切,开启那场梦。对啊,确认过自己实现不了的那就是一场梦而已。《我的牧羊日记》就是我最琐碎最可爱最善良最治愈的梦,在简短的日记里,总会发现在一段时光就会有新的思考和理念,但从不设计近乎自然,在追求人类前进的方式中,停留也许更适应一些人的理想,简单、切实的牧羊生活,也活出了鲜活的人生,并洋溢独特的人生哲学。我们也许要跟更多的生命学会相处,学会跟自然万物彼此亲和,才会看清真正的自己,正视那个想要逃跑的自己。

  把着羊角拖着它们回来是有多大的乐趣

  《我的牧羊日记》读后感(三):在独处的时光里,感受生命况味

  对于久在都市居住的你我来说,虽然感受着城市生活带来的便捷,但也难免会因为生活压力过大而产生焦虑感。

  瑞典学者艾克瑟・林登便是如此。之前,他与家人居住在斯德哥尔摩,虽然,他家庭幸福工作顺利,可内心却依然有一块空白,甚至,他的内心就没有得到过放松。

  在城市中住得久了,艾克瑟・林登就开始思考起许许多多的终极问题:比如,生死之间的关系,再比如,人类社会发展前景作为一名学者艾克瑟・林登深切地意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他有足够证据指出环境危机即将爆发生态灾难步步逼近。看似坚固的人类文明,其实非常脆弱

  一个偶然的机会,艾克瑟・林登接手了某个项目。他带着妻子儿女来到了父母居住的农场,从此,开始了自己的牧场生活。在与羊群们朝夕相处日子里,艾克瑟・林登与羊羔们产生了深厚感情。他天天坚持写日记,为的就是记录下自己来到农场,成为牧羊人之后的心境转变

  在这片牧场里,没有都市里游乐设施,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购物大厅同时,也没有都市里的喧嚣和浮躁。也正因此,艾克瑟・林登笔下的文字里充满了令人平定的力量。这些文字,最终结集出版为《我的牧羊日记》。读这本书的过程,我们会有一种重回自然怀抱的欣喜感觉。

  初读《我的牧羊日记》,感觉这是一个田园牧歌式的真实故事。艾克瑟・林登文字幽默,记录的事件也是充满童趣。读这样的文字,我们的身心都会得到放松与疗愈。但是,这本不足200页的书里,却充满了作者对人类生存问题以及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考。所以说,这本《我的牧羊日记》简直就是北欧版的《瓦尔登湖》啊。

  通过深刻的观察,艾克瑟・林登发现世间万物皆有灵性,即便是一只小羊羔,也具有自己的思想情感。艾克瑟・林登建议我们也应该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惟其如此,我们才会真正发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我想,很多朋友可能也像艾克瑟・林登一样,在城市中找不到片刻宁静的时候。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我们不妨把自己沉浸在这本书中。《我的牧羊日记》里既有诙谐幽默的故事,又充满了关于生命的哲思。我们闭上眼睛,就能想象出青草、星光以及成群的羊羔。这种无忧无虑的日子,其实距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也可以偶尔地来到自然之中,卸下一身疲惫,重新找回久违的清静安宁

  很多人害怕独处,害怕自己无力承担内心的孤独。但是,看过《我的牧羊日记》才知,在很多时候,我们只有通过独处,才能获得内心的安宁,而所谓“孤独”,不过是用来观察生命、感受自然的一种方式而已。

  《我的牧羊日记》读后感(四):田园牧歌没有那么好玩,但也没那么糟糕

  在社交网络上,一直有一派人士热衷于斥责拥挤、喧嚣、污染重大城市,并赞美小桥流水鸡犬相闻的乡间生活。然后就会杀出另一波人马跳出来嘲讽说:农村的美好生活不过是网红照片下的幻象罢了,有本事真的去乡下待一阵子去!

  而本书的作者艾克瑟・林登则是一位真的敢说敢干的狠人,当他发现自己受不了大城市的苟且后,并不是简单的去风景优美地方度个假,“净化”一下自己的心灵。而直接跑到一个偏远的农场里去放羊,并且一放就是十年,而这本书就是他在打理牧场的第一年写下的日记。

  因为我家城乡结合部的位置经营过很长时间的养猪场,所以对书中很多部分描写还是挺深有体会的。比如一大群牲畜生活在一起,如何解决弱小个体霸凌是的,这个问题可不只是学校和网络里才有)?对付群体里的不安家伙如何将其教训的服服帖帖?放养时怎么防止它们逃走(好在我家的养猪场成规模后我不用提着棍子四处撵撒欢的种猪了)?

  看着作者用一种很文艺的笔法去写自己每天放羊时遇到各种鸡飞狗跳的琐事时,其实是一种非常有趣体验

  不过,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并不是一篇篇诙谐的小故事,而是当日记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作者遇到了他放牧生涯最难熬的一部分:成熟绵羊们接下来的命运就是被宰杀了。作者在日记里只用了只言片语描写了自己心里有些不舒服,不过仔细的翻下去的话,会发现连续几天都没有写任何有意义的文字,甚至有几天是一笔代过的。

  家里没饲养过大型牲畜的朋友可能会有些不理解,最初购入它们的时候不就是为了养大了掉的吗,这么多愁善感还当什么牧民

  问题是理性的了解是一回事儿,但是劳心劳力花费几个月的时间将一只手就能提起来的小生养成一个大家伙后,对它们生出宠物般的感情几乎是难免的。

  还记得我妈把她养成熟的第一批肥猪赶上屠宰场的车后,一直站在门口盯着那辆小货车良久。第二天吃晚饭时,还用一种她自以为很轻松口气说:“大耳朵三角眼(我妈认为最听话和最滑头的两头猪)这个时候已经被做熟了吧。”

  好在这种情感会随着屠宰的次数变多而麻木,本书的作者也不例外,在日记的前半部分我们还可以看到因为被选为种羊恃宠而骄的布罗尔、桀骜不驯幻影侠、瘦弱的195号等性格各异惹人怜爱的小绵羊们。

  但是到了后半部分,作者对于某只羊的具体描写越来越少,偶尔遇到值得一提的故事,也用“某只羊”来指代。以至于当作者的老婆阅读他以前写下的文字时,充满好奇的问195号最后的命运如何时,他甚至只能通过查找生产记录确定那只母羊是否活着……

  在日记的最后,作者自己也承认对待羊群的态度越来越“公事公办”,哪怕是在偏远的农场里他做的所有考量也都是经济利益方面,自己最初因为讨厌这个越来越商业化的社会而选择的避世开始显得毫无意义。

  但我却觉得他对这个问题的执念太深了,毕竟作者并不是个为反现代化可以牺牲自己便利的人,这一点在他追绵羊吃瘪后果断装电栅栏时就感受到了。如果我有幸能和作者交流一次的话,可能会和他说:我毕竟我们想要田园牧歌的同时,WiFi信号也得好不是。

  《我的牧羊日记》读后感(五):活灵活现的草原牧歌

  《 我的牧羊日记》是一本非常优美,回归大自然的叙事日记文集,133篇充满感动、哲思与诙谐的日记,记录了作者来到乡下的地方,在这里享受孤独,过着简朴的隐居乡间的生活,在这里牧羊、种菜。过一种陶渊明的田园式的生活,牧羊山坡下,悠然见南山,令人神往。远离城市喧嚣,作者过一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三年的时间,四季更迭,听一晌午鸟鸣,坐在草地上看小羊散步吃草,每天的日子都不一样,令人羡慕,令人赞叹

  从这本书可以看出作者对待生活的态度,对大自然的热爱。这是一本可以经常翻阅的书,吸引着我的眼球,让我们也跟着作者得到虽然小却非常幸福的点点滴滴的生活。在悠闲生活的节奏之下,仿佛一切都变得那么美好。人生应该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用一个平和心态去面对这个世界,开开心心活好自己。书中描述的牧羊生活,都是非常有趣味的,每天都有令人新奇新鲜事。作者用质朴文笔讲述了活出自我、活出趣味的一个个故事。他讲述与羊儿是怎样相处的。并且观察羊,与小羊互动,通过牧羊来放慢生活节奏,放松身心。

  作者是一位懂得生活、很有品位的人。他将自己亲身生活经历的事一件件讲给你听,在他笔下,什么都是很有趣味。他是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方式观察和描写了他所生活的家园里,一些非常细微小事,也许这些都是大作家不屑一顾的些微小事,作者细微观察他生活中事物、身边的人、生活的状态。所以,读这本书如同也与作者一起经历那些有趣的见闻。虽然书中所记录的都是一些凡人琐事,没有太多的华丽辞藻,却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乐趣无穷。

  作者这种回归自然的追求对他来说,生命简洁到只剩下快乐满足于乡下的牧羊生活。这就是他想过的一种简朴的生活。追求的是一种和谐美好的生活,正因为他爱自己家乡,爱家乡美丽富饶山河土地,爱大地上一切活生生的生命,虽然花费的精力,把一个对乡村的感情写在散文里。平和是他文章主题,也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人生的艺术人世间只要有情有爱,就将变得美好而光明

  在现代生活中,很多时候会使我们处于心中不安的状态里。城市的快节奏和职场的压力和人际关系难处,感情生活的不如意。我们我们工作生活有压力,那也不妨经常在假期去晒太阳看书,过悠闲的生活,一位内心非安定的人,心乱一切乱,心安一切安。把剪不断理还乱的烦恼放下,然后就会自由自在。就是应该用一个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这个世界,开开心心活好自己。书中描述的点点滴滴的乡下牧羊生活,都是非常有趣味的,每天都有令人新奇的新鲜事。作者用质朴的文笔讲述了一个个有趣味的故事。

  《我的牧羊日记》这本书可以看出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是一本可以在旅途中翻阅的小书,定会吸引和感动你,让我们在书中也跟着作者得到虽然小却非常幸福的点点滴滴的生活吧。

  《我的牧羊日记》读后感(六):一本活灵活现的草原牧歌

  《 我的牧羊日记》是一本非常优美,回归大自然的叙事日记文集,133篇充满感动、哲思与诙谐的日记,记录了作者来到乡下的地方,在这里享受孤独,过着简朴的隐居乡间的生活,在这里牧羊、种菜。过一种陶渊明的田园式的生活,牧羊山坡下,悠然见南山,令人神往。远离城市喧嚣,作者过一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三年的时间,四季更迭,听一晌午鸟鸣,坐在草地上看小羊散步吃草,每天的日子都不一样,令人羡慕,令人赞叹!

  从这本书可以看出作者对待生活的态度,对大自然的热爱。这是一本可以经常翻阅的书,定会吸引你的眼球,让我们也跟着作者得到虽然小却非常幸福的点点滴滴的生活。

  在悠闲生活的节奏之下,仿佛一切都变得那么美好。人生应该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用一个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这个世界,开开心心活好自己。书中描述的牧羊生活,都是非常有趣味的,每天都有令人新奇的新鲜事。作者用质朴的文笔讲述了活出自我、活出趣味的一个个故事。他讲述与羊儿是怎样相处的。并且观察羊,与小羊互动,通过牧羊来放慢生活节奏,放松身心。

  作者是一位懂得生活、很有品位的人。他将自己亲身生活经历的事一件件讲给你听,在他笔下,什么都是很有趣味。他是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方式观察和描写了他所生活的家园里,一些非常细微的小事,也许这些都是大作不屑一顾的些微小事,作者细微观察他生活中的事物、身边的人、生活的状态。所以,读这本书如同也与作者一起经历那些有趣的见闻。虽然书中所记录的都是一些凡人琐事,没有太多的华丽辞藻,却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乐趣无穷。

  作者这种回归自然的追求对他来说,生命简洁到只剩下快乐。满足于乡下的牧羊生活。这就是他想过的一种简朴的生活。追求的是一种和谐美好的生活,正因为他爱自己的家乡,爱家乡美丽富饶的山河土地,爱大地上一切活生生的生命,虽然花费的精力,把一个对乡村的感情写在散文里。平和是他文章的主题,也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人生的艺术,人世间只要有情有爱,就将变得美好而光明。

  在现代生活中,很多时候会使我们处于心中不安的状态里。城市的快节奏和职场的压力和人际关系的难处,感情生活的不如意。我们我们工作生活有压力,那也不妨经常在假期去晒太阳看书,过悠闲的生活,一位内心非常安定的人,心乱一切乱,心安一切安。把剪不断理还乱的烦恼放下,然后就会自由自在。就是应该用一个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这个世界,开开心心活好自己。书中描述的点点滴滴的乡下牧羊生活,都是非常有趣味的,每天都有令人新奇的新鲜事。作者用质朴的文笔讲述了一个个有趣味的故事。

  《我的牧羊日记》这本书可以看出作者对待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由生活的热爱。这是一本可以在旅途中翻阅的小书,定会吸引和感动你,让我们在书中也跟着作者得到虽然小却非常幸福的点点滴滴的生活吧。

  《我的牧羊日记》读后感(七):人们为什么要逃离城市?因为要找回心灵的宁静

  上个月,一对夫妇在微博上宣布辞掉北京的工作,搬到山里生活,这则消息被转发几十万次,甚至吸引了国家媒体报道。面对采访,这对夫妻说:“我们想要的不过是清新的空气和安全天然的食物。”

  近几年来,“逃离北上广”的口号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推崇,逃离都市生活在中国甚至成为一种时尚。当城市化浪潮席卷而来,人们在获得丰富的物质生活时,承受的精神压力却越来越大。人们或许多赚了一把铜钱,但可能为此付出了更多的幸福。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念那些逝去的日子,那些清贫但却自然、舒缓、快乐的日子。其中的部分人群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试图远离这个钢筋、水泥构成的世界。

01.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都市

  人类常常自设圈套,自我毁灭。科学、经济的高速发展,都市的节奏越来越快,一切行为都呈现出远离生活的倾向,与人的心灵和精神需要背道而驰。

  城市生活的人们,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种被笼罩的感觉,就像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在家里时,被楼层所笼罩,看不出去,连邻居也是陌生人;在办公室里,被高楼所笼罩,同事间的关系也是简单而有隔阂的;在路上,被汽车笼罩,人山人海,常常有被淹没的感觉。

  当有被笼罩的感觉时,需要仰望天室,而天空没有蓝色,长期雾蒙蒙的,尘土飞扬。看不到蓝天,也看不到空旷,人们却乐此不疲的生存和纷争,就如鱼儿一样在浑浊的污水中游来游去,对环境已经污染到了极限却并不知情。

  都市的一切生活行为,都是需要用金钱去购买的,因此在习惯的观念中,金钱是衡量生活标准的重要尺度,于是人们都在直接或潜意识的追求金钱,把金钱作为安全感的保障,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志,作为是否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标准,殊不知,在追求金钱的过程中,人们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失去了对平凡生活的感动,失去了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失去了对完整人生的追求。

  当人们不再那么疯狂的追求金钱时,又找不到新的价值取向,这也是社会缺乏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的整体堕落。于是,人们开始抱怨人情冷漠。

  人情是一种爱的需要,但友情、亲情、邻里之情,在都市里被都市文化瓦解了。人的流动性,决定人与人之间感情的短暂性;高节奏的工作形态,决定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浅层化;经济、效益至上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只认结果不讲过程的竞争和冷漠关系;家乡观念的消失,决定了都市人缺乏“根”的归宿。这一切人情的失落,导致了都市人孤独的傲慢、寂寞的疯狂。

02.今天,我们选择离开

  在广州城郊的一条山谷里,藏着一片很大的湖泊,一些用树皮和竹木搭起来的房子,散落在山与湖之间。屋前种满花草、果树、蔬菜;不远处鱼塘里,放养的鱼儿自在地游来游去;圈养的鸡、鸭、鹅不时地嬉戏、打鸣。屋檐下、窗台前悬挂着的一串串玉米、辣椒,在秋风里悠悠晃荡。这里没有电视、空调、洗衣机,煮饭用土灶,洗衣趟小河,人们过着自我耕作、自食其力的生活。

  享受着如此“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式的“新田园主义”生活的,不是当地的农民,而是一群年龄介于30岁到45岁之间、有着高学历和较好的经济基础的城市职场精英。他们都经历过“一心扑在工作上”的日子,但现在,他们感到身心疲累,他们要放下高速旋转的生活,回归自然,追求舒缓、平和、自然的生活。

  无独有偶,在瑞典,也有一个社会精英,他辞掉大学教授的工作,来到斯德哥尔摩乡下农场牧羊。最初,他只是打算在这里做一个项目,顺便享受一个悠长的假期,可是“在灵魂深处,总有一种信念在吸引着我,它若隐若现,却充满力量。我想要出去,走向外面的世界。”

  于是他遵从自己的内心,毫不犹豫地走出去,直面风霜雨雪,去经受磨砺,去摸爬滚打。他接管了父母在乡下的农场,开辟了一个原始的小规模农业的绿洲,过期了牧羊人的生活。他把这几年的生活写成了一本《我的牧羊日记》,记录了自己在大自然中生活的心境转变。

03.生命是灵动的,无论是人还是动物

  《我的牧羊日记》中,作者以日常生活的所思所想写出了灵动的生命特征。他写了羊的神态和性情,在他的笔下,这些大自然的精灵像人一样,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它们飞奔,鸣叫,繁衍,都活灵活现地表现出生命的活力。让人们理解到,生命的价值值得每个人去实实在在地努力追求。

  “赤日炎炎,羊儿们优哉游哉地躺在大橡树的树荫下乘凉。尽管他们身披厚厚的羊毛,却不会感受到酷热,据说他们的祖先曾在沙漠里生活过。田地里有一个牧场泵,已经有些年头了。动物们可以用这个泵从井里自助抽水,他们只要把水槽上的盖子踢开,泵的机械装置就会启动。水泵其实是给奶牛用的,羊儿中只有一只老母羊抽出过水,而且是在她发脾气踢到水槽盖的时候做到的。我过去抽了几升水,足够我的羊儿们喝了。”这样的描写既表现了羊的生命力,又渲染了牧羊快乐的气氛。

  作品不仅写出了牧羊人快乐的生存方式,而且,还写了以他为代表的普通人身上的美好性情。那就是善良、正直、乐观。“羊儿们突然胃口大增。我的孩子们跟他们玩了会儿。昨天,羊儿们越狱两次。嗯,说越狱有点夸张。他们只是站在那里,目不转睛,一副茫然忘我的神情。第一次,边境牧羊犬自作主张地把他们赶了回来。它不问理由,想做就做了。第二次,我亲自把他们赶回来,有点焦虑,又有点疑惑,他们从哪儿钻出去的呢?看来该修理栅栏了。”

  “我一直在想,我们和羊儿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其实,我们每天面对面待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但是,照顾有血有肉的生命,仅仅与他们待在起是远远不够的,还有大量的幕后工作要做,包括修栅栏、冬季喂食、清理粪便和供水。据说,自被驯化以来,绵羊已与人类相伴了一万一千年。我们望着彼此,羊儿和我仿佛站在历史的井边,望向那深不可测的所在,我们看到了层出不穷的经历、问题、可能性,看到了忧虑和快乐之源——跨越那不可思议的广袤时空,我们望见了生命的所有维度。”作者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琐碎细节表现了美好的人性,也体现生命的伦理价值观,所以,这也是衡量生命的一个重要的价值尺度。

  除了羊以外,作者还写到了自然中其他生物的灵动特征:“渡鸦亦会老去,也许眼前这只就比我年长,也许它见证了我们与羊儿相处的这段岁月里农场的变迁。而当某个时刻来临,它一定也会飞落下来啄食羊尸。这就是在天地间自发而生的文学,不需要任何人的欣赏和认可,它不属于任何人,既不属于作者,也不属于读者。它自生自灭,每一个字句都来去自如。”

  作者从生命的角度来写大自然间一切生命的美,在不经意中感染和诱引着读者,使读者沉醉于那一幅幅充满着盎然生机、回荡着真情旋律的风景画中流连忘返——似乎聆听到早春云雀的歌唱、溪水的哗哗流淌,欣赏到初夏草原的丰美、野花的芬芳,闻嗅到深秋草木成熟的甜香,感触到严冬风的清冷、雪的绵软……充满着种柔情和眷恋。

04.在现代城市生活的浮躁喧嚣之外,我们该如何找到内心的和平?

  我们生活在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全媒体时代,追逐物质利益与感官刺激日渐成为时尚,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情绪到处蔓延,人们审美理想的多元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在追求优雅、富足、世俗、平和等时尚外衣的掩饰下,名利、享乐主导着社会上许多人的审美趋向。然而与多数人的审美追求大相径庭的是,作者选择了特立独行,他反感循规蹈矩的世俗生活规范,寄情于遥远、奇特、荒蛮和原生态的所在,他远离热闹的城市,在创作中享受心灵的愉悦。

  作者辞去稳定而体面的工作,在乡下停留下来,不重自我外在塑形却在意内心自由,不仅倾心并且以行动融入牧羊生活,这种当下大多数人难以想象和理解的生活情趣一再反映在《我的牧羊日记》里——

  “有人认为乡村生活寂寞难耐,而我却从未感到孤独,我的羊儿一直陪伴着我。你的生活环境是否具有社会性也许并不取决于你的社交频率,而是取决于你与谁为伍:你们是否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你们是否能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若论人际往来,其实乡村和城市没有多少差别。何况只有在乡下,我才能与羊群为伴。”

  真实生活的画面,反映了现代化大潮冲击下,远离尘世的乡野生活现状:他们祈愿用自己的所能过平静而衣食无忧的日子,绝不奢求超出自身本领以上的生存目标,顺从自然并期盼风调雨顺,与世无争、随遇而安等等。

  与发达地区一些人难以满足的金钱梦想、日益膨胀的自我实现需要等比较起来,牧羊人的生存景况简直是太平常、太渺小、太不可思议了。但也正是在作者对于这种生活不加掩饰的叙写中,让我们一次次感动,一次次产生向往。

  通过《我的牧羊日记》,我们感受到的是单纯的美,洁净的美,人的天性的美。

  《我的牧羊日记》读后感(八):编辑手记:编辑生涯完整制作的最后一本书,写的最后一篇编辑手记

图片来源:网络“在斯德哥尔摩,我就像一只家猫,整日慵懒地蜷缩在室内,我需要的一切都装在各种包裹和箱子里,伸手可及。我被安逸驯服,安于现状,得过且过。……那是再寻常不过的一天。我去市中心的另一边接上幼儿园的孩子们回家。跟往常一样,早晨上学和下午放学都要在地铁上辗转四十分钟,孩子们被折腾得筋疲力尽,却只能忍受着地铁的轰鸣,躺在过道的地板上昏昏欲睡。我望着那一张张仿佛已被城市生活耗尽了活力的稚嫩面庞,默默地决定:我们不属于这里,我们要走出去。……所有城里的朋友,那些曾和我一起在地铁上奔波的伙伴都坚信我们很快就会打道回府。但为时已晚,如今,我们已经是地地道道的乡下牧羊人了。”

  ——摘自《我的牧羊日记》引言部分

立体书封

  我不得不承认,当初在看到这本来自瑞典的《我的牧羊日记》的时候,我是带着个人强烈的喜好的。因为我的状态跟牧羊人逃离都市之前的状态如出一辙,唯一不同的是人家是有家室的,而我孑然一身。除此之外,“退隐乡间,去田间劳作,去林间砍柴,去沃野牧羊。”这种生活,我也有奢侈地幻想一把来过过瘾的。

  虽然有人把“自我”“不羁”这两个词在我身上用过(讲真,我不过是一个被困于现实的人,偶尔有一些“异想天开”的想法窜出来而已),但跟这位直接逃离大都市去牧羊的作者比起来——太逊色了!!!

  初读这本日记的时候,仿佛自己和作者一起置身在那个广阔的牧场里,那不是电影里陕北黄土高原上尘土飞扬中的牧羊人和羊群,也不是在草原上以游离的形式迁徙的牧民和羊群,作者所在的牧场是堪称住宅、菜园、围场和农业建筑的完美结合体!自给自足不成问题,甚至有所富余。可如果你以为牧羊人的生活是躺在晨雾中长满青草的斜坡上,可以超然物外,那确实是“想多了”……

  作为一名牧羊人,或者说合格的牧羊人,要每天检查羊儿是否还活着,还要准备好充足的水和饲料;要时不时修补栅栏上的洞,还要修剪羊毛、羊蹄;要盯着对母羊有觊觎之心且总想伺机溜出牧场的成年公羊,还要把出逃的羊儿抓回来在谷仓里关禁闭;要整天与羊儿厮混在一起维护彼此的感情,还要做到即便对羊儿动了恻隐之心也要宰杀他们的事实……当然牧羊人有的是时间伫立在牧场上感受像电影《断背山》里一样唯美的画面。这份看似简单、琐碎、周而复始的工作;这份少了“无用社交”,多了羊儿相伴的工作,他自得其乐。

有人认为乡村生活寂寞难耐,而我却从未感到孤独,我的羊儿一直陪伴着我。你的生活环境是否具有社会性也许并不取决于你的社交频率,而是取决于你与谁为伍:你们是否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你们是否能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若论人际往来,其实乡村和城市没有多少差别。何况只有在乡下,我才能与羊群为伴。

  ——摘自《我的牧羊日记》

  艾克瑟・林登的这本日记并不是一本关于农场生活的自命不凡的书。这不是描写某个“潮人”或者“网红”如何享受惬意的田园生活之类的作品,这是一个真实存在而不是虚构的人物。他有对人生的困惑,有对自我以及个体在宇宙中的位置的哲思,总之,他开始适应他身为牧羊人的工作……牧场上没有所谓的“资产阶级”,只需按自己所想把认为有意义的事情做好,不需要出名,不需要受欢迎,甚至不需要被喜欢,只需要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好,做一名纯粹的、自在的牧羊人。

我知道,养狗的人往往与自己的狗感情至深,亲如家人。不知道其他动物的主人是否也如此。我并不会与某只羊特别亲近,而是与养羊的整套流程紧密相连。我不与人约见,也不做各种计划——我只管埋头去干。养羊是一件需要长期坚守的事情,而不仅仅是一种爱好。一年四季,每个日日夜夜,我都必须细心照料羊儿们。你肩负着重大责任,却不知道会得到什么回报。肉?羊毛?回报便是更多的责任。你不需要考虑自己的人生是否已够充实,因为你不得不站在200码(约182米)外的田野里沉思,完全地——我是说,真真正正、彻彻底底地——忘记那些虚荣。

  ——摘自《我的牧羊日记》

图片来源:网络

  一本小书,133篇长短不一的日记,但带给人的震撼却胜过众多的大部头。

  作者讲述他与羊儿的相处之道。他怎样观察他们,怎样与他们互动,怎样通过牧羊来放慢生活节奏,放松身心。

  他带着一种既有趣又迷人的可爱的心情来看待他的羊群,并把这些温暖的感情记录下来。

  他谈到自己起初牧羊时的无知、缺乏经验和缺乏干劲,也谈到了他的羊群,以及他们对他的影响。

  那些有关农场的描述,充满诗意。“出逃”的羊儿飞过牧场上栅栏的画面就像一首曲子的五线谱。

  我莫名地坚信,这本篇幅长短不一却有着不动声色的幽默感以及充满哲思的日记,一定会被很多人喜欢,即使他们对牧羊生活一无所知(如此坚信——只因我就是那个对牧羊生活一无所知的代表/捂脸)。

我却常常感到,周遭发生的一切都诗意盎然。一只渡鸦在向着羊群啼叫,似乎在诉说着什么。渡鸦亦会老去,也许眼前这只就比我年长,也许它见证了我们与羊儿相处的这段岁月里农场的变迁。而当某个时刻来临,它一定也会飞落下来啄食羊尸。这就是在天地间自发而生的文学,不需要任何人的欣赏和认可,它不属于任何人,既不属于作者,也不属于读者。它自生自灭,每一个字句都来去自如。

  ——摘自《我的牧羊日记》

  每个人或许都有当一个牧羊人的梦,至少我是。

  每个人或多或少活在对未来惶恐不安的日子里,至少我是。

  那么,在现代城市生活的浮躁、喧嚣之外,该如何找到内心的和平?

  我们要关心的或许是“如何活着”,而不仅仅是活着?

  每个人在读《我的牧羊日记》时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感触,不过对我来说,哪怕只有其中一段文字让读者觉得有趣或者让他们停下思考了2s,那么这本书,也算是有它的意义所在了。

  其实,这本书是我编辑生涯里完整制作的最后一本书。

  这篇手记,大概也会是我编辑生涯里写的最后一篇手记。

  有人说“等我四五十岁写书的时候签给你”,我说好远,他说“这是一个值得干十年的行业……”

  到现在为止我在这行业待了五年,我依然很热爱图书,只是不想再做编辑了。

  有人说“你不做书了感觉好可惜”

  今天的阳光很好,也就没什么可惜的。

  我呀,打算去牧羊了!

  哈哈……

  梦而已

图片来源:网络

  制作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小插曲

  “百里挑一”的译者

  这本日记的语言幽默、风趣且不乏引人深思的言语,因此对译者自身的文学功底要求较高。在之前,我手边并没有高级译者的储备,就想到一个省时且有保障的方法——直接从市面上口碑较好的译本里面去寻找,可惜目标中的三名译者,暂时都没时间接,至于这个“暂时”有多久,不知道……

  无奈之下我只好改变策略——翻译公司,然后就开始了我“挑三拣四”的“较真”模式。一篇又一篇,有基本意思翻译错误的,有大白话直译的……意思翻译错误这种不管是能力还是态度问题,直接毙掉。总之,看了60多份译稿,近乎绝望与崩溃边缘的时候在一个译者的翻译里看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这个词便决定就她了。翻译完之后我说要不写篇译者后记?她也欣然应了,本以为她会写几句编辑是如何“折磨”她的话(毕竟来回让她在细节上改了好几次……),可实际看来我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哈哈哈,表白我们译者!

试译稿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牧羊人只出现在童话中或电视里,与现实生活有着遥不可及的距离。而本书的作者,原本也如你我一样,困守在都市一隅,只不过,当你我还执迷于眼前的苟且时,他早已选择了诗和远方。从一名大学教授,到一名乡下牧羊人,他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这本日记里,记录了他的迷茫、执着、快乐、悲伤以及不时涌现的哲思。作者与羊儿相嬉相伴、斗智斗勇,亲眼目睹新生命的降临,亲手触摸羊儿的生死,体验羊儿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同时,又深刻反思了人类的欲望和贪婪对大自然的破坏,对人类的前途命运发出了警示。当你翻开这本日记,你会听到羊儿咩咩的叫声,风吹草木的沙沙声,你会闻到清新的空气和泥土的芬芳,你会看到那蓝天白云下,一望无际的牧场上,那一群羊,和一个在天地间静静伫立的牧羊人。

  ——摘自《我的牧羊日记》译者后记 马学燕

  让人超感动的推荐者——比尔·波特先生

  《我的牧羊日记》这本书在国内没有任何读者基础,我寻思着找一个人写一段推荐语(准确点说是在文学界比较有名望的或者跟作者艾克瑟・林登文风调性比较契合的人),在读者选择这本书的时候就会有一个参考,坦白点讲,我是真心觉得这本小巧的日记是值得读一读的,也想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这本书,可前后找了四名作家,不是没有回复就是婉转地拒绝了……

  比尔·波特先生其实是我的第二考虑,当时抱着“万一回复”的心态去给他留言,没想到他不仅给了回复且说要看一下内容,而我把稿件发比尔·波特之后的第八天便收到他发来的推荐语。不夸张地说当时的我开心到真想跟他碰一杯酒!(虽然我不胜酒力,但因为他是一个爱酒之人,也很愿意同他喝一杯,何况他是读完全文且没提任何报酬就帮我写了一段推荐语,如此真诚的人!)开心之余也没忘回他邮件,除了表示感谢还有稿酬支付的事宜,可他回信说:

I appreciate the kind gesture but won’t take the money. I’m happy to help you promote a good book, as many others have helped me.

  ——摘自比尔·波特先生回信内容

  看到他的回信真的是哇的一声哭出来的节奏……不为任何名利只是单纯地肯定这本书的内容且愿意推荐,真是难得可爱的纯粹之人了。

当你身处喧哗人世,你觉得孤独异常。相反,只有当我们独处时,我们才会更清楚地意识到,我们与万物同在。一个都市男人,放逐自己的内心在牧场,选择与羊群为伴。那些日子被他如隽永的俳句般记录下来。这个荒诞如一场行为艺术的决定,最终却让他的内心找到前所未有的满足和宁静。羊儿好似静默的禅师,牧场像是道场,过往和现在始终在他脑海中思辨,他最后会怎么做?他反思到什么,又收获了什么?翻开这本书吧,也不用急着寻找答案,咩咩声真的很治愈。

  ——比尔·波特(美国作家、翻译家、汉学家,著有《空谷幽兰》等)

  贴心的封面插画师lost7+“物尽其用”的设计师小茜

  把有关这本书的基本信息和我们想要的感觉发给七哥(lost7本尊)后,他出了好几版构图,最后选择了这版在色彩和意境感都很契合主题的插图,除此之外还让七哥画了二十多只形态不一的小羊。小羊是给设计师小茜排版用的,起初的设想是小羊的数量会随着页码的增加而增加,书翻起来就像一部动画,牧羊人的羊群越来越壮大!可是因为我们的开本比较小(差不多是两只“常规手”拼在一起的大小),不适合放太多羊,会显得密集,反而少了农场牧羊空旷的意境感,这个想法被迫扼杀……但是那些可爱的小羊不能白画啊,就想到了以拉页的形式呈现,四折拉页展开就是一张牧羊图,另外在页脚也用了小羊的元素,且做了一张可以贴手帐的贴纸,总之,让设计师“物尽其用”……

正背拉页展示

  小编执着的差异化版本

  《我的牧羊日记》是一本包装精致到拿在手里像捧着一个宝贝似的书(虽然编辑总是王婆卖瓜,但不信你买一本看看!),总之可以当礼物送人!于是便有了做限量差异化版本的想法。比如把一本书+一款定制的日记本+一款定制的胸针打包装一个礼盒。虽然这年头日记显得有点复古,但是有情怀啊。何况日记是一个属于自己的私人秘密基地(没错~我也是那个拥有自己秘密基地的人);至于同款胸针,仅仅是因为之前收到小淡和七哥送我的胸针,觉得实在是好看又实用!加上之前有个教授对我说送书是一个很高的礼遇,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但现实给我当头一棒,礼盒要面临成本和渠道的问题,辗转找了几家媒体有的说感兴趣有的问预算,但最后都没信了,编辑的生活真的太难了!!!顺嘴就哼起毛不易的歌:如果有一天我变得很有钱……没有什么想法是实现不了的!

  如果这件事就这么结束也罢了,可偏偏心中那点遗憾出来作祟,再加上设计师用惊叹又失望的语调问我:“啊?不做了吗?为什么啊?”的时候,我就直接点进淘宝定制了50个胸针,毕竟关于最后一本书,不能给自己留遗憾!也不能给他人留遗憾!至于这50款胸针,其中部分会送给合作过的作者和参与过这本书制作的人,每人一个胸针+一本《我的牧羊日记》(最后的一份纪念)+一张告别的明信片(有些感情是说不尽的,感谢也是),剩余的胸针送读者。

定制胸针

  再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