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缺爱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缺爱读后感10篇

2019-12-16 23:0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缺爱读后感10篇

  《缺爱》是一本由[法] 罗伯特·纳伯格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0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缺爱》读后感(一):直面无可避免的生活真相--读《缺爱》有感

  今年的电影暑期档中,一个国人熟知的人物高调出现,他梳着丸子头、顶着“烟熏妆”,就像描写他的神话那样,一落地就搅得天翻地覆,不仅带来了高票房,也收获高人气。为什么一个故事情节早已众人皆知的电影却收获如此的关注

  哪吒,一个传奇人物,从小就是一个令父母头疼、令陈塘关百姓惧怕甚至排斥存在。他儿时没朋友,长大找到的朋友也是一个背负了众多期待、极度孤独、不敢与人交往的敖丙。为什么哪吒没有朋友,又很难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如果你读过《缺爱》这本书,你就可以理解哪吒。正如《缺爱》指出的,哪吒的一切调皮叛逆冲动暴力是因为“缺爱”,是为了获得安全感,为了得肯定认同

  由于是“魔童”转世,哪吒的出生与众不同长相也与众不同。虽然父母没有因为他的奇特抛弃他或者不爱他,但是正如所有的中国父母一样,没有真正的表达爱:为了不让哪吒受到伤害,他们不让哪吒与外界接触。直接的结果是哪吒无法建立让自己归属感的两个关系:人际关系归属关系。通过分析人际关系网群体网的重要组成,《缺爱》指出建立这两个关系网,对于生存在这个世上的每个人至关重要,因为每个人身体里都有一颗孤独而敏感的心。

  每一个人通过不断地调整人际关系和归属关系去寻找到自己的存在感。《缺爱》认为存在感(即人际关系和归属关系)的表现自尊(与关系对应的是个人自尊和归属性尊严),而“自尊只有被外界所认可接受时才会存在”。然而,因为《缺爱》中指出的很多原因,我们可能无法建立这些关系或者获得这些尊严,进而感觉缺乏安全感,焦虑,甚至莫名恐慌。为了应对这一情况,有时我们会像哪吒一样,通过调皮、冲动、叛逆、暴力等夸张或者令人厌恶方式宣扬自己,强调自己的存在。

  为了解决存在感缺失问题,所有人都努力改变或者选择自己的活法关键是如何做选择,或者继续平凡的生存,或者如《缺爱》所说,走入极端--崇高或者绝望。《哪吒》的结局圆满的,哪吒进行了自我内心的选择,那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走向崇高。然而,有一些人甚至无法表达出对存在感的需求渴望,内心永远有一个冰冷的黑洞始终在寻找自己的尊严而不得,他或者企图通过极端的方式实现自我存在,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绝望。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缺爱》中的崇高是知名人物的解决方案,而绝望则是失败者的选择。更多的普通人只能选择普通道路--接受现实,直面无可避免的生活真相。为了有个感情依靠,有时甚至无视自己的自尊,愿意倾其所有的付出,只是为了换来一点点的温暖。然而,事事难以预料,我们也可能进入另一个状态--抑郁。让我深有同感的是,《缺爱》指出,无论以什么形式体现出来,抑郁的根源其实是缺乏存在感,解决抑郁也应从解决缺乏存在感入手。

  那么如何发挥正面价值,最终自我实现?或者如何解决或者避免抑郁?《缺爱》引用萨特的话说,“人一开始观照自身进行规划”,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让自己的内心充实丰足,找到人生的意义,不再让自己“缺爱”。

  鼓起勇气,直面自己的人生

  《缺爱》读后感(二):《缺爱》:从存在主义心理学角度解读人的行为

  这是一本理论性较强的心理学书籍、是一本旁征博引案例详实的书籍,也是一本阅读后让人感觉有些悲伤的书籍。文末最后一句话是:“再没有比存在感更脆弱、更私密,也更人性情感了。”让人久久回味

  一、系统阐释、层层递进

  本书共分七章,从存在主义心理学的角度,系统阐释了什么是存在感、存在感如何构建、存在感缺失的原因和导致的负面行为等内容

  什么是存在感?

  本书序言“活着与存在”对存在感进行了描述,阐释了生命与存在的区别、存在感与生命的意义的不同。“当生活顺风顺水时我们几乎不会意识到存在感”,“我们往往实在存在感缺失时才意识到它”,“感知自我存在不是一种生理本能,而是一个建构过程”。“存在感”对每个人来讲,构建方式是不同的,书中虽没有直接给出“存在感”的定义,但读完序言,读者可以明白,对于“我”而言,存在感是怎样一种感觉

  存在感是如何构建的?

  在存在感构建过程中,有两个重要关键词:关系和归属,“人际关系连接的是两个个体”、“归属关系意味着一个群体中所有成员都归属于同一个圈子”,个体在构建存在感时,必然是把自己放在各种关系之中,本书作者将人际关系分为四类:哺乳关系、权威关系、兄弟关系或平均主义关系,以及恋爱关系,将归属关系也分为四类:家族归属关系、夫妻归属关系、兄弟归属关系和意识形态归属关系。“每个人都在这样一台八键乐器演奏者自己的存在”,人的行为就是无数个选择,“这些选择关乎与他人的关系,关乎参与的归属群体,关乎爱与承诺”。

  存在感缺失导致的问题

  当我们的人际关系和归属关系出现问题时,我们的存在感就会被削弱,而个体是非常渴望存在感的,于是就会出现一些行为问题,比如逆反孤傲、不文明行为。

  对于存在感缺失的人而言,有两条极端的道路,本书翻译为“崇高和绝望”,崇高是通过创造作品赋予自己存在感,比如文学作品、绘画作品等,绝望是指自杀行为。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有些人会选择一些方式寻找存在感,存在主义心理学认为自我伤害、毒品依赖、赌博、恋物癖等行为是个体寻找缺失的存在感的方式。

  二、案例详实、便于理解

  作为一名心理学爱好者,通过《缺爱》这本书,首次了解存在主义心理学的一些理论基础,书中案例详实,作者引用了大量文学作品、专家著作和治疗案例的相关内容,即便是心理学小白也可以理解。另外,《缺爱》这本书偏理论性,加上是译本,还是需要精心细读体会的。

  三、从存在心理学角度治疗抑郁症

  近年,经常听说一些名人、身边人“抑郁了”,临床表现是彻夜无眠、有自杀倾向,治疗通常是吃药结合心理学疏导,但很多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十几年,收效甚微。存在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拥有选择的自由,“抑郁”涉及我们对存在感的质疑,是一种“无力的愤怒”,抑郁症患者将自己封闭在一种被动攻击的状态下,本书作者结合临床实践介绍了一种从存在主义心理学角度解读内心痛苦疗法,患者抑郁是一种选择,通过抑郁患者想表达一些东西,如果心理治疗过程可以捕捉到相关信息,就是找到了“病根”,会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缺爱》读后感(三):存在感——解读人最私密最脆弱的情感

《缺爱》封面

  “存在感”,是一个心理学方面名词,它表述的是人最私密最脆弱的情感,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伴随着出生,在后天环境中逐渐建构出来的一种情感。日前,“刷存在感”这个网络用词盛行,到底,存在感对我们来说有多重要?失去它,我们该如何托付此生?

  《缺爱——如何获取安全感,得到肯定和认同》一书,给了我们答案。这本书是法国著名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心理分析师家庭治疗师罗伯特•纳伯格基于存在主义心理学研究基础和临床经验著作而成。旨在帮助我们认识存在感的决定因素和如何建构存在感,让我们充满自信地度过一生

  当我们生活得畅快时,我们的存在感十足,但却几乎意识不到存在感,因为根本无暇联想有关存在的问题。有唐朝诗人孟郊的诗为例,他在科举中第后的《登科后》诗里有云:“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今日何等的快意,以至往日的落魄抑郁都不屑一提。

  而当人们遭遇不幸,或天人永别后的丧失感,或深受伤害后的被剥离感,随之席卷身心羞耻背叛屈辱等负面情感,让人们不住地找寻存在感,甚至严重时对自己存在的深度怀疑。如《缺爱——如何获取安全感,得到肯定和认同》中提到的受到侵害的人感到自己是透明的,仿佛根本不存在,痛苦和绝望不断袭来。

  罗伯特•纳伯格将影响存在感建构的因素分为人际关系和归属关系两方面,人际关系分为:哺乳关系、权威关系、兄弟关系和恋爱关系,我们从出生后到离世,和周围的关系都无外乎以上四种关系,无论在求学阶段还是在职场中,我们和周围的老师同学上司同事的关系,都逃不脱这四种关系。

  归属关系分为:家族归属关系、兄弟归属关系、夫妻归属关系、意识形态归属,我们除了和人建立关系,还需要在一定的归属里占有一席之地,才让我们的存在感更具象,更真切。哪怕对于有收藏癖好的弗洛伊德来说,在某种意义上,收藏品对于他来说,也是这四种归属关系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他称“一套再也无物可加的藏品准确来说已经死去。”这是对存在感最紧迫的需求,无法允许死亡的到来,他每周三都会卖家报到,不断往收藏品加入新成员,以确保他和他的收藏品一直都存在。

  当人们遭遇不幸受到严重伤害时,他/她在人际关系和归属关系中出现了严重问题,人们无法接受感知不到存在感的现状,便会去其他地方用其他方式去寻求:用自残的方式,或是毁灭的方式。想要感知存在感时,却感知不到,那如同在经历暗夜,且是杳无尽头的暗夜。若要证明我们还活着,我们依然在,必须要做些什么。世界上有好多艺术家作家等经历过那种遭遇,之后投入艺术作品的创作中,将痛用另一种形式展现出来,并公之于众,这是一种疗愈。还有人采取了惩罚自己的方式,用伤害自己身体的方式,让疼痛和受到别人关注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尚且存在。

  而采用第二种方式的人,在寻求存在感的同时深深伤害了别人,如哲学家路易•阿尔都塞扼死了自己的妻子,他的箴言是:“我毁灭,因而我存在。”他的存在感的丧失是从出生便开始的,他的出生从来没有得到过正面认可,只是作为母亲心爱的人的名字替身,仿佛注定了他日后的悲剧

  由存在感丧失而带来的抑郁、羞耻、屈辱、过激等行为,让我们不得不想解决途径,去寻求医学的帮助,但在这里,罗伯特•纳伯格毫不留情地指出了医学上的不足和偏差,贬斥医学界在没有确切依据前提下将精神出现的症状划分为某一种疾病是一种不责任的表现。罗伯特•纳伯格提出,存在感丧失是因由一定的环境和经历造成,积极干预引导会带来治愈,这给了人们以信心,并给医学界启发警示

  存在感,是人类毕生追求的感觉,愿我们积极建构自己的存在感,也充满爱心维护他人的存在感。

  《缺爱》读后感(四):存在感的追问解答

  人在生命与环境和睦相处时会感到幸福满足,此时他并不会思考有关存在的问题。当生活的波折袭来,打破先前的平衡状态,人才会抽离、自省,此时他便遭遇了存在主义的四个核心命题:死亡、自由、孤独、和无意义,人自然思索自身的存在处境。作者认为存在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一个建构过程。构建存在感,可以帮助人类避开上述的本能焦虑。作者在本书中主要探讨了如何构建存在感的问题,及存在感构建失败和遭受打击的情况。

  婴儿母体降生至世上并不是存在,通过一些仪式如取名,将孩子与周围群体联系起来,产生某些关系,孩子才得以存在。作者将人与群体的归属关系和人与个体的人际关系分为四类:家族归属关系、兄弟归属关系、夫妻归属关系和意识形态归属关系。家族是新生儿得到的第一份认可。与同辈相处能学到竞争友好团结,它是青少年社会化的第一步。夫妻关系巩固了双方性别认同。意识形态群体用它持久存在的可靠稳定交换其成员的自由多变。群体虽然为个体提供了存在感,但此存在感是表面化的,过度追求与群体的联系,反而会压抑个人真实感受,削弱个体真正的存在感。

  建立在关系之上的存在感是脆弱的,我们一旦向其投入感情,便要做好随时被伤害被背叛的准备。有两种情况会影响存在感的建立:一是一个人在出生或童年时期没能得到本应获得的信任,即没能被认可、被赋予身份和被爱。二是生活中突发事故动摇了人的存在感,如痛失所爱、离开故土等,以及一些精神和身体伤害事件发生

  当存在感被削弱时,人想要重新获得存在感,可以努力修补关系,重新融入群体和社会,也可以抵御人身攻击,进行创伤修复。但人也可能产生逆反心理,宣告自己的存在未被摧毁、坚定且不可撼动,如主动与社会保持距离,封闭自己,甚至做出不文明行为以凸显自己的与众不同,强调自己的存在感。然而这种逆反途径并不能建立真实的存在感,也不能化解人内心的孤独。

  故事一旦开始便无可避免地迈向终结。我们所建构的存在感,说到底也并不是一份必然的责任和战利品。拥有是为了失去,而我们失去的是我们曾拥有过的,人们常常在失去的一刻才意识到自己曾拥有过多么丰盛的馈赠和爱,于是人们会懊悔,会痛苦。艺术家会通过创作来逃避痛苦。记录痛苦、将痛苦固定外化,分离情绪和现状,也是心理治疗常用的手段之一。无法逃离的痛苦会转变为绝望,当事人会通过伤害和破坏等方式重新确认自己的控制权和存在感。

  我们能够实现自我存在吗?我们能够建立自给自足的归属吗?作者对此的回答是不。他讨论了人们通过极限运动、自残、沉迷毒品、赌博、寻找激情和恋物癖来求得存在感的情形,他认为只有跟他人产生关联,为社会做贡献,成为他人心中真正重要的人,生活才会产生真正的意义,才能拥有真实的存在感。

  然而我并不完全同意他的观点。作者所定义的存在感是因关系存在而存在,我活在你的注视之中,因此他将结论限制在如何构建和维护良好关系上,失去关系人便“不存在”。但是,我们即使身处亲密朋友爱人之间也同样会遭遇不被理解的孤独,因为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和人始终不能做到完美的互相理解。以不确定关系为基础的存在感岌岌可危。然而,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向永恒的宇宙星辰,投向自然,我们同样会获得互相拥有的归属感,人类是地球的子民,人属于花开花落缘起缘灭的自然规律之中。人也可以无须被注视而存在。

  作者对于抑郁有独到的看法。他认为“抑郁”是一种对绝望感的描述,表现为看不到未来,再也感觉不到自身存在的目的。医学应当更关心抑郁者的真实境遇,倾听他们独特的痛苦,而非简单粗暴地下判断。精神病学的最终目的应是修复人类尊严,即“依附于人类自身条件的自由、选择自己命运的自由、思考的自由,以及面对自我存在焦虑的自由。”

  我们正在经历这样的时代,社交网络繁荣发达,分享想法变得更容易,但注意力如此稀缺,获得他人关注更为困难。存在感是脆弱、私人化的情感,每个人都应该好好思考有关存在感的问题——我们如何得到它,我们如何维护它,我们如何送别它?

  《缺爱》读后感(五):预防抑郁,成为更好的自己

  大家偶尔会不会有些这样的想法:我们为什么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作为一个普通人,假如亲朋好友都不在了时,还有什么能证明我曾存在于这个世界?偶尔念及此处,我有了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如果说各种史记是记载名人曾存在过的文字,那么族谱就像是记录普通人存在过的文字。即使我们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粒小尘埃,族谱至少能证明我们曾经来过。”只是放眼当今,宗族的概念已经逐步淡化,族谱这东西也逐渐走向了衰亡。那我们还能用什么来证明我们曾存在过?我在闲暇时曾经一闪而过的一些疑问,在看完《缺爱》这本书后,慢慢得到了解答。

  存在主义心理学研究专家罗伯特﹒纳伯格在《缺爱》一书中追根溯源地深层解剖了关于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存在感是如何产生又是如何消亡的。当存在感丧失后会有什么表现?我们能自主实现存在感吗?

  一 存在感是如何产生又是如何消亡的

  作者罗伯特﹒纳伯格从一开始就指出存在感是与人的尊严有关,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以及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他并非与生俱来,而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是从出生时与母亲的关系,到成长过程中被群体所接纳,以及与社会群体建立各种各样的关系中一步一步建构起来的。当你经常被所在乎的人无视时,或在一个群体中经常被不公正的对待时,存在感就会极度缺乏,也就产生了抑郁,所以说抑郁并不是一种生理上的疾病,而是一种关乎精神的症状。

  在这些关系中,作者指出哺乳关系和恋爱关系又是最为关键的。网络上的热点“有的人一辈子被童年治愈,有的人一辈子都在治愈童年。”“一段美好的恋情让我再生。”等等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个观点。一个能深深感受到被爱的人,存在感一定是强烈的。强烈的存在感给了他自信,给了他对抗一切磨难的力量。

  二 存在感丧失后会有什么表现

  在罗伯特﹒纳伯格看来,存在感是一把双刃剑,可是拥有它又极具风险,因为所有的主动权并不在我们自己手中,而是在我们在乎的人,接纳我们的人手中。当我们不再被爱,或因为某些突发事故对自己构建的存在感产生了质疑时,我们会焦虑,会敏感,会惶恐不安,直至一切超出自己所能承受的范围。轻者抑郁,重者仇视世界。

  轻度抑郁症患者会缺乏安全感,因而会动摇自己的原则,迎合其他人的期望,重度患者则会发展成仇视世界,只能通过抵抗引起人们的关注来再次获得安全感。像影片《小丑》中的主人公就属于这一类。

  当痛苦降临时,我们却不得不面对现实。强者可以通过艺术、研究、创作来逃避这种焦虑,弱者却只能深陷绝望的沼泽无法自拔。他们通过自我伤害,赌博,吸毒来麻痹自己重建一个虚妄的世界,但他们所建构的这种存在感终究是虚妄的。

  三 我们能自主实现存在感吗

  那么我们能自主实现存在感吗?作者给出了一个否定的答案。这是一个令抑郁症患者伤心的答案。

  作者指出人是一种群居生物。存在感也是因为各种关系而产生的。单独的个体构不成关系,也就无法自主实现存在感。

  作者更多的是从存在感的缺失方面来写关于存在的问题。他指出存在感的强烈缺失造成绝望,而这种绝望实际上是抑郁。同时他又强调抑郁并不是一种生理现象,不是一种靠药物或者靠劝说就可以简单治愈的疾病。而且这种简单的将抑郁看成一种疾病的方式是现今社会对“患者”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推卸。是简单的将病人标签化的行为。

  要想化解这种抑郁,人们更应该追根溯源,帮患者重立尊严或者重新融入各种社会关系中。但对于如何重立尊严,作者并没有进行深入的讨论。当然抑郁患者各有各的错综复杂的问题,解决方法也不好一一讨论。

  通过《缺爱》这本书,倒是总结出些预防抑郁方法。

  关于自身:原生家庭我们无法选择,只能从自身出发,培养兴趣,开阔眼界,扩大胸襟,不会因为别人一两句指责就陷入无尽的自责和痛苦当中。既然我们无法改变人类群居的这一习性,我们也只能尽力在人品修养方面做到洁身自好,建立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不断提升自身的社会价值,建立更多的社群关系,不会因为某个社群关系的断裂而敏感绝望。

  关于下一代: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原生家庭,但我们可以为下一代创造好的原生家庭环境,尽自己的力量让孩子更多的沐浴在爱的阳光中。

  《缺爱》这本书,除了成年人应该好好读读,青少年们也可以适当的了解,对他们的心理成长是很有帮助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缺爱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