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你能不能,和我说说话啊。”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你能不能,和我说说话啊。”

2019-12-25 01:17:07 作者:社交实验站 来源:概率论 阅读:载入中…

“你能不能,和我说说话啊。”

  ?

  你打开概率论 的第 349 篇文章

  “我哪有时间交朋友啊。”

  周末和父母视频时候,面对他们的反复询问

  几乎是脱口而出地说出了这句话。

  仔细想想大概22岁以后,好友列表就没有再更新过了。

  失眠的时候,习惯性看看聊天框发现最多消息群聊除了工作还是工作。索性关掉了页面继续刷剧直到眼睛发酸、精疲力竭的睡去。

  真的是没时间朋友吗?

  其实并不见得,暗自也下过几个社交软件认识了几个网友

  但总是没聊两句就没有下文了。

  有时候为了尽快融入别人的聊天,而去关注他们喜欢明星、在看的综艺、甚至去搜索时下最热的段子烘托气氛

  也换过无数风格头像,去打造自己所谓的”社交形象”。

  但反复几次之后,却精疲力竭的没有了说话的兴致

  感觉好像没什么默契,花了力气却不一定能成为朋友的话。

  那不如算了吧。

  这么想想,我大概是没有什么社交天赋吧。

  也忘了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把更多时间用来工作、刷剧、看无聊热闹的综艺,试图填满生活里的所有缝隙

  尝试刻意忽视自己的社交需求

  努力营造出一种“没时间交朋友”、“不想要太多交集”的假象,这似乎成为了我逃避社交的最佳借口

  不用再费劲心思维护所谓的社交形象,为每一段社交的结果忧心忡忡

  也曾以为这样就能够逃避社交带来的压力

  但在又一次刷完了一部剧之后,我却感觉到了一阵前所未有空虚

  “要是有个人陪我聊聊天好了啊。

  终于还是忍不住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只是在这个联系老朋友都要酝酿一阵“台词”的世界,对于重新去认识一个人并保持一段长久关系这件事情

  我几乎是抱着天然的悲观态度

  周末晚上,照例和发小抱怨起自己的“零社交”。

  只是这次她没有安慰我,而是有些认真的对我说:

  “你不是没时间,也不是没兴趣只是你不敢。

  这句有些直白的话,像是突然之间看穿了我。

  当生活圈从学校流向社会之后,我好像一路都在匆匆忙忙地追赶着“最优”的结果,在人际关系里也讲究效率质量

  害怕费时间,害怕没有结果,害怕表露出真实想法……

  也害怕别人没有那么喜欢我

  可结果却是好像将自己逼到了一座孤岛上。

  那些对于交际莫名慌张犹豫情绪,不断逃避和自欺欺人的借口,在不知不觉间形成了一座“社交堡垒”。

  与其说是挡住了别人,其实也圈住了自己。

  就像美剧中嘴巴很硬但又很怂的Max一样。假装着不想要,假装着不在乎,是因为曾感受到过太多的失败和不如意

  渐渐丧失了“再试试”的勇气

  不敢再表现内心期待,借着“无所谓”的模样忽略掉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

  于是那些找了各种借口而一再拖延计划最终都变成一件件“待完成”的过期心愿

  可我明明认真期待过。

  想起曾引起热议的综艺《仅三天可见》里,姜思达和不同领域娱乐圈名人分别相处三天。

  这三天里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发展,每期节目的最后他们也不一定会成为朋友。

  就把这三天当作了解人世界的窗户,不为它设限也不用将它看得太重。

  尽管去聊些不着边际的天,说些没机会袒露的心声

  但在有了时间限制的期待里,好像一切情绪都会变得微妙起来了。

  嘉宾们可以在这个“有效期限内”尽可能的做着自己,哪怕天马行空、冒着傻气的想法,都有一份去实现的勇气。

  与此同时周围的人,竟也意外地收获了一份名为“开心”的惊喜

  仔细想想,其实“三天可见”并非这一切发生的全部原因

  而是我们会不由地好奇它将发生什么,又无法想象具体走向

  我们开始接受不再预设那些完整故事结局,不再执着于从头到尾,有始有终情节

  可能在大多数人眼中,人生仍然不可避免的与一个个结果息息相关。生活好像无时无刻的提醒着我们,要复盘,要总结,要为自己的每一个选择承担责任来。

  似乎只有这样才对得起人生,才能坦然的面对故事的结局。

  但我常常想,在大部分漫长又无聊的生活里,是不是也可以有一个无关结果的实验

  我不用找借口拖延,也不用假装毫无期待。

  就这样随着一份不预期的结果,随着那份心底里的在乎,去试试看。

  哪怕,只有我自己知道

  

  今晚

  就找那个星标好友聊聊天吧。

  文 案 紧 紧

  编 辑 乔 木

  

  社交实验 vol.OO2

  探寻 社交的 一万种可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