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念楼学短》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念楼学短》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01-08 23:4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念楼学短》经典读后感有感

  《念楼学短》是一本由锺叔河著作后浪丨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38.00元,页数:121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念楼学短》读后感(一):钟老先生的所发之感,没太多趣味,却强要透出趣味,委实无趣!如另一本蹩脚的书一样,不过“念楼随笔”有更触目惊呆的扯淡观点。钟老先生证明了一件事,心得体会与所思所感的高度深度不是广泛涉猎就能拥有的,

  所获得的不过是对文字印象,而不是自己思想,所以好的思想更多相关的还是一个人三观天赋悟性。不是皓首穷经就能做得好学问、出好的思想。如同作者在“念楼随笔”中所说的笼中鸟之辩,说“我好似笼中之鸟,有翅难展”这句唱词大有问题。现在的书籍出版良莠不齐豆瓣真是个能给人提前分辨的好地方。我也看过一些书,以上是我的个人看法,仅供参考!纯属经验沟通,无意冒犯

  《念楼学短》读后感(二):评《念楼学短》

  历经好几个月终于把这本书读完。好久没有完整的读大部头书了。 感觉作者的业务能力还是很高的,选文精到注释简洁明了翻译自然流畅且有自己的见解。 唯评论部分不忍卒读――可能作者在建国初期和文革时受了不公正待遇,这值得同情,但反复拿来吐槽就如同祥林嫂一般让人生厌。此外对于同行、前辈们也是一再的嘲讽、贬损,可见作者心胸狭窄自以为是为人厚道,空活这么大年岁却无一点长者之风,可怜可叹。 2019年10月3日(德国时间)旅行途中,记于海德堡Hotel Zum Ritter St. Georg 客房

  《念楼学短》读后感(三):《念楼学短》摘

  秋风飒然而至,天气冷暖多变 路上风景最美,还是要写论文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昔年种柳,依依汉南 今看摇落,凄怆江潭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山静似太古 日长小如年 月挂天,频风隐书,四顾无人, 红叶满山,石骨刻露,泉流萧瑟,登山而上,远眺江影,惝恍久之。 龙楼拥翠,悬以秋日,别具一格 万绿丛中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需多 夏末舒华,灿若锦绣花香云影皓月澄波

  《念楼学短》读后感(四):念楼学短 经史合读

  古人有云:刚日读经,柔日读史。意思大概是在心气刚强头脑兴奋时应读四书五经以陶冶性情、体会哲理;而在心绪低沉情绪失落时应读历史激发志气增长气魄。有道理者有时,无甚道理者也有时,所以这句古语重要的不在其表面上的原则,而在于其背后读书应经史结合深刻理念

  《念楼学短》中有一则历史小故事,读来趣味无穷,说的是齐国王后死了,当时齐王亲近嫔妃有7个。有位大臣薛公想知道上心里想立哪位为新的王后,就向王上献上七副耳环,其中有一副比别的六副都名贵漂亮。第二日进宫,薛公观察哪位王妃戴上了最漂亮的那副耳环,就向王上建议立她为王后。

  这样一则小故事短小精悍,其有趣处无关谄媚,关乎智慧。当遇到问题,与其主观臆断,不若调查研究,古人云:聪察强毅之谓才。细细一想,这实在是一篇教人“实践真知”的绝佳小文,其背后蕴藏的智慧与逸趣让人印象深刻。

  向这样的小文,本书中还有很多。古人文书写不便印刷困难行文至简,向古人学短,可谓正中把。书中或经或史,皆短小精悍,韵味深远耐人寻味

  《念楼学短》读后感(五):《庄子》故事二则

  ——《念楼学短》随笔

  1.郢人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而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虽无以为质矣。吾无与之言之矣。”

  ——《庄子·徐无鬼》

  有一天,庄子路过惠子的墓地,讲了一个故事,是说郢地有人将白垩土涂抹他的鼻尖,如苍蝇翅膀厚薄,让匠石用斧子削掉这个白点。匠石挥动斧子,只听呼呼作响,鼻尖上的垩土尽皆削除而鼻子却一点也没伤着,郢人站在那里也若无其事失常态。宋元君知道了这件事 ,召见匠石说:‘为我也这么试试’。匠石说:“我确实曾经能够砍掉鼻尖上的垩土。虽然真有这样事,但可以与我搭档伙伴已经死去很久了。

  所谓伯牙子期之交也不过如此。庄子和惠子是众所周知的两个“杠精”,庄子书中尽是二人斗嘴的桥段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江湖。”这句话也是庄子说的。惠子落魄之时回到故乡宋国,遇到了同样落魄的老乡庄子。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两个人一见如故惺惺相惜,在那段困难的日子里相互扶持安慰(互相撕逼互怼),成为了两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朋友,即便是思想几乎完全相反,而后的身份地位截然不同,两个人的友情从未改变。不得不说庄子是幸运的,中国历代思想家文学家无不是穷困潦倒孤苦无依,最终在寂寞中愤愤而终。但庄子并不孤独,甚至很快乐,从某一角度说,他是真的做到了他所追求逍遥游。不只是庄子思想境界高,更重要的是在漫漫凡尘十年,他有一个虽然思想不同立场不一本质和他一样爱国为民,热爱专研,喜欢辩论,同样学富五车的朋友,可以说是殊途同归情真意切。不如相忘于江湖?借上面的庄子路过惠子墓地的故事,可以看出,不可能相忘于江湖。庄子故事里的搭档缺一不可,他同惠子,同样缺一不可。对惠子本身,庄子是欣赏的,赞同的,倾慕的。惠子死后,他是思念的。传闻惠子死后,庄子便不再辩论。不是我不再辩论,是这普天之下再无那个同我辩论之人。

  2.惠子谓庄子

  “惠子谓庄子曰:子言无用。庄子曰: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夫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然则厕足而垫之致黄泉,人尚有用乎?惠子曰:无用。庄子曰:然则无用之为用也亦明矣。”

  惠子对庄子说:你说话没用!庄子说:我知道没用,才可以说什么有用。你看咱俩脚下这块地吧,多么广大深厚,但有用的只有咱俩站着的这方寸之间而已。如果把除了脚下这块儿的地都挖空到黄泉那么深,那么你觉得还有用没用?惠子说:当然没用了。庄子说:如此说来,没有用处都用处也就很明白了。

  有用和无用是相对辨识的主体而言的。如“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对应着两个故事:一株树细而多曲,不堪为材木,匠人不伐以终其天年。另一个故事:一户人家待客,杀了只不会打鸣的鸡。椿因无用而存,鸡为无用而亡。故周将处材与不材之间,但仍未免乎累。而道者顺风而起,应四时之变,虽无为而无不为,逍遥自得,有用邪?无用邪?世人多拙,不见无用为大用有用;无用相倾相形,用有用,存无用,处其间而动;超乎有无之辩,自得逍遥,谁管哪个世人?这就是在说庄子对于道,逍遥等概念理解了当世之人,可以这么简单理解:做自己,不要为别人有用没用的评价所困,毕竟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本段引自知乎枯树”。

  《念楼学短》读后感(六):遇见古文,遇见美

  是从什么时候上古文的呢?

  细细想来,大概是以前看《东周列国志》的时候,一段急子与公子寿的故事,简洁的几句读来却令人泪落,即刻感受到古文的韵律含蓄。古文有一种独特而简洁的美,却一直给人“可远观不可亵玩”之感,看了《念楼学短》,似乎重新开启了我对于古文的热爱。

  《念楼学短》分为上下两卷,上卷始作于1991年,在报刊连载,后集结成册为《学其短》,现在又集结为《念楼学短》,共53项主题,共计530篇选文,其中既有我们熟悉经典《论语》《左传》、《庄子》、《战国策》,也有不甚熟悉的陆游的《老学庵笔记》、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陆容的《菽园杂记》、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张大复的《梅花草堂笔谈》等等,上卷按照文集选取,下卷多按文体选取,但是都是简短精炼的文字,不论是之前在专栏发表,还是历次成书,都有“学短”二字,这本书首要也在于一个“短”字,作者着重的是“短”,而读者也不免惊异于这“短”,令人惊叹原来无论多么繁复内容与问题,不论是叙述事件、发表议论、抒情还是写景,都可以写得短,短到不超过100个字,不禁赞叹古人的睿智与古文的精辟

  因为内容的短,所以更易于读出古文的简洁之美。左右对比即可看出,左边对文言翻译与引申的念楼读与念楼曰,虽然简短,但是也占满一页,可是右边的大字不足百,却文采斐然,言简意赅,意在言外,读来琅琅上口,读后令人回味无穷,一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读来余香满口,而金圣叹的遗言“字付大儿看:盐菜与黄豆同吃,大有胡桃滋味。此法一传,我无遗憾矣。”则令人笑中带泪。感佩千载之下,尤能感受古韵遗风

  这本书还得一“博”字,古文对于现代人来说已经渐行渐远,大多数人虽然爱看,却仅欣赏而已,篇目毕竟读的少,这套书或许就是为我这类喜爱古文,却又无法长时间阅读的人准备的,书中共计530篇选文,内容相当丰富,有诏令、奏对、箴铭、书序、文论、诗话、赠答等,博采众长,有名人的文字,也有不见经传之人的作品,有议论,也可抒情,有快乐,也有悲伤,有对他人的勉励,也有临死之时的遗言。在这些古文背后,其实是一个个神采飞扬的人,以及一个又一个的时代。而在一本书中,竟能与这样多或才气纵横光明磊落之士相遇,纵谈古今品读生死,也是一件快意之事。

  《念楼学短》尽管什么都很短,自序短,每条条目也短。但是内容并不短。钟叔河先生在自己出版的《走向世界》时就说过:一句话,这是借前人的书讲我自己的话,是我自己的编辑作品。这本书的自序中,他也坦言:不过写明“念楼”的瓶子里,却由我掺进去了不少的水,用来浇自己胸中的垒块了。钟叔河先生是著名的老出版,也是学者散文作家,在这部书里,不仅仅推荐了他喜爱的、愿与他人分享的篇目,也借题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讽刺了当下的许多社会现象,以及“著名作家”、“文坛巨子”们,这一部分看起来更有趣味,老先生既有一股正气书生气,也能与社会现实结合在一起,既有学识,也有胆识勇气,这体现在他的一言一行中,体现在他力排众议出版《走向世界丛书》,也体现在这本书中,就像文天祥“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一般,这本书中也体现出一种气概,老先生在这本书中鼓励的是一股正气、傲气书生意气,也是光明磊落之气。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关于阅读这件小事儿

  《念楼学短》读后感(七):古时候的女子啊,那么卑微的过完这一生

  歙人某.娶妇甫一月.即行贾.妇刺绣易食.以其所馀.岁置一珠.以彩丝系之.曰纪岁珠.夫归.妇殁已三载.启箧得珠.已积二十馀颗.余谓此妇幽贞自守.而纪岁珠之名亦新艳可传.惜不得其姓氏也.《歙人妇》--- 俞樾 整部《念楼学短》,530篇小文章,这篇是印象最深刻的。四书五经,名人酬唱的,看过可能就忘了,这篇怎么都忘不掉。一个女子的一生,仿佛比这篇小短文还短。她的姓氏没有人知道,如果不是有这篇短文记录,就好像她没有活过一般。太压抑了。

  徽州商人娶完媳妇就出门做生意了。新妇在老家,靠着刺绣来维持生计。每年余下来的钱,就买一颗珠子,用彩线系起来。丈夫归家的时候,她已经死去三年。打开箱子,珠子已经攒了20多颗。什么新艳可传,谁愿意守活寡一辈子

  念楼说,这实在是一个凄惨的故事,它诉说着旧时代妇女的无告和无望、寂寞和凄苦。我忍不住想,她这二十年来怎么过的呢,古时候女子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娘家还能依靠吗?在夫家,她又没有一儿半女,有什么倚仗呢?日复一日的刺绣,每天盼着丈夫归家,盼了一年又一年,从哪一年开始死心的呢?就没有想过改嫁吗?她有什么寄托吗,死的时候会不会怨父母结了这么亲事呢?

  她的丈夫呢?出外经商这么多年,有音信回家吗?为什么不把妻子也带到外地去呢?在外那么多年,又娶媳妇生孩子了吧。他有没有想过留在老家的媳妇呢?当他看到那一串珠子时,他的心里再想什么呢,会难过,会自责吗?

  歙人妇当初能和丈夫一起走吗?能自己出门找丈夫去吗?能改嫁吗?这无望的一生啊,大抵是没有选择的。在古代,一个女子过得好不好,可以说基本靠命运了吧,出生决定了一大部分,和自己后天努力没什么关系

  三从四德的三从-从父,从夫,从子,这三者才是她物质生活保障。至于精神生活,更要看造化了。谢道韫生在世家大族,有机会发展自己的才华,魏晋时期风气开放,她还可以公开表达对丈夫的看不上。钱谬的夫人回了娘家,老公还写给她“陌上花开,可缓缓归”。

  过的不好的,就各有各的不幸了。记岁珠的歙人妇,卑微无望的过了这一生。《苛政猛于虎》的老妇人,丈夫儿子都被老虎吃了也不愿意搬家,因为这里没有苛政。

  对穷苦的女孩子来说,成为大户人家的女仆或者侍妾可能还是不错的选择,i比如《白氏女奴》,《朝云》。白居易家的女奴, “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吹笙的菱角、弹琵琶的谷儿、献舞的红绡和唱歌的紫绡。年轻的女孩子总是不愁的,不知道他们不年轻的时候会怎么样呢?苏轼的朝云呢,看着和苏轼一唱一和的,可是在苏轼眼里,妾可以买卖或者直接送人的。

  跳出伦常的女子,大概只有妓女了。年轻貌美,又有才艺的,可以和文人一唱一和,传为美谈,比如《谢送花》。辜鸿铭说:“中国人的狎妓,有如西洋人的恋爱;中国人的娶妇,则如西洋人的宿娼。”狎妓狎的也是年轻貌美的,而且还是懂琴棋书画的高级“校书”。《琵琶行》里的商人妇,大概是他们以后最好的归宿吧。

答韵仙 朱荫培困人天气.无可为怀.忽报鸿来.饷我玫瑰万片.供养斋头.魂梦都醉.因沽酒一坛浸之.馀则囊之耳枕.非曰处置得宜.所以见寝食不忘也.

  《妓女哭坟》的故事,则是妓女借哭坟感伤自己孤苦伶仃的命运。清明节的时候,妓女穿上白衣裳,结伴去城郊祭乱葬在洼地的妓女。来祭拜的并不认识埋在地下的,那可能是几十年、上百年前就死的同类。为不认识的同类哭,也是在为自己哭。哭自己生前哀乐由人,死后只能葬南下洼。这种物伤其类的情感,真切,心酸。

  《念楼学短》总共530篇小短文,关于女性的故事大概只有20篇左右,少得可怜。古代女子没有机会受教育,也没有办法留下自己的文字。有的,也仅是出现在别人的文章里,用来讲道理,或者点缀读书人的笔记。无才便是德,相夫教子的教条禁锢了多少可能性。

  在古代,要想安稳过一生,要出生好,嫁得好,儿子孝顺有出息,还得赶上稳定的时代。多少不幸,就因为身为女儿身。今天,我们的处境和歙人妇已经有天壤之别,完全的平等似乎也遥不可及,但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时代不能选择,能选择的是每一个小的决定。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往有更多选择的方向走。

  《念楼学短》读后感(八):故事,还是要听爷爷奶奶讲

  我们小区有一个爷爷,听说退休前是高中语文老师。他们家的小朋友,跟点点是一个学校的。爷爷每天早晨送小朋友上学的路上,都要讲一首古诗。先背一遍诗,再讲解作者、诗里面比较难的字词句。爷爷不知道是哪里人,讲起来抑扬顿挫,非常好听。小学生听得聚精会神,偶尔问几个问题。我们常常跟在他们祖孙身后,蹭听。印象最深的是有天早晨,下蒙蒙小雨,整条路上,都没有人撑伞,大家都很享受这样的早晨,路边的稻田飘出被细雨沾湿的香气,爷爷帮小孙子背着书包,很有激情地讲一首《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天光云影这几个字,仿佛在雨中透出光来。一路上学的小孩子们,都没有吵闹,沉浸在静谧的氛围中。

  暑假过去,小朋友们都要上三年级了。爷爷家的小男孩,无疑是学校背诗最多的小孩。并且,是用一种浪漫、轻松的方式获得了很多知识。整个学校,只有这个爷爷,有这样的本领。

  每一家的爷爷奶奶,都有别人学不了的讲故事的“绝招”。圆圆爷爷以前是军人,所以圆圆听了很多关于打仗的故事。我妈妈喜欢听评书,所以她的外孙女点点,听的都是评书里的人和事情。特别喜欢听张作霖和安禄山。

  老年人和小孩都吹不了冷空调,就算酷暑,我们家空调温度都是控制在27度左右。暑假中午,点点一定要跟外婆一起午睡,如果睡得热,外婆就摇一把扇子,給点点讲故事。小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同一个故事,喜欢听很多遍。爸爸妈妈们都没有那个耐心,一遍一遍地讲。也只有老人家,慢吞吞地,把那些陈年旧事,讲了一天又一天。我妈来上海三年,光是张作霖,就不知道讲了多少遍。

  所以,故事,还是要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讲。我还在听故事的年纪,最喜欢听的是《365夜故事》。听我妈说,那时候,我也是央求着:再讲一个,再讲半个……这样周而复始地听。可是很奇怪,现在我都记不清那本书里到底有那些故事,只是隐约记得有小兔子小乌鸦这些小动物。

  外婆讲的就不一样了。同样的年纪,我在外婆家待的时间并不多,然而我能清楚地记得那些黑黢黢的晚上,外婆给我讲的大灰狼吃小孩、收鹅毛的人袋子里装的是小孩……可怜的小孩,小小年纪,身边已经危机四伏了。我自己特别喜欢听这些,在黑暗里睁大眼睛,觉得紧张刺激得要死。我从小不怕任何故事,缠着外婆:再讲一遍小偷在墙边挖洞那一个!再讲一遍偷小孩的……

  外婆并不是慈爱的老人家,相反,她脾气暴躁,时常跟我妈妈吵架,就在吵吵闹闹的时光里,留下了那些珍稀的静谧夜晚。

  啰啰嗦嗦说了一大堆,实际上,是因为《念楼学短》这套书。这套新版的书是别人送的,上下两册,每本都很厚,内容又多,我看了好久才全部看完。看的过程,有特别强烈的感觉,这不就是一个老爷爷,絮絮叨叨地跟孙子孙女说话的口吻吗:你们看书啊,不能只挑自己喜欢的看,也要读一些经典。不能只看诗歌散文,议论文说明文也要看。不要以为,圣人说的都是对的,要有自己的想法……选篇之博广,真是让人忍不住啧啧~

  我看书有一个小习惯,就是很想知道作者的模样,倒不是以貌取人,就是很好奇。看了不到一半,我忍不住去搜钟叔河先生的照片,哎呀,看起来就是话多博学又很有趣的老人家。跟着照片又读了一些钟叔河先生和杨绛先生往来的信件。两个多年老友,吐槽起来也是毫不遮掩的,杨绛先生抱怨钟叔河对张爱玲评价太高,一点不客气说自己根本不喜欢她。这些零碎的小事,我看起来更是津津有味。

  我猜《念楼学短》会对大小孩产生奇特的吸引力,识字多的小学生、初中学生,应该最喜欢看这种短小篇幅的古文,太长的看得累,太诘屈聱牙的看不懂,正好书里选的都是一百来字的古诗文,有翻译有解读。只有爷爷辈,才有这么大的阅读量,古往今来什么都懂,哪怕讲的道理小孩不太能接受,觉得爷爷古板,反驳爷爷,生气撒娇,爷爷根本不会生气,只会哈哈哈哈一笑而过,说不定还要表扬小孩肯动脑筋。面对小孩,老人家还会有什么原则吗?

  不过,我更建议大人通读几遍,眼光放长远一点,谁以后不要当爷爷奶奶呀,谁还没有个缠着自己讲故事的小孙子小孙女?反正,我是为了当个好外婆,才这么勤奋看完这套书的!

  《念楼学短》读后感(九):不爱看文言文的我,这本古文书竟然读到停不下来!

  上学的时候最不爱学的就是文言文,那时候觉得古人说话太文绉绉了,明明是一长串的意思却非要几个字来表达,现代人阅读还得费心思去翻译,尤其当老师要求背诵,更是头大到不行,但今年偶然看到这套《念楼学短》,阅读后竟然一发不可收拾,每天都要读十几篇,原本不爱历史,却因为这本书查阅了很多历史故事,读完还不过瘾,每晚都要拉着z先生一起交流书中内容。

  作者钟叔河是一位从事编辑出版行业六十余年的老先生,这本书他一共写了7篇序,最后一篇序写在2017年,那时候他已经86岁了,仅是看年龄都让人佩服,一生热爱图书,到老也依然能为了这个行业而付出自己的心血与热爱。

  相信大多数读者都与我一样,初看《念楼学短》第一个问题就是:学短肯定是学古人的短文,那么念楼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在序言中找到了答案,原来是钟叔河先生家住20楼,念楼就是20楼。这本书中收录了53项主题,530篇选文,每一篇的标题都是作者从短文中提取的精华,每一篇内容都不长。内容有三部分组成,右侧是精选的古文,左侧分为两部分,先是念楼读,这部分是作者将古文翻译为现代文,接着是念楼曰,这部分则类似于我们的读书笔记,有时候是跟古文相关的典故,有时候是古文中人物的历史,也有时候是作者联想到的一些独立故事,我最爱看的就是这部分内容。

  读书原本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体验,所以读书也是孤独的,但因为有了念楼读的部分,所以阅读过程中仿佛钟叔河先生就坐在对面,读完一篇便跟你像朋友一样交流,“我读这篇古文想到了什么,你呢?”,这种阅读体验真是太奇妙了。这本书原本是钟叔河先生留给子孙的,现能分享给所有读者也是我们的幸运,非常珍惜。

  钟叔河说,古人不同于现代人,那时候刻甲骨文很不容易,所以字数越短越好,没有丝毫废话,也不存在为了稿费凑字数一说(真是可爱的作者)。从不爱看文言文,到如今读了一本多,我感觉自己都要爱上古文了。

  古文简短,却也能将人的习性、品德看出个一二,有时候也暗藏着诸多智慧,选几篇我特别喜爱的分享。

  得心应手。

  在看这章之前,我正在焦虑自己手绘进步太慢这件事,但读完突然释怀,是啊,技艺相关的事从来没有捷径,就是多做多练,羡慕别人画的好,却从未看过人家的辛苦过程。

  妈妈的见识。

  这一章来自于《赵母嫁女》,非常有意思的一个故事,看完觉得母亲果然是过来人,什么都懂,短短几个字,就将新媳妇如何自处讲的明明白白。

  人之将死。

  这一章来自于《此酒不堪相劝》,王彧面对死亡那种坦然淡定实在令人佩服。

  《念楼学短》中有很多我们相熟的古文,也有许多我们并没有读过的,但因为有念楼读这部分的内容,每一章都是新鲜有趣的。这本书不仅适合青少年学习古文开智,也适合成年人闲暇时阅读。人说读史使人明智,很多历史的故事也能让人想清楚当今事,对于我这种不爱古文和历史的读者来说,还丰富了读书的广度,增加了更多兴趣。好书,推荐。

  《念楼学短》读后感(十):从《念楼学短》里看看古人怎么写吃的

  人生学的第一篇文言文来自《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回想学过的古文,好像总是在抒情言志,或者讲人生的道理。纯粹吃喝玩乐的,出现在课文里总有点怪怪的。这次读《念楼学短》,我却特别关注到了古人吃什么,他们写下关于食物的文字时,又在表达什么。

  《念楼学短》这本书,正如序言杨绛先生所说,选题好,翻译好,注释好,读了增广学识。琴棋书画诗酒花,柴米油盐酱醋茶,文人的物质精神生活方面都有体现。而吃的,和我们从来不曾有距离感,在读到这些千百年前的文章时,我细细梳理了一下,看看古人是怎么写吃的。

  《念楼学短》里,正儿八经写食物的文章就十来篇。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单纯的写美食,什么东西好吃,怎么做。一类是所见所闻,和民风民俗相关。一类是表达情感或思想的,借食物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者为人处事的道理。

美食当前

  北方的水果,最佳妙的是葡萄,南方呢?秋天有金黄的橘柚,夏天有紫红的杨梅。

  清代梁绍壬的笔记《夏紫秋黄》篇如是写道。现在,北方也能吃到南方时令限定的杨梅荔枝了,橘柚类的就更容易了。葡萄呢?南方也有很多地方种葡萄呢。不知道为什么,好吃的总要在当地吃,才觉得地道正宗。上个月特地去余姚吃杨梅,刚从树上摘下来的一筐,不知不觉吃到牙酸才停止。要是有密封罐,杨梅酒就安排上了。

  美食当前,文人雅趣一衬托,就显得更风流了。还有周颙惦记的“早春剪下的嫰韭叶,霜后摘取的白菜心”。王羲之的《奉橘帖》,就一句话“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橘子也要打霜之后,才能熟透,最好吃。为什么霜降后的蔬菜水果更好吃呢?因为霜降后蔬菜水果里的淀粉经过酶的转化变成了葡萄糖,当然更甜了。古人不知道这些,却也发现了这美味的规律。从王羲之这里,橘不见霜不能摘下送人还成了一个典故。

风物人间

  古时候虽然交通不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却是每个读书人的追求。有时候,他们到了外地,见到了一些新鲜事,写在笔记里,成为民俗民风的宝贵资料。周亮工的《唱龙眼》就是这么一个故事。

龙眼枝甚柔脆,熟时赁惯手登来。恐其恣啖,与约曰“唱勿辍,辍则勿给值”

  果农雇佣熟练工上树采摘,又怕他们在树上随便吃。于是要求他们一边摘一边唱歌,不能停下来,停下来就不给钱。想象一下整个果园,一颗颗树上都有工人唱歌,高的高,低的低,像大合唱一般,远处听很悦耳。这就是摘龙眼时才有的“唱龙眼”。

  在漳州的时候,校园里有一条路上行道树就是龙眼。我在毕业季发现的,也不知道后来的学弟学妹们有没有摘来吃。“唱龙眼”的场景怕是不再有了,现在雇人干活,贵的是人工,顺便吃点根本不算什么。那时候,人们习以为常的生产、生活方式,觉得没什么好记录的,只有外人见了觉得新奇,才会写下来。久了看得人多了,才发现这种单纯的记录是很有价值的。

  李娟写《冬牧场》的时候,她的哈萨克邻居都很好奇,你来我们牧场写什么啊。李娟说,写你们,写你们的牛羊,写你们的牧场。牧民都“豁切,这有什么好写的”。事实证明,非常多的人喜欢《冬牧场》,它让我们跟着李娟一起走进哈萨克牧民的游牧生活,认识和体会他们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天地宽广,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种风物地理的食物故事,也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种财富。

那些食物告诉我们的道理

  吃什么,是生活的一部分。从食物中、从吃的行为上,我们却能看到很多食物之外的道理。王闿运在日记里写到,办年货的时候,家里本来应该打年糕的,可是都说不会,只好买。他感慨道,如今什么都要买,渐渐显出做官的派头来了。如今普通老百姓也什么都要买,和做不做官没有什么关系了。社会分工细化,可以买到的越来越多,自己会的越来越少是一种必然。倒是买那些吹上天的纯手工的,要好好看看是否真的值。

太宗使宇文士及割肉,以饼拭手。帝屡目焉。士及佯为不悟。更徐拭而便啖之。

  这则叙事小文精彩极了。太宗发现宇文士及吃肉的时候用薄饼擦手上的油,不悦,看了他好几次。宇文士及假装不知道,接着吃肉,擦手,等肉吃完了,将擦肉的饼卷起来吃了,于是没事了。这次化险为夷,把宇文士及察言观色随机应变的本领,刻画得淋漓尽致。

  当然,钟叔河先生还从这则小故事里,解读出了唐朝饮食文化的两个特点。唐朝时饼已经轻薄柔软到可以擦手了,可见那时候做饼的手艺相当不错了,宫廷的面食已经很精致了。另外,皇帝宴请群臣,采用的是分餐制,大家各自吃自己那一份,可以说很卫生了。不过这也可能是君臣之间的等级关系导致,宫廷剧看了那么多,基本上皇帝就没有和谁同桌而食的。在红楼梦里,贾府有家宴聚会时,有时也是三五个人一小桌,这样方便吃饭,也方便玩乐。普通老百姓家里,我才还是许多双筷子往海碗里捞吧。

  古人写吃,有的朴实,有的雅致。有的直白,有的加料寄托点什么。就像《念楼学短》这本书,既有家常的小故事,也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朴实道理。好比美食,食物的本味美,加上精心的料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像盛宴般丰盛了。美食在前,错过可惜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