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深山来客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深山来客

2020-01-10 09:00:13 作者:黄小白 来源:黄小白 阅读:载入中…

深山来客

  

  1

  

  

  十年前我因工作在长白山驻留一段时间,听过一个离奇的故事

  长白山冬天特别冷,会有接连的大雪天气,所以封山之后我想进山的愿望就此搁置了。不过山下老街的烤羊腿不错,还能深夜围炉煮酒,去的多了就跟老板越来越熟了。

  老板好客,偶尔他跟我聊一聊东北趣事,我跟他聊过「辽东大侠」还有「雪山飞狐」。大雪夜里的武侠故事和热气腾腾的烤羊腿,加上烧刀子,没有比这更让人觉得快意的事儿了。

  老板也很有趣,叫老汤。老汤并不姓汤,只是熬得一手好汤而得名。老汤鼻梁上有一道伤痕,划到了脸上,又长又深。说是进山狩猎的时候被老虎给抓的,差点半拉脸都给撕了。我当时打趣,老虎能抓你却没有吃了你,想来也是一只很好客的老虎了。老汤笑笑,要不是我身子骨还硬朗,加上他的帮忙,估计早就没命咯。

  我经常在老汤店里独坐,要半只羊腿和一些烧酒,一坐就是到深夜,偶尔会看着外面大雪听着风呼呼的声响发呆。这时老汤就咯咯发笑,说,你跟我认识的一个人有点像,他也跟你似的,一来就一个晚上,大半夜才走。

  那他一定是个孤独的人。我经常这样想。

  当然我没把老虎那件事当真,虽然说深山老林里遇到东北虎还是有一点概率的,但是虎口逃生的概率几乎没有。那段时间听到的山里奇遇的事儿特别多,以至于我都能掺和一两段跟朋友来絮叨,权当饭后消遣。

  老汤也跟我讲了一段故事,我称之为「深山来客」。

  2

  

  

  冬至过后的长白山会有密集的大雪天气,延绵大山,目之所及全部是白茫茫的一片。那些沟渠弯道不论深浅都已经被厚厚的大雪覆盖,即便是有经验的山里人也不敢冒险进山。

  老汤也不敢,不过大家还是有习惯在封山前后进山整点硬通货,运气好还能打到傻狍子等一些野味。毕竟到来年三四月份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卖卖野味也是不错的。

  老汤做了充足的准备,用棉絮布条裹住小腿防止长时间在雪地里冻住,晚上还喝了大半斤烧刀子,要保住身体恒温,进山之后气温骤降不喝烧酒是受不了的。

  天还没亮,老汤就带着装备出门了,按照以往的经验还是从大路抄小路。山里被雪覆盖之后雪白一片,除了踩过的雪坑脚印之外就没有其他声音了,天地之间似乎被按了静音,只剩下北风嗖嗖的从耳边略过,惬意又恐惧。

  做了一辈子的山里人对大雪已经免疫了,但是老汤到了山腰之后,才发现雪山之外还有雪山,举目之处皆是白雪。分不清楚哪里有坑,哪有是洼地,而平时习惯性见到的林子几乎被埋进了厚厚的大雪里。

  老汤想了一个办法,用绳子捆住树干来探路,一旦自己真的掉进雪坑还能揪住绳子爬出来。这里唯一的好处是没有沼泽地,要不然大罗神仙难救。喝下的烧刀子散的热乎劲儿到了山里之后几乎散尽了,这时候老汤劲儿也使了差不多。人在特别累的时候就特别困,但是在雪山里睡觉无异于作死。

  好在收获不错,山里气温太低,一些平时活蹦乱跳的小动物瞬间乖乖就擒,连盘成饼的赤链蛇也被老汤直接捡走。山里没走动几步耗费体力太大,绑在小腿上的棉絮团从山上的时候湿透到后来干了,现在又湿了,小腿不能在这种潮湿环境中太久。老汤估摸着中午之后就得下山,一旦太阳往下落的时候林子里几乎一片漆黑,分不清楚东南西北。

  3

  

  

  下山比上山更为艰难,最难的一段路老汤只能放下背篓,整个人匀速向下滑,绕到峭壁一般的下山路转去了丛林里。林间有热泉溪流撕开了一条明路,但是因为绕了弯就要多走一段路,为了保存体力老汤只好就地取材补充点体力。

  我听他说这段的时候感觉像是第一次进森林的旅人一样,完全找不着北,另外还透着恐惧和乏力。老虎出场的时候有点像武松打虎那段,不过武松是喝着酒的,老汤是整个人又饿又困的。他并不确定不远处躲在草丛里的花猫就是一只大肉虫,直到自己脊梁骨冒冷汗才明白,这的的确确是一只大老虎。

  看样子,它也饿得紧。

  老汤与它对视良久,双方似乎观察彼此力量以及何种攻势能一招取胜。老汤能用的就是一把粗狂的匕首,他能想到的方式是怎样以最快的速度逃到河对岸去,然后爬上山,避开老虎的攻击。很显然,这是理想主义的想法。

  老虎扑过来的时候老汤只是抓住刀奋力搏杀,划开了老虎背侧面的皮,但是自己左肩被抓伤。很显然这只大虫大概是饿极了,体力也不够,刚刚那纵身一跃几乎耗尽了它续存的体力。老汤刚刚那一下子整个人也没了力气,双方都喘着粗气不敢往前进一步。

  就在老汤放松警惕的时候,大虫又扑上来,老汤直接栽到河里,大虫那一爪子抓到老汤的脸上,顿时一条血印,鲜血直流。虽然是大冷天的,但是老汤还是觉得脸上热辣辣的疼,想着差不多只要大虫一口咬下来,脑袋就搬家了。

  只是后来迷迷糊糊的听到类似于砍树的声音,老汤从河里爬起来定睛一看,有一团黑乎乎的东西扑在老虎身上疯狂的捅刀子,大概捅了三十来多下,大虫终于几声呻吟之后咽气了。

  那团黑乎乎的东西冒着热气,猛然的回过头一看老汤。老汤顿时吓个半死差点又栽到河里。这团黑乎乎的东西看起来像一只大猩猩,但仔细一看居然是个人,头发长的已经盖住了脸,撩开头发一看整张脸都是血糊糊的,唯一证明他还活着是因为嘴巴喘着粗气。更让老汤惊骇的是,他接着就用手伸进划开的老虎肚子,掏出一个血糊糊的东西直接吞了。

  要说风吼凛冽,这骇人的场面算是老汤见到传说了。

  4

  

  

  白天一顿鏖战体力耗尽,眼下黄昏之后迅速黑暗,已经无法下山了。

  这人也不说话,捡了一堆石头就在河边垒了一个灶台。老汤脸上的血已经洗干净了,撕开的伤口也用冻雪封住,只是整张脸肿的厉害,眼睛看东西比较吃力。加上下午那一顿折腾,整个人只能靠在树上喘着粗气。

  那人取火的方式也特别原始,更加骇人的是他撕开老虎皮如同撕自家的绸缎一样十分熟练,力气也大的惊人,仿佛白天那种搏杀对他来说毫不费力。石刀磨片,切开整肉往河里摆一摆,除去一点腥味儿就架在火上烤,不一会儿功夫居然有了香味。

  夜里很冷,老汤靠在大树边瑟瑟发抖。那人回头瞅了一眼,直接扔了块肉过来,老汤抓起来就啃,一边啃一边抬头看,整个人都显得特别警觉。我听到这段特别好奇,问老汤,老虎肉是什么味道。老汤哈哈大笑,等到你生死一线的时候,给你吃屎都不会有味道的。

  填饱肚子之后老汤也不敢跟人说话,只发现这人还是很懂得在山里生活,似乎在这里生活了很久。可是转念一想又不对,这接连大雪天气,又是深山老林,晚上气温都在零下几十度,这怎么能活得下去?但是看他在石头上放了一些湿漉漉的树干,加上刚刚烤过老虎肉的地方还有炭火,就明白了,没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人是不会懂得这种方法取暖的。

  更加让老汤注意的是,他在河边睡觉,流动的河水声音是一种天然屏障,万一遇到危险利于迅速跳河逃生,而不会被围住猎杀。在深山里人不能在特别安静的地方睡觉,需要一些自然的声音做掩护。

  后半夜老汤实在冻得够呛,就往火堆旁挪了挪位置,忍了好半天还是开口问了一句,你到底是谁?

  那人侧身睡着似乎已经睡着,过了很久才沉闷的说了一句:山里人。老汤彻底醒了,慢慢裹住自己又问了一句:你到底是谁?

  火堆还有一些明火,河流飘荡着深夜的声音,还有残存的北风呼呼而过,偶尔会从树干上飘来一些雪花砸在他脸上。那人缓缓坐起来,火堆余光刚好打在他半边脸上,他一捋头发,另一边脸似乎带了面具一样藏在夜色里,另外一只眼睛像夜明珠,光滑透亮,他就这样看着老汤。

  5

  

  

  我听得正起劲,老汤停了一下,拨弄着炭火,然后喝了一杯酒跟我说,他说在我出现之前,他已经在河边蹲守了好几天,就是等那只老虎。我更加好奇,问,难道他是猎虎人吗?

  老汤摇摇头,他大概是一个饿极了的猎人。

  他也不是平白无故在这等一只大老虎,现如今在山里猎虎这种事听起来就跟传奇一样,就算真的遇到了老虎也是不能猎杀的。老汤说他是个奇人,他没有介绍自己从哪里来,只是说到自己家乡的时候看了一眼老汤,然后又看一眼北方,唱了一两句朝鲜族的民歌,老汤耳朵灵敏,听到了歌声里有白头山三个字。

  白头山就是长白山,朝鲜人的称呼。

  他的名字叫单长,老汤问他为何用单来做自己的姓。他没有解释,只是说翻过了白头山就会重新做人。单长有一个特别的本事,不管多么冷的天气在没有火堆的情况下能安然入睡,一开始老汤不懂,直到后来单长给他说了一个故事,听完之后老汤震惊的久久无法说话。

  这个故事我早年在一些野史书籍上看到过,说的是宋朝时期,辽人欺压女真民族,经常抓女真人当作俘虏去干苦力。解放后的女真人特别强大,他们族人有一个特别的本事就是能在极寒地带生存。一开始大家都觉得大概是女真部落本来就生活在北方草原,耐寒是正常的。但是在最后一次跟辽人的战事当中,女真组织了一支敢死队直接闯入辽人的中军大帐,而闯帐之前必须要过一条被冻住的河面,他们可以在零下几十度的河面潜伏一夜等待时机突围。

  我只当野史来看,并不觉得真的有人可以耐得住这样极寒的天气。直到单长说起这个故事之后,我细细品味之余才发现老汤真正要说什么。

  那晚我喝了半斤烧酒,思绪万千,难以平复。白头山在朝鲜境内有一条大河,入冬之后就已经结冰,直径差不多几百米。单长要翻越白头山之前首先要越过这条河,他也必须要在冰面躲过国境线的探照灯才能到山脚下,也就是说他得趴在冰面上一动不动,坚持一夜。

  即便如此,堵在他面前最大的困难是巍峨的长白山,翻越之后还必须要等上几个月春暖花开的时候才能下山,而这段时间他必须要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极寒天气生活几个月。

  那只老虎呢?其实是单长的猎物,要不杀死老虎,要不被老虎吃掉,他别无选择。大概老汤是一个意外的闯入者,某种程度上来说帮助了单长杀死老虎。

  老汤说,没有这位深山来客,我怕是要命丧虎口了。

  6

  

  

  老汤说单长并没有下山,而是等到了来年春暖花开之后下山的。我想起那个女真民族的故事,翻越重山,消失了人群当中。似乎单长也就这样消失在深山里,从深山来客的身份变成了小镇旧人。

  毕竟这个故事已经过去十年了。

  老汤说单长会经常来他的店里喝酒,有时候看着外面的雪天发呆,有时候会哼几句家乡小曲。老汤从不问他去向,形成了老友间特有的默契。腊八过后,我的工作到了最忙碌的尾声,即便如此我还是每晚都会去找老汤,总期望着哪天能见到单长,听听他的故事。想来传说中的人讲的故事会更加荡气回肠,只可惜半个月过去了也没能见到单长。

  有一段时间,我一度怀疑这是老汤编的故事,毕竟东北人都很会讲故事。可还是相信有这样一个人和这样的一个故事,也特别能希望见到这样的人,风雪夜围炉煮酒,大家把酒言欢讲个好故事。这种想法从一种期许变成奢望,最后终于成为了梦想。

  离开长白山的最后几天我特地来跟老汤告别,老汤也特别豪气做了一桌好菜给我践行,并让我没事儿再来长白山玩玩。那晚我们聊了很多,老汤也喝了不少,还敲边鼓给我唱歌,酒过三巡竟发现老汤眼角泪意。他入迷的深情和歌声让我想起了书里记载的往事,又像是老黄历上的日记,总觉得太过年代感。还有那么一瞬间我并没有听清楚他在唱什么,但是他却很入迷和陶醉。

  老汤擦了擦眼泪,笑笑说,年纪大了,离别总是伤感。

  我与老汤算是性情至交,算不上多年老友。我举杯敬老汤,喝完之后我认真的说了一句,老汤,你就是那位深山来客吧。他脸色变的超快,火光还在煽动,电光火石之间就恢复了「老汤式」表情,然后笑笑,并没有说话。只是炭火光线交叉投射到老汤脸上,像极了那晚他说的故事里的「单长」,一半脸埋在黑暗里,另一半脸上的眼睛晶莹剔透,像夜明珠。

  离开的那天早上老汤还没有开门,我在门口驻足良久,抽了足足半包烟始终没有等到他。如果老汤就是那位「深山来客」,那么单长是谁?老虎是谁呢?这个故事应该还没有讲完,很显然老汤已经不太愿意跟我讲了。

  7

  

  

  后来我在上海工作,这个故事渐渐被我遗忘,偶尔还能想起一些讯息时不时的会跟东北的朋友打听。大约三四年前我看当时我在东北工作时的项目广告,有一篇关键词的新闻叫《深山来客》。

  这篇报道讲了当初的旅游项目引来了八方来客,而「深山来客」是一种形容很远地方的客人都慕名而来。我又想起了老汤,还是想听他说完那个没说完的故事。

  我再次去老街的时候已经面目全非了,当初的老街已经被规划成了整齐的商业街,来往的人很多都是生面孔,那天下午我在老街散步,环顾四周来来往往的面孔,这里面会不会有深山来客呢?

  服务站项目已经换了团队,现在的负责人几经周转找到我,希望我给旅游项目做一个结束篇章。我们因此还去了天池,跟着滑雪道进了林区,此时已经封山了。夜晚我们在山顶民宿喝酒,我借着酒兴跟他说起了「深山来客」的故事,说到“单长屠虎”的时候友人打断了我说,兄弟,东北虎现存几只你知道吗?再说了就算在林区遇到了东北虎那基本上就是死路一条了,武松再世顶多也是给老虎送来一顿人肉而已。

  他后来又跟我说了另外一个故事,还给取了个名字叫《朝鲜不死人》。他说朝鲜有一种人叫不死人,他们翻山越岭在极寒天气也不会被冻死,有着惊人的求生欲。早些年在伐木工和采药的山民还能遇见「野人」,其实就是「不死人」,现在管控的严了几乎没有了,即便被发现也会被遣送。

  8

  

  

  那晚是我远行之后第一次失眠,半夜在山顶踱步,听着呼呼的北风,黑夜里眺望山野,似乎也能看到雾蒙蒙的林区间有一丝丝光亮。

  我寻着这些微弱的光亮一路看去,越来越近,似乎听到了人在雪地里急促的脚步声以及被追赶的喘息声,风在耳边极速的穿梭,恐惧也在快速蔓延上来。黑夜虽然做了很好的掩护,但长久以来的警觉性让他知道不能松懈,任何差池都会让自己送命。

  他似乎听到了不远处有河流涌动的声音,几乎是连滚带爬的过去扑到河流里喝水,这是进山以来不知道第几次迷路的遭遇。水能解决口渴和嘴唇干裂,但不能解决饥饿。他抬头一看发现不远处有一束慌慌张张的灯光在闪烁,同样的迷路人出现了,只不过不同路。

  河流的声音被当成了天然的掩护,他已经趴在冰面一夜,也不在乎潜伏在寒冷刺骨的河水里。像猛虎起跑的姿势,即便在黑夜里也能异常凶猛,手里的断枝早就削的如同利刃一般,只在等待一个机会。

  那天晚上深山老林的冰河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已经很难说清楚了。大概真正的老汤留在了大山里,而单长变成了老汤回到了小镇,至于故事里的老虎大概是提醒人们,大山里是真的有老虎的。

  回去的飞机上向下看去,依旧是一片白茫茫的天地,苍茫巍峨,如同苍穹之顶。至于那些接近于传说的故事,就留给以后的「深山来客」去诉说吧。我也终于释怀,我不可能见到单长了,也不可能再见到老汤了,他们都像「深山来客」一样从深山里来,似乎又回到了深山里去。

  老汤大概早就想到我会一直惦记这个故事,所以他开口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结局。故事写到了这里,老汤给我留了最后一步,惊堂木一响,故事就结束了。

  - 完 -

  题图:电影《智取威虎山》

  板式/校对:西二环李寻欢

  作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深山来客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