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烤鞋~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烤鞋~

2020-01-11 21:00:20 作者:王小二 来源:王小二日记 阅读:载入中…

烤鞋~

  捣鼓鞋子呢。

  从昨晚,一直捣鼓到今天一早。

  今天下午要做高铁去趟外地,拜访一个朋友,聊聊诗与远方。昨晚才意识到,近期本地阴雨下雪,刷的鞋子,都还没有干。

  于是,把吹风机拿了出来,对准鞋子内部,狂乱地吹了一阵,还是有些泛潮,便用取暖器烘烤,以期在定时发布今晚的文字之前,在出发之前能穿上温暖不潮湿的鞋子。

  丫丫一阵抱怨,马丁靴,皮鞋,雪地靴,不都能穿吗?非要穿运动鞋

  恩,就想穿运动鞋。

  阳台不还有其他运动鞋吗?

  恩,那些都是低帮的,我今天就想穿高帮的篮球运动鞋,还必须是匹克的。我家有两款匹克,一款红黑相见的,一款黑色的。

  我就想穿那款红黑相间的。但就是这双,刷得最晚,加之天气缘故,还没有干。没关系,我吹吹烤烤就可以了。

  即便在出发之前仍没有干,有些潮湿,也没关系,用脚捂捂就干了。

  丫丫一脸无奈,用嘲笑的口吻感叹:真是理解不了你,读书都读傻了。

  我就在丫丫的嘲笑声中,继续烤鞋。

  取暖器发出的红红的火光映在鞋子上,也映在我的手上,脸上,身体上,在狭小的卫生间里划出一小片淡淡的光晕。

  在这火光的烘烤下,原本冰冷的手,也变得暖和和的了。

  许多年前,我父亲就是这么为我烤鞋子,烤棉裤的。那时节,自然是没有取暖器的,家里只有一个黑漆漆的煤球炉。

  农村娃没有过多换洗的衣服,特别是冬天,一身棉服穿一个月不洗,几乎是常态了。

  一身棉服穿整个冬天,也是常有的事儿。

  袖子上被鼻子蹭过的地方,有许多鼻涕残留,那残留,在晴天里,变得发干,发硬,火柴杆往上面轻轻一划,便足以点燃起来。

  而阴雨下雪天对于孩子们来说,就是灾难。

  棉袄棉裤被浸湿了,次日没有什么干燥的衣服可以替换,如此一来,当晚把湿了的棉服烤干,则是必需的了。

  我父亲便常常在这样的夜晚端坐在煤球炉旁为我烘烤棉服。火光通红,映在棉服上,映在父亲的脸上,映在凸凹不平的水泥地上,映在不算宽敞的砖混屋子里。

  我窝在被窝,蜷缩着身体,感受着那火光的温暖,感受着那光里夹杂着的煤球燃烧的味道。

  此后,不知过了多久,迷迷糊糊间,听到父亲在煤球炉前伸着懒腰,打着哈欠,叹着气,彼时,也就意味着我那潮湿的棉服已然干燥了。

  现在想想,那个年代,真的没有希望。这么一想,也就能理解父亲当年为何总是叹息了。

  未来的生活没有一丝希望,每天总是为了生计发愁,我想,那时的人们除了叹息,就是叹息了。

  现在可以问问身边的60后,问问他们,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他们想过有一天可以在市区拥有房产吗?想过有一天自己也会开着轿车四处溜达吗?

  没有想过的,也不敢想的。

  彼时的他们,多半是,一面看着报纸,一面叹息,他们在叹息在羡慕报纸上所报道的南方某城市的大老板开着夏利或桑塔纳,腰里别着大哥大,做着大生意。

  对,就是那种黑色的,带天线的,状如板砖的大哥大。

  大哥大,对于村里人来说,遥不可及。就是BP机,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现在回头想去,那时候的通讯,简直不可思议,就像,用当时的眼光审视当下,同样也是不可思议的。

  时代在进步。

  时代的变革是大于个人努力的。同样的劳务成本,同样的付出,在不同的时代,结果是不一样的。

  可能现在很多小孩都不知道BP机为何物,不知道煤球炉是什么,不知道它们意味着什么。

  迄今,我都喜欢闻煤球燃烧的味道。它,是一个时代的印记,是某个年代人群共同的见证。

  这些东西,变得遥远了,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了。

  还有那在林梢间跳着舞的袅袅炊烟.......

  (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烤鞋~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