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吃亏的人,才能不吃亏
1
不同的是,老陈的豆腐早早就卖完了,张姐却要在市场上待一天。
没有顾客的时候,老陈就根据顾客的喜好,把豆腐切成一块一块的,有的是2块的,有的是3块的,方便人多的时候急着回家的人一拿就走。
他称豆腐的时候总是多称一毛两毛钱的,然后零头就抹掉不要了,只收个整数。
用老陈的话说,豆腐是自己做的,只要大家喜欢吃,他心里就高兴。
张姐卖豆腐时也会多切一点,比如有人要2块5毛钱,她会切2块9,然后收三块钱。
时间长了,大家都尽量买老陈的豆腐,特别是大型饭店,提前一天就从老陈那儿把货订好了,生意好的时候老陈在家就把豆腐卖完了,根本不用上市场来摆摊。
都是多切一点豆腐,关乎一两毛钱,但是差别却非常大。
老陈看似吃了亏,但却赢得到了顾客的信任,他的生意也越做越好;张姐看起来在一块豆腐上没有别吃亏,但其实是吃了大亏,她失去了很多顾客,自己的生意也处于一个被动的局面。
“怕吃亏的人会永远吃亏,不怕吃亏的人永远都不会吃亏。”
聪明的人都明白,有时候吃亏只是个表象,其实它的内在蕴藏着一股无形的力量,可以扭转局势,让吃亏的人受益。
只有肯吃亏,才能不吃亏。
2
我们单位来了个新员工小张,人特别老实,也很听话,同事们就把所有的工作都推给他来做。
他从不介意,在认真地干完自己的工作后,默默地把所有的工作都帮同事们做完。
主管看他特别勤快,也叫他帮忙做很多事情。事情一多,小张经常还要加班加点,有时候忙得顾不上吃饭,就在办公室吃点泡面。
过了几年,主管荣升为部门经理,他上任后就将提拔小张为主管,其他员工都特别不服气,觉得一个不起眼的员工,怎么说升职就升职了?
新经理的答案是:
小张勤于做事,不怕吃亏,这几年把主管的业务都摸透了,只有他能胜任主管的职位。
而那些怕吃亏的人,虽然工作比较轻松,但是却失去了一次次晋升的机会,只能几十年如一日地做着重复的工作。
郑板桥说:“吃亏是福。”这里的福,是一种经验的累积,也是一种能力的提升。
能吃亏的人,勤于付出,能在付出的同时接触到不同的领域,也学到了新的知识,才会获得更多的机会。
3
布鲁克家境贫寒,母亲很早就去世了,父亲也因工受了重伤,年幼的弟弟还需要照顾,家庭的重担都落在了布鲁克一个人的身上,布鲁克靠修鞋艰难地维持生计。
有一天,一个顾客急匆匆地赶来,手里拿着一双磨坏了底的皮鞋,让他修理。
修完鞋子,他又把鞋子擦得光亮如新。顾客非常感动,连连感谢他:
“顾客只付你修鞋子的钱,又不付你擦鞋的钱,你何必呢?这么笨,活该你落魄一辈子。”
可布鲁克从来不在意别人怎么说,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一如既往地给顾客擦鞋。
很快,布鲁克就声名远扬,有一家皮鞋工厂看好他,于是就请他去工厂做工,专门修补有瑕疵的皮鞋。
多年以后,嘲笑他的人还在街头修皮鞋,而布鲁克已经成为一个大型皮鞋厂的制造经理了。
那些吃过的亏,其实是通往梦想的桥。
就像董必武说的:“人要成功,做到两吃,能吃苦,能吃亏。”
吃亏,其实是一种人生策略,在让别人得到的同时,自己并没有失去什么,相反,却得到了更多的人脉和资源,也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和认可。
4
在大多数人眼里,吃亏是一种软弱的表现,也是一种无能的表现,所以人们都不想吃亏,他们认为占便宜才是一种“精明”。
吃亏就是一种舍弃。凡事有所舍必有所得,舍去只是暂时的,舍去的必将在某个时刻又以新的方式回到你的身边。
所以,与其计较眼前一星半点的得失,不如放宽心,把目光放得更长远,因为,聪明的人都明白,每次吃亏都是在为自己积攒运气,而终有一天,这些运气会变成前行路上的惊喜。
推么推原创写手|米粒
编辑|琪鹅
统稿|薛笨笨
审稿|阿图如是说
声明:本文所述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推么推文化传媒()立场。图片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方拥有,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点“在看”,和朋友一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