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近看简·奥斯汀》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近看简·奥斯汀》读后感锦集

2020-01-15 23:1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近看简·奥斯汀》读后感锦集

  《近看简·奥斯汀》是一本由[英]凯瑟琳·萨瑟兰等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页数:25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近看简·奥斯汀》读后感(一):打败岁月的人

  翻看这本书,仿佛走进历史长河触摸到了一代文豪真实可感生活。想起几年前看的小说《成为简·奥斯汀》:她的母亲竭力为她撮合婚事对象是上层社会有钱人,但是简不接受没有爱情婚姻,认为女人靠自己能力去养活自身。于是,她拒绝贵族瓦斯莱先生的求婚,上了灵相通的汤姆·勒弗罗伊。 简也是非常擅长于刻画小人物,她几乎所有的作品设定都在描绘她所熟知的那个小世界乡绅阶级,她也有自己特有的旁敲侧击的方式描写自然及其美景。她之所以能够打败岁月,在于她留给我们的,不是一份关于过去某个时代的社会报告,而是她对人性睿智令人信服解读。 她留给我们的,是对人性睿智而令人服的解读。 简没能成为一名妻子,但庆幸的是,她把她不能圆满爱情付诸想像留给了她的作品。 “在短暂一生中,简奥斯丁为英国文学留下了六部不朽的著作。 她看出人类天性中有永远可笑东西,看出世间男男女女身上有某些特质总能激发讥讽,那些嘲笑格局太小的人不知道轻侮别人的Lady Greville和被轻侮的可怜的Maria是每间舞厅频繁上演的景象.

  《近看简·奥斯汀》读后感(二):世界上总有一半人不理解另一半人的快乐——近看简奥斯丁

  美国著名文艺评论家埃德蒙·威尔逊曾说:“一百多年来,英国文学史出现过几次趣味革命,文学口味的翻新影响了几乎所有作家声誉,唯独莎士比亚和简·奥斯丁经久不衰。”奥斯丁所著六部小说,经过两百年的时间检验,受到一代代读者的交口称赞,部部堪称上乘之作。尤其是脍炙人口《傲慢与偏见》,书中很多经典名句到现在都历久弥新,我初中时候一个很要好的女同学就送了我一本《傲慢与偏见》我珍藏至今,这本书真的是世界文库不可多得珍品毛姆都将其列入世界十大小名著行列。简·奥斯汀,生于乡村小镇斯蒂文顿,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奥斯丁没有上过正规学校,但是庭的优良条件读书环境,给了她自学的条件,在父母指导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培养了她写作兴趣。奥斯汀终身未婚。她在20岁时遇到了爱尔兰的年轻律师勒弗罗伊,然而,奥斯汀的牧师家庭希望未来女婿拥有经济实力,而偏偏那时的勒弗罗伊还是个穷小子,最终在家庭的阻挠下二人被迫分手。从此,奥斯汀选择终身不嫁,而将所有未了的情感注入文学创作。 奥斯丁堪称英国文学史上的国宝人物,因此牛津大学组织研究有关于简奥斯丁的一切存世的物品信件多找历史背景写了这本书,这本书装帧非常精美,还配有博物馆藏的珍贵配图印刷精美绝伦,从少女时期开始深入解读奥斯丁的灵魂呈现一个不一样的简奥斯丁!简迷们一定不能错过

  《近看简·奥斯汀》读后感(三):成为简·奥斯汀

  在安妮·海瑟薇和詹姆斯·麦卡沃伊主演电影《成为简·奥斯汀》中,影片结局简与她昔日的恋人汤姆重逢。在他们错失的20年时光中,简始终孑然一身,汤姆和有了一个女儿,他给她起名叫做简。

  我不知道真正的简·奥斯汀是不是有着影片中一样的经历,但我所想象的她,应该有着影片里一样倔强却又坚强性格;有着《傲慢偏见》中伊丽莎白那样执着于爱情的坚定;有着《理智与情感》中埃莉诺一样重感情又充满理智的性情;有着《爱玛》中爱玛一样的骄傲和真实……因为这些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简·奥斯汀本身,但她们却又都不是她。

  《简·奥斯汀:在爱中成就自我的一代文豪》是把不同于文艺作品的、真实的简·奥斯汀剖析给我们看。这部作品并不是简单的罗列简·奥斯汀的生平,而是通过3个板块、9篇文章通过一些甚至可以说是细枝末节部分对人物进行解读,这些文章可以从作品风格着手、也能够从人物本身的生活习惯出发、更广阔的则是从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点滴渗透出人物的成长历程

  以《阔领大衣背后的时尚世界》为例,作者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会追逐时尚潮流、会因为穿的美美的就会欢呼雀跃的简,同时也通过这样一件简单的服饰分析当时大的社会环境和简生活的境遇。这样的书写方式可能不会让我们认识完整整的简·奥斯汀,但在这样的细节之处,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简·奥斯汀之所以成为简·奥斯汀的原因,可以看到她的一生被给予的一切以及她所给予这个世界的一切,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的大环境中书写、读书、以及女性生活艰辛幸福

  《简·奥斯汀》是简·奥斯汀之所以成为她自己的一个重要解读。

  《近看简·奥斯汀》读后感(四):一盘散沙不知所云

  本来想打两星的,但又觉得至少给我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考,所以给了三星。 我读过很多名人传记,唯独这一本让我觉得很不舒服。里面对简奥斯汀近乎“抽丝剥茧”一般的解析,让我觉得可怕,——谁会愿意在非自愿情况下被一个陌生人这样来掘地三尺一般地解读?假如我的私人信件、日记,在我死后被一个陌生人逐字逐句的分析,那我一定一个字也不会写。我相信简奥斯汀也会这样。 我非常喜欢简奥斯汀的小说。她仅存于世的六部小说是同类型小说里的翘楚。我很想了解她,但绝对不是这本书里的“了解”,这本书太不真诚,就跟我读过的一些外国学者研究中国的书一样,字字句句都有一种疏离感,没有感情,就仿佛一架文字机器。真正的写作者不是这样的,他们一定是对自己的研究对象饱含深情的。比如费正清写中国,基辛格写中国,傅高义写邓小平梁思成写中国建筑。 这本书看起来似乎很用功,花了很多功夫搜集奥斯汀的各种私人信件,还对奥斯汀的饰品衣物做了分析研究,试图从中窥探出写了那六部小说的简奥斯汀最隐秘地方通篇读完就是一盘散沙,在我看来,不过就是打着奥斯汀的噱头,写了一篇应付差事毕业论文! 我马上就要读另一本跟简奥斯汀有关的书《简奥斯汀的英格兰》了,希望那本书可以缓解一下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愤怒

  唯一可取之处就是这本书的排版我很喜欢

  《近看简·奥斯汀》读后感(五):80后的青春记忆

  我想,任何一个80后在初高中考试习题解脱出来的时光里,都有简·奥斯汀的陪伴吧。之所以不单提80后女性,是因为在我的印象里,男生对简作品的热衷程度,丝毫不比女生的低。又之所以单提80后,则是想表达一枚中年老母亲在平淡琐碎的生活当中重新遇见简·奥斯汀时的欣喜与幸福。

  翻开这本《简·奥斯汀:在爱中成就自我的一代文豪》,就像走进了简·奥斯汀博物馆,这里陈列着简的手稿乐谱书信肖像画,甚至还有她穿过的阔领大衣。年少懵懂阅读简的时候,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能与作者如此近距离接触。那些手稿、书信,似乎在默默地诉说着简的秘密讲述着在其作品背后深藏的人生

  不仅是简,在这本书中,我们还能感受到维多利亚时期醇厚艺术气息扑面而来。随便翻开一页,都是那个时代特有的浪漫传奇鹅毛笔写下的娟秀小字,复古优雅的人物肖像画,袅袅余音跳出画面的乐谱,整洁美观的图书封面,带着我们走进简生活的那个时代,近距离地感受简的魅力美丽

  年少时只想阅读作品,长大后试图了解作者,能读懂的是与自己生活际遇相似喜怒哀乐,读不懂的,却是千百年来说不完诉不尽的短短长长的人生。虽然时光匆匆流逝当年课堂上偷偷阅读《傲慢与偏见》《爱玛》等作品的时光已一去不复返,但简·奥斯汀带给我们的青春记忆与复古美学却永不褪色。虽然曾经理想憧憬现实生活洗刷得七零八落,但那份深藏于回忆中的对美好和浪漫的追求却无法怀。读过的书,爱过的人,走过的路,终究会在我们的生命中打下深深烙印以为早已忘记,却发现们如呼吸一样,永远存在

  《近看简·奥斯汀》读后感(六):【推迷会荐书团】信仰简•奥斯汀!

  很显然,这个世界上,被简·奥斯汀的魅力所吸引的人很多,这些绅士和学者们用他们的敬业精神诠释了这种魅力,所以我们才能看到这本书,由凯瑟琳·萨瑟兰、托马斯·凯默、珍妮丝布·鲁克斯等九位学者写就的九篇论文,为我们从全方位理解这位伟大的女性做出了最为亲切敬意的作品《近看简·奥斯汀》。

  简·奥斯汀是一种信仰!

  荒诞不羁!简·奥斯汀的少年作品可能非常“荒诞”,这些作品描写的种种,作品本身的风格也可能违背她后期作品中一贯的道德性和真实性。当然,在1811年出版首部小说之前,我们认为她遭受了多年的挫折和碰壁经历。这当然不难理解。

  乐谱!奥斯汀家庭乐谱的风格,符合十世纪中叶之后的乡绅家庭音乐收藏特点。越富裕的家庭,收藏的乐曲就越多。目前已知奥斯汀家收集的乐曲集有18本,内有约600首曲子。这些乐曲集不仅揭示所有者个人身份和经济状况,更生动形象地表明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对奥斯汀来说,乐曲收藏是进行物品和思想交流的重要载体,是她人际关系和小说焦点基础

  阔领大衣!在奥斯汀的时代,外穿衣物才是让女性们费尽心准备的。那个时代的购物带有社交性质买家不仅是自己买,还经常帮他人购买。奥斯汀为母亲买的裙服,也是于1813年通过关系网中的人委托其他人购买的。

  书信!简·奥斯汀写的信,保存至今的有161封,其中最早的几封是她21岁时写的。总体而言,在保存至今的十九世纪初的文字中,这些信件是辞藻最为华丽的作品之一,值得反复研读。

  战争创作!简·奥斯汀的整个成年时期几乎都处于战争时期,她的创作既未超脱现实,也不局限于现实,因为她专注于从日常生活的角度阐述世间。她从战争后方持续关注探索着当代战争的影响,真正对每一个人的影响都很大。在奥斯汀的所有小说中,战争因素都起到了绝无仅有作用战火随时可能重燃,夺走人们的一切,凄惨场景让人们望而却步,却也让人们在震惊之余感叹,在当时那个年代,所有人都跟战争是分不开的。

  手稿奥秘!简·奥斯汀,这位薄命的作家一共出版了六部小说(爱情小说),但都没有留下手稿。因为起初她并没有那么出名,也没有刻意保留手稿。但各种条件促使下,还是有一些手稿留了下来,通过这些,能让读者们了解和理解这些作品当时的相关背景。这些手稿为何可以保存下来?原因很简单:她最亲近家人把手稿当成珍贵的纪念品。尤其是她的姐姐桑德拉,她一直活到1845年,并妥善保管着小说手稿和信件。

  百花齐放!1817年的众多小说有一些共性:对于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起到的作用、承担责任和充当的角色。还有就是无论直接或间接,都显示出对历史的关注。在这个奇妙的年代里,大众们读到的小说题材广泛,想象力特别丰富。这一年,是简·奥斯汀因病去世的那一年。

  肖像!像莎士比亚一样遗憾,简·奥斯汀也没有留下在世时画的肖像。十八世纪下半叶,名人肖像风靡一时,奥斯汀却偏偏没有一幅“正式”的肖像,这是特别讽刺的一点。简·奥斯汀最为人知的形象是她姐姐卡桑德拉画的肖像,画这幅画时她大约35岁。

  200年风靡世界!200年的文化沉淀,让简·奥斯汀不仅超越了自己的时代,也超越了她后辈的时代。

  推荐一部电影,2007年上映的由“猫女” 安妮·海瑟薇和“X教授” 詹姆斯·麦卡沃伊主演的《成为简·奥斯汀》,记得当年还是一位上海律师事务所美女律师推荐给我的,简·奥斯汀用她的文字、聪明智慧照亮了整个世界。

  《近看简·奥斯汀》读后感(七):简·奥斯汀:点亮十九世纪英国文坛的作家

  在《傲慢与偏见》的开篇一句话中写道:“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 孙致礼先生在中文版小说(译林出版社2018版)把这句话翻译为“有钱的单身汉总要娶位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意虽未变,不过失去了原文中的修辞味道。在简·奥斯汀原作语序里,首先给出了“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却把最重要的信息“妻子”放到了句末,让结尾的小词和前面无比大的帽子形成鲜明对比产生一种出乎预料反差感。这种把次要部分和修辞提前,营造跌宕起伏设置悬念效果,最后抛出主语手法,称之为圆周句,是奥斯汀小说中常见的文学技巧,属于高级的英文写作手法之一。那一年,简·奥斯汀二十一岁。

  如何去了解一位作家的内心世界最好的途径应该是阅读她的作品;如何想去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最好的途径则应该是去阅读那个时代作家的作品,比如十八世纪末英国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摄政时代的简·奥斯汀。当时英国的格局,对外,拿破仑正在肆无忌惮的横扫欧洲大陆,若非英吉利海峡阻隔,让英国幸免于难,几乎整个欧洲都将成为皇帝的后花园,对内,大不列颠处于乔治王时代正在向后来的维多利亚王朝专变的过渡阶段,工业革命已经初见萌芽,再过三十年,呼啸而过的蒸汽火车即将带领着日不落帝国走向世界之巅。应该说,战争和变革,才是那个时代的主题。而反观奥斯汀同时期的小说,不难发现她的文字都是围绕着日常中琐碎和生活里的细枝末节,同样是描写婚姻与爱情,却没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海誓山盟,相反这位女作家表现出来不该有的势利,稍有不慎,就会让那些期待阅读纯爱的读者有点点无所适从,扫兴而归。

  “世上漂亮的女子虽多,可没有那么多有钱的男人来支配他们”

  本书的有趣之处是将简·奥斯汀带入到那个她身处的时代背景,用各种身边事物来讲述这个日常作家的日常,真实的世界永远不是一整块的,它更多时候是一种无数个细碎所填充。

  在《“ 荒诞不羁”的少年时期作品》,笔者用大量篇幅讲述了奥斯汀少年时期的作品,以及和成熟期的风格差异,甚至于背道而驰。当然其中原因可能在于婚姻经历的不幸,在那个男性垄断的时代,女性需要通过婚姻来获得更好的回报率,包括生计或者生存能力,而相互间的价值偏差最终让这段本来按部就班的婚事告吹,不久后那位爱尔兰律师另觅新欢,终成眷属。简·奥斯汀却因此耽误终生,正是这样的经历让她的婚恋观有了很大的转变,更加现实,更加目标明确,在《傲慢与偏见》中随处可见,奥斯汀毫不避讳的指出,在考虑婚姻时候需要将经济状况放到重要地位去衡量,并且时时强调没有经济基础的爱情将毫无出路。如何获得一场成功的婚姻,一直都是她作品中的主题。

  虽然没有直接描写战争,但是在《战争时期的女性写作》一文中,作者还是向我们展示了奥斯汀于小说字里行间所流露出对时代的悲天悯人。应该说,对于一个擅长以现实世界作为小说依托的作家来说,彻底抛开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几乎不可能的。当然,奥斯汀只是转用了一种更加隐晦的方式来描写时代的变迁,在她的小说中几乎可以看到十九世纪英国中产阶级的全部面貌,以至于可以被现代经济学研究那个时代时,拿来作为样本研究。牧师、商人、律师,乡绅等,这些非传统贵族,但手里却有着大量财富的人们开始在新的时代找寻自己的地位,对当时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还逐渐在政治上崭露头角。巩固的阶级因为时代的变化而上下流动,奥斯汀正是关注到了这些变化,移风易俗,时代变迁,并将他们写入自己的作品中,整个英国正在工业革命带来的第一波红利中不断壮大。

  在本书结尾的《风靡世界200年的魅力》中,作者将奥斯汀如何成为日后享誉世界的前后因果做了详尽的交代,不得不承认,时至今日,那六部小说依旧以一种世界级名著的姿态存在于各国的文学殿堂。和那些宏大悲悯的长篇巨著相比,简·奥斯汀更关注于具体个人的生存状态,同时他鼓励个人价值的实现,反对一切毫无经济基础的任性妄为,讲述婚姻,却不刻意浪漫,对于功利洞若观火,又不鼓吹离经叛道,世事洞明且人情练达,不管是需要了解十九世纪的英国风土人情,还是想要获得一些经世致用的处世哲学,更或者是在婚姻价值观上得到提升,阅读奥斯汀的作品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017年9月,英国政府将简·奥斯汀的头像印于新发行的十元英镑纸币之上,并且同时还附带了《傲慢与偏见》中的一句台词:“I declare after all there is no enjoyment like reading!”(我断言,所有事情没有比读书更令人愉悦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