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金叶 : 来自金枝的故事》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金叶 : 来自金枝的故事》读后感1000字

2020-01-20 23:3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金叶 : 来自金枝的故事》读后感1000字

  《金叶 : 来自金枝故事》是一本由[英]J.G.弗雷泽 / 丽莉·弗雷泽 编著作后浪四川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9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金叶 : 来自金枝的故事》读后感(一):还没有看

  诗难裹腹养肺酒不解渴平生读书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也可以是一群人的事。 这里是一个上海书,读书,书荒的朋友的一个交流小站, 在这里可以谈古,可以辩文,可以求书,可以聊天。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爱书的灵魂万里挑一!,,,,,,,,,,,,,,,,,,,,,,,,,,,,,,,,,,,,,,,,,,,,,,,,,,,, 诗难裹腹养心肺酒不解渴润平生! 读书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也可以是一群人的事。 这里是一个上海爱书,读书,书荒的朋友的一个交流的小站, 在这里可以谈古,可以辩文,可以求书,可以聊天。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爱书的灵魂万里挑一! ,,,!,,,,,,,,,,,,,,,,,,,,,,,

  《金叶 : 来自金枝的故事》读后感(二):在金叶中体会《金枝》的伟大

  《金枝》是史上第一部试图系统研究宗教巫术的著作,得益于西方冒险大航海技术,以及传教士们满世界的传教、殖民者殖民,让很多不用出远门就可以得到这些探险家们传回来的文本,不过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或者说比较喜欢人类学朋友们,就现在来说《金枝》的文学意义一定是大于科学意义,另外书中的原型分析观点是非有意思的,就书中描述人类行为模式,对原始人类巫术的理解,确实能够给人很多启示

  同样,这本大块头,要啃完还是很有难度的,但是《金叶》不同,它是《金枝》的浓缩简化版本放弃了那些沉闷难懂的各种行为模式理论,只留下那些瑰丽多彩的故事。

  平白而论,《金枝》虽然提出的理论很有意思,但是正因为它的作者囊括了大量的材料,导致这并不是质量统一的著作,所以,《金叶》将其中的各种民间传说神话习俗抽离出来,集合成册还是很高级的,这些浅显易懂小故事并不会占用读者太多的时间,非常适合课外的阅读作为古典文学,这个版本语言流畅翻译的也很美。

  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书中《大喇嘛诞生》一篇,也非常契合书的名字即“鲜花绽开,泉水涌出,树木皆生出新叶”。是的,金枝不会失去生命,它总是能重新露出勃勃生机,这种生机,也让金叶闪耀着金色光芒

  另外,本书插图很美了

  《金叶 : 来自金枝的故事》读后感(三):故事里,藏着人类的历史

  小时候,每逢雷雨天,大人总是叮嘱我们不要靠近大树,说雷雨天会把小孩子抓进树里,然后吃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此都深信不疑。在雷天的时候,路过大树时都走的远远的,一边想,树妖长什么样,和白骨精一样吗?他在树里怎么住呢,树木是实心的啊?

  上学后知道了,雷电能量通过大树到大地,在大树下避雨确实是危险的,和树妖没什么关系。或许是古人发现雷雨天在大树下有危险,解释不了原因,于是就联想到妖魔鬼怪上去。我喜欢树妖的故事,雷电的科学解释干巴巴的,一点意趣都没有。

  读《金叶》的时候,经常被那些奇怪风俗脑洞大开的故事所震撼,和它们比起来,树妖的故事小巫见大巫了。有些风俗非常类似,却发生相隔遥远的不同国度里。不同地区的神话传说,为什么存在隐秘联系呢?哈哈,这背后的巫术与宗教的研究,就是人类学巨作《金枝》的丰富内涵了。而《金叶》呢,只讲故事不说什么大道理,故事则全部来自《金枝》。用弗雷泽夫人的话说,她意于教诲,只是从《金枝》上摘取片片发光的树叶---金叶,汇聚成册,给风华正茂青少年们以精神上的愉悦

  弗雷泽夫人没有告诉世人挑选故事的原则,她太爱这些故事了,那些美丽幻想让人不忍唤醒。《金叶》分了这么几大章,圣诞节与槲寄生、神秘怪物、神话与传说、故事、自然风光。故事以欧洲为主要发生地五湖四海都有涉及,有些关于中国的风俗,说不定也没有听说过哦。在这里来分享一些我认为比较有意思的。

  欧洲五朔节

  今天的五一劳动起源于芝加哥罢工。但是你知道吗,五一这天,也是欧洲很多国家传统节日—五朔节。五朔节祭祀树神、谷物神、祈祷谷物丰收、庆祝春天的来临,欧洲人年华一般地庆祝。

  这一天,人们村里竖起高高的象征树神的“五月柱”,给它披上花环彩带。五朔节也是熏逐妖巫的节日,人们用迷迭香、铁杉的木柴家家户户清洁熏燎。夜里敲锣打鼓,齐声高呼“妖巫快快滚蛋”。有的地方会选出五朔节王后,还有“绿衣乔治”等扮装活动。人们载歌载舞,祈祷生命的繁衍农作物的丰收。

  吸血鬼狼人

  吸血鬼和狼人在欧洲的传说非常多,和中国的狐妖一样。《金叶》里也收录了吸血鬼和狼人的故事。吸血鬼夜里袭击家畜,吸牛羊的血,天躲在牛的犄角上或者后腿间。被吸血鬼吸过的牛羊都死了。人们为了保护牛羊,全村熄灭炉火,把所有家养的动物都赶出村外。在树林里重新用干树枝摩擦生火,将两堆篝火放在豺狼出没的十字路口旁。然后赶着牛羊从篝火之间走过,这样吸血鬼便会掉下来,夜里狼会来将它勒死。几天后,牧羊人就可以看到这地面有吸血鬼黏糊糊血迹了。

  狼人的故事就更精彩了。那时候人们普遍,人可以通过魔法变成狼或其他兽类,白天是人,晚上才变成狼。人兽切换两重身的变化引发了非常多有趣的故事。狼人最怕的就是夜里受伤,这样白天就会被人看出异样。几年前大火美剧《吸血鬼日记》,吸血鬼、狼人、女巫几大元素齐上阵,足足演了八季,可见吸血鬼和狼人的传说多精彩绝伦

  威胁结果的树

  为了使果树结出果实,人们把果树当作有意识主体,威胁它。在日本,一般是两个男人走进果园,其中一个爬到树上,另一个拿着斧头站在树下,问果树明年结不结多多的果实,不结的话就把你砍掉。在意大利西西里,人们也是这样威胁不结果实的树。一个人扬着斧子威胁,另一个人就替树求情“别砍他嘛,明年他就结出果实了”。

  俄罗斯套娃般的生命

  在故事这一章里,有好几个生命藏在体外的故事。这体外还不是一般的某个山高水远的地方,而是一重一重的俄罗斯套娃一般的动物身体里,比如水磨坊恶龙的故事。水磨坊的恶龙先后吃了国王的两个儿子,第三个儿子来到水磨坊,他遇到了一个老妇人老妇人知道恶龙的厉害,她请求王子回家免遭厄运聪明的王子请老妇人打听龙的气力藏在哪儿,经过老妇人三番两次的努力,龙终于告诉了她。在另一个王国的皇城底下,有一个湖,湖中有一条龙,龙体内有一头公猪,公猪体内有一只鸽子,龙的气力就藏在鸽子体内。

  王子历经千辛万苦找到了那条龙并打败了它,龙碎成小块从里头跑出一头猪。王子抓住了猪撕成了碎块,从猪体内又飞出一只鸽子。王子抓住了鸽子,并没有马上杀死它。等他解救了禁闭在水磨坊的许多受害者后,才拧断了鸽子的脖子结束了恶龙的生命。

  《金叶》里有很多关于的圣诞节的传说,比如波西米亚圣诞节的槲寄生、塞尔维亚的圣诞柴和烤猪。今天人们还在庆祝圣诞节,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风俗,这些风俗历史悠久,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特色。这相同之中的不同之处,是人类共同的连结。今天我们都知道没有年兽这种凶残的动物,然而我们依然期待每一年的春节。除夕守岁,贴春联,舞龙舞狮,讲述关于春节的各种传统,这就是我们共同的历史,共同的记忆

  今天我们看这些故事,知道它们基本上没什么科学道理,很多也不可能发生。然而这并不妨碍这些故事妙趣横生,令人浮想联翩。古人不知道真相,他们天马行空的联想,留给我们多少学习想象空间,他们在巫术和迷信中的探索,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先锋。人们对物质世界的真相知道得越多,就有越多坚信不疑信仰就变成了故事和传说。人类的历史就藏在这些故事里,不妨读一读吧。

  《金叶 : 来自金枝的故事》读后感(四):没有神话传说,世界将会多么无聊 没有神话传说,世界将会多么无聊

蓍草

  去年,我在手机安装识别植物的APP之后,就将家附近公园中不认识的植物拍了个遍,其中就有一种我之前在家乡常见野草——蓍(shī)草。虽然蓍草似乎随处可见,路边、山里、野地里都有,开着一簇簇伞状白色小花,但此前我从来不知道它叫什么,只把它归为杂草原本光是知道名字还不足以让我对它印象深刻,后来偶然知道了它在中国古代居然个大用处,是占卜的工具,我顿时对它另眼相看。

  蓍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意味着它的根系在地下可以存活多年。虽然地上部分每年都会枯萎死亡,但根系不死,所以来年又会重新发芽、长叶和开花,它被选作占卜用具就有这方面的原因。传说蓍草寿命极长,能活千年,从西周开始,古人便将它和长寿的龟一起用于占卜,《礼记》就有对此的记载:“龟为卜,策为筮”,其中的“策”就是蓍草。

蓍草茎

  大概操作方法是找50根蓍草的茎,先取出一根不用,剩下的49根随机分成两部分,左右两手各执一部分。根据一定的规则,不断变换左右两手中蓍草的根数,得出一系列卦象。然后按照易经八卦系统,推知事情在未来走向。蓍草占卜现在还有,不过很多时候,人们已经用更易获取的竹木棍取代了蓍草茎。这种自古以来的“神草”慢慢退出了现代人的精神生活,成为路旁草丛中一种常见却无人识得的野草。

  在中国人生活中占据重要作用的植物,除了我们熟知的蔬果中草药之外,大概就是如蓍草之类的被寄予特殊的精神与信仰作用的了(其实蓍草也是一味中草药,可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等)。我知道的此类植物还有柚子艾草茱萸等,据说用柚子叶泡水洗澡可以去晦气,将艾草挂在家门口和佩戴茱萸可以辟邪。

  其实不光中国,全世界各地都有被人类赋予精神与信仰意义的植物,《金叶》一书中就收录了许多个与此相关的小故事。

  像在欧洲的许多地方,人们都相信槲寄生可以防御妖巫和精灵。在法国西部的布列塔尼地区,农民就会把一捆捆的槲寄生挂在马厩和牛棚的门上,用以保护马匹牛群免受妖巫的侵害。奥地利人会把槲寄生的小枝挂在门口预防噩梦。英格兰北部有个说法,“要想你的奶场兴旺,就要送一束槲寄生给新年后第一个产犊的母牛”。

槲寄生

  这样看来,槲寄生之于欧洲人的作用大概与艾草和茱萸在中国人生活中的功效类似。在古代,对于超出认知事物现象,不论东方和西方,人们往往将之归结于有一股超自然的力量发挥作用。因此,现在的我们看来再普通不过的植物、没有生命的山川湖海和刮风下雨等自然现象,在古人的观念中都具备了自我意识。因为无知恐惧臣服,进而发展出了对自然的崇拜

  以上关于槲寄生的故事只是《金叶》中的九牛一毛,书中还讲述了大量全世界各民族的其他信仰和传说故事,令人脑洞大开,也让我们得以一瞥古人试图探索自然的痕迹

  比如世界各地都有关于风的传说,特别是在一些沿海地区,因为风对航海的影响尤其大。英国北端的设德兰群岛上的居民就认为巫师(多为老妪)可以将风捆缚在绳结之中,解开的绳结越多,放出的风就越大。当地的船员至今仍会向自称能控制风暴的老妪购买捆缚了风的打结的手帕或细绳,在航海途中需要风的时候便解开结。若是目睹了这个场景,我肯定以为自己置身于《哈利波特》之类的电影当中,奇幻现实交织

设德兰群岛

  中国自古以来也有关于风的信仰,但更倾向于赋予它们以人的形象。早在《山海经》中就有记载,蚩尤作兵伐黄帝,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这里的风伯也就是风神。

  古人赋予风这些浪漫的想象是出于对自身无法操纵的力量的恐惧和崇拜,这是他们竭力探索自然的方式。随着人类认知的扩展,我们早已知道,风的产生是由于空气流动。这些古代传说与信仰因为失去了神秘的面纱也慢慢退出了新一代人的精神生活。但我们今天所取得的科学成果与认知也是在古人最初对自然的探索与想象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了解这些传说与故事可以说是我们了解祖先曾努力生活的痕迹。

  但就如同柳宗悦在《日本手工艺》的开篇中写道:“我们现在能过上这样的生活,都是祖先给予福分我们的智慧经验、生活和思想,或多或少都是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假设必须依靠一个人的力量什么都得自己去做,无论是谁都不可能过得比极为原始的生活更好。”

  《金叶》这本书就通过讲述全世界各民族的传说与故事,为我们挖掘出这些痕迹。英国作家丽莉·弗雷泽汲取其丈夫——社会人类学家詹姆斯·乔治·弗雷泽的人类学和民俗学的经典之作《金枝》中最精彩的部分,编作了《金叶》,只讲述充满想象力的浪漫传说与故事。弗雷泽夫人编作此书的目的,用她的原话来说是“无意于教诲,只是从《金枝》上摘取片片金叶,编织成一簇闪闪发光的花环献给读者”。

  关于槲寄生等植物的信仰与故事是《金叶》的第一部分内容,缚风的传说则来自第三部分“奇特有趣的习俗”,其余四个部分的内容分别为神秘的怪物、神话与传说、故事以及自然风光。这些故事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古人如何生活、如何试图与自然沟通和相处的画卷,也给了我们很多想象的空间。

  看过这本书,再去看其他作品,特别是奇幻小说,你会从中发现不少这些故事的影子。比如《哈利波特》中以接骨木制成的法力强大的老魔杖就来源于接骨木的传说与习俗,欧洲的很多地方都传言接骨木具有驱除妖巫、保护牲畜的作用,现在还有人认为在住宅附近种植接骨木具有保护家宅的功效。

哈利波特》电影剧照

  我很爱看神话、传说、童话和民间习俗,因为那里面充满各种夸张瑰丽的想象:神仙与鬼怪是人类的邻居,术士和妖巫是正常的存在,我们身边某种不起眼的植物竟能显示地下的宝藏,每个节日都具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重大意义。虽然我承认科学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中发挥了巨大价值,但这并不妨碍我同样喜欢这些从远古流传下来的单纯质朴的故事,即便在如今看来其中有某些迷信荒唐、毫无逻辑的地方。可以说,它们自古以来就一直充实着人类的精神生活,是社会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至今仍然给我们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如果没有它们,世界只剩理性与逻辑,将会多么无聊。

  《金叶 : 来自金枝的故事》读后感(五):这本关于巫术与咒语的书,教你怎样在圣诞节与女神一起做羞羞的事

01 圣诞节与情人之吻

  对于许多中国的年轻人来说,除了发源于本土的春节、中秋、端午等几个能享受到假期的传统节日之外,最熟悉的洋节日,莫过于圣诞节了。

  在中国,过圣诞节的意义无非就是陪着自己的女神或男神,买买买、吃吃吃、逛逛逛、睡睡睡了。但实际上,在西方国家,圣诞节的地位大约就等同于我们的春节。因此,圣诞节完全可以成为我们了解西方文化的一扇窗口。

  那么,就让我们通过欧美家庭在圣诞节的时候,用来点缀室内环境的一种植物聊起吧。

  顾名思义,槲寄生就是一种通过寄生在其他植物上,使自己生长繁衍的植物。它可以从寄主植物上吸取水分和无机物,并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自身需要的养分。槲寄生四季常青,入冬时,则可以结出五颜六色的浆果。

  根据植物学家的研究,寄生在榆树上的槲寄生,长出的果实为橙红色,寄生在杨树和枫杨上的槲寄生,长出的果实呈淡黄色,而寄生在梨树或山荆子上的槲寄生,长出的果实则呈红色或黄色。

  很多人对槲寄生的了解,大概都始于台湾作家痞子蔡那本曾畅销两岸三地、启迪了一代人青春的网络小说《槲寄生》吧。其实,如果你平时喜欢看欧美电影的话,可能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场面:一对青年男女不小心站在了一束绿色植物下面,于是他们就开始甜蜜地亲吻——这个只有欧美人才懂的梗,就叫做“槲寄生下的亲吻”。

  在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当中,每逢圣诞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采一些槲寄生,并系上红丝带悬挂在圣诞树上面,或者把槲寄生做成花环,挂在自己家的门梁上。

  如果有青年男女同时站在一颗槲寄生的下面,那他们就必须相互拥吻,亲吻之后,他们还要从槲寄生上摘掉一颗果实,当一束槲寄生的果实全部被摘完,那这束槲寄生就彻底失去了让那个人们亲吻的魔力。

  按照西方文化的说法,在槲寄生下接吻的情侣,将会幸福终生,因此,每当圣诞夜的钟声敲响之时,彼此相爱的小情侣们,就会在圣诞树上悬挂的槲寄生下拥抱、亲吻,以此来祈求两人之间的情意长存。

  另外,在圣诞夜的时候,孩子们还会唱起俏皮的圣诞歌谣:

  To Mr. Claus from Mrs. Claus.

  Don't stand under the mistletoe with anyone else but me.

  意思就是:圣诞老奶奶祝福圣诞老爷爷,除了我,不要和任何人站在槲寄生下。

  在知道这个典故之后,下次再过圣诞节的时候,你除了带女神共进一顿圣诞大餐之外,也许还可以把她带到你精心安排好的槲寄生花环下面,借此机会,把你们之间深厚的“革命友谊”再进一步升华一下哦。

02 槲寄生与传说中的金枝

  为什么在西方文化中,槲寄生会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呢?

  其实,其貌不扬的槲寄生,在西方文化当中的地位可是很不一般的。如果你把槲寄生的树枝折下来,并妥善保存几个月,它就会变成鲜艳的金黄色。古时候的人们认为,这是因为槲寄生吸取了它所寄生的那颗树的灵魂,因而就成为拥有神秘力量的“金枝”。

  英国著名的人类学家弗雷泽,曾经写过一本名为《金枝》的书,这是一本关于宗教与巫术的经典著作,在书中,弗雷泽就对欧洲大陆上流传的关于槲寄生的古老传说,进行了详实而深入的考证。

  在远古的欧洲,槲寄生就一直是先民们迷信和崇拜的对象。欧洲的先民们认为,槲寄生既不属于天,也不属于地。它不在土里生根发芽,却能长得枝叶繁茂。当大地被白皑皑的冰雪彻底覆盖,高大的灌木落尽枯叶,世间呈现出一片死亡般的枯寂时,唯有槲寄生仍然青翠欲滴。

  因此,欧洲人认为,在槲寄生的身上具有强大的魔力,它可以让濒死的万物重新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如果有人把自己的灵魂保存在槲寄生当中,只要这株寄生着宿主灵魂的槲寄生能安然无恙,那任何东西都无法真正伤害到宿主的生命。

  在古希腊的神话中,来自特洛伊的英雄埃涅阿斯,为了让自己死去的父亲安基塞斯王子复活,就在一名女巫的陪同下闯入地府。爱神阿弗洛狄德是埃涅阿斯的母亲,为了保护埃涅阿斯的安全,阿弗洛狄德派出两只鸽子,指引着埃涅阿斯,在迷雾丛生的森林中找到了一株槲寄生。

  借助槲寄生发出的微弱光芒,埃涅阿斯才得以成功地走出了那片从未有人成功生还的黑森林。从此,槲寄生就被希腊人称作“生命中的金枝”。

  而在北欧神话当中,也有与之类似的故事。

  有一天,光明之神巴尔德尔做了一个噩,他梦到自己即将被仇敌暗杀。他的母亲,爱神弗丽嘉非常担心,于是要求世间所有的生物都立下誓言,永远不能伤害自己的儿子。但是,弗丽嘉认为槲寄生是一种非常弱小且无害的植物,于是忘记让槲寄生也立下这个誓言。

  诡计之神洛基得知了这个消息,就设下陷阱,并利用一支由槲寄生制成的箭,暗中将巴尔德尔射死。

  伤心欲绝的弗丽嘉为了救活自己的孩子,便作出一个承诺:无论是谁在槲寄生下将巴尔德尔救活,便赐给那个人一个亲吻。最后,巴尔德尔果然成功地获救了。

  从此,在人间就留下了这样的传说:凡是在槲寄生下拥吻的情侣,都能情比金坚、厮守到老。

03 金枝与金叶

  在《金枝》这本书中,弗雷泽由一个关于“金枝”的古老传说开始,经过一番深度思索和挖掘,从而拔起萝卜带出泥,将一连串世界各地的宗教、巫术、信仰摆在我们面前,并进行了一番深入的剖析。

  这本书的全部论述,都基于一个古老的传说之上:在罗马城附近的内米湖畔,有一座古老的神庙,那是属于森林女神狄安娜的神庙。这座神庙的祭司不同于其他神庙,是由逃亡的奴隶来担任的,同时,这个祭司也被奉为“森林之王”,并负责守护生长在神庙附近的一棵圣树。

  但只要其他任何一个逃亡的奴隶能够从这棵圣树上折取一截树枝,便可以获得与祭司进行决斗的权力,如果能够在决斗中杀死他,便能取而代之,成为新的神庙祭司和森林之王——那截树枝就是“金枝”,也就是槲寄生。

  经过一番审慎的思考,弗雷泽在《金枝》这本书中提出自己的三个疑问:

  为什么新祭司在就任前要杀死他的前任?为什么在杀死前任祭司前要折取一段金枝?为什么同时要授予这个祭祀“森林之王”的称号呢?

  就这样,弗雷泽从对这个古老习俗的思考和探究开始,以人类思维形态由类比向逻辑的发展为经,以世界各国传说和文献记载中的巫术和宗教为纬,编织出一幅宏大的人类精神发展画卷。

  通过对人类早期的自然崇拜、灵魂观念以及相关的禁忌进行比较和分析,弗雷泽发现并揭示了人类思维进化的共同轨迹。他将人类思维进化的轨迹分为三个阶段:从巫术到宗教,从宗教再到科学。

  可以说,《金枝》是现代人类学的奠基之作。虽然自它问世以来,就不停地遭受到来自各方的质疑,但它还是出色地经受了时间的考验。时至今日,在阐述巫术和宗教起源等方面,《金枝》仍然可以称得上是一部权威之作。

  然而,这套长达十二卷的《金枝》,其内容包罗万象,且文字晦涩难懂,对于想要对神话传说略作了解的普通读者来说,实在是不甚友好。

  为了让更多普通读者也能体会到阅读《金枝》的乐趣,弗雷泽的夫人丽莉•弗雷泽对十二卷本的《金枝》进行了编选和改写,整理成一本薄薄的、但不失《金枝》神韵的《金叶》。

  弗雷泽夫人说,她无意于教诲,只是从《金枝》上摘取片片金叶,编织成一簇闪闪发光的花环献给读者。

  正因如此,《金叶》中并没有《金枝》所引用的大量文献资料,和艰深的科学推论,只从中选取若干有趣的故事和传说,以清新隽永的文笔,向读者娓娓道来,字句之间充满诗情画意,犹如一首首绝妙的、无声的乐章。

  由后浪再版的《金叶》一书,封面采用代表神秘的黑色,与代表金枝的金色进行配色,印刷极为细腻精美,正文之前还配有16副精美插图,是由英国著名的插画家H.M.布洛克所绘制,读者可以将其裁切下来,装裱成装饰画,别有一番异域风情。

  《金叶》不仅通俗易懂、有趣有料,而且如果你留心观察的话,就会发现,在许多魔幻小说和影视作品中,也大量借鉴了《金叶》当中的故事。

  如果你是一位哈利波特迷的话,那你在读完《金叶》之后,就会惊讶地发现,《哈利波特》书中的许多细节,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原型:例如,哈利波特与张秋在圣诞节那天,在一棵槲寄生下面亲吻,就是借用了槲寄生与爱情的传说。而伏地魔和他的七个魂器,则借用了槲寄生保存灵魂的传说。

  至于书中那些守护神、狼人、巨人、巫师等魔幻元素,就更不用说了,都可以从《金叶》这本书中,找到它们在西方神话中的原型。

  如果你对西方的神话故事和神秘传说感兴趣,又苦于读不懂《金枝》原著的话,那《金叶》这本书,可是千万不容错过的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