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人间烟火的折腾
“无情”连载在今天的三条。
来说一下这三天为什么没有更新。
计划赶不上变化,生活远比小说要更富戏剧性和不可预料性。
如果是正常的出去玩,我也是能保证日更的。
只是,在冲绳,连续吃了许多小章鱼,大章鱼,海鲜,以及各种生冷食物,女儿还吃了冲绳当地的烤红薯,由于太好吃了,她连着两晚上吃了大半个,还有喝了许多冰水后(日本饭店提供的水都是冰水),我女儿生病发烧了,扁桃体发炎。
傍晚发烧的,最高烧到40度。
因为这次行程出发前,正赶上年底考核以及女儿各种年底汇演,整理行李时,竟然忘记带药。
幸好,住的酒店楼下有药妆店,老公去买了片剂的、塞屁屁的退烧药,还有喷嗓子的喷剂,体温计,一晚上来回反复,时好时坏,没怎么睡好。
第二天上午,到酒店对面的儿科诊所看病,几个医护人员,还有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大夫,我和老公用翻译蛋和为数不多的英语词汇量,与他们沟通。
当我对大夫说出:yesterday night she begin hot (昨天晚上她开始发烧)时,我自己都佩服自己,我竟然会说yesterday night,我那点词汇量,竟然想到什么就能蹦出来什么。
然后就是翻译蛋在发挥作用了~
医生用棉棒去了些鼻黏液,测量了下,不是流感,开了些药。
在日本,除非是很大的疾病,才会验血,所以也不知道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
又不像国内,抗生素、头孢什么的药性很大,吃了药就有效果。
医生开的药大约是温和的,始终不见好,还是会反复发烧。
但她不发烧的时候,精神状态还好。
本来,计划中安排的有出海看鲸鱼,去海洋馆,以及当地一个民情村的安排,因为女儿生病,只能在酒店附近玩,泡酒店,吃东西。
前天晚上7点,飞机落地,到了杭州。
冲绳到郑州,没有直飞的航班,只能转机,或者去别的城市直飞。
我之前没有去过杭州,且我大妹在杭州,所以出发和返程都是在杭州。
我大妹和她老公过年开车回河南,我们正好坐他们的车回来。
本来预计的是,飞机晚上7点落地,我们在杭州住一晚上,第二天一大早再一起开车回郑州。
因为女儿还是偶尔会发烧,所以就没在杭州住,直接连夜从杭州开车回家,原想着昨天一大早就能到家了。
哪知,正赶上春运,在南方城市打工的北方人特别多,一到过年,就像候鸟迁徙一般,不管多远都要回家。
大晚上的,高速上的车多的像是在高架桥上开。
到了宁洛高速,就开始断断续续堵车,一共堵了四次,每次大概都要一个多小时。
到了天亮,还在宁洛高速上。
路两边的隔离带下,堆满了各种果皮食品包装袋等垃圾,一看就知,这几日,堵,是高速上的常态了。
我对于春运的印象,还停留在过去几年,看电视上报道的大家赶绿皮车的景象,大包小包,人挤人,从窗户外往里跳。
但是,最近几年,私家车骤增,高铁等交通工具发达,我以为已经没有了春运这个说法。
最起码,不是那么艰难——最多就是抢不到火车票。
没想到,会体现在高速上。
那么多人,在一个不是家的城市待了一年,平日里几乎很少回去,到了过年这几天,不管多远,都兴师动众的开车回家。
从一个个车后窗可以看见,几乎每辆车里,都装满了行李、包裹,携家带口,带上给老家人买的东西,带上路上吃的喝的,开始出发。
堵在路上的时候,看着前方的车队一动不动的时候,就有一种回家一趟好难的感觉,不由得想起了《人在囧途》。
回去一趟,太难了。
往后,我大妹如果是定居在杭州,他们每年大约都要有这样的经历。
我老家是新乡的,离郑州很近,开车很快就到,国道,高速都能走,这次是阴错阳差体验了一把春运。
昨天晚上八点,我们才到了郑州的家。
一回来,先在家旁边的商场,吃了烩面,麻辣虾尾,涮牛肚,卤猪蹄等典型的河南本土菜。
还是熟悉的味道最香啊。
至此,就是我过去三天的经历,真的是很不容易,但也有了不同的经历。
在我写文章前,或许我会觉得郁闷,但现在我只是觉得人生什么样的经历都是经历。
不管怎么折腾,我都爱这鲜活的生活。
……
从大年29,我就开始放假了,到大年初五,也就是29日,会接着更新。
这些天,好好陪陪家人,看两三场电影,看两三本书,逛逛街,休息调整一下,来年,我们一起再接再厉。
发一些在冲绳的皂片:
最后一张,是带女儿在日本的医院,我老公偷拍的,医院设施不错,不知情的还以为是商场——这也算是深层次的体验民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