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小旅行》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小旅行》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7-06 04:1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小旅行》经典读后感10篇

  《小旅行》是一本由古吴轩出版社著作,36.00出版的272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4-5-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小旅行》读后感(一):小旅行——旅行的深度

  子沫——一个听起来就很文艺笔名。好久没有看这么文艺的书了,以至于在阅读之前反复酝酿自己心情,摒弃那些世俗杂念。文艺作家的旅行该是怎样的文艺范呢?看到书名时候,就已经感受到了作者的浓浓的文艺味道了。“只为取悦自己”——很喜欢这个表达,直接而真挚

  有人说,旅行的长度钱包决定;旅行的宽度目光决定;旅行的深度由心灵决定。旅行应该都是为自己的,而不是为别人的。现实中很多人会去盘算旅行的长度和宽度,很多人为了旅行而旅行,为拍照,为炫耀,为到此一游……

  然而子沫看起来并不关注这些,她更关注自己,或者说是自己的感觉。旅行本就是应放松心情,好好享受的。如果过分去计较去了几个地方,拍了多少照片,那么旅行就会变成一种任务。你要去计算行程担心时间,还有手机的电量。心里有这么多负担的时候,请问是旅行还是工作呢?恐怕会更累吧。那么如何为旅行减负呢?子沫的旅行或许就是其中一个答案

  闲适淡雅细腻的旅行,不带有功利目的,只为取悦自己,一切都是心灵的旅行。在这样的旅行中,我几乎没有看到作者有什么不愉快的旅行经历抱怨话语

  最喜欢一篇叫“等个雨天游杭州”的文章,说“下雨下雪的时的风景才是完全属于你的。”想起卞之琳的一首诗: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下雨天,作者度过了一段与风景私会的小时光实在惬意富有收获。如果不是下雨天,恐怕只有人和人了吧,哪有什么风景,更装饰不了任何人的梦。何以作者能携闲情逸致雨中漫步,而我等只能背负皮囊,在人群中穿梭,寻找别人的梦。也许正如作者所说,散步的乐趣真的只有一部分人才能懂得吧。

  我们没有文艺的小旅行,只有人群中的好热闹。工作生活压力让我们只能抽空为皮囊准备一场旅行,好让别人知道我们也会旅行。那么心灵呢?等个雨雪天气,站在窗前,让别人装饰你的风景吧。

  《小旅行》读后感(二):小旅行——一场只取悦自己的旅行

  放下工作,放下WIFI,放下游戏,我终于有时间静下心来,沏上一杯心爱的英式红茶开始快速阅读新书《小旅行》。

  书中作者说的那句话,至今还让我记忆犹新:“对于我说,小旅行,刚刚好,不急不躁,不费神费力,不影响正常生活,好得只在一转身之间,迅速转换频道。”

  自从1995年中国实行周六周日双休的休假制度,五一长假、十一长假等惠民休假政策以来,与我而言,假期是越来越多了,假期一多,那就意味着我有更多充足的时间,去干自己想干的事情、去自己喜欢的地方旅行,一方面可以和家人共度更加美好的时光,另一方面,也好让自己那久居喧嚣钢筋城市间的烦躁孤寂的心灵,获得短时间的慰藉和宽慰。

  但是此时此刻作为旅行达人的我,最新的旅行感触是,在节假日享受旅行时光,既没有质量,也丝毫产生不了对某某景点眷恋任何感情,总之就能用一个字来表达每年黄金周的心情:黄金周长假,与其去景点目睹人山人海人满为患波澜壮阔,还不如在家听听音乐、上上网、购购物,真是应了那句话:“与其节假日去景点添堵、看川流不息的人群,还不如在家里猫着,虽然家里是小点,但是不至于交通赌塞、人挤人。”

  话说回来,这本小旅行确实写的不错,正好符合我此刻的心境——旅行只是一个角度,一种放松。恰当的旅行方式只会让人越来越静好。对于许多对正常稳定生活有贪念,只是偶尔想透口气女人而言,小旅行也许一切离你并不遥远

  世界上最优雅化身奥黛丽·赫本曾说过:“我不想让自己慌张匆忙物质越多的时候,我想要的却越少。许多人想登陆月球,我却想多看看树。”

  鼓浪屿,一个大约两平方公里的厦门海中小岛,十一黄金周,不足两平方公里的小岛,刹那间被7万游人蜂拥而上生吞活剥地占领整个小岛,此时此刻的鼓浪屿,在耀眼阳光下,许多的喧哗声中,完完全全便没了旅行的感觉……

  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一个对的地方,你去的不是时候,那也是错的。其实淡季的雨中的鼓浪屿,人很少,遮天蔽日的树,雨中的老房子花朵温润香气,鼓浪屿的悠扬琴声,在号称最美的星巴克咖啡二层观海平台上,品尝那滚烫的意式卡布奇诺咖啡,吃着一客提拉米苏,心中永远幻想思念着你的心上人“带你走”的神圣誓言,那将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情呢。这里本人插播一句:“提拉米苏是意大利语,意思是带我走的意思。

  ”

  在我的印象中,浙江的杭州已经连续十年誉为中国最受欢迎的城市,已经不止一个朋友这样跟我说过,烟花三月中的江南水乡,苏州、杭州、扬州其实基本城市布局风土人情都差不了多少呢,所以只要在最合适的时光、人少的时间去杭州,雨中游杭州,那无疑是美丽的旅行风景。一路经过龙井村、龙井茶园、翁家村、双峰、曲院风荷、灵隐寺、杭州西湖、断桥、雷锋夕照……杭州的美,在山林深处,这是一个值得一去再去的人间温柔乡!

  小旅行,就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场只取悦于自己的旅行,让我们都在最合适的时候来一场小旅行吧!

  《小旅行》读后感(三):自己偷着乐

  我不觉得人心智的成熟标志是越来越宽容,什么都可以接受。相反,我觉得那应该是一个逐渐剔除的过程,知道对自己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知道不重要的是什么。而后,做一个纯简的人。

  旅行,不是为了走马观花,不是为了让周围人艳羡,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来过这里的依据,说到底不是为了作秀,而是为了停下来,慢下来,享受平时不能享受的闲适,把时间拉长,换个地点休息而已。慢下来,所有的一切都是常规旅行感受不到的乐趣。

  不得不承认子沫是个追逐太阳奔跑,一个小细节就能感动的一塌涂地的小孩,以纯真眼光看待着这个喧嚣的世界,注意着大家忽略的小而美且暖的幸福。一切的一切只为取悦自己,给自己一次次的小旅行,看到只属于自己的恰到好处的风景。

  生活中的无形和有形压力,压在心头,显在眉头,有时,你是真的需要从某种轨道适度脱离出来,换个角度来看待问题。下午,把电饭煲打开,用手抓了四把绿豆放进沸水里,阖上煲盖,坐在沙发品读

  读到景德镇三宝村,乡野土茶配上滚开的山泉水,就这么一壶山间清甜茶洗涤市里浮躁五脏六腑。竹帘、小溪木桌主人自己捏的小杯子 ....让你感触到温暖的热乎度,不是在钢筋水泥玻璃堆砌的屋子所能传达的温度。跟着她一起进入少数人得知的周日陶瓷市集里,看着她一边两眼发光发亮,一边砍价的模样,我乐了。心真的是想与她一同去,一趟下来,子沫收获了碗六只,香插八只,瓷片数只,咖啡茶杯三只......原谅我也是个杯子控,看到不同造型满足自己品味的杯子,我是真的不嫌多的,这乐趣是真正的花小钱买大快乐心满意足。虽说不曾有过一样经历就难以感同身受,但这份满足感我是真的相通。

  子沫去了丽江,发现了真正的小资,不是借用各种表面元素堆砌,晃眼睛,而是一种深藏不露的细节和到位,让你舒适。不是哗众取宠陈词滥调的说着这个城市已商业化,可以不用再来了,而是另辟蹊径,少往热闹的地方挤,错开时间,一切刚刚好。

  读罢,我对每个城市的代表性小街有个大体意识,隐藏在某处,等待与君偶遇。

  苏州,平江路。

  重庆,洪崖洞。

  杭州,南山路

  香港,南丫街。

  上海,绍兴路。

  厦门,南华路。

  广州,沙面老街,二沙岛附近,下着雨的日子美术馆,玫瑰园,广式老旧的骑喽,珠江混浊的水,老街的沧桑,这才是原汁原味的广州。

  空气中飘荡着绿豆的香味,我使劲的深呼吸,闻到了,笑了。等会去方所溜达下,那个我一直喜欢未曾想到作者也在书中提及的书店

  世界各地 不同的地方 偶尔是好日子

  多半是坏日子

  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得好

  就是最舒服的生活

  真正的生活不再他处

  就在这里

  过自己的生活吧!

  原谅我此刻偷着乐,开锅,撒上几粒冰糖,吃绿豆汤喽!我的小日子!

  《小旅行》读后感(四):小旅行,也会渐渐圆了你环游世界的梦。

  这是一本洋溢着“清汤挂面”味道的书。

  文字清淡,或者说很普通,词藻一点都不浮夸,内容也是安静的。但有的时候人就是需要这样的一本书,可以让你看到真正想看的东西

  作者是一个很会“忙里偷闲”的人,有工作、有孩子、有时间、有故事。看书喝咖啡两不误,好妈妈儿女都是她。总结起来就是“懂生活”。

  生活中大部分时间我们都留给了网络、手机。总是会抱怨好久没看一本书了,好久没有出去玩儿了。但其实真正的出行,并不需要你抛下一切,也真的不用你辞去工作。

  逃学辞职去旅行,是一句烂大街的话,却也是太多人的渴望

  有几个人真的逃学了?又有几个人真的辞职了?

  书名取为《小旅行》,是因为它是记载短暂旅途中发现的悠闲时光。

  避开人群,独享精致。阴天下雨,才最美不胜收

  作者喜欢沱江的泡菜,而我最爱的是“遇吧”的酸豆角,还有夜晚降临之后的红酒香味。

  对于厦门、杭州、还有丽江,它们都有遗憾。但是没关系,这样才有再去一次的理由

  每次旅行归来,总是有一种深深失落,还有满满的雄心壮志计划下一次旅行。

  每次在上班的时候看到旅行手记,或者是在网上搜素材图片的时候,看到蓝天白云还有小桥流水都想赶快填了那一纸辞职申请

  但渐渐地发现,生活中除了出走,还有工作。在应该做什么的时候,一切还是应该按部就班进行

  如何才能使一个女人活出香味?不能否认,多数人都是外貌协会,但是最重要的是气质。心里有故事,灵魂有味道的人,是不害怕别人的质疑的,也是经得起推敲的。

  当你还在意别人的言语,当你还会因为别人的评价伤心,那是因为你还需要多走路。云淡风轻看的多了,心里的负担也就轻了。

  时间都是细碎零散的,但一年一年,去过的地方就会像一幅拼图,版块越来越多。

  最开始的时候总是想要呼朋唤友,成群结队的出游,但是后来发现,人越少,越自在

  时间过去这么久,让我感触最深的事,就是找到合适的出行同伴,真的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儿

  无论彼此多么相熟的朋友,还是多么相投的知己,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都没有一个人来的自在。

  当你再勇敢一点,环游世界也是一个人的事儿,说走就走不过是举手投足的决定而已。

  小旅行,也会渐渐圆了你环游世界的梦。

  《小旅行》读后感(五):一本聪明的书

  从做书的角度来看,是一本聪明的书。小旅行,这个点切入得很巧妙了解读者需要什么并加以迎合,有不错的市场把握力,和韩剧类似道理

  前半部分的文字,总觉得有点做作,一种有点熟悉调调,是不是仿安妮宝贝我不确定,因为我读安妮宝贝较少,主要是各种“棉”、“咖啡”让我想起棉布银镯女子,后半部分,感觉有些质感了,对比之下,也让我明白之所以我对这类旅行书难以爱不释手原因:浅。薄。

  不过,这原本也是迎合读者需求,所以,不算什么。而且,每个人对旅行的追求不一样,象这样轻浅的游法,也挺好,重要的是,走出去。

  (必须附加一句:走出去,还要回得来。)

  作者笔下的旅行太美好,不太沾烟尘气,只有局部风景,偏安谧,这也是我觉得缺少质感的原因,走遍一百座城市,本质上并没有不同,它们共同的特点是:静。然后我也明白了,为什么有人走过了世界上很多地方,但是并感觉不到他们的成长。纯玩,也许就是这样吧。

  相比之下,我还是太俗太功利了。我去任何一个地方,总希望它们在我心上留下印迹,成为我的一部分。我既喜欢山间清涧,也喜欢肃穆阴沉博物馆。在我的旅行里,既有饮一盏黄酒微有醉意漫行在细雨中的青石街,也有人声鼎沸地上脏乱的候车室,后者不美好,但它们是通过美好的必经之途。

  我欣赏作者的敏锐感受和对美的追求,也欣赏这种小旅行的模式,所以还是推荐这本书。

  另:我在很多地方、吃过很多种豆腐脑,甜的咸的,但是谁能告诉我,“甜酸豆腐脑”,是什么品种何种味道?颇好奇。在苏州住了一年,没遇到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