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女性与权力》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女性与权力》读后感精选

2020-01-25 23:08: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女性与权力》读后感精选

  《女性权力》是一本由[英] 玛丽·比尔德著作后浪丨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12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女性与权力》读后感(一):我倒是想说一些真话

  男女不平等这个事情,国内外都有,但明显国外要比国内严重一些。

  国内的男女平等已经做的非常好了……这点至少大还是要承认的。

  我所在环境里,领导是女性、办公室女多男少。大家领到的工资完全一样,但男性承担明显大得多的工作量……额……这是真的……有时候女性的报酬也会高一些……而且女性各种生理期啊、情绪波动啊,都可以享受请假之类的便利……呵呵……

  我觉得在讨论女性话题时,有一些大家立足于不平等角度,把女性问题作为一个不平等的特例理解。现在的中国,我了解到的一些地方……还存在大量的男性不平等……这都是不平等的表现。这是制度习惯造成的不平等的结果

  我说这些,并不是要反对女权之类的问题。我是想,希望大家能够从高视角着眼,在制度安排社会文化或者其他我不知道的,一些客观理性的角度,分析不平等的问题。

  《女性与权力》读后感(二):。。。

  1.之所以没评分是因为这是被拿来研究文本2.有一下几个问题:第一,文本中说话的权力尤指声音菲洛米拉失去了舌头,却仍然能将事情的始末织进锦缎,以此方式对其强暴者发起指控(这也就是为什么莎士比亚笔下的拉维尼亚不仅仅被割去了舌头,还要被砍断双手)。最敏锐的古代修辞理论家都愿意承认,男性演讲中的那些最精妙说服技巧令人不安接近(他们眼中)女性的诱惑手段。于是他们担忧到,演说是否还那么确定无疑地是一项男性的活动。”也就是说编织锦缎向世人自己不算是言说;第二,具有“男性的气质”是否要被看成是“雌雄同体”这般严重(如果说像波伏娃所说社会性别是被建构的,“男性的”这一定语不过是历史留下来的一个让大众易于理解的一个表达方式);第三,就特朗普和希拉里这个问题被算到女权问题的话如何看待大伊万说自己的公司男女员工比例大致相,如何看待特朗普的选票多数都是大伊万帮忙拉的,如何看待大伊万也是权力的中心;第四,批判男性话语权的时候是否应该历史的眼光去看待,不同历史阶段背后的主要矛盾应该是其根本原因,就算都是男性话语背后的主导力量却是不一样的。

  《女性与权力》读后感(三):直觉偏见

  问题一,会如何分别形容男性和女性的声音?内敛深沉磁性和叽叽喳喳聒噪不堪,直觉反应分别是形容男or女?作者在本书中提出态度、假定和偏见并不存在于我们的大脑中,而是存在于我们的文化、语言以及几千年的历史中。所以她引经据典,从奥德赛中找案例在理论化的传统中找我们是如何一步步为言语赋予性别,为权力定义角色的。消解权威,要从根上溯源。

  问题二,为什么我们希望有更多女性参政议政?而目前也的确有越来越多的女性代表参与关于妇女/儿童/养老等议题讨论中。我们乐见其成,也强调了女性的“特色”。但作者提到“妇女议题”背后的逻辑其实仍基于男权。真正的原因应该更为基础,那就是将女性排除在权力之外,是为不公;而且让女性的才能法得以发挥,是为难容忍浪费

  如此,我们得以理解作者的用意——“你无法将女性轻易置于一个已经被男性化编码架构里,你必须改变架构本身”。本书由玛丽的两篇讲话稿组成篇幅不长,立意颇深,角度独到,但不提供解决力。最后落脚到作者提出的关于权力的新定义——“是一种‘产生效用’,为世界带来某种改变的能力,以及被认真对待权利,无论是作为个体还是作为一个整体”。

  《女性与权力》读后感(四):一点记录

  前面的两个演讲稿,给我的收获主要是古典主义中关于女性权力歧视缘起

  后记中提到了metoo,有一点点想法

  过去对国内metoo持冷眼旁观态度,一方面是态度消极,认为国内女性的觉醒和崛起,主要还是依靠教育自省。而在男权主义的大环境下,女性想要生存得好,更多只能利用这套规则,还没有到能够突破的时候。当下不如多做实事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很多倡导metoo的女性,不过沽名钓誉之徒,心怀鬼胎,并非纯粹为女性谋利益,以至于国内metoo一片可笑可怜乱象

  后记中作者提到了她曾在火车上被侵犯的事情,这个过程描述现实了,完全拟合了我所观察到并且感到厌恶的一些被侵犯的女性理:她们甚至把被侵犯的事情暗戳戳地理解为一种“陌生奇妙的性经历”,将被侵犯的过程美化为“一场新鲜刺激邂逅”。

  她们并未感到那么的耻辱,甚至带有一些你情我愿的色彩。这使得metoo相当无力——这是我所观察到的女性与lgbt弱势群体常见现象:内部分化和自我瓦解

  就像作者所自省的一样,她直到很久之后才意识到最大的耻辱并非来自于她被侵犯本身,而在于侵犯者的单向叙事,以及侵犯者作为惯犯本身更大范围危害

  所以这本书的后记给我更大的启示在于,让我看到了过去所一直忽视的metoo的另外一个意义

  让更多的女性和一部分男性觉醒,让他们意识到侵犯者叙事是一种可耻的、而非象征权力的行为。metoo无法杜绝侵犯者私下的炫耀,但至少能让他们在大庭广众下闭嘴。

  《女性与权力》读后感(五):读《女性与权力:一份宣言

  其实这是第一本我看的关于女权的书。作者玛丽·彼尔德,曾经出版过的书中有两本被后浪编入了“汗青堂”系列——《罗马元老院与人民 : 一部古罗马史》和《庞贝 : 一座罗马城市的生与死》,可以看出作者对古罗马的历史颇有心得

  《女性与权力:一份宣言》是作者的两篇演讲稿,第一篇是叙述了古罗马时期和古罗马神话中女性“失声”的现象,第二篇是对于女性现代话语权的描述。

  书里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最深——女性受到的控诉不是因为她说了什么,而是她说话了的事实本身。

  作者提到在《荷马史诗·奥德赛》中,特拉马库斯母亲佩涅罗珀相依为命,一次佩涅罗珀当众发言时,她的儿子对她说,“母亲,回到上自己的房间里去,纺纱织布才是你分内之事......讲话是男人的事情,所有男人中又以我为最,因为此刻的一家之主是我,我掌握着整个家庭的权力。”于是佩涅罗珀就离开大厅,回到了楼上。

  虽然这只是一个故事,但是也正是说明了再西方文明之初,女性的声音就被排挤出公共领域

  也许你会觉得这一幕非常荒诞,但即使到了现代,类似的这种场景也会时不时出现具体就表现在作者的第二篇演讲稿中。

  现代女性想要发声,尤其是想要发出“有权力的”声音,需要做到的就是“像个男人”。声线要像个男人一样低沉——撒切尔夫人刻意模仿男性低沉的声线来树立稳重可靠形象;穿的要像一个男人——默克尔、希拉里在公共场合几乎都是以裤装为主(这点其实特蕾莎梅倒是好一点,我看照片梅姨照片比默克尔和希拉里都更女性化一点,作者写这篇演讲稿的时候梅姨还没上台。)

从这点上来说其实东西方并没有谁更好一些,俗话男主女主内”其实也是相同意思,只有男人才能在公共场合发声。由于社会的干涉,不少女性现在也羞于在公共场合发声,之前看过一些有关女性歧视的话题,其中一个帖子记得清楚,一个女性说她胸比较大,只要穿会突出胸部衣服,她身边包括她妈妈在内的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一件很羞耻的事情。她说她要反抗,觉得只要美,穿什么衣服都是可以的。不过她自己也没意识到,她自己也是觉得有些羞耻的,因为帖子通篇内的“胸”字,都被她用颜文字

  《女性与权力》读后感(六):女权主义应当追求可持续发展姐妹们冲

  这大概是我第一次读这么正经的女权主义的书,内容主要是两篇演讲,一篇题目是《公共领域中的女性声音》,另一篇是《女性与权力》。

  作者在第一篇演讲中提到的女性在公共领域中发出声音的一些论据还挺有趣,站在西方文明中看女权,我才发现他们其实并没有比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好到哪去,如今西方的女权正式发展起来也才不过是上个世纪的事情。

  在古希腊社会中,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这些思想巨擘的存在感实在是太强了,因而我从来没有想过那个时代的女性声音。“在荷马的叙事里,一个男人成长历程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学会掌控公共场合的言说,并阻止女性发声。”

  在那个演讲是社会第一生产力的社会,女性只能在作为受害者和殉难者出现时才能被允许发出声音,“通常情况下,这都是其死亡的序章。”这和中国古代的贞洁牌坊何其相似

  甚至直到当今社会,我们也在沿用着古典时代的传统:女性可以捍卫自己所在群体的特殊利益,或者彰显自己的受害身份。而这完全忽略了女性在其他领域的力量,女性并不是只要捍卫自己的权益,凭什么女性就不可以捍卫全人类的利益,号召环保保护濒危动物、争取民主自由等等这些普世价值,有时候男性过于居高临下,把女性当作自私自利的可怜虫,简直愚蠢又可笑。

  还有一直被男性奉为母箴言的“女子本弱,为母则刚”这句话,仔细想来也充满着男性的蔑视,“软弱”自带“女性”属性,而这分明本末倒置了。

  我们应当承认,在生理上,女性的体力相对来说不如男性,但这并不是女性意味着天然“软弱”。

  在后记中,作者提到了“权力”。和“权利”不同,权力意味着更多。在me too的世界里,权力将赋予女性无所畏惧地讲出自己故事的力量,也标志着我们去挑战、去改变那些给了男人们托词以逃脱罪责的叙事的力量。

  因为作者曾在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方式讲述了她曾被强暴的经历,在那段经历中,男性一方很可能并没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强奸犯,因为作者当时太疲惫了,没有进行反抗。男性一方很可能会找出各种托词来解释自己的行为,“她都没反抗,一定是自愿的”、“那女的一看就是想来段艳遇,我就满足她一下”、“我只是情不自禁”……

  就像作者在书的最后一段说的那样,“我希望可以一劳永逸地,最后一次说出这句话——”她心里丝毫都没有暗暗渴望这件事,没有!“

  我们不说在性方面,到底是男人“征服女人更多,还是女性追求性福更多,或者性本就是男女双方你情我愿、无所谓吃亏的事,而是女性如果不愿意,那么对方就应该尊重她的意愿,停止自己的弟弟行为,并且为自己感到羞愧

  以上。

  《女性与权力》读后感():女性、权力——不相干的两个词

  这本书其实是作者在大英博物馆进行的两次演讲的合集,很薄的一本书。两篇文章分别探讨女性在公共领域的发声、女性与权力的关系注意,是权力,不是权利。当然,很多人,包括我,都是冷笑——现今的女性,和权力有什么关系?尽管所持态度不一样,但是客观事实摆在那儿。

  作者是研究罗马史的专家,她有本《SPQR》十分有名,有空拜读一下。在这本书里,她也从许多古希腊罗马的例子引入,开谈女性的现状,以古论今。看整本书的时候,要么冷笑,要么愤怒,完全做不到缕清作者的整体思路

  关于女性在公共领域的发声

  “让女性闭嘴“,从《荷马史诗》到“特里格斯小姐漫画,作者说这并不是要简单地贴“厌女症”的标签——女性多半时候被允许在公共场合发出声音,是在殉道、为家庭或其他女性发声时——男性和公共话语权的绑定,使得女性要发出不符上述场合的声音时,需要自我说明(或他人伪造阐释)自己是雌雄同体。女性的声音代表的是哀鸣、喋喋不休,如同古希腊被割掉舌头的女人们,无法与“深刻”、“权威“联系起来,亦代表不专业

招致攻击的并不是你所说的话,而是你在说话这个事实本身。

  关于女性与权力

  人们对“有权力者”的想象,都是男性形象,即便是女权主义者强大的女人的特质就是——看起来像个男人,会低沉地说话,多数穿裤子。软弱自带女性属性——女性从来被排除在权力之外。

  作者举了个雅典娜的例子。雅典娜的胸铠上美杜莎因为被波塞冬强暴而被雅典娜变成怪物,正视她的人都会被石化。后来有一位英雄杀死了美杜莎,把她的头献给了雅典娜。美杜莎的头颅代表的是男性通过镇压女性的不正当权力而申明自己才是权力的主体。美杜莎的头颅被网民们多种恶搞在默克尔、希拉里等人身上,成为与女性权力为敌者的文化象征之一。

  在作者看来,消解这种“女性位于权力之外”的情况很难,可以自嘲,可以重新定义权力——不要将其当作“精英式的“。她对此持谨慎乐观,虽然作为女性,都有过不被严肃对待的经历,但是通过媒介来宣扬不够严肃的女性主义解读,能或多或少地扩大影响力。她特意夸赞Black Lives Matter 的三位组织者——都为女性,没有只为家庭或是女性发声。

  后记里作者提到了 #MeToo,以及一次自己并不自愿的被强暴经历,认为虽然 MeToo 也是女性在自身权益受害时发声,但是是一次声势浩大的、全球范围的女性发声。但是她也处以一定的担忧——害怕这只是一个浩荡的“欢迎仪式“,最后几乎没有改变。

  《女性与权力》读后感(八):《女性与权力》:公共领域、女性声音,以及权力

  在过去的数十年里,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女性接受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站在大学讲堂,占据企业的高层职位,也能够在公共领域听到她们自己发出的声音,无论是期盼呼吁,还是严正的批判、揭露,甚至是诉讼、实名举报。很难不承认这些是可喜的现象和变化,但是,如果(不管是否为女性主义者)以为这就是全部,并应当止步于此,大谬不然,至少有某些领域、职业、场所,仍然对女性关闭,或是无形中构成了某种“玻璃天花板”。

  女性主义经历了三波浪潮,如今涛声平息,但在某种程度上又似乎演变成了某种政治正确,特别是在欧美国家。除了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的大罪,不得不让各行各业的人警醒、忌惮。即便对类似的政治政权,包括伊恩·布鲁玛在内的评论家都予以批判,但是,我们无法否认,如果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即便是此类看起来廉价而虚浮、或许有时候惹人厌烦的政治正确,都得来不易,背后还有不少人的牺牲——精力、金钱,以及生命,因为在历史上对女性施加的种种限制和束缚,远远超出今人的想象。

  英国剑桥大学古典学教授的《女性与权力》,就是一部回顾女性的历史,同时也点评当下的作品,还以自身的一次遭遇为例现身说法。这位以研究、普及古罗马的历史为人称道,同时为人非议的女学者,以扎实的学术修养,深刻的现实洞察,为我们定位西方传统中的女性,绘制了一幅简略的图谱,使得既可以确定“厌女症”的过去和现在,又能为我们当下的社会和文化提供一份借鉴。

  比尔德认为,“西方文化在‘让女性闭嘴’这件事上,已经有了几千年的经验”,那是在史诗《奥德赛》的开篇:奥德修斯的妻子佩涅罗珀在家中饱受求婚者的困扰,她当众表达了自己的意见,此时,她的儿子特拉马库斯对她大声说话,让她回到楼上自己的房间去纺纱织布,不要发声,“讲话是男人的事情,所有男人中又以我为最”;身为贵族的佩涅罗珀尚且如此,平民百姓家庭中的女性,怕是也不例外。

  如果只是以为女性缺少财产自主权,故始终受制于男性,其实并未击中目标。在古典时代,“学会掌控公共场合的言说,并阻止女性发声”,是从男孩到男人的必经之旅,而公共场合,既是男性掌控的所在,是其权威的体现,也部分构成了他的男性气概;而家庭则是女性掌控(实际上“一家之主”还是男性)的所在,是其身份的体现,也部分彰显了她的女性气质;这种二元对立的结构,甚至还延伸到了生理层面,以至于多数男性的低音调是“英勇的男子气概的指征,而高音调则反映妇人气的怯懦”,女性的“声调和音色”,有时甚至会“威胁到整个国家的健康、社会和政治稳定”。

  关于公共领域先是男性气概、后是男性气质的体现这一点,在从古典到近代的转变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伊丽莎白一世、叶卡捷琳娜大帝、维多利亚女王,在进入公共领域时都尽量表现成雌雄同体的形态,或是刻意忽略自己的女性气质;“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以及如今活跃在国际政治舞台的英国首相特丽莎·梅、德国总理默克尔,莫不如此。

  当然,任何理论在进入实践的竞技场,都无法避免存在例外。历史上,的确也有女性在公共领域发出了声音。其一,“当女性作为受害者和殉难者出现的时候”,但与其说是主动发声,不如说是获准,比如女基督徒从容赴死,贞女卢克丽霞因人强暴失贞自杀前的谴责。其二,“为了维护她们的家园、孩子、丈夫,或是其他女人的权益”,但她们永远无法代表所有人,因为男性是优越于她们的存在。

  女性声音与公共领域,乃至权力,果真如此不兼容?答案恐怕是否定的。这一整套为男性所建构,又以数千年的实践不断加强的体系,让一切貌似如此,以至于都无法给出女性掌权的可能性——说辞往往类似,要么是强调女性的家庭角色,要么是认为女性易冲动,缺乏理性,也即不具备掌权的能力,更不用提其她们的高音调了——虽然存在以上提及的例外。历史上,不少学者强调了女性作为建设者(相比之下,男性是破坏者、攻击者)的作用,也许,女性掌权远比男性更有助于国内稳定,乃至世界和平。

  《女性与权力》读后感(九):值得一读

  很小的一本书,内容是作者两次公众演讲的整理。论述结合了西方古典案例和很多现实案例和议题,严肃而不失幽默。我意识到这种文体用英文读起来很流畅,翻译成中文却不容易,很容易流失风格。感觉本书翻译至少做到了准确,已经很不错了。不习惯读论文的人可能要适应一下,可能需要读个几遍。挺推荐购买的。

  只简要归纳我的印象和反思(我的反思是括号里的部分)。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看书评不能代替读书的体验,有兴趣的读者还是建议自己阅读这本书。

  女性的政治参与和发声从来都是被污名和讽刺的。从古典时期到现代,即使是在人人可以在网络上发表意见的今天。今天的女性地位跟一百年前或者两千年前当然很不同了,但社会厌女,阻止女性发声的机制还是相通的。

  (我也数不清写博客以来多少次看到关于平等和公义的讨论被称为“牢骚”,“怨气”,也不记得有多少次在我自己受过高等教育,熟悉并钻研的领域被完全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的男性外行指导)。

  女性并不是不可以发声。她们可以以女性的身份而为女性群体发声(这种发声在古典时代其实也强化了“女性”和“公民”两个完全不同群体的地位和边界),可以因为控诉自己作为女性而受到的虐待而发声(这在今天仍然是一种主流发声方式,比如me too),可以为对内的家庭事务(儿童,健康,教育议题)而发声(现今的大部分女性领导者集中在这些领域,不管是从政从商还是从事科研的)。而代表全体公民,对家庭事务以外的议题发声(经济,科技,体育,军事等)是不被允许的,至少是不被严肃对待的。

  女性为了进入权力而采取不同的策略,这其中既包括适从社会对领导者“刚强,男性化”的期待,也包括利用现有的性别不平等而制造反差。

  (为了被认真对待,女性会练习用更低沉的声音说话。我几年前也这样。跟不熟的人说话时会无意识地尽量降低声调。我在论述事情时会倾向于使用更加客观的语言,因为我知道情绪会被人抓住当靶子——这种攻击的性别化成分不言而喻。当他们把声调高昂或者情绪激动的女性归类为“不讲理,不懂事”时就已经给辩论本身定调了。遭到攻击的原因往往不是我具体说了什么,而是“她在说话”这件事本身。

  另外,社会对男性声音的偏好,两千年来毫无变化。只要稍微想一下你看过的那些严肃的关于自然历史或者科技的纪录片,有多少是女性声音解说的?根本想不起来几个吧。你会想起来bbc的经典声线,统统是男性的声音。女性声音用来播报航班和列车信息是足够的,人们相信女性的声音具有温柔/安抚的服务性,却不能作为“权威”“严肃”信息的载体。

  也有部分女性用刻意为之的女性化表现来“征用”性别刻板印象,比如撒切尔夫人的手提包。她们以此宣告“并不是非要男性化才能进入权力,我以自己的存在宣告女性能够以自己选择的形态进入权力”。这个我也在生活中常用。在一个以男性为主导的公司工作,日常着装其实很随意,但真到了我有机会对一群人发言的时候,我会选择更女性化的着装,旨在表示并非只有男性才可以作正式的发言:我希望女性在技术领域的比例提升,希望同事把女性的参与和主体化作为常态接受下来)

  在西方历史里,女性和权力之间存在着一种彻底的分离。在普遍男多女少的高权力领域,女性权力的扩大和平等的提高无法避免地意味着部分男性的撤退,这当然触犯了许许多多的既得利益者。而作者构想的权力的新定义,是一种产生效用、为世界带来某种改变的能力,以及被认真对待的权利——无论是作为个体还是作为整体。

  (我觉得这个新定义很美好,但不确定是否能行。。。我所观察到的世界里,在不同社群争相发声的时候,我们离这个权力定义是越来越近的。但这个定义里没有触及两者都有“权力”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冲突和争执,新的“权力”掌有者如何处理与旧世界的关系——我们能否在不触及冲突的情况下进行建设性地讨论和合作,在我看来是个更大的问题)

  本书作者在后续中担心演讲稿的时效性,但我觉得这种时效性也是本书的力量所在。议题从古典故事展开来,与当今的现实无缝对接,可以相信它会长期有效。

  《女性与权力》读后感(十):唤醒男性本位的集体无意识

  当谈及女权的时候,人们往往要强调女权指的是「女性的权利」而不是「女性的权力」,是right不是power,似乎这样更能安抚某些人的异样眼光和恐惧心理。为什么他们会对于女性拥有权力如此恐惧和不安?"如果让女性分有权力,意味着立法机关中男性成员的数量必须减少。“著名的英国女性主义者玛丽·比尔德在她的演讲《女性与权力》中提出女性政治家问题时指出。权力是男性的私有财产,他们不希望女性从自己手里分一杯羹,蛋糕不能被分给女性。

  玛丽·比尔德(Mary Beard),剑桥大学古典学教授,当今英国最受人喜爱的知识分子。人们将她和罗素、桑塔格相提并论,英国《卫报》记者夏洛特·希金斯(Charlotte Higgins)更是称她为“英国国宝”。这位剑桥大学的古典学教授,对古罗马了如指掌、如数家珍,却投身于女性主义活动中。她做主持,写书评,开博客,发推特,是英国最重要的公共知识分子。她的《女性与权力》一书热销欧美,虽然仅仅是两篇演讲的合集,却重如泰山颇受赞誉。

  玛丽·比尔德在前言中说:我们不要忘记,西方世界的女性还是有许多值得庆祝之事的。相比较高度发达的欧美而言,东亚的女性生存空间更加狭小,尽管表面上看东西方女性在拥有选举权和称为国家首脑方面并无太大差异。但是在东亚,当一名女性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时,她往往被称之为「女强人」;当一位女性试图在科学领域施展拳脚而攻读博士学位时,又会被嘲笑是除了男性和女性之外的第三性人。可曾有任何男性因为事业成功被称为「男强人」的?当人们戏称女博士为「灭绝师太」时,男博士是否被愿意呼为「东方不败」?诚如法国思想家西蒙娜·波伏娃曾经在她的作品《第二性》中所写: “定义和区分女人的参照物是男人,而定义和区分男人的参照物却不是女人。她是附属的人,是同主要者相对立的次要者。”

  女性从来不曾拥有被认真对待的权利。2019年4月12日东京大学入学典礼上发言的女性主义学者上野千鹤子更是在发言稿《女学生们面对的现实》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你们一定是想着只要努力就能有回报才来到这里的。但是……即使努力也不会得到公平的回报的社会正在等着你们。”无论男性和女性,从他们出生起,就会被这样的话充斥着:女孩子上学有什么用?女孩子小时候成绩好,长大了就不如男孩了。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这些用男性化编码的语言,如同幽灵般渗入了每个人的思想和本能,成为集体的无意识,而上面所提到对女性的戏谑调侃则是无意识状态下歧视的产物。

来源请见水印

  没有公平的回报,意味着女性「更难成功」。如《2018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中所示,由于女童失学率高导致中国的女性文盲率高于男性,中等入学率低于男性,女性门通过自己的努力在高等入学率中击败男性。但是等待她们的结果是——同样的工作,当男性薪酬平均为100元时,女性只能获得平均64元的劳动报酬。拥有权力的立法者、高级官员和管理人员中,男女比例同样悬殊。而有些人会在此时忽视这些不平等却傲慢地指出,这正是男女智商和能力的差别。

来源:微博 「车迷头条」 #社交网络女司机生存现状#

  社会对于女性的苛责,还体现在她们犯错误时被更严厉的对待。媒体不遗余力地竞相宣传女司机导致的车祸,而男司机的车祸往往被视而不见。与女司机相关联的永远是负面话题,以致「女司机」成为了马路杀手的代名词。而这些大部分看热闹的人是90后甚至00后男性,其中很多人都还未拥有自己的驾照。正是这些有着大学本科文凭的年轻男性,在还不怎么懂开车的年纪,就充满了对女性的偏见。

  我们仍然生活在一个男性化编码的构架里,需要改变的是架构本身,而改变架构意味着以全然不同的方式来思考权力。玛丽·比尔德尽心尽力地为女性呼喊发声:我所构想的权力的新定义,是一种“产生效用”、为世界带来某种改变的能力,以及被认真对待的权利——无论是作为个体还是作为一个整体。

  每个人都值得被认真对待,每个人都有权利发生。虽然唤醒男性本位的集体无意识的「道路阻且长」,但我们不会放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