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足》经典读后感有感
《缠足》是一本由高彦颐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3.00,页数:30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缠足》精选点评:
●中文书—I-Z(主馆五层) K892.29/bnu23
●開頭到中段算倒敘,最後又順序,敘事策略相當有意思。除了傳統小腳論著,還廣為徵引類書、俗曲、小說、筆記或日記,企圖從更廣的視野綜觀小腳並不是從頭到尾都無變化的歷史,但因為女性自身說法幾不可見,所有的證據中最有趣的還是二十世紀下半出土文物。 當然身為女性,最主要的讀後感還是:我的腳那麼大,那一部分不幸纏了腳的祖先,到底經歷了什麼?
●说采菲录是宝山真是太实诚了啊……
●10世纪到20世纪一千年的梳理,历史哲学观念不错,翻译文笔极好。话题的一言难尽,只能分角度爬梳了。
●好看好看。一口气看完大半。 放足:国家权力膨胀县级政府上演的荒诞剧场,与对女性的关怀无关,反而是对缠足女性的大规模羞辱。 金莲瘾者:国族历史之外一群宁静乐土上的自我耽溺男性。
●采菲录上建立起来的女性史、二手语言
●一到三章讨论近代史视角下的缠足,第四章讨论缠足在文献中起源(但感觉比较粗略),第五章阐述西北地域性与缠足中蕴含的性欲的关联,第六章从女性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及处理方式来审视缠足。缠足与放足的争论背后涉及的权力关系(男性地方精英、政府官员及被展示的女性)、x光机展示对旧有文化的颠覆性影响、旧文人以鉴赏为宗的所谓女性主义,均是亮点。后面略虚,好在第六章谈了不少实物,稍为弥补。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的G点,不一而足。
●典型的白左学术垃圾,有一些并非无可替代的史料汇集,但论证思路可笑肤浅,为缠足辩护的每一个理由都能用来为吸毒辩护。
●写的很好看 不过“结论”的东西不是很新鲜 我比较喜欢这种对文本的开放处理
《缠足》读后感(一):笔记和记别人的笔记
就是想象一个更复杂生动传统女性生活的世界。 客观来讲,现在好像也没有在叙事文本里看到男性知识和权力意志对女性的压迫。怎么就被莫名其妙敌对起来了 但是为自己发声是对的。 神话构建。欲望符码 但是说审美欲望用来取悦别人,这个肯定是不对的。 妇女地位是检验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准,这种话也可能是为了嗯输出自己的文化观念。 一种美好生活,而且是她们苦心经营维持的美好生活。 反正要是我,我也不能强迫别人去做什么呀。强迫别人去裹脚那也不对。 来自女性身体的真实声音同样被巨型论述理想中的“女性意志”所封装和掩盖了。 女性在这项运动中始终处于被敌视和被羞辱的位置,永远是苦难叙事的主角而无法解脱。 所展示的男女双方的互动关系。女性获得了一些什么,失去了一些什么男性获得了一些什么,也失去了一些什么。 男性如何运用其在社会性别体系中的权力,创造出了一种限制女性的文化;又描绘了女性如何加强和改造这种文化,并在种种限制中创造性地开辟出自己的生存天地。 社会性别”定义为“凸显权力关系的基本方法”时,它也已经染上了女性主义的色彩。 恢复前者的历史性,并消除后者的非历史性。这不仅有利于我们认识历史,也有利于我们认识现实
《缠足》读后感(二):永不消失的凝视
“缠足”这一话题产生了多久就谈论了多久,但无非都以谴责封建思想对妇女的压制为主,而高彦颐以不同的视角给我们呈现了一部缠足史,展现了不同的内涵。在这部书中,女性的声音没有被埋没,女性被真正的作为一个话语主体而呈现出来。
“玉足三寸波澜显,青瓦一片苔痕见”,女子的小脚素为文学中随处可见之叙述,为男子魂牵梦绕,据说辜鸿铭对小脚有着独特的癖好,还口诵“七字真言”:“瘦、小、尖、弯、香、软、正”,即便是在现在,一双大脚也会招人睥睨。时至今天,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无一例外都将“缠足”视为禁锢女性的封建陋习,把由上到下进行的“放足运动”看作是对妇女的拯救,在这一运动中,提出这一倡议的男性就像是童话故事里公主的骑士,将柔弱的公主从恶魔的爪牙下解救出来。却不知,这种“缠”与“不缠”丝毫没有顾及女性本身,全然在上层与男权的话语塑造中形成。
女性为何要缠足?男性对于女性的凝视起了很大一部分作用,当缠足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风俗时,那些不缠足者就成为了人们眼中的异类,大脚姑娘被小脚女人们讥笑,只能从事较为下层的工作,在婚姻大事中更是如此。直到外国人鄙夷国人妇女的小脚时,国人才恍然意识到这一“丢脸”的事项,开始放开妇女的裹脚布。但是他们却忘记了女人的缠足与男人的辫子不同,“缠足是一个无法还原的身体改造过程,一旦双足骨骼已经扭曲变形、新的肌肉惯性形成,便不能恢复原状,这跟男人的减辫完全不一样”。女人就这样如同玩偶般被随意摆弄,没有自身的处境与感受。
女性始终处于一种被凝视的地位,扮演着男性世界所规训的角色,贤良、淑德、温顺等等。我们一直倡导“男女平等”、“倾听女性的声音”。但是,现实的情况又是如何呢?“女汉子”“剩女”“女强人”“女博士”这类具有讽刺女性的字词层出不穷,舆论探讨也愈演愈烈。我们似乎在从一个“缠足”走向另一个“缠足”,女性真正的“自我”会不会到来呢?我们翘首以盼。
《缠足》读后感(三):不舒服的“享受”
这本书的英文题目意为“辛德瑞拉的姐妹们”,辛德瑞拉就是格林童话中的灰姑娘。原著中灰姑娘的故事要比现在通行的儿童版本“虐”得多,简直就是西方版的“削足适履”。
作者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这是我看到这本书时的第一反应,缠足不过是丑陋畸形的审美情趣,而且已经永远地成为过去了,废除缠足甚至作为妇女解放的符号之一。这是一件进步的事情,几乎是一件常识。
全然如此吗?作者写作本书就是想要提出并尝试回答这个问题。除了男性视角,作为这一“陋习”主角的女人们是如何看待“缠足”这件事情的,又是如何看待“放足运动”的呢?官方记录极少,作为当事人的女人们并没有对此发出声音。
在阅读本书时我也曾多次尝试把脚趾内折,想要略微体验缠足时的感受,试图去理解为什么有人能够为了畸形的美感而忍受如此漫长的痛苦。
“缠足始于五代之说,源自南唐李后主的舞女窅娘,美丽多才,能歌善舞,李后主专门制作了高六尺的金莲,用珠宝绸带缨络装饰,命窅娘以帛缠足,使脚纤小屈上作新月状,再穿上素袜在莲花台上翩翩起舞,从而使舞姿更加优美。” (百度搜索)
记得之前看过一个对陈巍(Nathan Chen)童年时的一位芭蕾舞老师的采访,他说,“我想你能从芭蕾舞中学到的一件事情是:如何不舒服并享受它。”(One of the things that I think you learned in ballet was how to be uncomfortable and enjoying it. )穿着尖头高跟鞋和去做“颌面部整形术”的人大概会比较容易理解其中的微妙吧?
作者在文章中想要表达的另一个观点是,人对自己的身体有重构的权利,那些对身体不友好的爱美方式并不能全部都以“陋习”作为解释,也来自于当事人对某种癖好的主动追求。陋习“恶”的部分我们已经知道得够多了,现在该去了解一下不那么“恶”的部分。持这一观点显然是容易被骂的,但是作者仍然觉得有必要把它说出来。
翻译苗延威,按照作者自己的评价是“本身就有本事写这部书”的人。内行的翻译最大程度地保证了译著的专业性。
《缠足》读后感(四):缠足与高跟鞋
之前看完写了这样一段短评:
令人手不释卷的那种好看,尤其翻译也好,不过第四、五章看得我很晕。作者尤其敏感的是近现代中国的男性精英在落后的焦虑之下,使用民族-国家和种族进化的话语重新规训和打压女性。她认为在缠足史中女性并非是全然被动的受害者,而是仍然具有一定的能动性。这个观点还是有争议的。令人想到“病梅”,当然被移入盆中加以修剪箝制的植物仍然活下来也开出了花朵,有其内在的强韧的生命力,甚至可能认为现有的状态就是美丽的标准。但它毕竟还是束缚的产物。而敲碎花盆重新移回地里的“解放”,却又是再一次的被要求改换方向生长。问题在于,什么样的束缚是束缚,什么样的解放是解放?如果说以往的缠足史研究过于片面和一边倒,那么这本书一样存在叙述上的不平衡。我不能完全同意她的观点。但问题确实存在:到底要怎样定义行动的自愿和主动性呢?
认为从缠足中发掘女性的能动性是极为荒谬的、走火入魔的文化相对主义,应该也是很常见的对这本书的观感。不过我后来想了下,觉得缠足-能动性的关系好像也没有那么荒谬。不少关于缠足的疑问大概可以比照着高跟鞋来看。仔细想想弓鞋的审美其实在现代女鞋的时尚里保存下来了。尖头不说(尖头鞋也是大热门,不止女鞋有,男鞋也一样),弓鞋的标配木制高底,和现在的高跟鞋其实是一个概念(木坡跟镂空放香粉步步生莲,则是聊斋十四娘的鞋子)。现代固然不再缠足,小脚也不再承载男性变态的审美观,但训练自己的足弓和脚底皮肤以适应高跟,或多或少也是一种对脚的摧残。
一般都认为缠足后行走不便,但也有记叙女性缠足后照样下田劳作且行走飞快。其中的矛盾之处,大概可以比照“不穿平底鞋没法走路”VS“穿12公分高跟照样如履平地能跑能跳”。摧残足弓的高跟鞋美不美?我是穿上高跟就没法走路的那种,也狠不下心为了好看训练自己穿高跟,且一向喜欢平底鞋。但我觉得穿了高跟确实显得更窈窕,尤其是拍照的时候很显精神。更有热爱高跟鞋的职场女性认为高跟赋予她自信与权力感。这当然可能是受环境影响形成的审美,在一个鞋子全是平底的世代里会觉得这样的审美眼光非常奇葩/不人性吧。但如果这样想,过去的世代里以弓鞋纤小为美的女性的心理也并不是那么的不可思议。
《缠足》读后感(五):缠足的另一面
缠足,一向被视为中国的落后习俗,是中国旧文明性别压迫的代表,因而,近代以来的放足运动,被歌颂为解放女性的进步。然而,在本书,作者却揭示了放足运动的另外一面。在放足运动进步主义,女性主义的表象下,其实隐藏着男权社会的凝视与民族主义的傲慢。
对当时的反缠足者来说,缠足代表着古代社会男权的审美取向,简单来说,女性压迫牺牲自己的身体以迎合父权。然而,在这套话语体系下,缠足的女性无疑是失声的,他们被理所当然的当成男权社会的牺牲品,深受“怜悯”,理应受到解放。然而,本书作者却揭示了缠足女性的主体性与能动性,认为缠足不是简单的压迫,而是女性将压迫转换为自我表达。现代以来,女性的束腰,戴耳钉,整容,穿高跟鞋,跟缠足一样,无疑对女性的身体会带来伤害,然而,我们能理所当然的认为,现代女性对美貌的追求,是对男性的迎合,为什么不可以说,人类对美的追求,是不分性别的,女性难道不能对自我有所表达?为什么要想当然的认为,女性的所思所想,都是为你男性而存在。以男权主义的傲慢反男权主义,难道不是很讽刺?
其次,反缠足者认为,缠足是中国落后与野蛮的象征,为中国的耻辱,所以,中华文明要复兴,要进入文明国家,就要反缠足。然而在古代却不是这样,在清以前,缠足被视为情欲的代表。在清军入关之后,汉族男性被剃发易服,汉族士大夫却抵制清朝的放足政策,以至于到了后期,甚至满人女性也有缠足的,为什么?因为在这里,女性的缠足被视为汉文明的最后阵地与精粹,女性的身体不是自己的,而是汉民族的。然而,到了近代缠足又成为性变态与压迫的象征。不管缠足与放足,女性的身体都被民族化,女性失去对身体的处置权,她的身体成为民族文明的微缩。在缠足与反缠足间,女性是失声的,终归是最大的输家。
以上是我对《缠足》一书的总结,不代表我认可本书的所有看法,本书最重要的地方,是提供了我们新的思考方式。让我们能超越传统的视角,重新评判缠足问题即其后的女性主义与民族主义。至于作者的看法是否正确,比如女性缠足是否真的是真的自我表达,还是是父权主义下的潜移默化;个人对自己的身体是否有绝对的处置权等问题,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