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橘子不是橘色的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橘子不是橘色的读后感锦集

2020-01-26 23:48:1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橘子不是橘色的读后感锦集

  《橘子不是橘色的》是一本由[英]加里·海顿(Gary Hayden)著作低音·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5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橘子不是橘色的》读后感(一):未经审视生活不值得过!

  “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这句名言出自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 很多人听到这句话,犹如当头棒喝,大初醒。是啊,自己走过了那么多时光,回首去看,发现自己过得浑浑噩噩,好像被什么裹挟而去,转眼数年! 苏格拉底提醒我们思考自己每一个状态,用哲学眼光审视自己的生活。 在我的印象里“哲学”这门学科是非枯燥聊的。哲学类的书籍根本不会碰,谁没事会去看一帮“疯子”的疯言疯语呢?那样做不也成了一个“疯子”吗?但最近还真看了一本关于“哲学”的书,发现了很多“疯子”其实脑洞很大,有意思的很!

  这本书叫《橘子不是橘色的》,光听这个名字就觉得可笑,橘子怎么可能不是橘色的?脑洞够大吧,看过这本书,才发现生活中显而易见现象,都可以是哲学家研究问题。 书的作者是加里.海顿,是一位哲学知识普及者,同时也是一位记者,长期为英国《泰晤士报》撰写专栏。 他出版的这本《橘子不是橘色的》包括四十三章节,从逻辑政治伦理理等方面入手,为大讲述了哲学家们有意思的哲学思考,作为一名哲学硕士加里.海顿也在书中阐述了自己的思考。 比如说世界认识,我们都知道物质构成说,有唯心说,在本书中作者还向我们介绍了“世界3”这个概念,这位哲学家认为世界可以分为世界1、2、3。世界1是物质,世界2是心智,世界3就是我们心智的产物,像音乐作品绘画作品等等。 按理论提出者模式来看,还真是那么个道理。我的大脑跟着这篇文章,做了一下广播操,这脑洞比较开阔! 回到书名《橘子不是橘色的》,这是本书中的一篇关于物体第一属性,第二属性的文章颜色是物体的第二属性,不是物体的自身属性,是物体与接受相互作用的属性,所以只能说“橘子看上去是橘色的”。 看到这儿真觉得烧脑,一个橘子,是橘色的怎么样,不是橘色的又怎么样,作为一个水果能吃就行了,还非得第一属性第二属性的定义讲讲人话不行? 但是当我拿起一个橘子要吃时,马上想到有个哲学家说过“橘子不是橘色的”,我看到的橘色是橘子与我相互作用结果,我要品尝的也是它第二属性。哈哈,哭哭脸,吃个橘子还得想想哲学,也是疯了吧! 说了这么多《橘子不是橘色的》这本书的不好,它有没有一些好处呢? 如上文,吃个橘子想想哲学家的思考,想想橘子的属性,这是不是就是苏格拉底说的审视生活呢? 在我这个哲学小白来看,是的! 哲学这个东西虽然高深莫测,但哪个思想学说不是由生活中的小小现象而来?哲学家经过深入地思考,反复论证,以证实自己学说的正确性。他们的论证过程充满了思辨燃烧脑细胞,为我们打开一扇奇异大门,给经常思考吃喝拉撒睡的大脑,带来点不一样的东西,也可以算做读哲学书的好处了! 读哲学书不是读读就行,最关键得思考,哲学家的思想是否正确,他的思想是否有开创性,这种思想的现实意义是什么,在怎样的范围内能够保持其正确性,这些都是思考的内容。 或许,你觉得思考这些没什么用,但与哲学家同行,随着他们的思想起落,学会用哲学的眼光审视生活,还会离我们很远吗? “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未经思考的书就是没读。加里.海顿的《橘子不是橘色的》,就是一本迫使你思考的书。 本书的书名虽极具矛盾诱惑力,又很像绕口令小心入坑,不怕开脑洞的可以随着加里.海顿念着绕口令来烧脑了。

  《橘子不是橘色的》读后感(二):导 言

  哲学家都是一帮聪明家伙,其中有一些聪明得不可思议。这帮家伙却经常提出一些稀奇古怪观点

  就拿德国哲学家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来说吧。他设计出了人类第一台计算器;与同时代牛顿,各自独立发明出了微积分;在物理学逻辑学历史图书馆学和神学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没人比他更聪明了吧!然而,他却声称,物体并不具有形状大小;不可能存在比人类世界更好的世界。

  再来看看法国哲学家布莱士·帕斯卡。他在真空理学方面做了开创性的工作;发明了注射器;向人们呈现了什么是“帕斯卡三角形”;他还是概率论发明者之一。然而,他却说,你应该相上帝存在,即便你对此有所怀疑

为何哲学家如此奇特

  哲学充满了奇谈怪论。阅读此书,你会发现,历史上最深刻思想家曾经有过这样一些断言:物质不存在;独角兽真的存在;婴儿应该下地狱;你的思想不会影响你的行为

  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哲学到底是什么,竟会让人产生如此多的奇思怪想?如此聪明的一群人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这些惊人之语?或许天才疯狂本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还是说有其他一些原因

  好吧,产生这些奇怪想法的主要原因,也许正在于哲学本身的特点。哲学关注的是终极问题。这意味着,哲学家时常发现,自己在处理的问题是思维极限和前沿,而这些领域正是产生奇思怪想的地方

  想想那些前沿物理学家吧。他们试图发现事物量子能级发生了什么,或者,在黑洞中心发生了什么。他们描绘的世界图景与人们的常识有着巨大差异:在那样一个世界,时间空间弯曲的;基本粒子既构成又消解了实在之物;存在着多重宇宙

  哲学家跟这些物理学家很相似,也会提出艰深的问题。

  这些问题触及,甚至超越理性的极限。

  · 心灵如何与身体发生关联

  · 我们可以对事物抱有绝对信念吗?

  · 如果生命有意义,意义到底是什么?

  · 是什么使得有些行为是“对的”,而有些是“错的”?

  · 如果真有上帝,上帝会是怎样一种存在?

  在探究这些问题的时候,哲学家们跳出了日常的思维束缚。因此,他们会构想出一些听上去很奇怪的观点一点也不奇怪。

怪异之种种方式

  本书涉及的哲学观点都很怪异,然而,它们的怪异之处却各不相同:有些观点似乎明显是错的,比如,约翰洛克说“橘子不是橘色的”;有些观点令人震惊,比如,圣托马斯?阿奎那说“手淫强奸可恶”;还有一些观点似乎看起来讲不通,比如,毕达哥拉斯说“万物皆数”。

  当你最初接触到某些观点时,它们似乎显得很怪异。然而,一旦你停下来仔细思考,情况就并非如此了。某些观点刚被提出时,被认为很不靠谱,但随后就变得非常主流了(至少在哲学家中是主流)。这让我们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

怪异而正确?

  惊世骇俗的观点并不一定是错误的观点。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你将遇到让你感到惊讶好笑困惑甚至被冒犯的观点。当然,你也将遇到让你感到信服的观点。有时,你会发现,在你所认同的观点中,有些是你一开始就认同的,而有些是你从未想过你会认同的。

  所以,不要怪我没事先提醒你。当你读完这本两百多页的(原文如此,中文版的页数与排版有关)书,你有可能会深信如下观点:橘子不是橘色的;事物不是客观存在的;哈利·波特真实存在;这个世界并不真实。

如何阅读本书

  我把本书分成了43个独立章节,每个章节处理一个哲学问题。题目涉及伦理、逻辑、政治、形而上学心理学、性和宗教。一般来讲,最好按章节顺序进行阅读,并在每个章节之间花一些时间作思考。不过,你也不必非得这么做。你可以根据我在章节后写的提示进行跳转,或者,只要你喜欢,随便怎么读都可以。

  我会在每章开篇介绍一个怪异的观点,然后,给出这位哲学家就这一观点所做的论证。通常情况下,我会先从认同的角度分析这位哲学家的观点和论证。接下来,我会做出一些评论,有些评论实际上是在质疑他的观点。总之,我将尽可能保持公正,由你自己决定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每章结尾处,我会给出与本章内容相关的要点,以便于按兴趣跳阅的读者检索。在本书末尾,我给出了一些延伸阅读的建议。如果你发现某个哲学家或某个特别的观点让你十分感兴趣,你可以通过这些建议找到更多的阅读书目

  祝你阅读愉快,并享受哲学思辨的快乐

  《橘子不是橘色的》读后感(三):我不是我,只是看上去是我

  一提到哲学,可能大多数人都会皱着眉头、摇着脑袋说“太深奥、看不懂、不感兴趣”,那可能是因为你没有参透它的玄机

  记得上学那会儿上哲学课时全班只有两个尖子生听讲,其他同学包括我在内不是睡大觉就是看课外书,反正考试前背背就能过关。而且秃头的中年男老师也不管我们,唾沫横飞地在讲台上比手画脚,讲得很我,似乎觉得能有两个学生听课他已经很满意了。

  现在想来,可能是因为研究哲学的人都达到了一种超脱境界吧?

  后来在一堂哲学课上,我睡醒一觉,刚好小说也看完了,实在闲得无聊,见老师讲得挺开心好奇的我就听了一耳朵,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觉得哲学非常有意思。后来,课上听讲的就变成了三个人

  那么,哲学到底是什么呢?它的定义为——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同时又是方法论;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精神知识的概括总结;哲学又是一种高层次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反映

  定义的第一句指出哲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第二句指出哲学和具体科学关系

  第三句指出哲学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

  也许你还是觉得如坠云里雾里,而且哲学和我们每天穿衣吃饭上班睡觉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我倒是觉得,有时候,懂点儿哲学,会影响你的思维习惯。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这本《橘子不是橘色的》中,就介绍了43个伟大哲学家们的奇谈怪论,算是目前很流行的“一本正经胡说八道”,读起来很有意思。

  这本书的作者加里·海顿(Gary Hayden)是位哲学硕士,同时还是记者和哲学普及者,长期为英国《泰晤士报》的教育副刊和诸多杂志撰稿。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的认知会不断地被刷新甚至颠覆,脑洞大开的同时让你觉得,人生如此奇妙,居然会有这么多位大咖不按常理出牌,语出惊人地罗列出很多奇葩的哲学观点。

  那么,这些历史上最深刻的思想家们到底提出过多匪夷所思的断言呢?在这本《橘子不是橘色的》中你会读到:物质不存在;橘子不是橘色的;自私美德;你的思想不会影响你的行为等。

  其实,哲学关注的是终极问题。这意味着,哲学家时常发现,自己在处理的问题是思维的极限和前沿,而这些领域正是产生奇思怪想的地方。

  书中提到:人们可以做出绝对不自私的行为吗?答案肯定的。不过,有一个叫心理自我论的思想流派断言,没有绝对的利他行为,最终都是基于自利。

  这点我非常认同。

  我有个朋友特别领队,每次几个人出去旅行,总是由他来制定行程计划,包括每天几点起、几点集合,一天三顿吃什么,乘坐什么交通工具,走哪条路线……基本都是他说了算。因为他的建议相对合理,再加上其他人懒得动这个脑子、操这份心,于是每次大家都按他说的来。

  每次旅行结束后,他都会说:“唉,你们不知道我有多累。”我却觉得,他本身是极其乐意当这个领队的。

  他很不服,说“你来试试”。我道:“你既然这么累,为什么每次还这么热衷呢?那是因为你能从中获得锻炼,比如信息采集能力,比如时间管理,比如规划力。除了这些个人能力的提升给你带来的成就感外,在大家听从你的安排时,你还得到了心灵上的极大满足,足以抵消你的累。”

  他不再反驳了。

  因此,《橘子不是橘色的》告诉我们:所有看上去无私的行为都可以做类似解读,一个年轻人在某机构义工,可能是为了让自己感觉良好,或为了给朋友们留下深刻印象;母亲半夜照顾生病的孩子,则是被自己的情感需要驱动……

  人们可以把这种观点表述为,所有行为最终必定是自利的行为。逻辑如下:你自愿开展的任何行为,一定是你想做的事情。那么,最终而言,你做这些事情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这意味着,你终究是为了自我利益而做这些事情的。

  不信你可以去解读一下身边人的行为。

  《橘子不是橘色的》中提到的关于橘子的故事是这样的:

  世间万物都作用于我们的感官,并在大脑中形成观念不同的物体拥有不同的属性。属性分为:第一属性(形状、大小和运动)和第二属性(颜色、触觉味道)。

  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认为,第二属性不是物体自身的属性,而是物体与直觉接受者互相作用所产生的属性。因此,我们不应该说橘子是橘色的,而应该说,橘子看上去是橘色的。

  这就好比我跟你说“今天的天好蓝啊”,但是如果你头脑中的蓝色和我认为的蓝色的概念不同的话,也许你就不会赞同我的话,认为天色灰蒙蒙的呢。

  再来看个例子:

  一天晚上,A下班后开车回家,不小心闯了红灯,幸运的是,路上没人。晚些时候,B下班后开车回家,在同样的位置也闯了红灯。不幸发生了,一位正在横穿马路的老人被撞死了。

  现在,问你一个问题:B所犯的错误比A更严重吗?B应该比A受到更严厉的指责吗?

  多数人会认为,二人所犯的错误是一样的,所以受到的谴责应该也是一样的。但是,这些结果却很大程度上是由运气所决定的。尽管我们的道德直觉告诉我们不应该这么判断,但实际上,我们还是会更严厉地谴责不走运的B而不是走运的A。

  当代美国哲学家托马斯·内格尔使用“道德运气”一词来描述这种情况。当我们表扬或批评他人的行为或行为后果,而这些行为或行为后果很大程度上不受当事人的控制时,道德运气就产生了。这是一种令人困惑甚至自相矛盾的现象。一方面,对人们控制不了的行为以及后果给予表扬或批评,似乎是非理性的;但另一方面,我们确实又在这么做。

  道德运气包括先天运气(由天生品格或个性决定的)和环境运气(天时地利)。

  人们可能会说,运气主宰着我们所有的行为。

  然而,如果这一论证是正确的,我们怎么可能谴责人们的行为呢?谴责人们控制不了的行为似乎是毫无道理的,如果运气决定所有行为,我们似乎就只能得出结论说,没有任何人应该为他所做的任何事受到谴责。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被绕晕了呢?

  同样烧脑的还有哲学中最令人感到困惑的问题:世界上存在着多少类别的事物?有些一元论哲学家说,只有一类事物。比如,唯物主义者就认为,每件事物都由物质构成。而唯心主义者则认为,每件事物都是由心智构成的。

  大多数人认为,科学方法是按部就班的。首先,科学家要做大量的观察。然后,基于观察,构建出一个理论。如果通过了检验,理论就被证明了。

  但另一个人说,科学不是也不能用这种方式来定义,因为没有任何科学理论可以得到证实。

  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你会不由地发出很多比如“嗯、哦、对呀、没错”这类的语气词,但是当这些观点被反转到另一面时,你会发现,“也没毛病”。

  由此你会提出质疑:难道我是傻的吗?我的思想这么容易被颠覆吗?

  看到这里,我建议你该好好思考一番: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是谁?

  如果有一天,你参透了这些玄机,就说明你真的读懂了哲学,同时也琢磨透了何为人生,以及你该如何驾驭它。

  《橘子不是橘色的》读后感(四):《橘子不是橘色的》| 用怪异的哲学观念在生活中打怪升级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听到有人谈论哲学,我们会觉得很奇怪。我们觉得哲学太深奥,可望不可及,所以觉得谈论哲学就是在装,在炫耀。

  我们以为的哲学是这样的:

  “我是谁?”

  “上帝是否存在?”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一上来就抛出这么难的问题,换做谁都会排斥,毕竟大家都只想轻松地聊天。

  但是有些哲学又很奇怪:

  “橘子不是橘色的”

  “自私是美德”

  “哈利波特真的存在”

  ……

  我们会觉得把这些称作为哲学问题十分滑稽,但是这些匪夷所思的观点都出自于历史上有名的哲学家。

  这些有趣的哲学理论可以在《橘子不是橘色的》中找到。作者加里·海顿是一位哲学普及者,长期为英国《泰晤士报》的教育副刊和诸多杂志撰稿。作者的文风诙谐有趣,让晦涩难懂的哲学观点都变得生动有趣。

  《橘子不是橘色的》汇集了43个哲学史上著名的思考挑战,每章开头都会论述一个怪异的观点。作者先从认同的角度分析观点,然后再提出其他哲学家们异议的声音,最后结尾时作出一个公正的点评,意在让读者思主动思考。

一、选择摇摆不定还是主动思考?

宇宙是单一的、恒定的球体,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没有任何事物在运动,也没有任何事物在变化。

  你能想象提出这个观点的是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巴门尼德吗?

我们周围的世界,我们看到、听到、触到、尝到和闻到的世界,都不是真实的世界,而是一个充满影子和幻觉的世界。真实的世界是永恒的、不变的、只能被智者所洞见。

  这段惊人话语竟出自于鼎鼎有名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他可是古希腊三大哲学巨擘之一,师出苏格拉底。

  我很是怀疑,这些观念真的不是误人子弟吗?

  然而,在我提出这类疑问时,忽略了一个关键因素——这些在我们看来是常识的东西,可是经历了几千年的不断推翻、质疑、更新之后才在我们思想中根深蒂固地传承下来的。我们认为再普通不过的常识、思想并不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天赋,我们只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罢了。

  这是我在这本书中学到的第一课,主动思考!

  最近看《奇葩说》打辩论,我的思想就跟不倒翁似的,摇摆不定。正方说完倒向正方,反方说完又跳票。其实我从未认真地思考过辩题,也没有自己的观点,我只不过被节目带了节奏。

  我们都喜欢华美的东西,信服听起来高级难懂的言论。尤其是现在网上传播的各种信息,经过一系列高级的装饰,把我们唬的一愣一愣的。我们变成了看到什么就信什么,听到什么就信什么的不会思考的高等动物。现在肥胖率逐年攀升,如果我们再不多思考,可就真地会向二师兄看齐了。

  学习哲学让我们主动思考,锻炼大脑。

二、这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1 判断对错

  苏格拉底曾说过:“经过恰当培养的理性可以让我们过上良善而幸福的生活。一旦我们真的知道了什么是良善之物,就会择善而行。行为不端的人,只不过是无知而已。”

  此话一出,一时激起千层浪。人们纷纷提出质疑,认为苏格拉底的观点太过理想化了,不具备实际操作的可能性。

痛苦的人生经验告诉我们,理性重要却无力。知道何为善与能够践行善,这两者之间有巨大鸿沟啊!

  但是请相信哲学大师苏格拉底是不会随随便便语出惊人的,他认为善即是快乐的事物,恶即是痛苦的事物。人人都是享乐主义者,没有人会愿意痛苦,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善。而现实中仍然有很多作恶的人,因为他们并非真正明如何区分善与恶。

人人都是享乐主义者,所以我们总是会选择最多快乐和最少的痛苦——前提是我们能正确地判断什么是快乐和痛苦。

  从苏格拉底这个观念进行思考,或许判断快乐和痛苦就是区分对和错。但是我们越来越难以辨认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了。

  因为思维的局限性和人为的恶意操作,让我们经常判断失误。一出热门新闻,我们不经思考就主动扮演上帝,站在道德制高点对“加害者”肆意批判。由此衍生出了“网络暴力”“键盘侠”等现象。然而先入为主的我们经常被真相打脸,之后又换个角度进行指责。

  我们之所以会那么轻率地评判一件事或者说不会区分对错,内在因素是因为我们的学识、阅历不够。再加上神通广大的网络向我们传输着五花八门的信息,到处充斥着“权威的言论”“正义的声音”,这种外界因素进一步限制了我们区分对错的能力。

  在这种双层攻击下,我们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而最常见的判断就是我们常常将“追求快速”与对和快乐联系在一起。快速瘦身、快速掌握某种技能、快速“爽”......我们过多地沉迷于获得“快”,而忽视了其背后存在的风险。

  极端减肥,轻则反弹更胖,重则患上进食障碍症,焦虑抑郁;“30天学会一项技能”“写作速成班”……抹去了获得知识需要的刻苦和持之以恒,让我们形成成功可以很容易的错觉;网络上的一些不良平台经常用“快”“容易”来引诱资金紧张的网友,无计可施的网友分不清他们花言巧语的哄骗,最终走向了恶魔。

  因为不会判断对错,我们逃避困难、害怕辛苦、缺乏毅力,倾向于走捷径,选择用轻松、快爽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结果带来了更多的烦恼和痛苦,甚至是更大的危机和风险。

  我始终相信“上帝馈赠你的每一分礼物,都会在背后明码标价”,然而这个代价并不是谁都能承受的。在哲学中思考,我们应该学会判断生活中的对与错,分清真正的快乐与痛苦。

  2 质疑权威

如果善被定义为上帝所命令的事物,那么上帝自身的善性就是毫无意义的。如果‘公义的上帝'要求我们做的事情,与另一个全能的魔鬼要求我们做的事情一样,那还有什么善与恶的区别呢?

  我们一听到某某人是某领域的权威,就立即在心中给他们立起牛人碑。权威给我们输出观点学术时,我们的小脑袋频频点头以示认同,总结起来就是权威说啥就是啥我们没有意见。其实我们多半是被高级的用语给唬住了,不敢提出质疑。

  上学时老师在学生们眼中就是权威的存在,他们的形象高大且正派。对老师教授的知识有新想法也不敢质疑,因为老师不会错;老师的言行举止有不恰当的地方,学生也不敢指出,因为学生不该批评老师;老师是全能的园丁,对老师的授课有异议的学生都是坏学生……

  但是,为什么老师就不能出错呢?为什么权威就一定是对的呢?

  在我们的潜意识里,老师/权威不会出错。我们有异议,只能说明我们才疏学浅。但是,如果始终没有人去质疑他们,久而久之,权威就会被供上高高在上的神坛,就更加不会有人冒着被千夫所指的风险去质疑权威。而我们的思想会因为无法创新而受到局限,也就难以进步。

  上世纪50年代,脂肪被认为是肥胖的元凶,低脂饮食成为饮食界的主流,商家们纷纷推了低脂食物,深受消费者的追捧。但奇怪的是,低脂之风并没有减少全球的肥胖率,反而引发了一系列的肥胖问题。

  这是因为大家在追捧低脂饮食的同时将糖分对身体的不良影响一棒子打死。为了改善低脂食物的口感,商家在配料中加入了大量的添加糖。风水轮流转,几十年后“脂肪是元凶”这一理论被推翻了,人们发现高糖饮食才是长胖的元凶。于是低糖饮食变成了饮食界的主流……而现在,我们又被告知高脂高糖才是罪魁祸首,我们表示心很累……

  但欣慰的是,这些关于肥胖、健康的观念一直都在被质疑中得到纠正。看似不断被打脸,实则是在不断进步。我们这些吃瓜群众必须要明白,对任何一种理论都不应该抱着“权威即真理”的心态,我们应该保留质疑,注重自我认知。

三、选择快乐的数量还是质量?

  吃到美食会快乐,见到偶像会快乐,考到高分会快乐,得到好工作会快乐……快乐是最平常的情绪,但也变得越来越难。特别是在进入社会之后,快乐的频率越来越低。

  快乐出现在我们穿着一双新鞋去上班,但在同事暗指不是名牌后瞬间消失;快乐出现在我们终于脱单,但在朋友直言没有别家伴侣出色后黯然失色;快乐出现在我们终于获得了领导的认可,但在亲戚嘲讽比不上别人家的子女后被瞬间打入谷底……这些快乐的情绪被熄灭后,随之而来的是低落、自卑。

  我们发现,在与他人的快乐对比后,我们的快乐就变得黯淡无光。因为一旦开始比较,快乐就不再是发自内心的纯粹情绪。

  哲学家杰米里·边沁认为所有快乐只有程度上的差异,而没有品质上的差异。没有哪一种快乐天然就比另一种快乐更高级。

  根据边沁的“最大幸福原则”,他认为快乐是以数量来衡量的,提出了一种用于计算行为所带来的快乐和痛苦数量的方法。他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图钉游戏(一种以图钉作为道具的孩童游戏)与音乐和诗歌的价值毫无二致。”

  但是他的学生密尔却提出了异议。他认为快乐不应该仅仅用数量去衡量,质量也非常重要。他还将快乐做了低级和高级之分,像食欲、色欲带来的快乐就被划分为低级的快乐,而友谊、艺术、音乐等就被划分为高级的快乐。

  师徒两人一个倾向于数量,一个倾向于质量。究竟哪一个是对的呢?作者并没有给出答案,需要我们自己探索。

  快乐会因为每个人所处的社会阶层、人生阶段的不同而不同。穷人和富人,成人和孩童,他们的满足点和欲望都不在一个位置上,所以怎能判断谁更快乐呢?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最大的快乐是守着小家,安稳一生;对于一个孩童来说,得到自己想要的玩具,嘴里舔着棒棒糖,已是最大的快乐;对生命垂危的富翁来说,拥有一天像普通人一样的健康生活,已是所求的最大快乐……这些在他人眼里不重要的事,却是某些人心中的最大渴求与快乐。

  快乐不应该被划分,它本是我们发自内心最纯粹的情感,我们应该享受那些令我们感到快乐的珍贵时刻。我们可以不理解别人的快乐,但是请不要破坏别人的好心情,毕竟快乐来之不易,不要随意践踏。

四、以平和的心态应对起伏的生活

  罗曼·罗兰:“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

  我们期待一帆风顺的生活,可那只是梦幻,生活起起伏伏伏伏,磨难多于安稳。面对困境,有的人无法接受面对,最终选择妥协放弃;而有的人选择迎难而上、坦然面对,这种强大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需要经过多次的打怪升级才能炼成。

  肯德基是全球最大炸鸡快餐连锁企业,它的创始人——哈伦德· 山德士,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山德士40岁时才开始经营炸鸡店,生意火爆。肯塔基州州长为了感谢他对当地餐饮的贡献,特授予他肯塔基州上校官阶。然而“二战”让山德士的事业从高峰跌入谷底,他甚至还要依靠救济金生活。当时山德士已经56岁了,但他并没有因此一阕不振放弃生活,他用平和的心态接受挫折并重新上路。

  2年的时间里,这位花甲老人坚持不懈地从肯塔基州到俄亥俄州去宣传他的炸鸡配方。当他第一次得到饭店“好吧”回应时,他已经被拒绝了1009次。最后因为他的不放弃,他成功了。谁都想不到山德士还会成功,毕竟不是谁都能面对生活的巨大落差,也不是谁都有勇气在花甲之年重新开始……

  山德士不但有胜于常人的努力,还有强大的心理素质面对得失。比起怨天尤人、感叹生不逢时,他更喜欢用一种平和的心态来应对生活的起起伏伏、变换莫测。

哈伦德· 山德士佛陀哲学的核心思想是,痛苦和不满源自于心灵对人生境遇的反应方式。这个世界无物永恒:成功之后是失败,快乐之后是痛苦,生命之后是死亡。从根本上来讲,这些事物都不在我们的掌控之中。然而,我们能够掌控的,或者说至少能够学者掌控的,是自我心智对于这些事物的反应。

  很多人可以平复成功后产生的心理变化,但是他们未必能面对跌落谷底带来的巨大落差。

  生活对谁都不会手软,但选择勇敢直面生活的人少之又少。困境也许会让我们练就过硬的心理素质,也许只会让我们连连屈服。我们很难阻止那些我们预料不到的事情,我们无奈且无力,尽管如此,也请认真享受每一天的朝阳与夕阳,因为就算再波折,我们也要学着以平和的心态积极面对。

  在我们的印象中,哲学家是一群善于思考的聪明人,他们的言论行为稀奇古怪,甚至有点不合群。《橘子不是橘色的》是一本诙谐有趣的哲学入门书籍,书中的43个哲学观点,有些咋看无厘头,可仔细一想,竟蛮有道理的,当然也有一些我实在无法认同的观点。

  我们不是哲学家,也未必有哲学家那么聪明,但是我们可以从自身出发,结合生活,让哲学在生活琐事中变得接地气,为我们所用。

  《橘子不是橘色的》读后感(五):自私是美德?无人应受谴责?哲学家们都在想什么!

  你们小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的父母可能是妖怪?

  小时候,有一天午睡,我看着睡着的妈妈想:我妈会不会已经被妖怪吃了,妖怪变成我妈的样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把我吃了。越想越害怕,最后转过身默默睡着了。长大后,我告诉我妈,她说我这是胡思乱想。

  后来我发现,这算什么,哲学家整天琢磨的事儿,那才叫奇怪。笛卡尔就说过:“人们不可能再提出任何奇怪而不可思议的问题了,因为这些问题都被哲学家们提过了。”

  《橘子不是橘色的》就是一本记录哲学家们奇谈怪论的哲学入门书。作者加里•海顿是哲学硕士,也是一位哲学普及人,长期为《泰晤士报》的哲学专栏写作。他把哲学史上的43个思考难题,从正反两方面来进行了讨论,语言风格轻松幽默。这本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告诉你一个确定的答案,而是让你读完后自行决定是否认可这些观点,你会发现,听起来奇怪的想法未必是错的。

  一说起哲学,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群书呆子干的事,和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关系?但是,你可能想错了。当街坊大妈说:“这都是命啊”,她此时相信了决定论;当你妈说:“人这一辈的,赚那么多钱有什么用,到头来都得死”,她在说虚无主义;当有人劝你“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你的选择决定了未来的你”,他信奉的是萨特的存在主义。其实,哲学在生活中,早就有了很多世俗的版本。

  美剧《六人行》中,有一集菲比和乔伊争论,人能不能做到无私?菲比认为,特蕾莎修女是无私的,乔伊反驳说,特蕾莎修女在帮助别人的时候,自己也得到了快乐。所以,还是有私的。

  那么,人到底能不能做到绝对地利他?哲学中有一个派别,叫心理自我论,它认为,我们做出的每一个利他行为,最终都是自利的。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有一次,霍布斯看到一个困苦的乞丐,他翻遍了全身上下来救助这个乞丐。有人说他仁慈、慷慨,霍布斯却说:”看到这个老人的困苦状态,我深感痛苦;对他伸出援手,让我感到内心安宁。”所以,他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基于自利的动机。

  按照心理自我论,很多利他行为,比如志愿者支教、父母照顾自己的孩子、对陌生友善,都是为了满足我们自己的内心需求。然而,心理自我论的问题在于,内在动机是外人不可知的,没有证据能够证明所有人都是这样想的。心理自我论的缺陷还在于它要证明自己,就会陷入循环论证的陷阱,即“前提和结论都是一回事。”

约翰:那个家伙做的事情显然不是自利行为。 简:确实,它看上去不是自私的行为。但实际上,他有自利的动机。 约翰:你怎么知道的? 简:因为所有的行为都受自利动机驱动。

  心理自我论留给我们的思考是,到底有没有绝对的无私?他人的动机我们无从得知,但是,我们可以从观察自己开始,我们有没有做过一件利他的事情,自己却没有得到任何满足?

  大家还记得朋友圈曾经转发的一个连衣裙图片吗?有人看到的是蓝+黑,有人看到的是白+金,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候,哲学家又说了:橘子不是橘色的。

  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把物体分为第一属性和第二属性。

  第一属性包括:形状、大小和运动。洛克认为:"它们可以被称为真实的属性,因为它们真实存在于物体中。”第二属性包括颜色、触觉和味道。这是我们每个人感知到的概念,不是事物本身的属性。

  洛克认为,当我们看到一个橘子,我们看到的不是橘子本身,而是橘子微粒与大脑粒子之间碰撞产生的结果,也就是说,橘子作用于我们的大脑,在大脑中形成橘子的观念,然后这些观念把橘子呈现给我们的意识。

  我们通过形成观念,间接感受到橘子。所以,我们感受到的橘子并不是橘子的事实特征,而是我们的感官所产生的观念。所以,应该说“橘子看上去是橘色的”。

  对此,科学是怎么解释的?

“橘子表面的原子受到了光线的影响,然后光线又作用于我们的眼睛,所以我们才看见了橘色。”

  那么问题是,你看到的橘色和我看到的橘色,是同一个颜色吗?

  有一天晚上,A开车闯了红灯,幸好那时没人,因此也没有产生严重的后果;B就不那么幸运了,B在另一天的同一时间,也闯了红灯,但是不幸的是,刚好人行道上有行人,B撞伤了这个人。在这样的情况下,B应该比A承受更多的谴责吗?

  从理性上看,A和B应该受到同样的谴责,因为他们所犯的错误是一样的,只是A的运气比B好,没有造成什么后果而已,而运气是人无法控制的。然而,实际中,人们的判断很大程度上受到结果的影响,我们通常会认为B的错误更大,应该受到更多的谴责。

  美国哲学家托马斯•内格尔提出了“道德运气”来形容这种情况。当一件事的后果不受当事人行为的控制,我们却因此而表扬或批评他人的行为时,道德运气就产生了。

  婴儿一生下来,有的情感需求低,吃饱了就睡,很省心;有的情感需求高,需要大人细心呵护,才能得到满足。这些天生的性情很难说是婴儿自己选择的,这种与天性相关的运气,就可以说是先天运气。另一方面,还存在着环境运气,你生活在哪个国家,哪个家庭,遇到什么事情……这些都是后天的环境因素,不受个人控制。

  既然我们的一生由先天运气和环境运气决定,归根结底,我们所做的每件事都是由自己无法控制的运气所决定的,是不是就无人需要为自己的行为受到谴责了?

  但这种说法似乎忽略了自由意志。很多人看到自由意志以为说的是自由,以为是想干嘛就干嘛的状态。哲学上的自由意志,是说人的选择取决于我们自己,我们能够决定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选择,与哲学中的决定论和机械论相对应。

  如果你认为自己有自由意志,那么你就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你不相信自己有自由意志,那么你可能是决定论的拥护者,那么接下来要回答的问题就变得很虚无,既然人的意志是被物理定律所决定,那么我们努力生活、辛苦工作的意义是什么啊?人生还有什么意思啊?

  所以,威廉•詹姆斯说:“我的第一个自由意志行动将会是相信自由意志。”

  我们怎么知道自己不是和《黑客帝国》一样,我们怎么知道所感知的世界是真实存在的?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笛卡尔想,这些我们都无法知道,但是我正在思考这件事不是能够证明,至少“我”是存在的吗?所以,“我思考”能证明"我"是存在的。

  笛卡尔相信宇宙是由心灵和物质构成。心灵决定了我们会思考,但是不占据空间;而物质占据空间,但是不会思考。这就是“二元论”,是哲学史上争论最多,也最难处理的问题。

  仔细想一下,心灵这个东西真的很难理解,没有形状,不占空间,那它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呢?然而,在美剧和科幻电影里,又随处可见,我们都有点习以为常了。

  豆瓣评分9.2的《爱、死亡和机器人》,第一集《桑尼的优势》里面的桑尼,不就是二元论的代表吗?桑尼被一群暴徒伤害过,她驾驭着自己的怪兽在斗兽场上屡战屡胜,桑尼的优势到底在哪?一直到剧终反转时,我们才发现,怪兽就是桑尼的本体,桑尼的身体已经被毁坏,而她的“心灵”现在怪兽体内。别人是控制怪兽在战斗,而她是“心灵”和怪兽融为一体在战斗。

  不仔细想,还真没发现自己默认了心灵和身体是可以分开存在。

  读书的快乐和看电视的快乐,哪个更快乐?读书真的比看电视更有品味吗?

  英国哲学家杰里米•边沁认为“快乐只有程度上的差异,而没有品质上的差异。没有哪一种快乐天然就比另一种快乐高级。”不得不说,边沁在享乐这一点上,是个平等主义者。

  边沁认为:“所有艺术和科学的效用及其价值——既指娱乐方面也是指猎奇方面,与它们所带来的快乐大小成正比。”他还认为:“图钉游戏(一种儿童游戏)与音乐和诗歌的价值毫无二致。”所以,我们怎么能认为自己读书的快乐,就一定优于别人看电视的快乐呢?

  站在边沁对立面的则是他的学生密尔。密尔在二十岁的时候,遭遇了一次为期6个月的精神抑郁,边沁的快乐法则没能帮助他走出抑郁,最后是威廉•华兹华斯的诗歌让他找到了解药。

  因此,密尔认为,边沁错了,快乐的质量非常重要,有些快乐就是比其他的快乐更有价值,比如欣赏艺术、音乐、诗歌的快乐是高级的快乐,而像吃饱穿暖这种生物本能则是低级的快乐,人类需要追求这些高级的快乐,这是人与动物的区别。

  问题是,你同意快乐应该有高低之分吗?

  《橘子不是橘色的》这本书,充分展示了哲学家们的聪明才智,也展现了他们异于常人的奇怪想法,并且不同哲学家之间的看法还不同,甚至是完全相反的。那么,我们了解哲学还有什么用啊?

  纵观哲学史,你会发现,哲学的精神就在于怀疑,正是由于怀疑精神的存在,哥白尼发现了日心说,中世纪的宗教统治被结束,近现代科学得以发展。

  哲学能不能帮助我们解决实际的问题?我认为,学习哲学至少能做到一点,那就是锻炼我们的思辨能力。而思辨能力是我们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确立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的关键所在。

  那么,你认为,哲学重不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