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地球人,不靠谱》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地球人,不靠谱》读后感精选

2020-01-31 23:52:0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地球人,不靠谱》读后感精选

  《地球人,不靠谱》是一本由[日] 霍华德 · S. 丹福德(Haward S. Danfo著作低音·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27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地球人,不靠谱》读后感(一):一份外星人调查报告

  地球是不是宇宙的唯一文明呢?显然不是,人类探索宇宙奥秘外星文明也一定在观察着人类,最近我看了一篇外星人的调查报告,一个叫琼斯的外星人对地球人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并发表了一本著作――《地球人,不靠谱》 《地球人,不靠谱》由日本作家霍德华·S·丹福德撰写,全书以外星人的视角结合传统经济学心理学解释一些生活中的异象。为了让读者更好的理解作者选取了63个生动有趣问题进行详细阐述作为一名实实在在的理科生,书里的个别数学概率问题依旧存在难度。 《地球人,不靠谱》解释了现在很多疑难杂症根本原因,比如,地球人容忍不公平,地球人易受时间影响,地球人的态度不断变化,地球人的选择困难症……书中将诸多问题存在的原因用数学问题进行讲解。 《地球人,不靠谱》有着科普书一样易懂性,也有着教科书一样的严谨性,每一个章节的结尾都会整理出整章内容涉及术语,便于读者总结归纳。作为想要学习经济学的入门书籍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很多高中生被数学概率问题折磨的变了形状,那是因为数学题目过于枯燥,也无法吸引学生兴趣,而在《地球人,不靠谱》这本书中,事例更加贴近生活学习开始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也就有了深入探究动力,我建议高中数学课本可以参考书中的事例,也许数学概率课会成为热门课程奇葩说第五季走红了经济学教授薛兆丰,薛教授无论是任何辩题都能够寻找到经济学的角度。因为思考问题的角度过于理性,也造就了薛教授史上最大的直男江湖地位,但是不能否认薛教授的每一次发言都很具有说服力,经济学在薛教授的嘴里说出来更像一种理性的思考。 我们人类终究是过于感性动物,我们会因为自己人生经历左右决定时的判断。外星人琼斯通伪装考察,也帮助我们地球人重新思考了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地球人之所以不靠谱是因为我们概率算的不对么?是因为我们经济学基础差么?都不是,地球人的不靠谱是因为我们感性的一面更多,我们有更多的牵挂自然也就有了弱点,可是也正是因为这些感性让我们有别于机器,正是这些不靠谱让生活变得可。 读完全书的我想要真诚的说:“经济学不是高高在上的大学问,也不是学而无用的冷知识,反而经济学能够让你看透生活中的小伎俩,从而巧妙得避开雷区,过的更好。学习经济学不用担深奥难懂,生活经济学有趣易懂,《地球人,不靠谱》让小白们也可以学起来。”

  《地球人,不靠谱》读后感(二):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经济学

  因为觉得读书就是与不同的人对话,所以喜欢读一些不同类型的书。读不同类型的书能够拓宽自己的认知领域,跳出思维惯性,用全新的角度看世界。 之前看新一季《奇葩说》,每每听新嘉宾薛兆丰教授的发言,总佩服于他有条不紊、丝丝入扣的理性分析。身为经济学的他为节目带来了许多新鲜角度的思辨。 近几年来人们渐渐对经济学、金融学等硬知识兴趣大增。前几天多抓鱼出的年度二手书榜单也体现出这种趋势:经济类著作前所未有的卖得好。关于现实,大家更喜欢硬知识和生活方式方面的书籍。 然而由于经济学书籍有其专业性太强的特殊性。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看热闹。非专业人士的我们很容易被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吓到。直到我读到霍华德·S.丹福德的《地球人,不靠谱》,他用一种十分易懂、深入浅出的方式来讲述行为经济学。我很快地理解了书里的案例与专业名词,整个阅读过程十分愉快。 本书采用了一种旁观者视角,引入外星人琼斯这样一个角色,借琼斯之眼来发现地球人日常不理性的决定判断与行为表现。这个视角十分有趣,因为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了惯常的行为模式,而琼斯来自理性经济人星球,所以他可以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的不理智之处。同时有琼斯在,整本书洋溢着活泼俏皮的叙述风格,让人不觉专业知识枯燥。 本书开篇先为我们介绍了行为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传统经济学有一个理性经济人的前提,即假设人们都是完全理性的。然而我们知道在现实世界中,理性经济人是一个脱离了普通人的存在,现实中的人不可能在所有事情上百分百理性,人们是有限理性的。于是针对“人是有限理性的”这一基础理论发展出了行为经济学这一经济学分支。行为经济学作为一种补充,解释了许多传统经济学无法阐明的问题。 接下来就是外星人琼斯与作为经济学家的“我”的对话,通过63个日常问题的探讨,琼斯提出自己的疑惑与不解,而“我”站在地球人角度来解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此过程中,作为读者的我们也一步步弄懂了专业术语与行为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为什么人们即便在新干线指定席上坐着不愉快也不换到宽敞的自由席上呢?因为默认效应、现状偏好与禀赋效应,导致人们有了“担心浪费”的心理。 为什么明明是期待已久的酒会,在就要出门的时候却懒得去了?因为根据时间解释理论,如果未来事件时间较远,人们不太会关注细节;反而在事件来临之际,人们便着眼于细枝末节,考虑发型、穿着等琐碎事项,已然就懒得去了。 还有排队等待收银员结账的“收银台怒”、刷卡更容易让人消费、第一杯啤酒格外好喝等等诸多案例。在这些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即便是再细微的日常生活小事,也可以用行为经济学来解释。所以说它不是高深莫测的理论,而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可以方便我们做出更加理性判断的有用知识。若想让自己在购买商品或日常判断中做出理性决定,那么就来读这本书吧,它会带给人诸多启发。

  《地球人,不靠谱》读后感(三):原来我们都是不理性的地球人

  去理发店做头发时,发型师总会问用什么价位的药水,在纠结过后,很多人都会选中等价位的,选最好的觉得没必要,怕不值。选价格最低的,心里又难受,总感觉太便宜肯定有什么不对,而选中间价位的,会有种心安的感觉。

  其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选择困难症。关于选择困难症,《地球人不靠谱》解释这种现象为极端选项回避。人们往往会倾向于避免选择最大、最贵或者最小、最便宜的选项。当有高、中、低三种价格可选时,价格最高和价格最低的选项就是极端选项。结果是人们回避了极端选项,选择了中间价位的。

  《地球人不靠谱》这本书的作者是霍华德·S.丹福德[日]。他是日本同志社大学科学技术院外聘讲师。通过博弈论和微观分析研究进行社会分析,主要研究行经济学。

  《地球人不靠谱》这本书就是以行为经济学是传统经济学与心理学的结合,基于人是有限理性的假设,解释传统经济学无法解释的现象。例如:

  赌盘连续冒出许多红球,为什么人们会觉得下一个冒出的就是黑球呢?

  为什么抽屉里总是塞满了不用的东西?

  在收银台等待结帐时,为什么会感到无法形容的愤怒呢?

  为什么吃自助餐的时候总是容易吃多?

  菜单上有3种红酒,为什么你会选中间价位的那款?

  这些我们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事情,每个习以1常的选择,看似是习惯,而这些习惯,在《地球人不靠谱》中都有解释。

  我们习惯依靠直觉判断,在感情的影响下做出决策。而传统经济学将理性人作为经济的主体,他们在做各种决策时,能够获得他们需要的全部信息,并完美地处理这些信息,从而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这样的形象在传统经济学裹被称为理性经济人。

  然而人类的理性只能是有限的,我们放弃调查全部信息,按照只凭部分信息就做出判断的满意准则,人类在理性的同时一定也是非理性的。

  以人类的有限理性为基础的经济活动,必须是一个传统经济学不同的、拓展了经济学疆界的新领域。这就是《地球人不靠谱》一书的主题——行为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在承认“人是有限理性的”的基础上,研究经济的学问,同时,如果想要将人类不理性的行为应用在经济学上,还必须和研究人类心理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行为经济学有时也被称为心理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致力于收集和说明传统经济学中无法解释的异象,研究在商业交易和投资活动中,以有限理性为特征的人们是如何决策、会犯什么样的错误。

  实际上,以行为经济学理论为基石的前景理论,可以系统地解释人们不理性的原因。它在传统经济学的基础上,对现实的经济活动和人类的行为进行补充说明。

  在《地球人不靠谱》中,作者在人类非理性表征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最新的研究数据来说明,地球人为什么会有这些不理性的行为。

  《地球人,不靠谱》读后感(四):从“不靠谱”到“靠谱”,一点一点来

  显而易见的一点是,每个人都不说会自己“不靠谱”——无论确实与否!但是“外星人”琼斯根据自己的观察、理解以及判断认为,地球人确实很少有“靠谱”的!他的原话是:“这个星球上的人,好像都是很不理性的动物。”用了“好像”,只不过是表明他也是好心好意,想尽量委婉一些。认为地球人“很不理性”,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来自“理性经济人”星球的外星人琼斯认为,地球人是“很不擅长做出理性判断的动物”,人们会设定“只要能解决这个问题就可以了”的标准,所以理性就只能是有限的!

  不管承认与否,不得不说,这个判断显然是非常有道理的。当然,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即使真的有外星人,也不会有所谓“理性经济人”这个星球,当然也不会有琼斯这个外星人——这一点目前还是毋庸置疑的!而通过《地球人,不靠谱》这本书,霍华德 S. 丹福德的根本目的,是想要把“行为经济学”的有关知识作一个普及,通过列举人们日常生活中其实习以为常的种种不理性行为并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的办法,以帮助更多的人能够跳出常规思维,思考自己作为“不靠谱”的地球人可能存在的一些思维陷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地球人,不靠谱》这本书值得好好研究一下。

  所谓“有限理性”,是因为,人们通常都会放弃调查全部信息,而只是凭借部分信息就做出判断,通常只要能满足解决问题就可以,所以是部分理性,也称为“有限理性”。获得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行为经济学之父”的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塞勒,一直都是“理性消费”的呼吁者和推动者。通过研究和批判传统经济学中的理性经纪人假设,并用数学方法和各种来自现实生活的实证,理查德·塞勒证明,人的非理性经济行为总是存在的——这也就是外星人琼斯所说的“有限理性”,也就是“不靠谱”。现实生活中很难存在真正的“理性经济人”,能够仅仅从经济理性和经济利益出发来进行决策——但不能否认的是,通过学习、理解、实践,“有限理性”是可以尽可能多地得到纠正的。至于趋近的幅度与程度,那就要看每个人的努力程度和韧性了!

  如何能由一个“不靠谱”的地球人转化为“靠谱”的地球人,这是有途径和方式方法的。仔细阅读《地球人,不靠谱》,并且可能悄悄地“对号入座”,看看自己或者身边的人,所有的日常经济行为,与这本书里所介绍到的63个情景有多少相通之处;然后,就可以依据其中所提出的行为经济学解决方案,进行针对性纠偏,这样就可以了。一切都很简单,但一切其实也并不简单——因为人毕竟是有惰性的,很多时候,明明知道那样不对,就是懒得去改正,而是一懒再懒,终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所以外星人琼斯的观察不可谓之不入木三分,他说地球人是“有限理性”,其实已经很难面子了……

  无论如何,尽量去做,减少一些“不靠谱”,总也算是一件好事,值得认真去做——这一次,就不要再偷懒了呗!

  《地球人,不靠谱》读后感(五):承认吧,我就是一普通地球人,我就是不靠谱

  元旦期间,马云的支付宝又大手笔的为用户们奉上十五个亿的红包来瓜分。看到朋友圈上一干人晒的红包所得,感觉自己这次手气实在是不好,连五毛都不到的金额居然还是翻了两倍后才得到的。不过根据这段时间的经验来看,最近支付宝所发的红包都是花呗红包,并且越是新用户所得的红包金额越大,目的就在于吸引鼓励人们开花呗去透支消费。

  从性质上来讲,“花呗”与信用卡是一样的,都是先消费再还钱。但是以目前的形势来看,似乎“花呗”更胜一筹。这个时候不得不佩服马云了。银行每年绞尽脑汁、软磨硬泡,又送礼物又免年费还完不成的信用卡业务。马云不过用一些小金额的红包就完成了,每发展一名新用户的成本绝对要比银行低不少。马云这么做可不是他有多大方,而是为了吸引刺激更多的人去消费。根据实验发现,同现金相比,透支更容易让人过度的消费。我们不妨来看一下下面的这与之相关的问题。这是基于一个真实的实验所提出的。

  雷森.普雷勒客和邓肯.西梅斯特是两个真实的人物。他们对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实施了这项实验。拍卖的对象是职业篮球比赛的贵宾票。他们将参加投标的人分成了两组。要求一组用现金付款,而另一组用信用卡付款。

  凭你的经验或直觉来判断,你可能会知道哪一组的报价更高。那么他们之间的差距是多少呢?

  看完上面的这个问题之后,我预感到信用卡的那一组报价会更高,但是却没有想到信用卡那一组的报价是现金付款平均报价的2.1倍之多。难怪之前有人说透支消费就好像花的不是自己的钱一样。使用现金支付时,现金从手里拿走,人们会觉得有一种心痛的感觉,而如果是换成透支消费事后还款,这种割肉的感觉就会变得相应迟钝。在同样数目的钱,在人们的心中透支掉的钱似乎没有那么值钱, 所以也就会出现了上述2.1倍之多的差距。

  上述案例出自于一本名为《地球人,不靠谱》的书。看名字很容易将其归纳为科普类图书,但实际上这是一本趣味经济学知识。与以往那些用枯燥、单调的数据、公式为主的经济学书籍不同的是,该书采用的是以趣味选择性问题来带出经济学内容的方式来讲述的,其中还大量涉及到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其中每一个问题的实际答案都会让你有出乎意料的感觉,但是细细看过它的分析之后又觉得甚有道理。全书的中所提出的问题全部看完之后发觉自己几乎就没有几个是完全能够选择对的。看来我就是地球上众多普通人的一个,脑袋里实在是没有那么多的回路将这些问题分析的那么明白。

  好吧!我承认在这方面,我是不够冷静理性,我就是不靠谱。不过好在这世界上总有靠谱的人,比如说这本书的创作者。不靠谱不要紧,只要你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学会那些靠谱的人的思维方式,就不算太晚。

  比如说,有空时耐下心来,阅读一下这本《地球人,不靠谱》。

  《地球人,不靠谱》读后感(六):《地球人不靠谱》我是不靠谱的地球人,可是我很快乐啊!

  有人对你说:“嘿!你是不靠谱的地球人你知道吗?”你会怎么回答呢?没有人问我这个问题,但是我看见了一本书《地球人不靠谱》。于是我很迷惑又很好奇为什么说地球人不靠谱呢?你也有如我一样的疑问对吗? 从来没接触过传统经济学,忽然看见一本书围绕什么是传统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而展开,自然勾起了兴趣。为什么说地球人是不靠谱的呢?行为经济学又怎么会和我们生活相连呢?带着疑问我们一同来了解一下吧! 在《地球人不靠谱》这本书里,会看见许多在传统经济学里无法解释的现象。比如“在感情的影响下做了不理性决策”这样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这样的有限性与作为经济学前提的理性人是相矛盾的。那些被经济学家贴上“异象”标签的无法解释现象,就是行为经济学要研究的领域。之前很难理解我们的生活怎么会与行为经济学挂钩呢?看了这本书你就会明白。 说到这我们还是回到最初的问题:不靠谱的地球人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一个靠谱的地球人呢?首先看第一个问题:什么是不靠谱的地球人。在这个问题里,这本书讲了几个点。序言里总结地球人是有限性的,经济学家也不例外因为他们也是人,他们的决策也是有限性的。所以让经济学家去投资股票也会有亏损的时候。

  全书总共用七个章节来说明地球人的不靠谱行为,第一章地球人常受错误的直觉驱使。在这章里关于“锚定效应”里的锚定值的作用,才是我们应该熟悉和了解的,因为这个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发生变化。第二章地球人最喜欢[损失规避]。因为“损失规避”的原因,我们每个人的抽屉里永远都塞满东西。第三章地球人无法容忍社会的不公平。关于这一点说的我们身为地球人都有,无论身处何地、在做什么公平对待是我们生存的前提,一旦人与人之间打破公平对待原则,这个社会很难保持平衡。还剩几点呢?当然是留给你们自己去看的。

  七个章节细致分析的结果,让看过的人都能找到共鸣点,于是我们会不禁想:“对啊!我就是这样啊!有什么关系呢?”事实上还真就没什么关系,因为我们就是地球人。这些符合地球人特性的行为特征是真实的,当我们了解这些特点后自然就能规避一些不足,这样看来这本书可是不错的自检和纠错之书。 《地球人不靠谱》的作者霍华德·S·丹福德,主要研究行为经济学,对行为经济学领域研究很深入。作为日本同志社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外聘讲师,他本人通过博弈论和微观分析研究进行分析。在这本《地球人不靠谱》书里,作者以外星人琼斯这个异星球代表来对比地球人的特点,虽然以对话形式出现但全书涉及很多专业术语。每一章节都会以外星人琼斯的角度抛出一个问题,接着围绕这个问题开始进行分析,最后在给出一个答案。这样层层递进的一问一答,让阅读的人对知识的掌握更容易。全书都是以这样的方式提出问题、分析、解答的方式进行,这样的方式让读者产生兴趣又不觉得专业知识晦涩难懂、枯燥,最后每个读它的人都参与其中感受每一次的学习过程。这样的互动模式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对这些专业知识有了更直接的体会!这样层层递进的一问一答,让阅读的人对知识的掌握更容易。 社会在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变,如今有句流行的话:你是什么人就找什么人!就去这本《地球人不靠谱》,我们是如此不靠谱的地球人,也许我们身上总甩不开这七个行为特征,但这很正常啊!因为我们就是地球人,我们尊重自己的属性,但我们不会盲目自我崇拜。我们会不断去掉身上的局限性和不足,当我们规避了这些不足让优点更加发光,这样努力后我们难道不会成为靠谱的地球人吗?当然会! 地球人有句名言: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时刻做这个有心人,还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呢?你看,我们是不靠谱的地球人,因为心存信念我们会一直努力改变,所以我们很快乐!不是吗?

  《地球人,不靠谱》读后感(七):一本打破日常决策思维的书

  这是一本颠覆我日常决策思维的书,正如它的书名一样——《地球人不靠谱》,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超过90%的时间都在怀疑自己的智商。为什么说地球人不靠谱?我们究竟做了什么会被贴上“不靠谱”的标签?

  本书作者霍华德·S`丹福德通过“理性人”琼斯(一个伪装成普通地球人的外星人)的口告诉我们,地球人在做决策的时候,很容易受到感性的影响,从而导致不能作出完全理性的判断。一个不能作出完全理性判断的人,在琼斯看来就是一个不靠谱的人。

  众所周知,在经济学领域,理性人作为经济决策的主体。理性人在做各种决策的时候能够获得他们需要的全部信息,并完美的处理这些信息,从而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但是理性人是一个不可能存在的对象,因为我们在做决策前,几乎不会去获取所有信息,验证所有可能的选项。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依靠直觉判断,在感情的影响下做出决策。

  这本书其实并不好读,尤其是对于我这种经济学基本为零的小白。但因为作者在解释经济学知识的过程中,运用了很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案例来帮助我们理解,读懂之后你会发现经济学原来没那么枯燥,相反还很有意思。

  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都能够用行为经济学知识进行解释。比如:在收银台等待结帐时,为什么会感到无法形容的愤怒呢?明明是期待已久的酒会,为什么会在就要出门的时候却懒得去了?为什么吃自助餐的时候总是容易吃多?为什么三瓶不一样的红酒我们偏向于选择中间价位……

  这些问题涉及到了很多经济学术语,比如沉没成本、前景原理、赌徒谬误、上升偏好与峰终定律等等,这些术语即便翻开词典查看我们也会很陌生,所以作者另辟蹊径,每一个章节每一个知识点作者都设计了有趣的小问题,作者鼓励我们参与问题回答,并且对照答案看看自己是不是那个不靠谱的地球人。

  比如讲到著名的沉没成本时,书中举了这么一个例子(简化版):

你花大价钱买了一张期待已久的演唱会门票,但是不巧,演唱会当天生病了,非常难受,你会勉强自己去听演唱会吗?你朋友送给你一张期待已久并且价值不菲的演唱会,但是不巧,演唱会当天生病了,非常难受,你会勉强自己去听演唱会吗?

  问题都一样,就是前提条件不一样,你会怎么选?相信大多数人的回答都会和答案一样,自己花钱买的会去,别人送的不会去。虽然票价都一样,但人们却会因为是否是自己花的钱而采取不同的态度。已经花出去的不可回收的金钱或者时间就是沉没成本。人们会过分关注沉没成本,而作出与平时不同的决策。就比如吃自助餐的时候,我们想着要吃回本钱,会吃得比平时都多。

  比如讲到框架效应,书中给了“朝三暮四”这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

传说在春秋时期,宋国的狙公对他自己养的猴子说:“我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橡子,晚上给你们四颗橡子。”猴子们觉得很少,就龇牙咧嘴地发怒了。于是狙公对它们说:“那就早上给你们四颗橡子,晚上给你们三颗橡子。”猴子们一听就都很高兴了。

  虽然后来我们为“朝三暮四”赋予了变化多端、反复无常的喻义,但是在行为经济学中,这是框架效应在作祟。在故事中,橡子前后的总量并没有变,只是把早上的量和下午的量交换,陈述框架变了,猴子们便以为自己赚到了。一样的内容,一不一样的框架下描述,人们就可能会做出不一样的决策行为,是不是很不靠谱?

  《地球人不靠谱》这本书将最枯燥、最前沿的经济学理论 ,用一种充满趣味的方式向读者展示。让我从看不懂作者给的问题,到读懂作者的释义,再到认可作者在此过程中讲到的各种行为经济学知识,每一步都在打破我的日常决策思维,它让我意识到在平时生活中应该如何用理性的眼光看待事物、进行判断、’做出最优化的行为反馈。

  《地球人,不靠谱》读后感(八):不靠谱就不靠谱,人生本该多姿彩

  好吧,我们假设一下:如果我们人类都非常理性,绝对靠谱。从好的方面来说,上当受骗的人基本没有了,盲目投资的人没有了,高额利息的诱饵没有了,频繁买卖股票的人也没有了,人人都清醒,个个都冷静,少了多少人间悲剧。

  从不好的方面来说,爱情可能不存在了,谁还会为那激情冲动买单呢,谁还会有超出理智的情绪呢?结婚只是为了繁衍后代而已。再也不会有人反对父母给你安排的门当户对的婚姻了,再也不会有人沉湎在那些伤春悲秋中了,连文学,都已经是多余的产物,世上只流行说明书。

  哦,这多可怕,一个冷静理智的世界,是如此冰冷无人味。

  幸好幸好,地球人不是绝对靠谱的。这个世界才会如此纷繁复杂,生动有趣。

  日本人霍华德·S·丹福德说得对,人类实际上是有限理性的,地球人是不靠谱的。

  地球人有多不靠谱呢?霍华德·S·丹福德在他所著的《地球人,不靠谱》一书中,从行为经济学的心理角度出发,剖析了我们在日常经济行为中种种“不靠谱”的选择,除了我前面所列的那些不受理智控制的“软弱”情感外,我们人类,还有许多自身难以察觉的、做出非理性判断的时候。

  最常见的一个现象是:菜单上有三种红酒,我们经常会选中间价位的那种。

  想必许多人都会这样吧?这是为什么呢?霍华德·S·丹福德分析:这是因为人们往往倾向于避免选择最大、最贵或者最小、最便宜的选项。这种现象被称之为“极端选项规避”。这时若有一个人按照自己的钱包选了最便宜的那种,或是依据品味选了最贵的那种,可能反而会被称为“不靠谱”的吧。

  正是由于人类的这种奇怪心理,所以许多商家会把想卖的商品做为基准,再摆一个高价的和一个低价的在旁边,以此带动那个想卖出去的商品的销售,不少人就会被商家牵着鼻子走了。

  再来举一个例子,说明一下我们人类有多“不靠谱”。

  你喜爱歌神张学友,好不容易花高价买到了他的演唱会门票。但演出前天晚上,你拉肚子,而且还发烧了。那么你会坚持去演唱现场吗?

  如果还是一样的情况,但这张门票是转发抽奖得来的,你还会坚持去吗?

  我想大多数人都会放弃免费得来的门票,选择在家养病吧。而如果是自己花高价买来的门票,想必即使生病了,也会坚持前去现场吧。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不管是自掏腰包买的,还是抽奖得的,门票的价值都是一样的。但是,人们却会根据自己是否花了钱,而高估或低估门票的差别。

  本来,人们的决策是不应该受到无法收回的沉没成本影响的。然而,因为人们不想让过去的投入付诸东流,就容易做出错误的决策,这就是沉没成本效应。看到这里,人们应该不再对上一辈老吃烂苹果的行为觉得匪夷所思了,他们也是舍不得花了钱买来的东西啊。呵呵。

  除此之外,霍华德·S·丹福德还在书中提问:

  赌盘连续冒出许多红球,为什么人们会觉得下一个冒出的就是黑球呢?

  为什么抽屉里总是塞满了不用的东西?

  在收银台等待结帐时,为什么会感到无法形容的愤怒呢?

  明明是期待已久的酒会,为什么会在就要出门的时候却懒得去了?

  为什么吃自助餐的时候总是容易吃多?

  ……

  因为:

  我们是容易上当受骗的地球人;

  我们是喜欢规避损失的地球人;

  我们是容易受时间影响的地球人;

  我们是常受错误直觉驱使的地球人……

  我们是不靠谱的地球人!

  但我还是要说,幸好我们还没有那么绝对靠谱,否则,你冷静睿智地一次次地做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后,喜悦从哪里来?你都没有喜怒哀乐了呀。

  但有的时候,知道我们会在哪些地方犯蠢,那还是可以避免更多损失的。所以,霍华德·S·丹福德的这本《地球人,不靠谱》还是可以帮我们剖析一下自己,毕竟有些蠢我们还是不想犯的。

  《地球人,不靠谱》读后感(九):行为经济学到底是什么?

  这几年流行一种生活方式"断舍离"。什么叫断舍离?断舍离一词来源于日本山下英子所著图书《断舍离》。意思就是:把那些“不必需、不合适、令人不舒适”的东西统统断绝、舍弃,并切断对它们的眷恋。

  也是啊,极简主义风格的生活方式多好。满柜的衣服,我们其实也只需要几件就够穿,满柜的书,绝大多数不会再去翻看。曾经当做宝贝淘回来的艺术品,摆在架子上集满了灰尘。被我们塞得满满当当的抽屉柜子里面,有无数再也不会用的东西,甚至包括孩子的婴儿鞋连体衣。

  可是真的下了决心来清点时,怎么就舍不得了呢?不是觉得这个或许还有用,就是那个充满了回忆。最后断舍离的还真没几样,柜子里依然满满的。

  这种现象,在行为经济学里被称为"损失规避。"抽屉里收纳着不用的东西。因为扔掉这些东西意味着损失,而万一扔掉以后发现还需要用,损失就更大了。正是这种损失规避的心理在起作用,所以我们的抽屉里塞满了不用的东西。

  那么,行为经济学到底是什么?

  有别于传统经济学将"理性人"作为经济的主体,行为经济学就是在承认"人是有限理性的"基础上,研究经济的学问。

  同时,如果想要将人类不理性的行为应用在经济上,还必须和研究人类心理的学问紧密结合起来,所以行为经济学也被称为"心理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的历史很短。美国的卡尼曼和特沃斯基在1979年合作发表了论文《前景理论.风险条件下的决策分析》,为行为经济学的开山之作。2002年卡尼曼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以此可见其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性。所以行为经济学也可系统地解释"地球人不靠谱"的原因,并将"不靠谱"的禀性有效应用到商业中。

  我家隔壁的房子一直空着,先生就想买来,以后给儿子当婚房用。想想看,父母和孩子住一起,却又是两家,多美好呀。可是邻居不同意。我们出的是市场价130万,他知道不可能提价,只反复说,这个地段好,肯定会涨价的。他应该是忘记了两年前买房时他只花了90万的事实了。也忘了市场价是多少。人总是这样子,"买它我希望只要3万,卖它我希望可以8万"。

  这就是"禀赋效应",也叫"原赋效应"。是指人们一旦拥有了某种物品以后,对该物品的估值往往要高于未拥有之前的估值。

  淘宝店铺巧妙地利用了"禀赋效应",承诺"无理由退货",甚至有的承诺"试用期7天"。其实,买了东西然后又退货的人是很少的。原因之一是商品到手后禀赋效应就开始发挥作用了。

  最近火爆的"权健事件",为什么周洋父女会相信保健品有抗癌作用?宁愿放弃化疗?这个叫做"安慰剂效应"。安慰剂是指假货、冒版货,尤指假药。

  "医生"向患者提供假药(安慰剂),并告知患者该药物药效很好。虽然是假药,但是真的缓解了患者的症状,这就是安慰剂效应。而且,更神奇的是,价格高的假药要比价格低的效果更好。

  很多保健品公司利用这一效应,吸引了无数老人购买他们的产品,这一领域值得整顿。

  去超市购物,结帐时收银台前都排着长队。然后你选择人较少的一队等待。先来的人先结帐是社会的公正,你心里很平衡。但是,你发现旁边队伍速度快,比你后来的人已经先于自己结帐了,你突然就感到十分愤怒,觉得不公平。这种情况是不是经常发生?

  怎么解决这种问题?理性经济人的解释是"我们的星球没有收银台"。像银行的自助取款机一样,彻底解决公平问题。

  以上是我从《地球人不靠谱》一书中所看所学的一点行为经济学知识。这本书很有意思,它会告诉你,"行为经济学之父"理查德.塞勒因何获得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著名经济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的主要贡献"峰终定律"指的是什么。63个日常问题带你认识年轻的行为经济学科,学会运用"前景理论""锚定效应""心理帐户""上升偏好"等预测他人行为,细致诠释"地球人不靠谱"的非理性行为。

  巜地球人不靠谱》作者[日]霍华德.S.丹福德 ,张柳丽译。

  《地球人,不靠谱》读后感(十):原来我是一个“不靠谱”的地球人!

  我是一个每天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每天认真努力的工作,出门开车遵守交通规则,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靠谱的社会主义拥护者。但是读了日本作家霍华德.S.丹福德的《地球人,不靠谱》才发现原来自己这么“不靠谱”。 作者把地球人称为“有限理性的人”。我们这些“有限理性人”有时候会根据经验直觉做出错误的选择,有时候会在排队结账时心烦意乱,有时候又会陷入选择困难症中,但是正是我们这些不靠谱的行为,让地球精彩纷呈。

  那么,地球人到底有多么“不靠谱”呢?我们来看看书中作者是怎么看“不靠谱”的地球人的。 作者在书中有一个问题: 马克的父亲在10年前就去世了,他和母亲生活在一起。有一天,马克骑自行车从学校回家的路上发生了交通事故,他因为这场事故受伤住院了。幸运的是没有发生生命危险。大约1个小时后,著名交响乐团N响的首席指挥冲进马克的病房喊到:“啊,我的儿子啊,还好你没出大事啊。” 这种情况有可能发生吗?顺带说一句,马克的母亲并没有再婚。这也不是一道陷阱题,请好好思考后做出回答吧。 我看到这题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后来仔细想想,一定有什么地方我忽略了。对啊,我第一反应就是这个首席指挥是个男性,所以我说不可能,但是这个首席指挥也可能是女性啊,马克的母亲就是这个首席指挥。 这个问题很好地反映了受经验影响的思维定式有时候会导致我们做出错误的判断。很多人肯定会像我一样没有深入的思考就做出了“交响乐团首席指挥=男性”这个判断。这种思维定式也就是“刻板印象”。

  记得大学的时候,觉得最惬意最放松的事情应该就是周末全宿舍的人一起去吃自助餐吧,一边吃一边放松的聊天,但是每次吃完都会觉得吃多了,一边抚摸着自己鼓起来的肚子,一边嘲笑舍友没出息。 以前没有把这个“吃多了”太当回事儿,但是在本书《地球人,不靠谱》中,在作者眼中这个问题居然是个问题,而且作者还给出了科学合理的解释。 为什么吃自助餐的时候总是容易吃多呢? 在这里,作者提出了一个词“沉没成本效应”。 已经花出去的不可回收的金钱或者时间称为沉没成本。人们过分关注沉没成本,而做出与平时不同的决策,我们称之为沉没成本效应。吃自助餐的时候,想着要吃回本钱,就会比平时多吃很多,这就是沉没成本效应的一个表现。

  很多人在面临选择的时候都有点困难,网上有段子调侃“哪有什么选择困难症,还不是因为穷!”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如果有了足够的金钱,真的会毫无顾忌的做出选择吗? 假如你去餐厅吃饭,菜单上有3种红酒,为什么你会选择中间价位的那款?因为受到极端选项回避规矩的影响。 所以你看,怎么做出选择也是有迹可循的。 人们往往会倾向于避免选择最大、最贵或者最小、最便宜的选项。我们称这种现象为极端选择回避。当有高、中、低三种价格的红酒可选时,价格最高和价格最低的选项就是极端选项。结果是人们回避了极端选项,选择了中间价格的红酒。 《地球人,不靠谱》一书中举了很多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很多你也许从来没有思考过缘由的事情,作者都会给你一个合理的科学化解释。正是因为有了我们这些不靠谱的地球人,地球才会如此多彩纷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