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这个国家会好吗》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这个国家会好吗》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4-07 03:33:3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这个国家会好吗》经典读后感10篇

  《这个国家会好吗》是一本由李晓鹏著作,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36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这个国家会好吗》读后感(一):在经济学的分析框架里,加入公平这个因素

  去年12月,我写过一个小短文《经济学要不断关照现实》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3NTEzNzk5NA==&mid=2247483796&idx=1&sn=a860b7e4cb228cf034c1a1b40602313e&chksm=eb081531dc7f9c27f2a6f32e5d9ddbc5c51cb63d73f11f2bce06b77e9958b673b6b88a45b109#rd其中谈到了把公平作为一个经济变量引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去的想法。那时候我写到:

  现在经济学家目前还不把社会公平当回事。然而社会大众极注重公平的感受,政府也不得不给予社会大众看起来的公平。然而经济学上对此似乎尚无察觉。所以,如何把公平作为一个变量引入经济理论从而解释生活,将是经济学的一个新的进步方向。

  时在2016年12月。现在是2017年9月,郑州的一个萧瑟秋风秋雨凉的日子。这正是个读书睡觉的好时节。正在这时,我读到了李晓鹏的《这个国家会好吗:中国崛起的经济学分析》一书。初读未觉如何,然而越读越要击节称叹。在这样的天气里,读到这样给人启发的书,可谓不辜负这个读书的好天气。

  书一开始是从作者自身求学认知的路径开始谈起的。对于马克思,从小到大,他有一个先肯定再否定继而肯定的过程。这个螺旋式上升的模式,也是我们所有人在人生认知中将要不断发生的。看似回到了原点,实则认识深入了一层。中学时候肯定马克思的“是”,到大学学习经济学,认识马克思的“非”,再到从社会实际出发,认识到经济学的“非”,从而肯定马克思的“是”。这样一个过程,即对于社会的认识,从简单的平等的理想主义,到较为复杂的效率的理想主义,再到更为复杂的公平效率的实用主义。这背后,是经济学分析框架中,所考虑的因素不断增加的过程。其中的重要原因,是由于对于交易费用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中学阶段的政治经济学,尊崇马克思,是因为假设全社会完全没有交易费用的存在,无论是生产、消费还是分配,所有人的所有想法,任何信息都是可以被掌握的,这样,理论上才可以建立一个完美的生产和分配的制度,使生产、分配和消费完美地匹配起来——这就是计划经济。然而经济学告诉我们,人的偏好是不同的,需求是多样的,计划体制下不可能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只有市场,通过价格信号,通过竞争,才能以最低的交易费用实现信息的流动,因此说市场是最有效率的。这是承认了在生产方面,存在着交易费用。

  然而,在分配方面,现代的西方经济学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交易费用的存在。这种交易费用的存在,使得在维护自身权利时,拥有资本、土地的一方总是能处于优势地位,而拥有劳动的一方总是处于不利地位。这种市场地位的差异,赋予了不同市场参与角色一种力量,使得他们可以运用此力量加害其他人,可以使他们在用正当的生产要素(资本、土地)取得相应报酬以后,还可以用这种力量额外地参与财富的分配,强占本该属于劳动提供者的财富,本书中称之为“破坏性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举个例子,房东敢于轻易地涨房租,而租房者却不敢轻易地因涨房租而退房。房东可以轻易地“加害”租房者,而租房者却伤害不到房东。对于租东来说,他涨了房租,租房者顶多是嫌房租太高而搬走,房东只用再贴广告招租,另外自然有别人来继续承租,这个费用低;而对于租房者来说,他一旦要谋求搬家,则搬家的成本、搜寻的成本等等相应的费用他要承受,这个费用高。因而就租房这件事来说,面对涨房租的事件,如果全按照市场的逻辑去调节房租高低,最后得结果必然是房租上涨,而租房者默默承受。而上涨的房租,就是房东的“破坏性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再比如,医生和患者。如果是治疗感冒,正常医生从治疗到开药,10元搞定;而这个医生连哄带骗把患者的病说的很严重,最后开了200元的药,患者因为缺乏相应的医学知识,信息不对称,只能乖乖交钱,那么这200元中,10元是生产性要素参与分配,另190元则是破坏性要素参与分配。在这个过程中,生产性要素参与分配和破坏性要素参与分配,二者是糅合在一起的。作者说到:

  所以,大家经常从直觉出发,觉得有些人赚了不该赚的钱,但是说不清楚。而赚了不该赚的钱的人,也振振有词的说:“这是市场经济、公平交易,我赚的是我自己努力拿到的。你们这是仇富!”

  实际情况是,一般这种人,他确实是干了事儿的,赚了一些该赚的钱,不是赤裸裸的拿刀抢劫。但也会附带一些“破坏性要素”参与分配。

  这样“破坏性要素参与分配”,这是市场经济制度下必然存在的,它的根源在于在市场经济制度内的不同角色的市场力量不同,信息不对称程度不同,加害他人的能力不同。上文提高的房东和租房者、医生和患者,无一不是前者的市场势力强而后者的市场势力弱,这就会导致在财富分配中,前者运用手中的破坏性权力而占有后者的正当财富,从而造成社会的不公平。现代社会中,很多行业都出现了“大到不能倒”的程度,这种“不能倒”事实上是这些行业对社会的绑架。由于金融行业对美国经济的绑架,造成了2008年次贷危机的爆发。而再深究其原因,则是美国的资本集团自1974年起对美国政府的绑架,长期以来不断打着自由市场经济的旗号,造成大资本对社会大众的“破坏性要素参与分配”的结果。书中另有相应论述。

  本来,社会财富是按照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进行分配的,但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导致了“破坏性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出现,导致纯粹自由得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富分配总是朝着越来越有利于资方、不利于劳方的方向发展。仍以租房为例,房东第一次涨价,因为交易费用的存在,租房者默默忍受了。而其他的房东看到了租房者的这种“忍受”,因而普遍也会涨房租。过了一段时间,房租就普遍上涨了一轮。这时,房东将第二次涨房租。为什么?因为这时候对于租房者而言,他如果搬家,别的房东房租也已经提高了,他搬家的结果并不会使得其境遇有什么好的改善,因而又将默默忍受。。。其他房东看此情形,也涨房租。。。于是进一步循环。最后得结果,就是造成房东和租房者财富的贫富差距极端分化,阶级对立。

  由此可见,在社会上存在广泛的交易费用的因素时,如果不引入“公平”这个因素,仍然一味鼓吹市场制度的如何完美有效率,则这样的分析是有失偏颇的。

  这个书我刚看了一个上午,从中我看到了作者试着把公平引入经济学的分析中,从而谋求其对经济现实的更加富有成效的分析的努力。这与我在去年12月的思考是不谋而合的。然而,惭愧的很,作者的这个文章,是在2012年便已经写出了的,而我知道2017年方才知道。这也体现出了交易费用的无处不在。

  此外,此书由此出发,深入浅出地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背后的道理,更讲了中国文化的四个层次,与西方相比,中国文化的差异等,都是极有见地的论述。在此不再详述。

  我花了半个下午的工夫,写这么一个东西,花费自己的时间成本,来给别人降低信息搜寻费用,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呵!

  《这个国家会好吗》读后感(二):序

  过去中国十年的经济表现,相对于其它国家,包括西方发达国家来说,值得骄傲。但有些方面,问题却很突出。有很多人对社会现状感到不满,甚至是很愤怒。

  2011年9月,我和一个老朋友坐在一起聊天。他说:“有一个刚从复旦大学毕业的朋友,现在北京一家报社做编辑。找了个女朋友,准备结婚。但是买不起房子,女方的家里死活不同意。他为此很懊恼。”

  在我们这个时代,这已是一种司空见惯的情况,不值得大惊小怪了。

  他又说:“现在这个社会,让很多很优秀而又踏实肯干的年轻人,对未来失去希望。这不是他们的错。但他们却搞不清楚为什么,因而把责任归结到自己头上,认为是自己不够努力。他们为自己不能承担起对家庭的责任而感到自责。这是在伤害一个民族的元气!”

  他说这些话的时候,就很气愤。

  我这位朋友很早就在北京安了家,几年前还给父母在北京买了一套,并不为自己买不起房而愤怒。他也并不认为一个人刚大学毕业就应该买房。关键是:这一代年轻人,正在对未来失去希望。他们已经感到:通往美好未来的道路正在变窄,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取得成功的可能性正在变得越来越小。

  这些年,房价上涨,消停一会儿,物价又开始上涨;物价放缓了,房价又开始上涨,一轮接着一轮,让人看不到尽头。埋头苦干的人,收入赶不上物价,更赶不上房价。相反,却有一小部分人,可以几乎不怎么努力,就可以获得巨大的财富。整个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在不知不觉中已被颠覆。

  这种情况的成因,后文会细说。但这种现象是明白无误的:

  中国经济在以有史以来最快的速度增长的同时,整个社会却普遍积累了巨大的怨气,有很多人对自己的生存状况很不满意,年轻一代逐渐对未来失去希望。勤劳致富、付出总有回报的理念正在被淹没;投机取巧、追求一夜暴富的心态正在逐步占据主流。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显而易见——分配不公。

  反对分配不公,主张分配公平,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说:

  在个人天赋、学历、经验差不多的情况下,一个人如果付出与别人相等的智力或体力上的辛苦,就应该获得差不多的回报。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

  如果社会现实和这条原则偏差太大,就叫分配不公。

  这条原则,反应了人类最基本的道德信念。是比一般的法学原理或经济理论更高一级的社会基本原则,属于“自然法”。只能用它来检验理论和社会制度,而不能相反:用一种理论和制度来检验它。除非这个理论直接反应了比“分配公平”更高一级的道德法则,比如人类生命、尊严的平等,以及一些家庭伦理等等。

  就像不能因为一个地方政府的立法而推翻某条宪法条文一样。一个专家学者不能说:市场机制或者别的什么制度,已经被论证为最完美最公平的制度了,所以,只要是从这个机制里面出来的分配结果就是公平的,普通人无权质疑。

  对于这套说辞,我们可以回应说:“无论何种所谓‘完美’的制度,只要在实践中确实导致了严重的分配不公,它就必须加以改革。”

  在经济理论上追根溯源,谈到经济增长,大家会想到亚当·斯密;而谈到分配公平,则往往会想到卡尔·马克思。

  对马克思,小的时候我很崇拜。因为平时宣传的、课堂上讲的、书上写的,都是他的理论,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非常系统深刻,不服不行。所以对他用辩证唯物主义推出来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也很相信。

  长大以后,到了大学里面,突然发现老师们说的、书上写的全部换了一套新的说辞,都在说马克思的错。仔细想一下,里面确实问题很多。

  比如劳动价值论。商品里面融入了多少人类劳动就应该值多少钱么?这个跟现实差距太大。一块木板,如果一个人费劲力气把它锯成锯末,它的价值、使用价值、市场价格必然同步下降。

  所以,还是马歇尔的边际效用理论更好一些:供需关系决定价格。一件商品值多少钱,主要还是它能为消费者提供多少效用,生产成本只是一个技术制约。

  价值论敌不过效用论,这是经济学发展几百年后得到的一个共识。

  徐友渔在一篇文章里面总结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两个问题: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建立起来以后,怎样保证政府领导人不会腐化变质、搞独裁专制,背离无产阶级专政建立的初衷?第二,把资产阶级和私有制消灭以后,不按照市场的原则来分配,怎样保证大家还有动力努力工作而不是偷懒?

  他说,人类20世纪的实践证明,这两个问题最终葬送了社会主义运动。

  这个批评,是很深刻的。

  看了这些东西以后,我很快就开始对马克思主义变得厌恶起来。

  但是,有一天,我去上一位研究世界经济史的老师的课,她也跟我们谈起了马克思主义。

  她说:

  “英国圈地运动时期,农民的生活确实很悲惨。耕种了多少代人的土地,地主说把你赶走就赶走,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赶走以后进入城市流浪,还要遭到酷刑。在工厂里面工作,条件确实很恶劣。很多童工啊,一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大量的染上重病,很年轻就死掉了。工人的生活条件也很恶劣,没有任何劳动保障,连饭都吃不饱,十几个人挤在一个小房间里面,卫生消防措施都很差。中国现在什么血汗工厂,跟那个时候简直没法比。当时的那种状况,真的是我们现代人无法想象的。

  所以我们看马克思,要是专门看他的观点,确实不理解。不就是说资本家剥削工人嘛,工资低一点,你好好说嘛,干嘛非要喊打喊杀的?还要搞暴力革命,血流成河,才能建立理想社会。真是太极端了。

  ——但你要看马克思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实际状况。工人阶级、底层人民真的是活不下去了。工人搞暴动,并不是受了马克思的鼓动。英国纺织工人的‘卢德运动’,就是砸机器。这并没有什么理论指导。工人看到一采用新机器,自己就要失去工作,基本生活都没有保障,老婆孩子都要饿死。他们想不通这是为什么,就是觉得太不公平了,所以怪罪到机器身上。”

  这段话对我启发很大。从此以后,我才开始认真的读《资本论》。

  《资本论》这个书很厚,其中有可能三分之二的篇幅是在引用各种调查报告,说工人农民的生活如何如何悲惨,从圈地运动开始直到马克思生活年代的各种调查报告。基本都是第一手资料,可信度很高。

  后来的研究者很不重视这个部分。有些学校出版《资本论选读》,就把这些事实材料系统的删掉,光剩下理论分析。可能是有些编辑觉得:这些材料都过时了。而且,马克思引用得也太多了,看起来有点啰嗦。学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主要是学习他的理论框架嘛,这才是精华。然后用这个理论来分析现在的问题,就可以了。

  但看完《资本论》以后,我觉得这样做,就是把马克思思想中最精华、最具有永恒价值的部分给删掉了。而保留下来的,却是一些有很大缺陷的、过时的抽象理论。这是在舍本逐末。

  马克思自己说过两句话,一句叫:“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费尔巴哈哲学提纲》)”;另一句是 “空谈和实干是不可调和的对立面(《马克思致燕妮·龙格,1881年4月11日》)”。

  这两句话反应了马克思为人做事的基本态度。

  马克思是理论家,却坚决反对空谈、提倡实干。他做理论研究——尤其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自己所看到的现实世界,而不是让自己的理论永垂不朽。

  “这个社会太不公平。占社会大多数的底层人民,一年到头辛苦工作、不得休息,却连基本的生活都无法维持,眼睁睁看着爱人、孩子、父母和他们自己死于贫困、饥饿和因工作居住环境的卫生状况而导致的疾病。但这并不是因为我们生产不出足够的物质财富来分给大家。有极少部分人,不需要怎么辛苦就可以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也不肯多分一点点给贫苦人民。这种社会,必须要加以改变。既然和平的改变没有希望,底层人民就有权利用暴力的方式来改变。”

  ——我想,这才代表了作为政治经济学家的马克思的深层次想法。

  他构建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现实世界。如果世界的真实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他的理论就需要修改,一些具体的结论就会过时,或者说看起来是错误的。

  因此,如果我们把《资本论》里面反映现实的内容删掉,只留下理论分析,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就会变得很空洞,脱离实际,有些地方甚至很荒谬。

  “一切理论都是灰色的,唯生命之树常青。”

  这是歌德的话,马克思也曾引用过。

  那么,用这句话来检验马克思自己的理论,他会表示赞成吗?

  我想是的。

  时至今日,人类社会和经济学又发展了一百多年。要从马克思的理论中找一些错误的甚至是荒谬的地方,并不难。

  这些理论,是灰色的。

  但生命之树常青。

  现存于世上的人们,依然在生活,要为自己家人的幸福而辛苦奔波。他们为此付出的努力,应该得到公正的回报。如果这种公正得不到实现,有良知的人们,就会感到愤怒,就会为此而奔走呼告,要求改变。

  所以,我终于还是理解了、赞同了马克思。

  就像那位讲世界经济史的老师所说的:

  “如果你生活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看到那种悲惨的现实,很可能你也会跟他一样,呼吁底层人民拿起武器,跟资本家对着干。”

  郎咸平教授最近与人合作,出版了一本讨论马克思思想的书。这本书我还没来得及拜读,无法评价。但在为此书做宣传的演讲中,郎教授说,今天的全球经济危机,早就在马克思的预言范围之内。所以马克思很伟大。

  我想,马克思恐怕很难同意用“预言是否准确”来衡量自己理论对错与否。马克思对自己理论的要求是“改变世界”,而不是做空谈家和预言家。

  实事求是的讲,马克思的很多预言落空了,没有变成现实。对此,马克·斯考森在《现代经济学的历程》一书里面,一条一条的做了梳理,说马克思的哪些预测没有实现。这里不一一列举,总之就是很多。

  但是,马克思的这些预言之所以没有实现,是因为预言成真的前提条件已经被他改变了。

  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将很快走向崩溃。

  这个预言失效了。

  因为他所极力反对的那种低级的资本主义制度,已经消亡了。现在的资本主义制度已在其基础上做出了巨大改变:

  针对富人的高额累计的个人所得税和遗产税普遍开征;工人的劳动权利得到了更多的保障;劳动条件改善了;童工被禁止了;工人组织工会的权利受到法律保护;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也建立了起来。今天世界各国的劳动者,获得了马克思所在的时代不可想象的权利保护。

  这种改变的原因很多。但以马克思的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显然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他所反对的制度和那种制度下的当权者,因为害怕他的预言变成现实,被迫做出了改变。

  所以,马克思的预言失效了。

  但他的理论却是成功的,因为它已经改变了世界。

  简单做一下总结: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其伟大之处,体现在两个地方。

  第一,它是一种“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它建立在对社会现实非常深刻而具体的了解的基础上,包括历史的和现在的事实。其核心关注点始终是:事实是什么?应该怎么改进现实社会?而不是脱离现实去空谈理论。

  第二,它是一种“有良心”的经济学。

  它为那个时代的底层人民呼吁,要求实现社会公正。它将人类的基本道德法则置于经济理论之上,而不是相反。

  从这个角度来看,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思想是难以真正驳倒的。他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在分析什么是价值、什么是剩余价值的时候,或有漏洞,有过时的地方。但这些缺陷难以动摇其根本:

  一个人付出了劳动,就应该得到公平的回报。

  如果现实是大部分人付出了劳动,却得不到公平的回报。那么,就应该想办法改变这个现实,以及造成这种现状的制度。

  ——这应该成为我们分析一切经济现实的基本出发点。

  《这个国家会好吗》读后感(三):希望这个国家富强

  这本书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成功的经验,主要从国际背景,文化背景,经济学原理,政府与市场关系,制度原理进行了分析。以下是对自己有启发的地方:

  1,利益分配中的破坏性要素的概念:"以很低的成本给对方造成很大的伤害,从而从对方应该获得的报酬中拿走一部分报酬,即低成本伤害权,会造成破坏性要素参与分配"。譬如,“老板解雇工人,成本很小,但对工人造成的伤害很大;工人被解雇给老板造成的伤害很小,但是自己的成本很大。双方加害能力不对等造成了破坏性要素参与分配。解决办法就是想办法平衡这种加害能力,譬如利用法律,提高老板随意解雇工人的成本。”在房东与租户之间同样存在这样的破坏性要素参与利益分配的问题,但是目前法律对于处于弱势的租户没有给予足够的保护,导致租户的合法权益可以被任意地被侵犯,以至于租户没有安全感,拼了命地去买房。作者还提出实际权利实际上由法律权利和经济权利共同构成的,一个人即使在法律上赋予了某项权利,但是没有对应的经济权利做支撑,那么所谓的权利平等只能是一纸空文。

  2,通货膨胀有外生性原因,也有内生性原因,外生性原因就是政府向市场投放更多的货币,而内生性原因实际上是金融杠杆。譬如按照1:10的杠杆率,A以100万资金向银行借了1000万资金去炒房,按照10%的收益率来计算,A的收益是1000*10%=100万,相对于自己本来的资金收益率是100%,也就是10%收益率的10倍。这不还不是重点,重点是,A在炒房的过程中没有产生任何生产和服务,反而抬高了房子的价格,使得那些没有使用金融杠杆的人买不起房。换句话说,就是A通过金融杠杆,“掠夺”了其他人的财富。通货膨胀会带来货币贬值,这个概念自己知道,但是对于“通胀税”的概念自己始终无法理解。这次,自己知道这个概念的意思了。通货膨胀带来了货币贬值,但是资产并没有贬值,因此,那些掌握有资产的人就在通货膨胀中获利了,损失的是没有资产的人。

  3,一般认为生产要素是资本、劳动力和土地,而作者将劳动力认为是可以标准化的劳动力,譬如码农和装配生产线的员工,同时增加了企业家的创新能力,即组合资本、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要素,创造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和开拓市场的能力,作者还将土地从资本中单列出来,由于土地除了具有承载其上建筑物的能力以外,还有集聚经济资源的作用,就是平时所说的地段。

  4,作者在书中还指出“科斯第一定律”——只要权利界定清楚,交易成本为零,市场交易就可以自动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的严重缺陷:即使权利界定清楚,交易成本很低,由于权利所有者的才能存在差异,更有创造性或者说更聪明的一方可以通过复杂的交易设计来轻易掠夺另一方的财产权利,而无需考虑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正是由于企业家的创新能力的不平均,因此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利益并不是平均分配的,利益倾向于向具有特别创新能力企业家的企业进行集中。譬如在淘宝商场中,赚到大钱的只有少数,在汽车行业也是如此。

  5,每个人都希望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家不但更希望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更知道如何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当社会制度使得从事生产行业,可以获得利益最大化时,企业家就会从事生产活动,如改革开放初期,沿海的开工潮;当社会制度使得掠夺国家资源,可以获得利益最大化时,企业家就会从事掠夺活动,如俄罗斯进行“休克疗法”期间时,寡头门对于国家石油和矿产资源的掠夺;当社会制度使得利用资本杠杆,可以获得利益最大化时,企业家就会从事资本套利活动,如美国的次贷危机和中国的房地产投机热潮。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应该鼓励和促进企业家进行更多地生产性活动,禁止企业家进行掠夺国家资源,利用资本进行投机倒把。因为后者不创造任何财富,只是将国家的存量财富进行了重新分配,而分配的结果造成了社会的巨大贫富差距。

  6,美国纽约曼哈顿中心城区的贫民区造成了极大的土地经济资源的浪费。距离华尔街最近的一块地是纽约最好的地段,但是居住的却都是穷人,这些穷人无法在市中心找到工作,只能去纽约郊区的劳动密集型工厂上班,而在住在郊区的富人们却要每天开车到市中心来上班,作者认为这种反常的人口流向的原因是西方土地私有制度。开发商如果想开发市中心的土地,由于土地私有,开发商必须与居住在这个地方的穷人们一家一家地谈判,即使99%都谈妥了,只要有一家不同意搬迁,那么开发商就无法开工,进而导致前面的一切努力化为乌有,因此,这最后一家就极有可能狮子大开口,从而,将成本抬高到开发商无法承受的水平,开发商见到无利可图,自然放弃开发。从而,造成了这块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

  用关键词总结一下:

  破坏性要素、实用主义和务实精神、企业家的创新能力、土地的经济资源集聚能力,独立的职业政治制度。

  《这个国家会好吗》读后感(四):《这个国家会好吗》涉及书单整理

  吴思《潜规则》

  张五常《佃农理论》

  李莫福尔《股票作手回忆录》

  保罗·克鲁格曼《预期消退的年代》

  罗斯巴德《美国大萧条》

  西奥多·怀特《美国的自我探索》

  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从罗斯福到里根》

  冷成金、沈广斌编著《国学之光:近代国学大家论著选读》

  熊十力《十力语要》

  钱穆《中国传统文化之演进》

  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梁赤民译《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

  赖永海《中国佛教与哲学》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

  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魏略特《东方专制主义》

  罗纳德·科斯《企业的性质》

  吴晓波《激荡三十年》

  吉尔伯《美国经济史》

  乔纳森·休斯、路易斯·P.凯恩著,邸晓燕等译《美国经济史》

  福克纳著,王琨译《美国经济史》

  马克·斯考森著,马春文等译《现代经济学的历程》

  张宇燕《罗斯福 凯恩斯 希特勒》

  铂金斯《我所知道的罗斯福》

  杰里米·阿塔克、彼得·帕塞尔著,罗涛等译《新美国经济史:从殖民地时期到1940年》

  狄克逊·韦克特著,秦传安译《大萧条时代》

  弗里德曼、施瓦茨《美国货币史》

  约翰·戈登著,祁斌译《伟大的博弈》

  乔纳森·阿尔特著,余红、刘畅译《危机1932:罗斯福百日新政与美国决胜时刻》

  江涛、邝丹主编《改变世界的精彩演讲:激励美国的罗斯福》

  张五常《中国的经济制度》

  吴晓波《大败局2》

  克里斯蒂娜·弗里兰著,刘卫、张春霖译《世纪大拍卖》

  戴维·奥斯本《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

  戴维·弗里德曼《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

  世界银行《东亚奇迹:经济增长与公共政策》

  朱镕基《朱镕基讲话实录》

  谢苏妮《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回顾》

  奥沙利文《城市经济学》

  江学时《拉美发展模型研究》

  江学时主编《阿根廷危机反思》

  查默斯·约翰逊著,金毅等译《通产省与日本奇迹——产业政策的成长(1925~1975)》

  俞宜国《日本企业活力的源泉》

  载陶哲主编《日本经济日本企业是如何运作的》

  叶裕民《中国区域开发论》

  理查德·约翰逊著,毕香玲、刘颖译《传奇:改变世界汽车工业的六巨头》

  吴思《血酬定律》

  詹姆斯·约翰逊《哈莱姆:文化之都》

  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

  丹尼尔·布尔斯廷著,谢延光译《美国:民主历程》

  大卫·哈伯斯塔姆《最寒冷的冬天》

  道格拉斯·C.诺思著,刘守英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

  吴思《灰牢略考》

  道格拉斯·诺斯/罗伯特·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

  凯恩斯著,高鸿业译《就业、利息与货币理论》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

  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

  (以书籍为主,部分论文文章、报道未整理)

  《这个国家会好吗》读后感(五):这个国家会好吗

  这个国家会好吗?这个疑问困扰了中国人一个多世纪,至今亦如此。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今,中国人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但我们终于还是挺了过来,再次崛起于东方。这个文明有着坚韧的毅力,即使遭遇了连年的战乱,即使经历了狂热的信仰,如今,中国人仍然是中国人。说到这里,有的人可能并不认同:现在的中国人没有信仰,一切向钱看,社会道德沦丧,政府官员腐败,住房、医疗、教育、养老……若干座大山压在民众身上,你还谈什么中华文明、中国崛起?我们并不否认现实的中国存在众多问题,有些问题甚至还很严重,但我们应该从大历史的纵深来看待这一切。我们在研究自己到底做错了哪些事情的同时,也有必要了解自己到底做对了什么。当我们放弃单纯的情绪宣泄,客观冷静地分析现实的时候,我们才能负责任地回答这个世纪之问:这个国家会好吗?

  《这个国家会好吗(中国崛起的经济学分析)》从经济视角入手,力图解释中国崛起的原因。书中涉猎内容甚广:贫富分化如何产生、破坏性要素如何参与分配、市场有哪些缺陷、中华文明为什么与众不同、企业家精神怎样发挥作用、地方政府如何定位……作者李晓鹏博士在剖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崛起的原因时,也为您解答了前面的世纪之问。《这个国家会好吗(中国崛起的经济学分析)》献给所有怀揣梦想、脚踏实地、力图改变这个国家的同路人。

  《这个国家会好吗》读后感(六):没有结果的结果

  最开始是在某个yy小说的贴吧上看到有人贴出来了作者的这本书,贴吧里面只贴出来了第一编,也就是阐述市场经济代替马克思主义的同时需要保留马克思主义,社会的构成是政府,资本,人民三部分;第二编关于中国人传统和历史的部分被很轻蔑地认为太幼稚而没有贴。我在第一次看到的时候快速的扫描了第一编。之后又花了很久的时间来重新在天涯网站上再次把第一编细细地过了一遍,并把里面很重要的观点都列了出来。又过了好久,我终于开始看第二遍中国人是怎样的和第三编改革开放后的历史。对于第一编的内容,I cant agree more。

  但是对于之后的,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的,我希望能够在一个更高的角度,从明清以来中国制度的衰落,从1840后中国对救国强国的探索,把改革前和改革后连在一起,我一直隐隐约约地觉得这些事件里面有个很重要的东西在贯穿其始终,但是我说不上来。我们可以在零散的碎片上把事情分析到极致,但是我们还是需要在一个更高的角度,用更大的勇气和牺牲来为我们完成这几百年来在思想上最深刻的探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