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摆脱共情》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摆脱共情》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02-14 23:10:0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摆脱共情》经典读后感有感

  《摆脱共情》是一本由[加]保罗·布卢姆(Paul Bloom)著作,湛庐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9.90元,页数:24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摆脱共情》精选点评

  ●观点不错,但是表达论述上有欠缺

  ●要有同理心不一定要共情

  ●对功利主义者来说共情没卵用是常识,但认为共情是个坏东西就很新鲜了,我一开始以为标题只是噱头内容不外乎是说理性比共情对道德行动更重要,但作者还真的在努力证明共情基本只有负面作用翻译问题: Shelly Kagan是男的,后果主义译为效果不知道出于什么考量绝对会使人误解后果主义的本意

  ●乡愿,德之贼也。

  ●选题很好,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一种迎合大众感觉,反而觉得不够专业了。

  ●看了之后我也很在意一个问题:亚当斯密是处男吗

  ●“摆脱共情”这一书名很是反常识,但其实作者的观点并不激进,只是提醒不要滥用/高估共情,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共情。“并非反对共情,而是反对对共情的误用,或者说让共情和理性组成一个完美组合。”

  ●买了英文版还没来得及看就出中文版了…善良心理学基础是共情,正义理学基础是厌恶所谓道德感不过是极为基础的神经回路的产物罢了。这种本能反应会将人引入歧途,只有更高级的理性调控才能将其升华为真正的道德。正如康德所言,人以自身的直觉去触及崇高。 (我恨恶对人不假思索施以审判的正义之士,因他们将崇高拉低成了卑劣。 p.s.扣一星是因为湛庐出的书价格虚高令人发指(尤其是这书真的又短又浅显),换算欧元快跟我买的英文版差不多一个价了

  ●一开始不是很感兴趣可能是因为和自己平时的一些思路不太一致,读起来比较费力,读着读着开始跟着作者的思路走,反而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作者的写作方法确实略显烦琐,就像译者在最后写的一样,但是总体下来中文版还是很容易读的。一直觉得自己是共情系数很高的人,以前觉得不好,但是做不到。读完这本书后有一点心可以做到了。也许以前做不到是因为没有透彻懂得过高的共情系数有多不好,现在真正知道了,也就有一些信心可以做到了。

  ●读过评论: 被标题吸引过来 作者从一个过于狭窄视角去说明人行为这个广泛的主题 中间不得不引入情绪,理性等等 没有看到一针见血的观点。 想读评论: 感谢作者,感谢这本书的出现。(共情能力太强的人需要读这本书中和一下酸碱性。。

  《摆脱共情》读后感(一):本书

  个人的一点拙见。

  作者的理论可以应用到网络暴力

  他的理论充分明了一个事情:为什么微博总是乌烟瘴气阳光明媚两极分化非常严重。其实可以从情绪共情的角度进行观察。

  大量的媒体撰写煽动性的故事与语言让陌生群众的共情被调动,于是网络暴力产生。

  但真相却往往相反,这可能就是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的原因之一。

  希望自己以后看待各种事件更加理性

  《摆脱共情》读后感(二):其实共情是一把双刃剑

  1/共情是一种能力,能让我们以他人的视角体验这个世界,感受他人的感受 2/作者建议,行为升级:保有共情,但强化推理和自我控制能力 3/感受和理解是有区别的 4/作者把共情有细分为认知共情和情绪共情,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认知共情就是理解能力啊 5/不要成为共情的奴隶 6/共情或许就像母乳一样,成年人不需要母乳,婴儿却需要喝奶才能长大(。。。) 7/行为升级:用理解取代感受,成为更好的朋友和父母 8/“道歉中最关键的部分四,侵害者和受害者之间的权利和羞耻的互换。通过道歉的过程,侵害者把侵害所造成的羞耻到想了自己”——如何正确地道歉。 9/仁慈,是为他人所想,而非感他人所受(是超越了感受) 10/共情与亲密关系:考虑对方的考虑,而非感受对方的感受 11/心,让我们有动力做某件事;脑,让我们思考如何去干,如何干好。

  《摆脱共情》读后感(三):可能我需要读这本书吧

  如果看一下联合国的世界幸福报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你会发现,中国近几年都稳居中游。在构成幸福的要素中,中国的社会支持比较好,但慷慨却很低。社会支持通常是熟人所给予的,而慷慨的对象是陌生人。

  共情的坏处:

  共情就像一盏聚光灯,让人只能看到并关怀眼前的几个人,却对自己行为的长期后果视而不见,也看不到自己共情不到或者不能去共情的人。

  • 共情是带有偏见的,会让人更倾向于表现出狭隘的地方主义甚至是种族主义。

  • 共情是短视的,会让人只顾眼下,做出一些现在看来好处多多,在未来却会引发灾难性后果的事情。

  • 共情是得不偿失的,会让人为照顾一个人而损害更多人的利益。

  • 共情会慢慢腐蚀人际关系,让人不堪重负,削弱人们保持善良和爱人的能力。

  • 共情也会激发暴力,人们关爱自己亲人和同族的强大力量往往会带来战争,让人残暴地对待他人

  就是我妈买了一只鸟,在笼子,但是它特别活泼,总在笼子里横冲直撞,然后把头都磕破了,我们就说今天把它放走,放走后它一直在院子里飞不出去,我还觉得她太蠢了。后面我爸告诉我 因为她的大翅膀被剪断了所以飞不远,我瞬间就觉得好难受,感觉像是自己的手被砍断了,而且想着以后千万不能买这种动物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虽然它现在离开我们了,但是感觉也活不了太久。我觉得我对这只鸟儿的共情能力 超过了得肺炎的一万多个人,因为鸟儿就在我身边,共情就像一盏聚光灯,让人只能看到并关怀眼前的几个人,却对自己行为的长期后果视而不见,也看不到自己共情不到或者不能去共情的人。

  其实人应该更惨,但我就是感受不到。

  《摆脱共情》读后感(四):情绪害人

  文/徐谌辉

  共情能力似乎是一个非常男的优秀品质。这是一种能力,能让我们以他人的视角体验这个世界,感受他人的感受。而本书《摆脱共情》,却佷有意思,从多个角度批判共情,比如社会,情感,等等。首先,本书认为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是两件事。而我难以理解的那种情绪泛滥,在作者看来是属于情绪共情。他主要是对这个情绪化产生不良后果进行论断。

  甚至作者认为,我们的绝大多数的问题,并不是因为缺乏共情产生的,而是因为共情泛滥而导致的。所以作者认为,如果真的想要关爱他人,其实没有共情反而会更好。

  减少这种对他人感受的感受。

  说实话,一直以来对此,我一直都很惭愧,因为我实在没有办法理解一些情绪化很浓厚的人的感觉,难堪一点讲,我从小到大根本就没有那种他人感受的感受。所以一直都是靠模仿,进而学习他人面对这些情绪的反馈进而模仿。

  同时在文字上也是如此。我一直感觉,那些文人,尤其那些文艺青年们,大量是这种情绪共情之人。比如吴晗,读他年轻时候的文章,我常常感觉惊艳,但是也谈不上喜欢,只是很羡慕,他那文字间流量出满满的情绪是我从未有过的。

  本书则举了无数的例子,深入浅出的讲述,这种情绪化的东西非常妨碍进步。

  比如,书里认为公顷可能会引发强烈的快感,从而激发大众。同时大多数人都对他人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好奇心,在试图去感受他人世界的过程中深切的投入,并且感到震撼。这些没有什么不好,我也认为这些并非缺点,同时,我一直觉得自己可能生性凉薄的原因,就是对于这种情绪的激发非常弱小。

  但是,这些共情延展在了道德领域,那么将会产生非常可怕的是事情,比如战争,比如以爱之名的绑架,等等等等。

  但是诚如作者所说,共情的担心并不是因为其会导致不良的后果,而是因为带来的消极结果比积极结果更多,并且还有其更好的选择存在,那就是理智和自我控制。

  这本书很多人评论是其观点特别,而且值得每个人去深思体验,但是我看完则是更为感谢。因为这本书不仅仅让我了解到了情绪的流淌过程,书的写法非常精准,让我大部分掌握了关于情绪表露的流程,让我的观察加速。更有意义的是,让我对于这个情绪失去了之前的羡慕感,感觉没有也不是什么大事。

  在我看来,所有的判断是基于信息,而所有的信息收集需要的事冷静耐心细致,而情绪的感受却大大的影响了信息收集,所以会对判断造成致命的影响。

  这大概就是本书最想表达的吧,冷漠,这个情绪共情的另一面,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其实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了解了这一切以后,我们要更加学会控制自己,才能做个好的人,而只有这样,才可以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摆脱共情》读后感(五):我们应该摆脱的,是什么样的共情?

  在绝大多数的语境里,“共情”都是一个向好的词语。能共情被视为一种良好的品质,比如有同理心、同情、温暖、善解人意、关怀等。 只讲理性,不能共情的人,甚至会被视为道德怪兽、人形机器。 那么,为什么还需要摆脱共情呢?

  情侣和朋友相处,都希望对方能与己共情,快乐我的快乐,难过我的难过。

  父母教育孩子,会努力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宝贝,如果别人这样对你,你会有什么感受呢?”

  平时讲课、写文章的时候,也会注意感性理性结合,因为只有道理没有故事的内容,难以激起受众的共情。

  共情如此之重要,但如果要抠字眼下定义,在不同语境下,“共情”的定义是不太固定的。

什么是共情?

  当我们说共情的时候,有时说的是亚当斯密式的共情:

“把自己置于对方的处境之中,以及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对方,继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对方的感觉,甚至会真的感同身受,当然,可能在程度上没有那么强烈”

  有时说的是沃尔特·惠特曼式的共情:

“我不是询问一个受伤的人感觉如何。我是把自己变成那个受伤的人。”

  还有的时候说的是心理学家式的共情:

“把我的脚穿进你的鞋。”

  所以要读懂这本书,从一定程度上认可作者的观点,首先应该明确的是,他试图说服大家摆脱的,究竟是哪一种共情。

情绪共情与认知共情

  作者选取的对共情的定义是最典型的那种:共情是用你认为别人会用的那种视角去体验生活的能力。

  这句话还是很绕,简单地说,作者反对的是情绪共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感同身受”。

  另一种共情能力则不是作者抨击的对象——认知共情,也就是虽然不能感同身受地体验你的情绪,但是我依然理解你正在经历什么样的事实。

  听起来有些抽象,放在生活中想想就通了。

  比如女朋友工作不顺利,回家很难过。她对男朋友做到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如果要做到情绪共情,那就是:

“我理解你现在很难过,我跟你一样也觉得很难过。”

  而如果是认知共情,那么就是:

“我并不觉得难过,但是我意识到了你工作不顺利,你很难过。”

  作者反对情绪共情,而不是认知共情。

为什么要摆脱情绪共情?

  首先,共情的作用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共情的作用被过于夸大了,仿佛没有共情能力,不做到共情,就无法对他人的情绪和处境做出积极的回应。

  回到之前的例子,很多女孩子“作”的原因大抵如此:我难过,你也要跟我一起难过,我快乐,你也要陪我一起快乐,否则就是不够共情,基本上等于不爱我。

  然而实际上,很多时候即使没有情绪共情,我们也依然会去关爱他人并为他们提供帮助。

  走在路上遇见摔倒大哭的孩子,哪怕你不能同情他此刻的难过,但这并不妨碍你伸手拉他一把,安慰两句。

  女朋友工作受挫,你或许无法共情她的沮丧,但这也不妨碍你停下其他事情,与她聊一聊。

  哪有这么多的感同身受,你只需要善良。

  其次,情绪共情,还有很多负面效果。

  情绪共情是“聚光灯“式的共情,聚焦于当下,聚焦于自己周边,聚焦于个别人。

  正因为如此,我们会忽略许多实际上更加重要、更加值得关注的东西。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让我印象深刻。

康涅狄格州纽敦镇桑迪胡克小学发生过一起造成20名儿童和6名成人死亡的枪击惨案,诚然,这件事情让人不寒而栗,但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这个数字还不足美国每年因谋杀而死的人数的0.1%。可是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对纽敦镇的老师、学生和家长共情要容易得多:他们与我自己所知所爱的人非常相似,而远在不知道哪里的一个不知道是谁的人对我来说则要陌生得多。情绪共情的聚光灯效应,让无数美国人一时间对这件事的关注的讨论的热度到达了沸腾。共情让人们心痒难耐想要有所作为,所以随之而来的是对于纽敦是面对排山倒海的慈善之举,纽敦这个小镇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几百名志愿者被组织起来去存放从全美各地寄来的礼物和玩具,即便是在纽敦镇官方请求大家不要再寄东西之后,各种物品也依然源源不断地涌来。志愿者不得不找了个大仓库来存放这些毫无用处的玩具。此外,还有上千万美元的善款流进了这个本来就挺富足的小镇。

  这是一场充满黑色幽默的喜剧,共情让人们觉得一定要通过什么方式参与到这场事件当中来,体现自己的声音,自己的存在,于是这些来自更加贫穷社群的人纷纷把钱捐给了比自己富裕得多的社群。

  不得不说,情绪的感染能力,远比数字大多了。

  毕竟,要忽略冷冰冰的数字很容易,而忽略一个有名有姓的人是很难的。

  我在柬埔寨旅游的时候,遇见衣衫褴褛的小孩子,瘦瘦弱弱的,抱着跟我女儿差不多大的小孩子,找我要钱。

  共情在那一刻变得特别容易,我打算给他钱。

  同行的当地司机阻止我,跟我说:“政府会救济小孩子去上学,但如果游客总给乞讨的孩子钱,他们的家长就不愿意送他们去念书,而是让他们出来乞讨“

  理性的做法是为了让更多的孩子有更好的未来,我对面前的这个小孩子说不。

  而如果向情绪共情妥协,那就是我管不了那些我并不认识的成千上万的小孩子,我只希望我眼前的孩子今天能多吃一个面包。

  没有孰对孰错,只是往深了想,会发现有时候情绪共情或许只不过是一种自我满足的障眼法。

  因为若是面对极端情境,要做到情绪共情是不难的。

  最近因为疫情,短短十几天,感受到了高密度的群体情绪共情。

  集体为别人的愤怒而愤怒,集体为别人的感动而感动,集体为别人的哀伤而哀伤,集体为别人的痛苦而痛苦,集体为别人的焦虑而焦虑。

  在这样的坏境中,仿佛一个人没有跟着愤怒、跟着感动、跟着哀伤、跟着痛苦、跟着焦虑,那都不能算是个正常人。

  但是回到事情本身,如果想让一切变得更好一些,这些情绪共情有用吗?如果这样说太极端,那么换成,这些情绪共情,就够了吗?

  我不知道答案。

  只是在一浪接一浪的高涨情绪里,我觉得不适,想离人群远一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