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有情天》的影评大全
《窗外有情天》是一部由苏珊娜·比尔执导,松佳·里奇特 / 尼古拉·雷·卡斯 / 麦斯·米科尔森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窗外有情天》精选点评:
●应该无与不应有的爱导致拆散家庭,悲情蔓延。
●很一般,看不下去
●這導演是專攻愛情大過一切的吧,最不幸的是我們以為自己遇到了幸福。要是所有電影都是道格瑪95還確實是個令人害怕的問題。
●我现在看丹麦电影基本是找熟人来了,麦叔的老婆,残疾的小哥,在亚当的苹果和绿色屠夫里又聚首了
●我曾经连《狗镇》都接受不了,现在居然看完了这个三观尽毁狗血淋头的故事,习惯dogma了吗?btw感情真™脆弱。
●Mads叔和Kaas在这里还是情敌,下一年立刻好兄弟绿色屠夫…… 曲奇国电影圈真不大演员导演就这几位……叔在这里看起来好温文尔雅但渣男属性啊!发现曲奇人语速动作都不快双倍速度无误。。家变里的两位女主演在这里表演好相比我就不太待见女猪了。
●Sonja Richter稍微超齡演出,但無礙她成功詮釋一個甜美脆弱的女孩,低頭露齒微笑時尤其漂亮,我都有點難以抵擋她的魅力。
●电影告诉我们:不要因为一时的善意和怜悯之心把自己的老公借出去,对象还是比自己年轻漂亮的姑娘。有时候对一段婚姻或者感情太过自信不是什么好事。在责怪小三鸠占鹊巢和老公背弃誓言之前,必须承认这个男人已经不爱你了的事实。
●这种人物在各种事实面前抑制情绪前进的剧情比起把一切都摊开了让感情毫不保留的宣泄并且沉浸在一种自以为把握了某种真相的剧情观感要通畅得多
●关于爱情的分分合合,生活中的各种诱惑,要认真的寻找和对待爱情,不能应因为内心一时的孤独和苦痛就做错。音乐不错,开头和结尾的色彩处理很棒。有呼应有隐喻。
《窗外有情天》影评(一):你们是怎么 接触到这个电影的
都是电影学院的学生吗。
我发现很多 在丹麦可能有点点 宣传 的电影,但是 对白是 丹麦语的电影都有人看过 。大概都是 2 3 十 人的样子。。
应该说这些都是 很简单的 制作,很无聊的 主题, 很生活 而不 艺术的 表演和对白。。。
应该说 出了这个 国家就不可能有人知道的
我是为了 学丹麦语才去借了看的
难道你们也是?// 我奇怪的问问 豆友 们怎么接触到的?
《窗外有情天》影评(二):别说你多爱自己的另一半
乔与西西本是一对恩爱的情侣,即将要结婚,乔却被车撞成瘫痪,因为不想连累爱人,所以拒绝于千里之外,希望她去找新生活。肇事者玛莉的丈夫尼尔刚好是乔的主治医生,因为这件意外事情在与西西的接触中相互产生了感情,而尼尔还有个叛逆的女儿......
愈是幸福的爱侣,面对意外来袭,愈感挫折残酷。丹麦女导演苏珊娜以淡淡的语气铺陈了这个戏剧性颇高的故事,影片讲得是爱情,但绝非浪漫的童话爱情,相反的那种爱情有点残忍,有点罪恶。“其实我只希望你偶而来一下,帮我一下,让我在探望我的人身上,不断看到时光的消逝,我想,我会越来越好的,我们只是太不幸了,但没有理由让你承受这一切,说再见,是最好的办法。”.......乔在饱受身心折磨后,还懂得说出这句让在感情上已经背叛了的西西大舒一口气的话。我真的不喜欢不喜欢这样的情节,我静静地看着画面,我不知道该想些什么,我无法表达自己的心情,因为不论我怎样思考都不可能洞悉生活带来的辛辣和矛盾。
然而,爱情永远不会停下脚步,这无关对错,无关道德。所以,尼尔对西西说,如果重来一次,他还是会爱上她。言外之意尼尔已经知道他今后的位置在哪里,为了女儿。西西获得了乔的理解,尼尔的肯定,但同时也失去了这两个男人,尽管这两个男人都肯定对她的爱情。
北欧的电影向来不善宏大叙事,而是平淡冷静地把镜头转向人情之外的东西,以蓝天之外的海拔凝视平凡生活,感受低纬度人生的有限生命。所以我是如此地喜欢的那孤寂高远的北欧电影。苏珊娜的镜头总是那么的旷远和异乡,像似只以一部最简单的相机给我们记录了一个故事电影,然而那么有爱,画面的中心有一抹灿蓝的忧郁,配上anggun备感抒情的歌声,正如电影的宣传广告文字淡雅地说:“没有看过窗外有情天,就别说你多爱自己的另一半”。
《窗外有情天》影评(三):一点想法,另,非常喜欢窗外有情天这个译名
我忽然想到2012降临之前那股子兴奋又微微担心的感觉。
其实就已经快要逼近坐在诺亚方舟里的感觉了。就是那种,知道有巨大灾难,但是心底里很清楚自己不会有任何危险的刺激感。
医生和妻子有了三个孩子,生活稳定,没有任何兴奋的因素,从来没有cheat过。遇见了西西,结果头也不回的迈出家门。其实个人觉得他心里也很清楚,他要开始新的冒险了,而失败与否,家总是他的诺亚方舟。未来毁灭到什么程度,其实还是会有安稳的归宿。
西西不一样,一个车祸把她和乔的生活碾得粉身碎骨,爱情抵不过现实的再三打击,其实想想如果乔没有逼她离开的话,在一起注定是要彼此折磨互相痛苦。到了最后一步他们又会不甘心承认,爱情被生活所拖累,已经变成了一个大包袱。她后来就想一根飘忽的芦苇,随风而动,无处可归。
我当初觉得西西真是自私,为什么要平白无故打破别人的幸福来自我安慰。后来我觉得,其实没有那么多为什么。在无助痛苦和获得幸福的当间徘徊只是太空虚了,连悲伤也不是。当生活好像出现了大错误,但是又无人怪罪的时候,找回原来的生活可能并不能让自己快乐,发泄才是排解的唯一途径。就比如自己跟朋友吵架,他说了对不起,自己心里还是不舒服。
一个是因为七年之痒,一个是需要代替男朋友的拥抱。两个人当初应该很清楚,彼此安慰,并没有任何其他依赖的关系。
”他还能做爱吗?“”这对有些人说很重要“当时医生女儿的话其实一语中的。
后来比较悲剧的是尼尔说了自己真的爱她。本来想对于一个无处可去的女孩子来说,有个归宿是最美好的事。可是作为观众跟着他一块等了后半部片子也没能等来下半句“我也爱你”。
医生后来的话冲击力比较强。他说那天早上我的生活彻底粉碎了。其实他也明白,自己的角色可以拥有西西的所有,也可以代替病床上那个咒骂连连的瘫痪者可能给西西的所有,就是爱情不可以。惯性思维以为是西西爱上医生,医生为了家庭和责任选择退一步海阔天空,没想到完全是个大反转。
爱情的摧毁力就是这么大。瞄准了目标就像鱼雷一样,可以摧毁一切阻挡它来临的绊脚石,也可以无视一切让它改变方向的假象和诱惑。
片子几乎就要逼近结尾的时候我还是不甘心,猜测估计最后也就是他幡然醒悟准备回家痛改前非了,结果最后还是什么也没发生。最后有医生的情节也只是他回到了自己的住处,快要平静的时候又看到了西西。美好的西西问”我还能打电话给你吗?“”可以,只要你愿意。“说这话的时候他的表情几近绝望了。
看见他的绝望样子我忽然发现,就算是他会为了自己疗伤回到家里,只要西西几个电话,他还是会义无反顾。想来片名也挺讽刺,保持一颗open的心就会有幸福,把心关上了就一无所有。哪怕是为了留住爱上的人。
最无奈的是,真正的结尾还没有到此为止,止在了西西的路上。她的选择和医生的选择都被淡化处理掉了。本来嘛,生活没有那么多的”交代",总是模棱两可,这才像现实的样子。而现实它说,故事的结局是,总会有归属的人跌进了轮回的循环往复,而无处可归的人将总会有归属。
《窗外有情天》影评(四):窗外有情天
十几年前由黄建新执导的《说出你的秘密》及几年前德国挪威合拍的《恩典》,都涉及到车祸发生后,周遭人发生的生活变化。主要是陷入深深地恐惧、不安及内疚,由此激发一个周期性的心理嬗变。而这部由丹麦导演苏珊娜·比尔执导的《窗外有情天》(2002年),则从另一视角,一反常态的切入到处于风暴中心的一对男女,从而令角色发生迥异又难堪的对冲,不免令人错愕而揪心。
西西是一名餐厅女厨师,跟在美国生活的男友乔治姆感情甚笃,正准备结婚之际,却发生车祸意外。而车祸的制造者玛丽,当时她驾车正跟上中学的女儿斯蒂凡闹口角,没看到刚下车的乔治姆,一下撞倒了他。生命垂危的乔治姆,经过奋力抢救,总算挽回了生命,但从此瘫痪,下体失去知觉,终生只能躺在病床上,只是大脑还能正常运转。如同斯蒂凡问父母“他还能做爱吗,这点很重要”。西西和乔治姆,这原本幸福的一对情侣,迅即面临感情危机。
醒过来的乔治姆拒绝与西西对话,并屡屡喝斥她出门。饱受痛苦的她,只得找到玛丽的老公尼尔。内疚的玛丽也鼓励尼尔去安慰西西,加之尼尔本来就是这家医院的医生,似乎一切都顺理成章。
由麦德斯·米科尔森饰演的尼尔,收放自如,非常到位。而由松佳·里奇特出演的西西,则把一个无助又肿胀的女性,刻画得入木三分。时隔八年后,由她主演的《女人梦男人》(2010年),再次引爆全球。出演的乔治姆的尼古拉·雷·卡斯也是一位实力派演员,他对女护士的冷嘲热讽,印象深刻。
西西与尼尔的频繁接触,不可能不产生感情,这是双方内心或者说雌雄激素的使然。尼尔跟玛丽虽然感情很好,共同生育了三个儿女,但这些年几乎没有床弟之欢。玛丽说他“你从没主动要跟我过性生活”。
而西西因为乔治姆的痛彻现状,不安全感与日俱增,她需要贴心的温情来抚慰她,正好这二人的结合可谓惺惺相惜。虽然后来她照顾了乔治姆一段时间,但理性的乔治姆还是放手让她去过新的生活。正所谓窗外有情天。这样,离家出走的尼尔跟西西最终走到了一起。
片中尼尔的女儿斯蒂凡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她习惯性的出言不逊,往往让父母大伤脑筋,尤其是她跟踪父亲与西西的幽会,则直接导致了尼尔与玛丽的婚姻走到冰冷的终点。而一对小儿子,则是让尼尔揪心不已的另一个混沌的结。
人到中年的感情出走,对孩子而言简单地说伤害未免过度,但的确是一个损伤。如果处于常年冷战的夫妻,对孩子的伤害则更大,所以,这是一个问题的两面,都要冷静面对和理性分析,不可绝对化。此片与大多数此类影片迥异的是,结局成就了婚外情,这是反俗同的不寻常之处,一切有赖于剧情的需要,更有赖于导演的想法。
窗外有情天,与窗外有晴天,只是形式上的变化,其实本质上都一样,给人亮丽而温暖。本片吸引我们则是各个角色心理的变化,让人品味之余,又陡生怜惜感。到底怜惜什么,恐怕也难以清晰的了然,这或许就是电影最大的魅力。
201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