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条橙》经典观后感1000字
《发条橙》是一部由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马尔科姆·麦克道威尔 / 帕特里克·马基 / 迈克尔·贝茨主演的一部犯罪 / 剧情 / 科幻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发条橙》精选点评:
●【B】其实对片子没有什么感觉,但我有了两个新发现①库布里克热衷于短焦距镜头②库布里克是变态
●斯坦利库布里克导演,曾被英国禁演30年,作为X级影片仍获4项奥斯卡提名。影片通过超现实和荒诞的布景与叙事探讨了人性,暴力,文明的本质,公民与政府的矛盾等.演员表演真实到让人战栗,快进性爱镜头与慢放暴力美学,古典音乐+《雨中曲》配上暴力色情场景,精妙的台词和各种隐喻性艺术品...不愧神级电影 9.5/10
●发条橙:选择作恶或是从善,是一个人的权利。当我们看到主角硬生生从恶魔变成最可怜的弱者,我却觉得,万恶可怖的政治洗脑才最可怕,或许正是政治,导致了人们邪恶劣根的爆发。最后,主角在贝多芬的曲子中找回了对性爱的想象。魔鬼必须覆灭,但给他选择覆灭的自由。邪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必须善良。
●影片通过一个漫长而完满的暴力实验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们对待暴力与对待行为准则的态度不经意间便自相矛盾,既反对暴力又以暴制暴,西方社会一直追寻的人性在影片中却不复存在,这使影片给人一种飘渺洪荒的感觉,而对社会政治的深刻嘲讽以及人的生活信念的崩溃与迷茫也表达着一种深切的探索精神~
●Malcolm McDowell真是超级尤物,做S做M都是世界顶级。我爱死他了!唯一的遗憾是期盼中的凌辱戏码一直没出现,好可惜,难道对这种人渣不应该百分百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么……
●什么是恶,行为的残暴,还是内心的阴暗?惩罚只能教会人们虚假的微笑,伪善的行为。人将学会谄媚、讨好、逢迎,而这些只能让我们更加坚定的相信我们早已熟知的恶。以深化内在恶的方式来矫正外在恶,这是消灭了恶,还是助长了恶?我不知道地狱什么样,但那必定是个和谐而虚伪的地方。
●9.5/10.库神这次真的征服我了!他脑子里装的东西太变态了!一部社会体制反人性的电影,主题非常明显,前半段的罪恶让你乐在其中,后半段的人性摧残让你生不如死.同样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在两个部分却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用道德沦丧的残暴法制扭曲人性的邪恶,以暴制暴.看完想吐但却又很享受的感觉
●经典的3p节奏..漂亮干净的画面
●看的差点儿吐了~~~
●库布里克在叙事上完成的对社会与人之间暴力与组成关系的反省与解构【极具攻击性的语言与铺陈的性与暴力】当今看来新鲜度与冲击力还是小了许多,个人因对社会施加暴力而被判有病,又在社会对个人施加暴力的过程中被治愈,循环往复。镜头语言和场面调度果然是库布里克对电影最大的贡献,玩起来风骚无比。
《发条橙》观后感(一):癫狂又清醒的影片~~
多年前从这部片知道了库布里克,看了他其他的电影,但最后还是最喜欢发条橙,也许是先入为主吧~~但当初的震撼是货真价实的!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影片中大量的隐喻和古典音乐。
《发条橙》观后感(二):令人印象深刻的电影
很打动人,但是的确有些暴力,以致我多年前看过之后,坚持认为是部好片,但从未敢再看,一是暴力,二是这种压抑残酷的现实让我不想不敢再看,身边的现实就够残酷了,平时还是来点轻松的吧。。
《发条橙》观后感(三):电影能静人心,发人思
这是一部让你永远不会忘记的电影
这是一部让你由恨到哭泣的电影
这是一部让在那个荒诞的世界里
看到真情的电影
《发条橙》观后感(四):无动于衷的影片
6年之间看发条3遍,从来没看到尾。。
总想看完它。。没做到。。
我看无数遍 肖申克,低俗小说,无数遍 搏击俱乐部,猜火车。。
却总也看不完发条。。也许这就是魔力吧。。
《发条橙》观后感(五):一种奇异的恐怖
库布里克的恐怖是一种奇异的恐怖,没有大量血腥,只是靠画面的色调,演员的外貌,恰当的声音,就会产生一种通体恶寒的感觉。
这部片子其实不是恐怖片,只是行文过程竟然让我产生了生理上的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