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珍珠港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珍珠港读后感1000字

2022-03-27 03:03:4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珍珠港读后感1000字

  《珍珠港》是一本由[美]克莱格·尼尔森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5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珍珠港》读后感(一):快懂“1941,现代美国命运的转折”

  说道偷袭珍珠港事件,或许我们会瞬间回忆起电影《虎虎虎》和《珍珠港》,相信大家会对偷袭珍珠港事件记忆犹新。或许真的有朋友没看过上述两部电影。不过,没关系,或许我们对历史课上1941年12月7日发生的世界历史大事肯定有些印象。退一步而言,也许真有朋友说,当年学的世界史早还给历史老师了,早忘得一干二净了。现在,我们可以问度娘。

  不过,就笔者的数十年的阅读经验而言,最好还是读读纸质书,因为可以随时写写画画,多好啊!朋友,你们的福音说来就来,一本好书在等候大家!Duang!《珍珠港:1941,现代美国命运的转折》一本美妙的好书来啦!更值得惊喜的是,作者克莱格•尼尔森为写作本书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进行了近5年的研究工作。历时五年的确不易,因此,这本书的特色是深入挖掘日本走向战争深渊的缘由终始,揭秘美国“耻辱之战”的前因后果。非虚构写作典范,自海量资料和深度细节中披沙拣金,震撼再现战争场景。

  那些普通的历史书一般会这样写,1941年12月7日,由航空母舰、驱逐舰和小型潜艇支援的354架日本战机突然猛烈袭击美国珍珠港,造成2403人死亡,重创8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摧毁188架战机。珍珠港事件是太平洋战争的开场,迫使美国结束长期以来的孤立主义政策,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彻底改变了二战的走向和国际政治的格局。这样写没有错,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意义全齐,没毛病。

  而作者克莱格•尼尔森并没有这样枯燥无味地写给大家看。笔者最喜欢是如下一段,俯冲轰炸机扔完炸弹之后,与战斗机一起进行扫射。19架轰炸机从西面俯冲过来,然后从东面返回,又从两个方向同时扫射,目标是飞机库和兵营。惠勒机场的新兵曾经听到各种瞧不起日本人的言论,当又一群日军飞机直接出现在他们头上时,现在他们可以直接了解日本人的能力了。注意“两个方向同时扫射,目标是飞机库和兵营”这一点作者写得非常好,几个方向、打击目标写得非常清楚,可谓是一针见血,且毫无拖泥带水的乏味。这样干练的情节的确足以吊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另外,惠勒机场的新兵曾经听到各种瞧不起日本人的言论,当又一群日军飞机直接出现在他们头上时,现在他们可以直接了解日本人的能力了。那时,坊间对当时日军实力的误判也被间接点出,作者写作手法非常细腻、委婉。他没有用旁白的形式直接点出,而是通过新兵的曾经比较八卦的形式展示出来。这样的侧面描写,的确引人入胜。

  综合而言,正所谓,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没有阅读,就谈不上评判。而笔者通读过后,发现全书出彩的地方非常多,可谓不胜枚举、色彩纷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具体《珍珠港:1941,现代美国命运的转折》这本书如何流光溢彩、别具一格,还是请您自己一读而快吧!

  《珍珠港》读后感(二):还原珍珠港事件的来龙去脉

  在历史教材中,关于珍珠港事件的描述是简单的,大致都是简单的几句话: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突然袭击夏威夷基地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给太平洋舰队带来沉重打击,美国对日本宣战,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

  然而我们都知道,珍珠港事件作为一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背后必然有着纷繁复杂的故事,也必然会牵扯着成千上万人的命运。中信出版集团最近推出了美国职业历史作家克莱格•尼尔森所著的《珍珠港 : 1941,现代美国命运的转折》,详细的描述了作者及其团队的研究成果,以时间为线索对珍珠港事件做了历史性再现。翻阅再三,对那段历史有了更详细的了解与认知。

  书中介绍,日本海军在将想法变成真实行动之前,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从攻击日期的确定,到航线的选择;从攻击方式的选择与训练,到航行中的绝对静默;从外交场合所做的掩护,到袭击发动之前各地的撤退方案等等。这些工作的细致,显出了日本对这个攻击方案的重视,也透露出了这个民族根子里的特性。

  反观同一事件中的另一方——美国,简直就是神经大条的代表。珍珠港的水深、军事力量情况、各种舰只的活动规律、人员作息甚至飞行的无线电导航信号都被日本摸清。海军与陆军未实现情报共享,导致各自只从自己角度去分析情报而未能及时捕获准确信息。即使攻击当天,从雷达上发现了成群飞机在袭来,依然未引起重视。

  仓促应战的美国在准备充分的日军空袭面前,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以至于会造成惨重的损失。据统计,攻击中有4艘战列舰、2艘驱逐舰被击沉,数艘被击伤,损失飞机188架;约有2400名美国人丧生,另有1250人受伤。

  在历史的潮流中,个体只是一滴水,稍有风吹草动便会大受影响。在《珍珠港》这本书中,作者记录了一个名为酒卷和男的日本士兵。作为日本袖珍潜艇的驾驶者,酒卷和男担负的是一种很难生还的任务,不是被击沉就是与目标舰船同归于尽。对酒卷和男而言,他幸运的活了下来,虽然成为了美国的第一个日本俘虏。我们承认是这样的水滴汇聚成了洪流,不可否认的是个体所受的影响远大于产生的影响。

  从单个事件来看,日本在珍珠港事件取得了巨大的胜利。综合来考虑的话,珍珠港事件对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美国对日本宣战,德国意大利对美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因为珍珠港事件发生了一次足以影响走向的改变。

  真实的历史真相是很难说清楚的,即使作者的团队经过了近5年的研究,也只能说是查阅了更为详实的材料、拜访了更多的当事人,尽可能的还原了珍珠港事件的来龙去脉。然而不管历史的真相如何,二战胜利之后,美国经济实力飞速发展,军事实力也不断增强,从而成为超级强国。这也就是作者所说的,珍珠港事件是现代美国命运的转折。

  《珍珠港》读后感(三):重回“珍珠港”

  对于“珍珠港”的了解,来自于上中学时的历史课本,当年的教材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这部分中,可以拿出了一定的篇幅来讲述这场偷袭事件,加上美国因为2001年珍珠港事件60周年而推出的那部震撼战争大片《珍珠港》,所以对于“珍珠港”这三个字还是印象很深刻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全球一共有六十一个国家和地区参与了战争,期间发生的大大小小战役和事件无数,真讲起来那可是几本书都讲不完的。能够被选入教材中的内容都是颇具代表性的,为何 “偷袭珍珠港”能够入选,并且还不是一句话轻飘飘的带过?只因为这是一次具有历史决定意义的事件。

  熟悉二战历史的人都应该知道,当时的美国在二战期间本来是不想掺和进来的,但是被军国主义冲昏了头脑的小日本居然不知死活的对美国管控下的珍珠港进行了意外偷袭。这下子可真的算是捅了马蜂窝了,据说连希特勒都大骂日本搞这一出是笨的像野猪。“山姆大叔”可不是没有血性的,于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强国自此开始加入了战争,为同盟国的最终胜利埋下伏笔。

  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然已经结束七十多年了,但是对于珍珠港事件的讨论和争议一直都还没有结束。毕竟这其中值得人们推敲的地方实在是太多,有不少人认为“珍珠港事件”其实本应该能够避免的,之所以造成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结果,不过是源于一场军事政治阴谋。支持这一历史观点的人还真不是少数,几年前柳云龙自导自演的谍战片《东风雨》的创作灵感就源于此。

  当年的美国在参与二战之前究竟经历了什么?在决定了整个世界命运走向的那一天中珍珠港发生了什么?以及“偷袭珍珠港”的后续又有是怎样的?一本由美国职业历史作家克莱格•尼尔森所著的《珍珠港》一书将为大家完成的再现“偷袭珍珠港”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当时那段惨烈的战争场景

  战争不像是两个人干架,因为一言不合就干脆挽起袖子开打。在战争的背后,往往牵扯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外交等多方面的因素,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作者通过“偷袭珍珠港”这个点,将历史的研究分析扩大到整个二战。他搜集了大量的原始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逐步探讨了当时参与二战的几个重要国家的政治情势,将错综复杂的历史脉络一一理顺。以此来告诉读者,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绝非偶然,也绝不是表面看起来的那样简单。

  作者的历史分析可谓是严谨细致,丝丝入扣,但这不代表这本《珍珠港》如同其他的一些纪实性历史书 籍那般,读起来生硬死板且了无生趣。相反,此书在细节的描述上颇为用心,偷袭战争场景的再现性讲述,让人有一种重回“珍珠港”身临其境的感觉。虽然以作者身处的年代他压根不可能亲历过那场惨烈的战争,但是却能够让人在恍惚间认为他当时就在现场。

  如果你想通过这本《珍珠港》获得什么爆炸性的历史解密内容,那你恐怕是要失望的。此书的作者虽然是虚构作家,但是所写的却是非虚构类的书籍。克莱格•尼尔森不是地摊小报编辑,没有真凭实据的内容,人家是不会乱写。

  其实历史的真相往往是很难以一下子讲述的清楚的,即便是拿出了铁版一样的真凭实据,也不能够百分之百的认定之前的结论就是妄断,只能够认为我们距离真相越发的接近。《珍珠港》一书最后的附录中,倒也将美国对于当年的那场事件的争议与判决也进行了叙述,但是历史的是是非非,终究还是难以说的清楚的。

  《珍珠港》读后感(四):改变二战和美国未来走向的珍珠港之战

  偷袭珍珠港是二战过程中发生的一次重大灾难事件,其不宣而战的卑劣手段更是激起美国公众的强烈义愤,他们发誓要彻底消灭日本,一雪珍珠港之耻。12月8日,美国参众两院很快通过了罗斯福总统向日本宣战的请求(参院全票通过,众院以388:1的压倒性多数通过),这一决定彻底结束了美国20年来一直奉行的孤立主义政策,全体国民同仇敌忾,约1500万男女参军,美国的战争机器开始启动,生产盟军(包括自己)使用的飞机、军舰、坦克、枪械、子弹和各种补给品,从而极大地影响了二战的最终结局。美国历史作家克莱格·尼尔森(Craig Nelson)依据多年专项研究的成果和丰富的史料,以条理清晰的解说,描述了太平洋战争爆发的起因,日军突袭轰炸珍珠港的详细过程,以及太平洋战争留下的遗产。

  日军偷袭珍珠港是二战期间影响战争规模和最终结局的两个重大转折点之一(另一个重大转折点为德军入侵苏联)。首先,作者以极大的篇幅描述了日本偷袭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的远因与近因,从美日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外交等各个方面说明了日本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与美国对抗,直至发动战争的过程,其中也阐述了美日之间各自对彼此的看法,双方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及各种必然因素与偶然因素。

  日本与美国的联系始于1853年,马休·佩里(Matthew Perry)海军准将率领一支舰队抵达东京湾,“黑船来航”事件叩开日本的国门,终止了日本自公元17世纪末开始已实施250年的“锁国政策”。1905年,日本帝国海军与沙俄海军在对马海峡上的海战中战胜了欧洲强国沙俄。经此一战,日本已进入世界强国之列,也创造了一种在日本人心里无法忘怀的神话,即只要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就能够在太平洋赢得胜利,哪怕对手是英美。战胜俄国后,日本期望获得赔偿和中国东三省的土地,但西奥多·罗斯福的仲裁使日本的期望落空。一战后在1922年举行的华盛顿海军会议上签订的条约又迫使日本接受美英日按照10:10:6的比例建造战列舰和航空母舰,引起日本的强烈不满,从而埋下日本报复美国的种子,并称“与美国的战争现在已经开始”。

  在通向军国主义进而发动世界大战的道路上,日本多年来的野心,军队的干政,中枢决策人物的摇摆,尤其在关键时刻的软弱是主因。其次是日本陆军的狂妄,尤其是一些少壮派军官,他们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1932年的“五一五事件”、1936年的“二二六事件”和1937年的“七七事变”等直接绑架了整个陆海军、日本政府和日本国民,使日本逐步转向军国主义体制。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效法英国的宪政模式,采用君主立宪国体,但由于宪法设计的缺陷,把日本陆海军的统帅权直接赋予“虚君”的天皇,实则掌握在军部手中,这种军队统帅权的独立和1936年恢复的军部大臣必须由现役军官担任的制度,导致依法组成的内阁无法控制军队,尤其是事后没有对“下克上”行为的责任人实行追责,进一步助长了军人干政的骄横。在元老制辅助的过渡阶段,一开始还有伊藤博文、山县有朋和西乡隆盛等元老的掌控,随着这些元老人物相继去世,日本的政局开始变调。军队对政府的影响越来越大,甚至能够左右内阁的组建和正常运行。日本的政治家缺乏国际视野,对国际形势的判断缺乏远见。“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发动二战的起点,近卫文麿和广田弘毅的无能使战争一步步陷入泥沼,日德意三国同盟的签订是日本犯下的最大国策错误,使日本直接站到美国的对立面。南下侵占英属的马来西亚、荷属的东印度群岛(今印度尼西亚)和法属的印度支那(包括越南、柬埔寨和老挝)又再次激怒了美国。

  1937年日本扩大侵略中国的范围之后,美日之间的关系逐渐恶化,美国开始向中国提供贷款,支持中国的抗战。1940年1月,美国通知日本,美将停止石油等产品出口,深陷中国战场的日军战争前景不明,维持继续战争的资源难以为继,转而把目光投向东南亚的英法荷殖民地。6月,日本要求法国维希政府允许日军在印度支那建立军事基地,要求荷属东印度群岛保证其燃料供应,还要求英国从上海撤走其军队,并封锁中缅边界,否则即意味着战争。之后,日本陆军很快起草了一个相应的计划,在泰国和印度支那建立航空基地,进攻荷属东印度群岛、香港和马来西亚,但要尽可能避免与美国战争(预期可能会发生军事冲突)。7月,美国宣布向日本出口非金属和石油需要得到许可,并准备实施石油禁运(日本的大部分石油和钢铁需要从英美进口)。接着又通知日本,美国还将终止美日《商业和航海条约》。9月,受德国在欧洲不断扩张的激励,日军于9月入侵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和印度尼西亚等地,控制了马来西亚的橡胶种植园、法属印度支那的锡矿荷属东印度群岛的丰富石油矿藏。9月27日,近卫内阁又与德国和意大利签署了《三国同盟条约》。至此,美日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为尝试改善日美关系,避免与美国开战,1941年初,一度担任过外相、之前曾结识罗斯福的野村吉三郎海军大将接任驻美大使。从1941年初开始直至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一直在与美国谈判,希望美国能够取消石油出口等贸易限制,但始终无法取得共识,双方的立场差距太大——美国要求日本从中国撤军,并承诺不进攻英法荷在东南亚的殖民地。7月,在希特勒入侵苏联之后,日本冒着与美国开战的危险,占领法属的印度支那,罗斯福立即冻结了日本在美国的资产,并全面加强石油禁运。在9月6日的御前会议上,近卫内阁单方面地确定了谈判期限,并确定了在截止期之前如果和谈没有达成结果,即决心与美国开战的方针。而在这之前,近卫为避免美日开战,已经在探索与罗斯福总统举行首脑会谈的途径。

  从1937年中日战争开始直至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四年间,近卫一直处于权力中枢的位置,但他的权宜处事方式,左右迎合的态度,时而支持战争(中日战争和南进战略),时而主张和谈(美日之间),默许军部的独断专行,关键时刻的软弱,在明知只有和谈一条路可走的情况下,没有负起政治家的责任,力挽狂澜。作为主战派的典型代表,东条英机在出任近卫内阁陆军大臣期间,一直顽固地拒绝美国提出的从中国撤军的和谈主张,使双方的和谈始终处于僵局。在国内具有扭转乾坤之力和一言九鼎权威的天皇,战前立场前后不一,在关乎帝国前途命运的时刻,担心日本会输的裕仁缺乏明治天皇的魄力和担当。在近卫因无法说服东条从中国撤军,实现美日和谈的目标于10月选择辞职后,裕仁竟听从宫内大臣木户幸一的力荐,指定战争狂人东条组阁,指望他解决和与战的问题。最终,在明知美日国力、工业和资源潜力差距悬殊,且作战目标尚不明确和统一的情况下,日本军国主义还是抱着赌徒的心理,毅然决然地走向战争。

  其次,作者以6章210页的篇幅,约18万字的内容,详细描述了1941年12月7日从凌晨开始日军偷袭珍珠港的全过程,从日军第1航空舰队的隐秘进军,飞机编队和轰炸计划,到飞机轰炸的实施过程,从珍珠港遇袭一刻美国人的惊慌失措、不可思议,到反应过来后的绝地反击,形象地刻画了空袭的突然,伤亡的惨重,战后的惨状,生动地再现了战争的震撼场面、异常惨烈的景象和满目疮痍的后果。限于文字的表现能力,书中的描写虽不及电影造成的视觉冲击,但其丰富和详细的程度弥补了电影的不足。由6艘航空母舰、2艘战列舰、2 艘重型巡洋舰、9艘驱逐舰和3艘潜艇组成的日军航空舰队,以354架零式战斗机、俯冲轰炸机和鱼雷轰炸机,分为三个波次(第三次攻击取消),突袭珍珠港太平洋舰队及周围的机场等目标,造成2403人死亡,1178人受伤,重创18艘军舰(包括战列舰、巡洋舰和驱逐舰),击毁188架战机,159架飞机严重受损。日军仅损失29架飞机,55名飞行员和74名潜艇兵员。

  最后,作者概述了珍珠港事件引发的后续结果,包括对珍珠港遇袭和太平洋舰队惨败的调查与追责,杜利特率队远距离轰炸东京的报复,以及中途岛的反败为胜等。珍珠港事件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大转折点之一,迫使美国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孤立主义政策,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彻底改变了二战的走向和战后的国际政治格局。不仅如此,从太平洋战争开始,美国彻底终止了长期奉行的“门罗主义”国策,开始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听到日军偷袭珍珠港的消息,一直紧绷的丘吉尔第一反应是“我们终于赢得了胜利”,然后跳上床睡了一个安稳的好觉。一旦美国参战,战争双方阵营的实力对比将会立刻发生根本性的反转。正如山本五十六在美国担任8年使馆武官的实地观察,美国的潜在国力是日本无法比拟的。

  《珍珠港》一书可能是迄今为止描写珍珠港事件最翔实最完整的作品,本书的翻译也相当不错,语句通畅,几乎没有错别字。本书的最大遗憾是没有提供地图,这对于阅读理解相当不便。如果加印的话,建议出版社增加两幅插图:一是日军南云第一航空舰队进军夏威夷的航线图;二是瓦胡岛的示意图,把日军袭击的路线和地点,包括珍珠港(港口、福特岛、机库、停机坪、机场和军舰停靠位置等)、檀香山、希卡姆机场、哈基姆机场、贝洛斯机场、惠勒机场、约翰·罗杰斯机场、卡内奥赫湾及其海军航空站、库劳山、威基基、卡胡库角及雷达站、马拉洛克营、防空高射炮阵地、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夏威夷军区司令部、第14海军军区司令部和医院等,标示出来。

  *********************************************************************

  《珍珠港》读后感(五):《珍珠港—1941,现代美国命运的转折》—战火中的“印象”·影响

  2020年的农历春节前后,“新冠肺炎”成了一个中国人再也无法忽视的词语。迅速蔓延的疫情如军情,刺痛了全体国人的心。人们反应过来之后,则立时采取了种种措施自救、救援他人并“反制”病毒,医院瞬间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而这一切最终留在你我记忆中的印象,最后可能都会集体变成是“面对战火,在最初的惊慌过后,忙而不乱的状态下进行的,而我们也在与疫情的对抗中不断加深了对敌人的了解,把愤怒、珍惜、伤痛等种种复杂的感受,化作迅速反弹涌出的力量,以支持我们取得最终的胜利”。

  2020年的农历春节前后,“新冠肺炎”成了一个中国人再也无法忽视的词语。迅速蔓延的疫情如军情,刺痛了全体国人的心。人们反应过来之后,则立时采取了种种措施自救、救援他人并“反制”病毒,医院瞬间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而这一切最终留在你我记忆中的印象,最后可能都会集体变成是“面对战火,在最初的惊慌过后,忙而不乱的状态下进行的,而我们也在与疫情的对抗中不断加深了对敌人的了解,把愤怒、珍惜、伤痛等种种复杂的感受,化作迅速反弹涌出的力量,以支持我们取得最终的胜利”。这种心理变化,似曾相识。近到经历了数年前的 “非典”时期的人,远到了解1941年珍珠港事件内情的人,都能称得上是深谙个中滋味的。战火来临,除了那些英勇奋战到无暇顾及自己的人,他人则难以逃过被孤独、痛苦的反思拷打的命运。这种心绪促使笔者在此时选择阅读《珍珠港—1941,现代美国命运的转折》一书。书中直言不讳地提到,1941年,美国给世人的印象,很多时候,恐怕还难以摆脱“英国人身边怯懦的机会主义小弟”的影子,以至于明明有着比日本强大上20-30倍的工业生产能力,还会被日本人提前盯上。疯狂的山本五十六更是在国内陆军处处形势不利之际,试图在珍珠港进行奇袭好直接把美国人打怕了,以阻止美国加入二战。日本人的确是有机会的,或者可以说,一场看似弱势的一方不宣而战、看似强大的一方猝不及防应战的战争,其初期都是这样的:美国派驻在珍珠港的海军长久以来过的安逸舒适,相关费用划拨和设备更新的进展则都不尽如人意;陆军和海军的指挥官都没有与日本作战的思想准备,战斗系统间也很少进行步调统一的训练;政府和军队之间,则不注重情报共享,也并不关注如何提升现有的情报收集和破译能力;最重要的是,至少在认为自己对敌人的应对措施“足够了”的想法的基础上,日本人决定进行珍珠港奇袭的时刻,“情感战胜了理智”……而令人感到讽刺的是,日本人当时也有上述的问题。所以,尽管日本前期在情报、时间、计划上的优势让他们轻易地获得了珍珠港奇袭的胜利,可随后,他们却在美国士兵们经历了珍珠港事件的惨烈洗礼后,因为复仇怒火的驱使,“出神入化地使用缆绳和绞盘”,迅速地打捞、修复、建造起新的海军队伍后,在中途岛海战被打到怀疑人生。此后,日本人也不得不面对自身问题爆发出来结出的苦果—比如之前身为陆军大臣就敢对前任首相近卫文麿的态度不屑一顾的东条英机,也在战争期间成为政府首相,并被军方以同样的方式欺瞒,无法得知战争的真正形势,最后国家战败自杀而不得,还不如服毒自尽的近卫文麿;美国人也在杜利特尔的组织下建立了飞行队,轰炸了日本本土作为报复,即便随后他们不得不迫降到中国,却得到了中国人的冒死保护;后来,日本更是因为在珍珠港事件前一边搞和谈一边不宣而战给美国留下了“不讲信用”的印象,于是本来也不很相信谈判、但也很希望能拖住日本的美国一改作风,干脆利落地向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以加快胜利步伐。至于美国和日本是否需要因为珍珠港事件和投掷原子弹相互道歉,部分号称“不愿道歉否则就是责怪祖先的错误,是有罪的”、“愿追随一小撮狂热的强硬派的日本大众媒体的影响”的少数日本人,至今仍不能正视历史—他们甚至不能在这本书的作者去日本江田岛的日本帝国海军历史博物馆查阅资料时,表现出合作的态度,而是各种推诿拒绝。本书中为数不少的篇幅是以幸存者的口吻、事后的调查文字,去还原珍珠港事件的惨烈。那是真正的战火留给劫后余生的人们和他们保护了的人的珍贵“遗产”。即便如此,为什么我们依旧痛恨战争?因为,战争常常让我们无法固守平时认为最珍贵的那些事物。比如珍视的人的生命,比如自由,比如那些我们曾经恨不得静止下来的一切美好时刻。所以,哪怕战争的硝烟不是时刻都顶在每个人的鼻尖上提醒我们,即便是可以“便宜行事”般地用“出其不意”来为惨烈的战争爆发去开脱,但同样以此对战后惨状做出解释时,总会有人不想领情—为那些在此类事件过程中,“不经意间”表现出的霸权主义做派形成的“不良习惯”;为那些热衷于“孤立主义”,但终于能在战火里体会到,战争会“无视时间和空间,把人类残酷地贬低成无用的血肉”的认识;为过后也许能得到更多重视的相关研究机构可能产生的推动和进步;为不接受虚假的心灵抚慰、所以根本不搭理种种“阴谋论”,只把全部精力用在解决问题上,决心要把过后的类似事件尽量消灭在萌芽状态里的仁人志士的努力。最后,在决心学习战争期间,斯大林都打算敬酒的“美国生产线的生产率背后的全民英雄们”的精神时,愿全体国人共勉,再一次拿出淮海战役时前人们坚忍的精神,地道战时的“审慎+机智地勇敢”,疫情拐点后渡江战役时“宜将余勇追穷寇”的魄力,相信科学,相信医护人员,无视一切阴谋论,直到安然度过此次疫情。对一切现在仍在“自我贩卖”的阴谋论给大家形成的印象,及如何在心中消除其影响,可以用本书中美国人研究阴谋论的一段话来回答:从珍珠港事件到肯尼迪遇刺,再到“9·11“袭击,每一场美国大悲剧都需要寻找谴责对象,如今这已成为一个被称为阴谋论的社会学研究课题,历史学家里奇蒙德·霍夫斯塔特(Richmond Hofstadter)在1964年发表文章《美国政治的偏执狂风格》,首先分析了这个问题,其中提到,”任何战争史学家都知道,战争在相当程度上是一个有着失误的喜剧,是一个无能的博物馆;但是,如果把每一个失误和每一个无能的行为都替换成叛国,偏执的想象就会招来很多异想天开的解释。弗雷德·卡普兰(Fred Kaplan)是研究阴谋论的学者,他说:“如果恐怖事件可以归因到一大群躲在大幕后面控制世界的坏人身上,那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能没有一些随即发生的恐怖事件或者不知名的独狼犯案可怕。如果存在秘密阴谋集团,就意味着世界上有某种秩序;发生灾难性的偶然事件,表明存在极度混乱,这是恐惧的本质。“2020年伊始,重读珍珠港事件对现代美国产生的影响,也不妨开始思考,如何给未来的自己留下“鼠年年初时我在干有意义的事情“的好印象。珠港—1941,现代美国命运的转折》—战火中的“印象”·影响2020年的农历春节前后,“新冠肺炎”成了一个中国人再也无法忽视的词语。迅速蔓延的疫情如军情,刺痛了全体国人的心。人们反应过来之后,则立时采取了种种措施自救、救援他人并“反制”病毒,医院瞬间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而这一切最终留在你我记忆中的印象,最后可能都会集体变成是“面对战火,在最初的惊慌过后,忙而不乱的状态下进行的,而我们也在与疫情的对抗中不断加深了对敌人的了解,把愤怒、珍惜、伤痛等种种复杂的感受,化作迅速反弹涌出的力量,以支持我们取得最终的胜利”。

  这种心理变化,似曾相识。近到经历了数年前的 “非典”时期的人,远到了解1941年珍珠港事件内情的人,都能称得上是深谙个中滋味的。战火来临,除了那些英勇奋战到无暇顾及自己的人,他人则难以逃过被孤独、痛苦的反思拷打的命运。

  这种心绪促使笔者在此时选择阅读《珍珠港—1941,现代美国命运的转折》一书。书中直言不讳地提到,1941年,美国给世人的印象,很多时候,恐怕还难以摆脱“英国人身边怯懦的机会主义小弟”的影子,以至于明明有着比日本强大上20-30倍的工业生产能力,还会被日本人提前盯上。疯狂的山本五十六更是在国内陆军处处形势不利之际,试图在珍珠港进行奇袭好直接把美国人打怕了,以阻止美国加入二战。

  日本人的确是有机会的,或者可以说,一场看似弱势的一方不宣而战、看似强大的一方猝不及防应战的战争,其初期都是这样的:美国派驻在珍珠港的海军长久以来过的安逸舒适,相关费用划拨和设备更新的进展则都不尽如人意;陆军和海军的指挥官都没有与日本作战的思想准备,战斗系统间也很少进行步调统一的训练;政府和军队之间,则不注重情报共享,也并不关注如何提升现有的情报收集和破译能力;最重要的是,至少在认为自己对敌人的应对措施“足够了”的想法的基础上,日本人决定进行珍珠港奇袭的时刻,“情感战胜了理智”……

  而令人感到讽刺的是,日本人当时也有上述的问题。所以,尽管日本前期在情报、时间、计划上的优势让他们轻易地获得了珍珠港奇袭的胜利,可随后,他们却在美国士兵们经历了珍珠港事件的惨烈洗礼后,因为复仇怒火的驱使,“出神入化地使用缆绳和绞盘”,迅速地打捞、修复、建造起新的海军队伍后,在中途岛海战被打到怀疑人生。

  此后,日本人也不得不面对自身问题爆发出来结出的苦果—比如之前身为陆军大臣就敢对前任首相近卫文麿的态度不屑一顾的东条英机,也在战争期间成为政府首相,并被军方以同样的方式欺瞒,无法得知战争的真正形势,最后国家战败自杀而不得,还不如服毒自尽的近卫文麿;美国人也在杜利特尔的组织下建立了飞行队,轰炸了日本本土作为报复,即便随后他们不得不迫降到中国,却得到了中国人的冒死保护;后来,日本更是因为在珍珠港事件前一边搞和谈一边不宣而战给美国留下了“不讲信用”的印象,于是本来也不很相信谈判、但也很希望能拖住日本的美国一改作风,干脆利落地向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以加快胜利步伐。至于美国和日本是否需要因为珍珠港事件和投掷原子弹相互道歉,部分号称“不愿道歉否则就是责怪祖先的错误,是有罪的”、“愿追随一小撮狂热的强硬派的日本大众媒体的影响”的少数日本人,至今仍不能正视历史—他们甚至不能在这本书的作者去日本江田岛的日本帝国海军历史博物馆查阅资料时,表现出合作的态度,而是各种推诿拒绝。

  本书中为数不少的篇幅是以幸存者的口吻、事后的调查文字,去还原珍珠港事件的惨烈。那是真正的战火留给劫后余生的人们和他们保护了的人的珍贵“遗产”。即便如此,为什么我们依旧痛恨战争?因为,战争常常让我们无法固守平时认为最珍贵的那些事物。比如珍视的人的生命,比如自由,比如那些我们曾经恨不得静止下来的一切美好时刻。

  所以,哪怕战争的硝烟不是时刻都顶在每个人的鼻尖上提醒我们,即便是可以“便宜行事”般地用“出其不意”来为惨烈的战争爆发去开脱,但同样以此对战后惨状做出解释时,总会有人不想领情—为那些在此类事件过程中,“不经意间”表现出的霸权主义做派形成的“不良习惯”;为那些热衷于“孤立主义”,但终于能在战火里体会到,战争会“无视时间和空间,把人类残酷地贬低成无用的血肉”的认识;为过后也许能得到更多重视的相关研究机构可能产生的推动和进步;为不接受虚假的心灵抚慰、所以根本不搭理种种“阴谋论”,只把全部精力用在解决问题上,决心要把过后的类似事件尽量消灭在萌芽状态里的仁人志士的努力。

  最后,在决心学习战争期间,斯大林都打算敬酒的“美国生产线的生产率背后的全民英雄们”的精神时,愿全体国人共勉,再一次拿出淮海战役时前人们坚忍的精神,地道战时的“审慎+机智地勇敢”,疫情拐点后渡江战役时“宜将余勇追穷寇”的魄力,相信科学,相信医护人员,无视一切阴谋论,直到安然度过此次疫情。对一切现在仍在“自我贩卖”的阴谋论给大家形成的印象,及如何在心中消除其影响,可以用本书中美国人研究阴谋论的一段话来回答:

  从珍珠港事件到肯尼迪遇刺,再到“9·11“袭击,每一场美国大悲剧都需要寻找谴责对象,如今这已成为一个被称为阴谋论的社会学研究课题,历史学家里奇蒙德·霍夫斯塔特(Richmond Hofstadter)在1964年发表文章《美国政治的偏执狂风格》,首先分析了这个问题,其中提到,”任何战争史学家都知道,战争在相当程度上是一个有着失误的喜剧,是一个无能的博物馆;但是,如果把每一个失误和每一个无能的行为都替换成叛国,偏执的想象就会招来很多异想天开的解释。

  弗雷德·卡普兰(Fred Kaplan)是研究阴谋论的学者,他说:“如果恐怖事件可以归因到一大群躲在大幕后面控制世界的坏人身上,那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能没有一些随即发生的恐怖事件或者不知名的独狼犯案可怕。如果存在秘密阴谋集团,就意味着世界上有某种秩序;发生灾难性的偶然事件,表明存在极度混乱,这是恐惧的本质。“

  2020年伊始,重读珍珠港事件对现代美国产生的影响,也不妨开始思考,如何给未来的自己留下“鼠年年初时我在干有意义的事情“的好印象。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珍珠港读后感1000字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