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之地图读后感摘抄
《美之地图》是一本由[罗马尼亚]米哈埃拉•诺洛茨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9.00元,页数:3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之地图》精选点评:
●拍的真好,尤其伊朗女性的肖像美的窒息...都不敢直视
●能看到多元文化下不同的女性气质。但作者的评价明显浮于表面,也能看出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与印象是何等匮乏。
●摄影师所拍人物,苦难地区的,略带忧伤、纯真,中间地带的,最美,发达地带的,迷茫而自信,整本书让人产生一种冲动,美丽的人那么多,为啥还要纠缠眼前那些闹心的事儿,诗与远方,不是一句套话,当然需要某种转换:摄影机与摄影师的眼。
●美没有标准
●美不是千篇一律的,世界这么大,美自然有各种风情。骨子里不服输的劲是一种美,年轻活力有理想是一种美,自然老去的自信也是一种美。
●有国籍职业等介绍的照片388张,有记录的国家48个,选择最多的国家前十名:印度、巴西、希腊以色列、埃塞俄比亚、中国美国、意大利、英国危地马拉;少女41位、青年250位、中年58位和老年39位;米哈埃拉﹒诺洛茨穿越50多个国家,为500多位美丽女性拍摄肖像,她出生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青少年时代东欧巨变,父亲是画家在她16岁时给一台照相机,不好意思出门拍摄就拍妈妈和姐妹,大学读摄影,数码时代到来我放弃了摄影,2013年来到埃塞俄比亚改变了命运,他们截然不同的美丽冲击到她,一国美女尚且如此全世界会如何,辞去工作踏上旅程,穷游狂拍放到社交媒体上,数百万人喜欢我的作品,改变了人们对美丽女性的认知,当然也有成百上千的女性拒绝我的拍摄,我镜头里的美女不是挑逗性感类的,是真实坦诚自然不做作的美,不少
● 拿到手第一感觉就是臭!油墨味很重!和英版对比,纸张反光。但是价格在那里,还是可以接受。
●最美的地方在于每张照片里都是一个活人,带着梦想、尊严、努力的人,不是杂志封面上的符号、不是商品旁的点缀,不是有性吸引力的工具,而且各个年龄、各种职业、各个地域、健康与障碍等都有涉及。 1.中国带文字介绍的几乎全是藏族女性和宗教信息,是其他人太趋同了吗? 2.虽然是全世界旅拍,但仍然大多是衣衫艳丽、姿态优雅的女性,即使身处难民营。
●很好,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都是些爱美的女性,伊朗的和阿富汗的都美炸了
●真正的美,就是做真实的自己。千姿百态美丽的面孔,透过他们的眼神,隐隐透露出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这眼神中包含着勇敢、坚定、自信与真诚。希望这个世界的美丽,能够治愈所有的痛苦与不安。
《美之地图》读后感(一):能够给人力量的一本摄影书。。。女性美
不需要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就可以从头到尾把书翻一遍。简短的文字介绍,打动人心的照片。
来自各个国家的女性,有年老的,也有年轻的;有富裕国家的,也有战乱国家的。
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而努力着,舞蹈演员会为伤痛而放弃舞蹈生涯;15岁的非洲妈妈,失去了丈夫,独自抚养孩子;巴西的售货员,每周需要工作七天。。。
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或者多个故事。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地区,生活在和平的中国,很多苦难都感受不到。看了本书之后,更加能体会到我们现在的生活多么幸福~
《美之地图》读后感(二):作品真的美,文字可忽略
这是2019年3月出版的新书,发现这本书的时候豆瓣上也只有3、4个评价,之所以毫不犹豫买下来,是因为这本书集中了我感兴的几个趣点。
首先,好像很少能接触到罗马尼亚的作者,作为标榜自己为罗马帝国后裔的国家,感觉他们自带神秘和荣耀光环;
其次,作为一个女作者(摄影师),将Ins上发起的项目——拍摄美丽的面孔,落地到线下书本上,对于这个项目或是这位作者,都是一个重大的节点,而对于看不了Ins天朝的我们也是相当的幸运;
最后,那些拍摄的作品,真的很棒。作者镜头下的那些不矫揉造作的面孔,那些透着纯真和智慧的眼睛,还有那些不分年龄的笑容,给了这本书最值得购买的理由。
不过介绍被拍摄姑娘的介绍文字可以忽略,那简直是多此一举。
《美之地图》读后感(三):图好书一般
很早以前在网上看过这套图,藏族姑娘美的让人难以忘怀,原本还冲着一位金色裙子的尼泊尔美人买的(不知道记错没),翻来翻去发现书中却没有。照片拍得中规中矩,但是立意很好,各色的女人实在是很动人,虽然不是张张击中人心。
这本中文版开本太小,不够看,排版也是个谜,图片顺序毫无章法,尺寸也是大大小小,翻看起来并无良好的体验感,装帧一般,设计不走心,趁图红赶紧出货赚钱的感觉。不舒服的地方是把有的好图放得很小,都看不清了。如果能直接把每张照片都单页满图出血就好了。
另外附图的简介比较随意,时有时无,有好有坏,有的介绍能把原本充满神秘意蕴的面孔拉回俗气地面,有的文字又给美如圣人的面容注入真实生活的力量。总体来说,翻完整本书有心胸开阔的感觉,多样化的美还是挺治愈人心的。
《美之地图》读后感(四):美之地图
很美,每一个都是。
配合拍照时不同的背景和生活细节,能看到照片里体现出的共同的那种感觉,“人性的、太人性的”,这不仅仅是女性,这是人的纯粹。
我一直都不会主动去做人像摄影,可能是因为技术太菜(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可能真的是),但更多的原因是我不喜欢那么直白的情绪表露,总是有太多的信息要去处理,而静物或风景则要更含蓄些。
这本美之地图也是这样,每一幅人像都是一个故事,能从被拍摄者的眉目间隐约读出他们的过往。
有一个很奇妙的感受,生活在贫困地区/经历坎坷的人,眼神是飘着的,没有那么“实”,但这些人的整体气质却是“沉”的,好像和生活纠缠许久。
而那些生活在相对富裕地区/生活大约顺心遂意的人,眼神是“定”的,整体的气质也是均匀地铺满整个画面,不会有非常不和谐的偏倚。
当然还有一些exotic的人物,气场是横冲直撞的。
《美之地图》读后感(五):各美其美
今天看了一本很美的书——《美之地图》。
这是罗马尼亚摄影师米哈埃拉·诺洛茨发起的一个摄影项目,她2013—2017年自费前往50多个国家旅行,并为当地女性拍摄肖像,记录这个世界上女性多元的生活状态和丰富多样的美。目前这个项目仍在进行中。书中收录了诺洛茨500余幅作品。
50多个国家、500多张照片,有很多都美得惊心动魄,让人惊叹于照片上的女性究竟有着怎样的身份、经历,有些照片作者是加了文字说明的,有些则没有,我想这也是好的,让读者能够自行想象,也让照片的主人公多了一层神秘的美。
初看是在Kindle上看的,看着看着突然想到:看描述这些照片应该是彩色的呀!后知后觉,又重新在PC端看了起来……其实黑白和彩色完全不影响她们的美,同时赋予了她们不同的美感。
照片中雀斑、赘肉、疤痕都是美丽的,只有一个人真正能正视自己的时候,她才是有光彩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