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棉花垛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棉花垛读后感1000字

2020-12-20 02:25:0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棉花垛读后感1000字

  《棉花垛》是一本由铁凝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00元,页数:11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棉花垛》精选点评:

  ●女性

  ●喜欢那句永远有多远,书没记住,这句话倒是一直记者

  ●《棉花垛》没《笨花》写得好,京味不足,不过关注女性话题可不是虚的

  ●《棉花垛》以女性的视角去写,是与以往所看的女性作家所不同的,但她的这篇我却非常喜欢。

  ●反封建和淫乱不是等号

  ●《永远有多远》堪称人物鲜活、笔法精妙,特别是冰镇汽水和白大省胸部两段描写,充分展示了女性作家的细腻和“刻薄”。刚上大学时看过电视剧,岁月久远却印象深刻,读了原著后更加赞叹当年制作之用心和演员个性之鲜明,白大省和西单小六就应该是徐帆和刘孜的模样。考虑创作时代,《棉花垛》还是蛮有想法的作品,但作家实在是写过太多“垛”太多“花”……

  ●咯咯 这个九元丛书我有好多本~

  ●永远有多远

  ●《棉花垛》的故事很有意思,要再读《笨花》,《永远有多远》写童年的笔调清新又澄静,原本以为会像王安忆《忧伤的年代》等作那样深刻,但作者别有怀抱,呈现的效果却有些浅,西单小六和大春的故事意犹未尽

  ●三垛 棉花垛和麦秸垛比较喜欢

  《棉花垛》读后感(一):《棉花垛》

  《棉花垛》以女性的视角去写,是与以往所看的女性作家所不同的,但她的这篇我却非常喜欢。女性独立是女性作家一直以来探讨的话题,这是如果过于偏激,非要打倒男权社会却也是不可能不现实的。

  《永远有多远》白大省的好是无条件的好,作者说也许再也没有想她这样的好人了,可是我如今看来人的自卫主体性却也是最基本的。

  《棉花垛》读后感(二):那些女人们。。。

  铁凝的短篇一样好看,这是《棉花垛》才被我翻了几页就有的感受。她的文字简练但温和,没有苏童浓厚的脂粉气,也不像摆在我手边刚刚看完的余华的《古典爱情》那么让人沉重和窒息。

  但,这并不代表她的东西不动人:小鼻子小眼睛的小臭子、狐一样的妖娆女人西单小六,这些个妩媚水性的女人在铁凝笔下活了。

  她的东西也并非不深刻,一个多月过去了,乔惨死的场景仍然像电影画面一样定格在我的记忆里;而众多如国、江宏之类自私而虚伪的男人则被铁凝冷静、几乎不带感情色彩的笔一一展现在我面前。

  那些女人们,或妖娆、或憨厚、或坚韧,但多难有善果。好吧,如果有西单小六的魅力,那不妨像她一样活得天马行空一点;如果真如白大省一样生就一副和顺无比的心肠,那最起码要做到“我高兴”,管别人说我傻笑我痴,自己开心就好。

  《棉花垛》读后感(三):《棉花垛 永远有多远》评

  《棉花垛》 国既然决定要处决了小臭子,为什么还要占有她?为什么要在幻灭前给小臭子希望,又让小臭子在绝望和惊愕中死去? 小臭子是未开化的,她的爱国和叛国都是无意识的。她做了好事,也害了乔。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国和乔真的有把她当成和他们一样的人吗?他们只是在需要的时候想到了乔,并没有想着帮她进步。这或许是悲剧的原因所在吧。 乔,小臭子和老有在童年时的性萌动,让人讶异,乔从那时就是不喜欢小臭子的,而老有也是从那时就对这两个女性有了别样的感觉,而小臭子从那时起一直在做的便是希望得到认同,但从始至终乔和小臭子的行事作风,思想都是不一样的。 米子和小臭子母女两个共同的特点是想为了自己活一次,想体面,但都逃不脱历史的局限,教育的局限,她们都依靠男人。米子后半生该多痛苦啊,失了小臭子,而小臭子的一生虽然是悲剧的,但也足够丰富。小臭子该为自己犯下的错误付出代价,也许死是最好的解脱。有谁还记得小臭子的大名是贾凤珍?

  《永远有多远》 白大省这样的人,善良的谨慎,善良的小心,善良地卑微,善良的没有原则。我原以为自己会讨厌这样的人,仔细想了想,这样的人也总比那些冷漠的人好太多了吧。 面对委屈,面对不公,面对背叛,她原则的是忍下来,吃下去,然后选择原谅。这样的人,我会为她打抱不平,我会为她觉得委屈,我会觉得生气,我会心疼。 永远到底有多远?比善于恶的距离还远?比人心的距离还远?我也想知道永远有多远? 我不喜欢这样的白大省,因为活得不够热烈,我欣赏西单小六,因为她足够自我,足够勇敢。但我不得不承认,大多数的人还是活成了白大省的模样。

  《棉花垛》读后感(四):踏实的广袤的自然力量

  《三垛》放在一起看,觉得很像是个很大的村子,不同的岁月不同的人上演的悲悲喜喜。人易碎易散易颠沛流离,但是土地还在,不管是青梅竹马的青草垛还是散发磅礡力量的棉花垛,土地的力量连绵不绝,人在地上挣扎、生存、悲喜,只要背景还是广袤的土地,总觉得是接着地气,人性、情欲、还有生命都有了宏大生动的背景可以倚靠,总觉得是真实的,可以触摸的,甚至是安心的让人臣服。

  铁凝和萧红同样写麦子,萧红的麦场更加鲜明,红的就是刺眼的红。铁凝的麦子更加曲折更加抽象,或者说她更加贴着麦子写。如果说萧红的麦场是她抨击原始、发泄愤怒的地方,那么铁凝的麦子则就是麦子,那些垛子鲜活又细微得被描写,被构建。麦子垛就是麦子垛。

  铁凝是个风格其实不够突出的女作家,三垛没有一个踏实的写作方法,甚至可以看作是不同时期被不同作家所影响的中国农村写实描写的产物。她吝啬细节描写。但是每个细节描写都深刻到足够拎出来单独成为一篇小说。花儿和小池的聚散,陆野明和沈小凤,她的造句、结构的铺陈就像天作一般, 不容许修改一个字,而且一个细节足够深刻到推动情节的发展,这是一个女作家最引以为豪的功底,以女性的敏感去细微的描写,描出一件事的骨骼、筋脉、再刻画得有血有肉,总是感动人心。

  值得一看,那华北广袤的棉花、麦子、青草。那是一代人的生生息息,也是所有历史铺陈时最开头的句子。

  《棉花垛》读后感(五):一个身体流浪的故事。

  棉花垛里的小臭子。

  小鼻子小眼小个子。起初是为了不劳而获,于是就在晚上钻一个又一个男人的窝棚,换来一把把成色各异的花。赚取自己的体己钱。就像她娘米子一样。

  如果不是战争,也许她就是活脱脱第二个米子,也能找个人家嫁了,带着用自己的身体换来的体己钱一起住到一个永久的窝棚里。

  但是战争出现了。一切都变了,带着她一起玩出落的亭亭玉立的乔成了脱产干部。而她不过是一个平凡又平凡的小女子。没有那么大的心。

  后来和秋贵搞上了。

  后来秋贵当了敌人的队长。再后来,小臭子不知不觉的就成了地下工作者。没有枪,只有身体和秋贵。没有党性没有原则,只有惶恐和组织需要。

  后来因为她情报的间接原因,乔被捕,被排着队的鬼子蹂躏惨死。

  再后来,组织要处决她。由国来进行。

  国带着她走在长长的大土路上,一会儿她在前一会儿国在前,路中间长着车前子和羊角蔓,路很长很远仿佛永远没有尽头。后来小臭子累了就停下来了。停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国的腰上别着一把德国制造的勃朗宁。

  国看见小臭子额上的齐眉穗儿浸着汗,粘在脑门上,胸前有汗,布衫中间湿了一小溜儿。

  国伸过去解扣。小臭子觉出国在摆她,可她不计较。

  太阳只剩下半竿高的时候,国才穿好衣服坐起来。然后他拉上了枪栓,确信顶上了子弹。

  占有了她的国最终以企图逃跑的理由处决了她。

  原来看的见的自私是罪过,看不见的自私是残忍。

  原来身体流浪的女人,连一件衣服也不如。遑论体己。

  原来,命如草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棉花垛读后感1000字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