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沈从文讲文物》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沈从文讲文物》读后感精选

2022-03-14 13:55:2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沈从文讲文物》读后感精选

  《沈从文文物》是一本由沈从文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8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沈从文讲文物》精选点评:

  ●用平浅的语言写了绝非入门级的文章(?)

  ●还要再看一遍的。 诚诚恳恳

  ●大家小书

  ●文物类,不能算是启蒙书,需要一定的文化积累文物研究工作范围确实广,沈从文无论怎么改行,都写着同样的文字,表达同样的意思。

  ●尽管有删节,感觉专业性还是蛮强的。以文物证史非常有趣,如果有配图就好了,不然容易一头雾水

  ●其实还是蛮专业的,作为了解一些文物常识倒也可以看看,不足之处是缺少图片,所以很多物件及形式,尽管看了描述,依然没有概念

  ●与其说是文物研究,不过是沈先生对过去人们的日常生活器具好奇和喜爱的个人乐趣的探究。

  ●收益颇丰

  ● 《沈从文讲文物》是一本适合慢品细读的书,悠悠漫漫的岁月沉浸了古人无尽的智慧,留给我们无数日臻完善的好品良物。书中所列虽不能涵盖千万文物品类,却也精挑细选地为读者带来了详尽的文物介绍,是非常值得推荐的一本好书。

  ●沈从文研究文物,仍然可以看出那股“乡下人”的执着劲儿。 他用文物与文献互相结合印证的方法,去研究织锦、刺绣、镜子、漆工艺、螺甸工艺、金花笺、扇子、辇舆、车乘、马具这些冷门历史知识,文中大量引用史书典籍、诗词文章、文物的内容,梳理文物的工艺特色、发展历史和演变,内容挺专业的。 缺点是没图,不过,真要配图的话,得配很多,大概要变成画册了。

  《沈从文讲文物》读后感(一):再识沈从文

  沈从文,了解他是从《边城》这部作品开始的,函授学习的时候,老师就讲过他的作品,分析文章的高妙之处。知道他是大学教授,文学家。但对于他从事中国古代文物研究就不甚了了。《沈从文讲文物》打开了我的视野。一个出色的人,是全方位的,无论做什么,都会做到极致,成为最好。写作,作品可以说是最棒的,研究文物,研究得也是最好的。做什么都不问个人成败得失,之问自己“可以尽的力”。如此谦虚,正如他在《龙凤艺术》题记中有这样一段话:

  近年来我写的东西实在太少,做的工作也不够多,这个小书能出版,既欣喜且深深惭愧,真近于古人说的野人献曝,东西不足道,意思却还好……

  虚怀若谷,沈从文,一个由文物之美看到人心之美的人。这样的人,怎么能不让人佩服呢?

  本书中作者共讲了22中文物,有古代人的穿衣打扮、龙凤艺术、鱼的艺术、狮子在中国艺术史是哪个的应用及其发展、读锦、谈刺绣、谈挑花、谈染缬、皮球花、古玉、古代陶瓷、古代镜子、玻璃工艺、金花笺、辇舆、中国马具的发展、古人的胡子问题。从这些话题中不难发现,沈从文研究的范围很广,也很深入。

  深入体现在每一篇文章中。

  看影视作品,服装一目了然,那么用文字介绍古代人的穿着,就显得很费劲。沈从文用准确的文字讲述了不用时代人物的衣着。而且很多都是专业术语,不懂的人读起来,在头脑中形成不了图像,如果能在相应位置有图画,就好了。狮子,原来是舶来品,看到古桥,高大门楼前的雄伟的石狮子,真的没有想到呢。狮子的发展,通过阅读,你会很好地了解。金锦、刺绣、挑花这些工艺的魅力也尽显在沈从文的文字中。玉石文化源远流长,雕刻艺术的高峰低潮再次高峰,王侯将相、普通百姓的使用等,你都能在这篇文章中了解。古代镜子是如何的呢?甚至胡子都极有讲究……

  知识来自于学习,读这样的书,就是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好书,值得分享,来自大家的书更值得阅读!

  《沈从文讲文物》读后感(二):由沈从文一本书,观22部文物简史

  多年前《边城》,让我与沈从文先生相识,从湘西走出的他,对故土有着深沉的爱恋,亦如他用浪漫抒情诗和小品文的笔触,描绘湘西特有的风土人情,故事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这片桃花源,远离喧嚣的都市,保持人性淳朴美好。生活总会跟人开玩笑,沈从文先生因历史误会,割舍与文学因缘,跋涉中国古代历史与文物, 著就新的篇章。

  《沈从文讲文物》是“大家小书”系列中的一册,为沈从文文物著作的选本。他选题新颖,我国古代人怎样穿衣打扮,龙凤艺术,鱼的艺术,狮子在中国艺术上的应用,蓝底白印花布的历史发展,中国古代陶瓷,古代镜子艺术等等,原本感觉稀松平常的物件,听他娓娓道来物件前世今生,慢慢有了新的认知。

  他说:“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

  这是一本厚重的书,他在孤寂的道路上行走,没有陪伴,独自前行,追溯物件的历史,同时谱写出物件的演变,这是巨大的工程,正如他说“有一点还想特别提出,即爱好的不仅仅是美术,还更爱那个产生动人作品性格的心,一种真正人的素朴的心”,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他是由文物之美看到人心之美,从桃源之美看到人心之美,正是在“人心之美”上,他不管如何改行,表达的都是同样的文字,同样的意思。

  客观的说,我很难进入阅读状态,总是看着思想就跑神,难以静心来阅读,没有读完李泽厚《美的历程》的意犹未尽,只有停顿停顿,不知是因为缺乏图片的原因,还是自身定力不够,面对文章,我只能放下书页,等待质的积累,到一段时间后,再引起变化吧!

  《沈从文讲文物》为文物普及而做,涉及面广、不趋热门,他追溯平常物件的历史,让我们在寥寥数语中窥见始末,对文物感兴趣的朋友,刚好可以在较短时间,观赏22部文物简史……

  《沈从文讲文物》读后感(三):洞察“人心之慧”

  沈从文和合肥四姐妹中的三妹张兆和的爱情故事曾经传诵一时,“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也成为了最流行的情话。沈从文以小说著名,从一个籍籍无名的湘西乡下人摇身变成为人称颂的文学大家。文艺界的”大腕儿“,多给人风流多情的印象,如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

  文学创作需要激情,学术研究则需要专注。文学的沈从文提出“文学自然受政治的限制,但是否能保留一点批评、修正的权利呢?”,1948年起被左翼文化界批判,其后曾多次自杀甚至发疯,最终转向文物研究而放弃了文学写作。沈从文对于文物的热爱并非突然转向,而是一直保有的业余爱好。他平素喜欢收集一些小物件,并未将其视为”文物“。

  转向文物研究后的沈从文同样非碌碌之辈,一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乃集大成之作,除此之外另有《从文赏玉》、《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等专著。《沈从文讲文物》一书涉及织物、玉器、服饰、陶瓷、镜子、漆器、玻璃、螺钿、扇子、交通工具、纸张等中国古代的生活用品及艺术品。文章虽经删改,多短小精悍,但专业性依然很强。

  中国是产丝大国,从古代就要种桑养蚕的习惯,织锦至今有两千五六百年的历史。由蚕丝制成的丝类产品名目众多,现代统称为丝绸。丝织类产品不易保留,古代的产品难以保存下来,文字记载中的各种织物难以发现实物加以佐证,沈从文从其他文物如书画、瓷器、玉器、陶俑等器物和建筑上印证纹路的发展时代和趋势。如唐代的“双矩锦”、“盘绦绫”等出于古代竹篾编织物,在敦煌唐代壁画上却少见,说明这种纹样较为古朴,唐代人将重点放在团窠图样上。

  沈从文对于文物的爱好,并不在于考古的惊奇和证物的发现,而在于这些器物之美。如他自己所说,“我有一点习惯,从小时养成,即对音乐和美术的爱好。”文学和美术属文学艺术范围,沈从文一生都不脱对文艺的喜爱,也因其美学的极佳修养在小说和文物研究都有着极高的成就。他关注的始终是“人心之美”——小说中的人物,文物背后的工匠之心,区别在于“文学多重在对于传统道德观念或文字结构的反叛”,而“艺术则重在型式结构和给人影响的习惯有所破坏”。

  书的遗憾之处是无图,不易具象化。

  《沈从文讲文物》读后感(四):一个讲解文物的乡下人

  翻《沈从文讲文物》,越看越觉得不可思议。这些需要大量佐证支撑的文章,沈从文到底是怎么写出来的?

  又翻了《从文自传》,以及《沈从文的后半生》《沈从文的前半生》几本书。书中也看不到记录沈从文研究方法的文字。有的只是“《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就是1969年冬,沈从文在被下放的牛棚中,凭着毅力和记忆力,在手边没有任何参考资料的情况下完成的”。他大概没有什么检索工具,可能连学者常用的卡片方法也没有,这些大数据,就是坐在院子里,拿毛笔在纸上,一句一句地写出来的。

  这个乡下人,原本是从军的,也下了功夫去临摹《曹娥碑》《圣教序》。可终究还是捏着一杆笔成了文学家。直到1949年,他两度自杀又被解救,却再也不写小说。转而埋头研究古代织物和坛坛罐罐。他在博物馆当解说员,连一处好的住所都没有。

  当然,不能因为沈从文后期研究文物,而怀疑写作连续性。《从文自传》中,大可看到日用器具的喜好。他写文物,又照例写饰文,布帛、玉陶、螺甸、镶嵌、挑花等工艺,离不开百姓日用,写得又细又深。归纳多而演绎少,叙多而观点少,带着一股浓烈的存在感。有人说,这叫考古抒情。一个因为死亡意识而诱发写作的人,往往会更多从时间的焦虑不安出发。这种焦虑感会以多重身份伴随着他,让他的生命变得更有广度。他以持续写作的方式度过多重生活。我们大概应该以另一种方式来看待文学本身,生命的意义、写作的意义都会大过狭义的文学。

  如果说沈从文的前半生,总是想着要去写这些东西,写打铁的人、洗衣服的妇女、船上女人的汉子,写那些美好又心碎的事,写有人用过、再也无法眷顾到的器物。那么后半生,他不再写“他在想”这件事,而是直接写他想的事。所以他写文物,描述人们在生与死之间缝隙中生产制作或使用陪伴的日用品,也想一想他们头脑思虑过的事。

  众所周知,沈从文一生以“乡下人”自许,如他在《习题》一文写道:我实在是个乡下人。他是个士兵、是个文学大师、是解说员、是文物学家,但内心中始终是一个乡下人。他真真切切地寂寞了一生,也真真切切地没有离开自己的乡下。贫穷的司汤达也需要一种笃定(我的读者还没有出生),而沈从文的这份笃定,在他的《从文自传》中已经完成。

  1988年5月10日,沈从文因心脏病猝发在家中逝世。据汪曾祺说,去世那一年他木然。有时看着电视一看就是半天。一次他忽然说出一句话:“我对这个世界没什么好说的。”他也许不是无话可说,而是无人可说,前半生对着滩涂、也对着无人理解的文坛说,后半生对着坛坛罐罐说。又或是该说的已经说了,说再多也无用。因为在《沈从文的后半生》中,我看到这样一段话:

  “沈从文全集共一千多万字,其中生前未发表的作品及书信等约四百四十万字。很难设想,没有这四百四十万字,可以很好地理解沈从文,尤其他的后半生”。

  《沈从文讲文物》读后感(五):作家沈从文的文物世界

  如同梁羽生以武侠成名,却也变成了他一生难以摆脱的阻碍文学创作发展的憾事。而说起沈从文,第一印象也多是《长河》、《边城》等小说。作家沈从文名扬世界,史家沈从文却少有知音。

  其实稍了解沈从文的人就知道,在文物研究方面,他不仅开出了一条独特的史学之路,而且也为其早年追求的人性筑起一座新的庙堂。史家沈从文是作家沈从文的蜕变。

  我读沈从文,也是从《边城》开始,善良少女翠翠、天保、傩送两兄弟、老船夫等等构建的“湘西世界”以其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底蕴深深影响着一代人。此外的《中国服饰研究》《从文赏玉》《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等学术著作,基本没有翻看过。

  有幸读了一本大家小书系列之《沈从文讲文物》,惊觉沈从文对文物之独到之处。沈从文曾说:“在有生中我发现了‘美’,那本身形与线即代表一种最高的德性,使人乐于受它的统治,受它的处置”。

  1922年-1923年当兵期间,沈从文在湘西自治政府首脑陈渠珍身边做文书,真正开始接触历史和文物。陈渠珍有一批文物和书籍,而沈从文则是来管理这批文物和书籍。他通过登记旧画与古董,逐渐对一些旧画的作者、时代及其在当时的地位、铜器的名称及用途有了初步认识,又通过替陈渠珍翻检或抄录书籍,慢慢地学会了看古籍。

  1923年,沈从文只身来到北京。常常在琉璃厂、天桥、廊房头条、二条或前门大街等处游走看古董打发时间。每日徜徉于各种文物之间,这使得他对文物研究产生了莫大兴趣。沈从文对这段经历是这样回首的:“所以于半年时间内,在人家不易设想的情形下,我很快学懂了我想学习的东西。这对我有很深的意义,可说是近三十年我转进历史博物馆研究文物的基础”。

  1948年,他写了《收拾残破——文物保护一种看法》等文章,呼吁社会加强文物保护。1949年,撰写《读展子虔<游春图>》一文,在文物研究领域小试牛刀。

  沈从文的后半生几乎都与文物相伴,开拓了众多文物研究领域,撰写了大量学术论著。《沈从文讲文物》一书,将他对文物的研究汇集成册,从行里字间可窥见沈从文对待文物的细心和耐心。“这种美或由上帝造物之手所产生,一片铜,一块石头,一把线,一组声音,其物虽小,可以见世界之大,并见世界之全;或即‘造物’,最直简便那个‘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