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基辛格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基辛格读后感摘抄

2022-03-14 13:55:2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基辛格读后感摘抄

  《基辛格》是一本由[英]尼尔·弗格森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98.00元,页数:9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基辛格》精选点评:

  ●期待下半部

  ●喜欢尼尔·弗格森,一方面因为大学读了他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另一方面因为赞同他在前言中谈到的治史观和传记方法。本书大量翔实的历史细节证明了弗格森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但反复强调1968年前的基辛格更多的是一名理想主义者多少有些牵强,因为不论是越战、选举和中美关系,基辛格那句“权力是最好的春药”才更像是他的自画像。

  ●从内容上看,基辛格的前半生,从年少无知到成熟世故,从踏入社会吃亏吃苦,到二战及冷战重大事件给他带来的领悟、改变与教训,这位从奔波于波士顿和华盛顿之间的学者,终于被他最讨厌的政客请到了白宫西翼。真的棒,着实期待下一卷作品!装帧上也十分精美,封面照片选得没得说,拿掉包封,壳面真心美啊!从一众专家学者给出的点评来看,完全不是应付事,评价非常高,国关界半壁江山啊!

  ●#基老#不服不行

  ●每一个对国际政治感兴趣的人都应该来读一读这本书,国际政治不是简单的尔虞我诈,是要建立在深厚的哲学逻辑基础上的学科。期待作者的下半部作品早日问世,展现出一个不一样的“现实主义者”。

  ●政治

  ●这都不是传记了,更多是一本历史书……

  ●定价都赶上原版了,不愧是弗格森,写得真好

  会当凌绝顶,一览纵山小。--杜甫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本书讲述了基辛格从出生到成为尼克松幕僚的四十多年的成长历程。尤其介绍了其思想成长历程。因为作者认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一、时代的馈赠

  二、命运的青睐

  如果不是命运的青睐,基辛格或许终其一生是一个精明的会计。

  起初,基辛格在纽约州立大学习会计学。二战的号角使基辛格加入美军。本来他被分到了伤亡危险最大的连队,后来由于他聪明的脑瓜,被转为做情报官,避免了生命危险。再后来,因为参军的经历,上了哈佛大学。而哈佛大学是总统幕僚的集散地。他的导师以及他的系主任都是白宫的座上宾。这为他以后的飞黄腾达插上了翅膀。

  三、个人的智慧

  读史使人明智,此言不虚。而基辛格就是一个历史学家。他认为历史情境不会重复,但有相似性。政治家的绝活在于对形势作出估计,而这种估计来源于一种基于历史基础上的猜测。基辛格在他的本科论文中,用历史分析和哲学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施本格勒、托因比和康德。历史和哲学成了他的思想工具。利用这些工具,他得以对国际形势庖丁解牛。也能够在自己选择的关键时刻,作出智慧的选择。

  本书建议略读。因为实在是太啰嗦了。如果不了解二战的背景,就更是如此。

  《基辛格》读后感(二):2019#阅读记#34《基辛格:理想主义者》

  《基辛格》读后感(三):捡起被时间碾碎的理想,跺去双脚现实的泥

  每一件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都会留下痕迹,每一件事都在不知不觉中塑造我们。--歌德 传记作家弗格森参考了大量的材料,详细描述了基辛格45岁以前的生活。最有趣的是,作者还写了一本《基辛格:现实主义者》,说的是46岁以后的基辛格的故事。

  基辛格从人生导师克雷默身上学会了理想主义。基辛格来自犹太教家庭,是理想主义者,但他认为“有的人一辈子非此即彼地走在两端;有的人忽左忽右,摇摆不定;还有的人……懂得逆向思维,能够应生活中出现的意外情况作出调整。要看指南针,还要避开沼泽”。克雷默告诫年青的基辛格:“独立自主的秘诀在于行动独立。一个人甚至不需要成功……只要不算计,你就会有自由,是你有别于其他小人物”。

  基辛格从大学导师艾略特身上学会了浮夸的文风。本书作者完成这样的大部头需要大量的时间,即使像罗素那样高产的作家,一天能写的也不过10页书稿,要写完一本900页的书的初稿,至少需要3个月的时间。再加上寻找材料的时间,作家写一本书需要一到两年。作者滔滔不绝的记录风格,也和基辛格很相似。基辛格本人继承导师艾略特的浮夸风格,本科论文《历史的真义》写了388页,而且还是删节版。以致于哈佛大学专门制定了“基辛格规则”,避免再次出现这样的超长论文。

  基辛格从俾斯麦身上学会了像精密仪器一样政治算计。在政治上,基辛格敬仰俾斯麦,并能深深理解俾斯麦像的方法:衡量各种因素,考虑各种组合,通过操控建立一种能反映真实权力关系的结构。基辛格政治的原则是:政治家必须在不充分知情的情况下行动,因为所有东西都齐备了,想改都来不及。政治就是伺机而动的艺术。

  在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良质”是一个平衡点。柯勒律治曾经说过“一个人如果不是柏拉图的信徒,就是亚里士多德的信徒。”柏拉图式的理想主义和亚里士多德的现实主义之间,存在着一个平衡点。波西格在《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中把这个平衡点定义为“良质”。而基辛格则把这个平衡点定义为“灰色地带”。这个“灰色地带”,会因为包含着浪漫而被理想主义者欣赏,又会因为充满理性的知识而被现实主义者作为根基。

  人生就是寻找平衡点的过程。任何事物都有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两端。理想和现实擦肩而过时,地上散落着良质的金币。 理想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擦肩而过

  《基辛格》读后感(四):基辛格的前半生

  《基辛格:1923-1968 理想主义者》(Kissinger 1923-1968: The Idealist),(英)尼尔 弗格森著,陈毅平译,中信出版社2018年4月出版,908页。

  本书洋洋万言,共900多页,比较详细地叙述了基辛格45岁当上尼克松国家安全顾问前的经历。在作者看来,基辛格在哈佛这种象牙塔受的教育,又酷爱阅读康德哲学这种智力挑战,在真正接触权力之前,看世界都是理想主义的,本书书名由此而来。作者提到,还有下本《现实主义者》,应该在写作中,如果我是作者,我肯定会在基辛格升天去见康德后再出版。

  某种意义上说,外交就是做生意,就是交易,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能露出自己的底牌。基辛格可谓是外交官中的翘楚。不过,即使能量如他,也未能说服中国政府接受Google回到中国。

  不久前网上曾有传闻,说基辛格挂了,后来马上就有95岁的他当天在新加坡参加论坛并发言的消息辟了谣。他还能活多久?他会活着看到中美开战吗?

  加拿大读书会微信号:careaders

  《基辛格》读后感(五):为基辛格写传:一件冒险且充满争议的事

  罗小虎/文

  弗格森还记得,在这个聚会上,基辛格赞扬了他刚出版的一本有关“一战”的书,“我自然受宠若惊”。弗格森印象深刻的一点还有,当名模艾拉·麦克弗森一进屋,基辛格一下撇开他迎上去。

  几个月后,基辛格授意弗格森为他的传记执笔,弗格森很开心,但同时一再犹豫,直到2004年3月,弗格森正式拒绝了。然而,几个星期后,当弗格森在康州肯特镇看到基辛格的一些文件时,他兴奋起来了,那种感觉就像十多年前他第一次到伦敦罗斯柴尔德档案馆翻阅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档案,他知道自己别无选择,必须写这部传记。经过十年爬梳,传记第一册《基辛格1923-1968:理想主义者》在2015年出版。

  作为基辛格唯一授权的传记,弗格森的这部传记最吸引人的地方无疑是它的一些资料。为此,弗格森阅读了国会图书馆中基辛格庞大档案库的每一个部分。国会图书馆中基辛格档案重达几吨,仅电子数据库中就包含了8380个文档,多达37,654页资料,其中包括年仅22岁的基辛格在亲眼目睹纳粹集中营解放后写的《永恒的犹太人》,写给他父母一封有关他与正统信仰偏离的信等等。基辛格本人则为弗格森提供了145箱在康州一个储藏室里的私人文件,包括至少是1955年之前的基辛格作品、书信、断断续续的日记,以及大约20箱基辛格从政以来的私人信函……正是这些文件打动了弗格森,让他改变主意为基辛格执笔写传记,这也是这部传记最为引人注目的地方。佛格森也给出了基辛格家族在1938年移民之前的全部故事,确认了基辛格家族至少有23名亲人死于纳粹大屠杀。

  一方面基辛格与黎德寿二人,因坚持谈判促成《巴黎和平协议》的签署,获得1973年的诺贝尔和平奖,以及其他著名奖项;另一方面,在一些人看来,尤其在一些记者眼里,基辛格“在印度支那、智利、阿根廷、塞浦路斯、东帝汶与其他几个国家犯下战争罪和危害人类罪”。基辛格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弗格森的《基辛格:理想主义者》能否告诉读者?这或许需要读者自己去判断,因为毫无疑问,要给这样一位充满争议的人物写传记,显然也是一件冒险的事,本身充满争议。

  不过,弗格森为基辛格的辩护似乎并没有说服所有的人。

  不管世人如何看待基辛格,作为“冷战”时期世界最重要影响人物之一,亨利·基辛格都是不可忽视的;不管是否同意尼尔·弗格森的对基辛格的书写,作为基辛格唯一授权的的传记《基辛格1923-1968:理想主义者》无论如何都是值得看的,不仅因为其中有不少独家的资料,更有不少对历史的思考:“‘冷战’无关经济,甚至无关核储备,更无关装甲师;‘冷战’主要是一个理想问题。”唯独遗憾的是,这本基辛格传记止于1968年,基辛格进入白宫前,关于基辛格的更多的历史谜底或许能在传记第二册才能知晓。

  基辛格之所以会挑选英国人尼尔·弗格森为他执笔写传,也非偶然。

  2018年4月中信出版集团翻译出版了《基辛格1923-1968:理想主义者》,作者尼尔·弗格森在五一前后到中国访问的间隙,邮件接受了笔者的采访。

  问=经济观察报

  答=尼尔·弗格森

  基辛格是西方最重要的中国对话者

  问:《基辛格传记》第一册副标题是《理想主义者》,你为什么认为他是一位理想主义者?

  答:作为一个年轻人,基辛格至少在两个方面算是理想主义者:一方面是哲学(他研究康德),另一方面是外交政策(在对越南问题上,他粉碎了经典现实主义者汉斯·摩根)。

  问:《基辛格》第二册什么时候能出来?在第二册中,你称基辛格为现实主义者,对吗?为什么?基辛格在中年时候有一个转变吗?

  答:我认为他是“冷战”造就的最具有原创性的战略思想家。

  问:基辛格是1970年代中美建交的重要推动者。你如何评价他当时和现在在中美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

  答:他是西方最重要的中国对话者,从毛到习,促成了无数与中国领导人之间的参观与会谈。如今他快95岁了,在这方面,依然没有人可以与他匹敌。

  问:你认为如今中美贸易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它最终会导致货币战争吗?

  民主不善于提供长期一贯又世代公

  平的政策

  问:你曾经批评福利制度,认为是西方衰落的原因。福利制度会不会颠覆经典的民主理论?

  问:你如何看特朗普赢得总统大选的原因?他的胜利是否意味着民主的失败?

  问:现代国家财政制度的形成对国家行为有什么影响?经济会决定一切吗?

  问:海因里希·海涅说:“金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上帝,而罗斯柴尔德则是它的导师。”你曾经通过研究隐藏了半个多世纪的文件,数万封信件,写成《罗斯柴尔德家族》,介绍了这个世界上最神秘的金融家族。你认为罗斯柴尔德家族是如何改变了现代世界的?

  答:罗斯柴尔德家族在19世纪建立的银行在建立现代债券市场上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个家族同时也成为欧洲犹太人从歧视中脱颖而出的象征,他们的能力不仅仅是创造财富上,也表现在宏伟的生活上。尽管希特勒等反犹太人试图摧毁他们的财富和权力,但罗斯柴尔德人幸存下来,并在世界经济和社会精英中保持着自己的地位。

  问:二十世纪战事频仍的三大根源:种族冲突、经济困境、帝国衰落。这是您的观点吗?你如何看中东战争?

  答:是的,这是我的书《战争与世界》的观点。这个观点既适合于19世纪的中东欧,也适合现在的中东。

  问:你怎么看日本中断的经济奇迹?这对于中国有什么影响与借鉴?

  答: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经济增长率突然而且永久地下降,是由于人口因素(人口老龄化),财务问题(房地产泡沫,僵尸银行)和货币升值等因素的混合。中国当然必须担心在未来几十年内会出现类似情况。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基辛格读后感摘抄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