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世界秩序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世界秩序读后感1000字

2021-05-09 02:21:2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世界秩序读后感1000字

  《世界秩序》是一本由亨利·基辛格 (Henry Kissinger)著作,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68.00,页数:57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世界秩序》读后感(一):这书主要是传达了一直思维方式

  此书作为初次涉猎这一领域的入门读物简直是满分。涉及到当下情况的内容近乎谄媚,妥妥的利益相关啊,不过也就寥寥几笔,瑕不掩瑜。关于印度和伊朗等国家的内容很有收获,感情趣的话值得扩展阅读。

  《世界秩序》读后感(二):世界秩序到底是谁的秩序呢?

  这个书值得推荐,内容写得不错,应该是大致描述了美国人的世界观吧,就是感觉翻译得不咋地。

  书里把美国人的观点描述得非常的美好高尚,凡是对美国不利的方面都一概略过。

  所以看的时候还是要辩证思维,最好有一定的历史、政治背景知识。

  看得出本书对伊斯兰教是深恶痛绝的:)。

  《世界秩序》读后感(三):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图书馆借的,从历史,宗教,地缘政治等方面分析了现有世界格局的形成因素及未来发展趋势。威斯伐利亚国际秩序的建立与未来,各国均势的平衡发展,都做了很好的阐述,但对美国的评价,太过美化。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也许中国的儒家,中庸之道不为外国道也,也许诺贝尔和平奖不会青睐中国的天下文明,但五千年的华夏大地,恰巧验证了求同存异的世界格局。

  对全世界的格局分析很到位,这需要对世界历史及政治有很深的理解。

  《世界秩序》读后感(四):价值观的驱动力

  《世界秩序》,讲求权利与合法性的辩证统一,至少道出了一个直白到让人几度忘记的逻辑,表面是均势,实际是信仰的融合。科技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宗教,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信仰,抑或是价值观,仍然是动态平衡的砝码。从犹太教,到基督教、东正教,伊斯兰教,再到分支出来的天主教、基督新教,逊尼派、什叶派,体现出来的是理念的互斥与融合,是普世价值、民主与自由、温良恭俭让、脱世轮回、极端主义在特定时间、特定空间下的共存,从这个视角去看秩序,就知道《世界秩序》到底在说什么了……

  《世界秩序》读后感(五):意志主张宣言秩序

  世界的秩序,帝国的主张。

  冲突,主张的伸张。

  基辛格:多年前我年轻自负,曾幻想就历史的意义建言立说。我现在明白了历史的意义需要探索发现,而不应断言。我们必须尽我们所能给出这一问题的答案,同时认识到今后仍需公开讨论这一问题。评判每一代人时,要看他们是否正视了人类社会最宏大和最需要的问题,而政治家必须在结果难料的情况下做出应对挑战的决策。

  人类社会最宏大和最重要的问题。

  人类社会最宏大和最重要的问题。

  一直是:如何生存

  如何更好地与他人共存?

  《世界秩序》读后感(六):打开一个用世界秩序、国际外交的视角看问题的方法

  

92岁高龄写书出书,单就这一点,真令人佩服。

本书具有学术思考性,让我对国际政治、外交、世界文化和格局有一个初步认识,能够打开一个用世界秩序、国际外交的视角看问题的方法。同时本书就东亚、中亚、欧洲、美国当今几个重要的政治区域从文化和政治角度做了详尽的介绍,先就各政治体现状做了一个了解,后就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秩序的主导者重要参与者与近几十年的时事政治现象结合分析美国的思路;最后就核技术、信息技术数字化时代对世界秩序带来的挑战做了分析,进而对未来国际秩序的去向和挑战做了分析,在未来美国的最低目标是什么最低底线是什么等~

  《世界秩序》读后感(七):评《世界秩序》

  基辛格老爷子的絮絮叨叨,他反复提到的一个词是“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本书从这个和约开始说起,然后从这个和约引出了一个世界政治体系,有些势力在维护这个体系,有些势力想摆脱这个体系的约束,因此才会有“世界秩序”一说。

  在老爷子的这本书里,“国家”是一个很新的概念,也是随着“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而诞生的一个概念,它和“帝国”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因此“国家”和“帝国”经常被拿来对比。书中也提到,“伊朗”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家”。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居然是印度人发明的?我一直以为是我们搞出来的啊。

  老爷子说,是一辈子唯一一次战略错误,它直接导致了祖国统一晚了1个世纪,我想说的是,老爷子认为2045年海峡两岸会统一?

  《世界秩序》读后感(八):完结

  基辛格的确可以称为美国历史上对中国抱有善意和了解的不多国务卿之一,此刻看完这本书,对世界秩序这个观念的形成和演变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尤其是将欧洲、伊斯兰世界、俄罗斯、美国、亚洲近代的演变形成了清晰的框架,在了解不同文化时可以对比发现其本身带来的与众不同的特性。

  对美国民主自由的理念由来,经历时代变迁中现在的国家理念形成,以往对世界的责任承担,现代热点问题的来龙去脉和对未来的一点设想都具有极大的价值。在谈到伊斯兰教中东的巴以问题、什叶逊尼派问题、极端和温和派都是现代世界最热点的问题,在伊朗核问题上、在朝鲜核问题都有独到的见解。21世纪的中美问题就是世界秩序的新一轮调整和考验领导人智慧的世纪难题。

  《世界秩序》读后感(九):感觉很失望。

  感觉有点失望。

  毕竟基辛格是美国人。无法抛开自己的本源。在很对地提到美国的问题中,依然用虚伪的善良来粉饰。资源利益的掠夺。依然用陈年老调皿煮大法来装饰。美国应该领导世界,美国是地球文明的灯塔。也许他处在美国的环境下。无法将问题深刻剖析,只能用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掩盖。美国如此恐惧其他国家崛起。根本原因是为了掠夺。再试世界第一强国。第一超级大国的时候。美国可以从世界各地掠夺资源。石油,矿产,利用花纸换取商品,利用利率涨跌收割财富。当世界上出现另一个能与之抗衡的大国出现时。这一切敛财的手段都将被遏制。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对美国必将是排山倒海的灾难,利用霸权获得的利益。在霸权动摇时将快速瓦解。

  也许别人也可以说我无法抛开中国人的身份来评价美国。

  《世界秩序》读后感(十):92岁的老爷子到底说了些啥

  不知道哪里踩了线,被限定为“仅自己可见”,重发一遍.....不过现在格局变化这么大这么快,按照基辛格的分析完全可以再写一篇,有时间补上。

  【当今世界从来没有一个统一的世界秩序。虽说有联合国公约,有国际法庭,但各个地区实质上仍是在各玩各的,互相不忿,从而也就导致了各方冲突不断,局势动荡不安。基辛格认为,不同玩法,不同秩序观,是当前世界面临的最大问题。】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