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十分钟速成课:经济学 第一季》影评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十分钟速成课:经济学 第一季》影评精选

2022-03-27 03:04:5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十分钟速成课:经济学 第一季》影评精选

  《十分钟速成课:经济学 第一季》是一部由Jacob Clifford / Adriene Hill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美国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十分钟速成课:经济学 第一季》精选点评:

  ●DFTBA!!!

  ●经济学小菜~

  ●啊我喜欢这个crash course 这个女老师太可爱了

  ●之前看完的...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后再看一些文章会觉得清楚了一些。希望能把家里的那两本书再翻完。

  ●语速够快,在10分钟里可以接受超大量的知识点,前提是你得跟得上٩( ö̆ ) و

  ●入门看看还是很好的,当然如果有时间会去看书。

  ●过于浅显

  ●感谢

  ●非常有趣,而且满满的干货,对经济学讲的很清楚非常适合入门。最喜欢经济学课上举的栗子

  ●一共35集,每天2集,完成了。起初只是纯粹打算练习英语听力,但讲的很好,很多基础经济学知识,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经济学 知道经济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决策。就当作是练习英语也是蛮好的嘛!推荐

  《十分钟速成课:经济学 第一季》影评(一):笔记

  1,经济学简介 权衡收益与成本,理性的决策者。宏观与微观经济。 2,专业化与贸易 南北战争(南方想用廉价的奴隶工人)。 工业革命——人类真正的发展。 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国富论》劳动分工,各司其职。 专业化提高生产率;贸易使人们富裕。国家应该集中生产最擅长的产品。 3,经济体系:我们生产什么?如何生产?谁获得? 计划经济(朝鲜),自由经济(新西兰),政府干预、 企业 / 个体 / 政府。 解决贫穷?经济学没有解决方案,只有权衡取舍。 4,供给与需求 自由市场,需求定律,供给定律。过剩,短缺。人体器官买卖,需市场监督。 5,宏观经济: 经济产出,失业率,通货膨胀,利率,政府政策。(始于1930大萧条) 政策制定者的三个经济目标:经济持续增长,控制失业,维持物价稳定。 三个指标: 1)Gross Domestic Product 国内生产总值(通过通胀校正的GDP):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买二手车不算,股票不算,公司收购不算,非法,小费不算,因为没有新产品/服务。) 2)失业率:摩擦失业,结构性失业。(主动辞职不属于失业,算失意的劳动者。) 3)通胀率:经济衰退一般为通货紧缩。津巴布韦。 6,生产力与增长 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看人均GDP 经济发展靠生产力的提高:生产要素:劳动者,人力资本(知识,技能,机器) 电脑——互联网 7,通货膨胀与泡沫 Custumer Price Index 消费者物价指数 是否富裕看购买力 1),消费者为商品竞价,太多钱追赶太少的商品 2),生产资源(石油)减少,增加所有商品的价格成本 3),生产者提高售价,减少产品的生产 例:委内瑞拉:减少石油出口,增加印钞。 2008年美国房价次贷危机,1630郁金香泡沫。 8,财政政策 衰退缺口:扩张性财政政策:政府提高支出建路建桥,创造工作岗位,减少税收,促进消费 通胀缺口: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支出(公共岗位),提高税收,冷却经济 凯恩斯:政府支出可以弥补消费者支出的减少,虽然经济会自我修复,但不能坐以待毙。 美国:消费者支出少,政府可以增加自己的负债(赤字支出)(政府借钱填坑,避免经济衰退) 挤出效应:政府借更多的钱,利率上涨,企业更难贷款买工具。 政府在经济低于最大产能时刺激经济,会增加个人支出。 9,赤字与负债 预算赤字:政府支出 > 税收收入,政府不得不借钱来补缺。 负债是预算赤字的积累。 美国负债:18万忆,25%用在福利保障。 10,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美联储): 1),调控和监管国家的商业银行,确保银行有足够的准备金防止提款浪潮 2),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加速或放慢整体经济 利率低,借款人借更多钱,花更多钱。中央银行通过改变货币供给,操控利率。 扩张性货币政策:中央银行想要加快经济,增加货币供给,银行有更多的钱借出去,借款者货比三家,银行降低利率以竞争,引起更多的借钱和花钱行为。 增加货币供给的三个方法: 1)减少法定准备金(银行自留部分) 2)商业银行向央行借款,央行减少利率(贴现率),商业银行更易借钱 3)公开市场操作,通过量化宽松:央行不仅购买短期国债(国库券),还购买住房抵押贷款,印钞,使得商业银行有更多的现金,增加流动性。 11,货币与金融 金融系统:银行,债券,股票 借出者和借钱者 13,经济崩溃

  《十分钟速成课:经济学 第一季》影评(二):《10分钟速成课:经济学》摘抄

  《十分钟速成课:经济学 第一季》影评(三):不准确个人分类及总结

  【经济学本质】权衡(机会成本&边际效应等)—行为—结果(举例,专业化与贸易:两商品模型)

  【宏观经济学】(国家层面)

  【1.宏观经济】

  a.判断指标: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率(CPI)、拓展:[收入不平等]不仅不平等且不断加剧。这个视频比较表浅。实际上这种不平等的原因、维护与结果——《生而贫穷》读后感https://weibo.com/1762479992/H8yMAe3tl,一言蔽之,目前长远看,收入不平等并不利于经济发展。

  .商业周期:该视频认为产生原因是:生产产品有限—>人们相互竞价—>导致通货膨胀—>生产成本增加(工人要求涨工资)—>经济放缓—>公司裁员—>失业工人消费更少—>更多裁员。这里等以后看了《资本论》再评论。

  c.经济崩溃: [恶性通货膨胀], [经济衰退], [滞涨]。

  【2.经济体系】

  a.决定因素:生产方式,生产内容,分配方式

  .分类: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两者之间:本质是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人力资本))的分配和组织(技术)。

  【3.货币与金融】

  a.货币:本质是通用接口

  .金融系统:本质是连接债主和借款人之间的平台。 包括银行、债券市场、股市(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危机(a).平台的不透明性&缺乏监管:不懂的东西,自己思考的东西(有其自身利益所在的东西)。(b).平台牵连太广:大到不能倒&个人的风险传递。(c).致经济崩溃

  补充之前的理财思考:结合《小狗钱钱》和《江南愤青:十篇文章看懂次贷危机》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284664993999740

  【4.政府】激励,加速放慢经济的2个主要策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a.财政政策:为什么国家负债好像影响没有个人大?因为国家的收入是持续增长的。虽然趋势老龄化(促进收入的主要是年轻人),但科技会进步,收入的人均效率会提高)而个人的收入却不是。人老了子女会替你还债吗?此外,国家也可能收入不会持续增长,也会赖账,后果可能会遭到武装干涉、经济封锁、政治孤立。所以有可能赖账成功。

  .货币政策:法定准备金,贴现率(贷款给银行的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债券),量化宽松(买银行资产)

  c.管制政策:价格控制

  个人认为没有补贴/垄断/暴力的价格控制犹如无源之水,必不持久。

  而靠补贴/垄断/暴力获得的市场却也容易滋生惰性乃至腐败。

  正如政策一旦制定有其自身惰性。此外钻空子/获利者数量保持稳定的话,政策可能更加缺乏改变的动力。

  反对控制纠偏的人大多是利益既得者。

  单纯想着纠偏却却不提供动力的人可能会好心办坏事。

  视频观点:贸易赤字有利于1.便宜的产品2.创造行业。

  【微观经济学】(市场公司个人层面):

  【1.市场】

  【2.垄断】

  我的观点:卖方市场进入门槛越高,买方又越是刚需的行业越可能发生垄断。水门槛低所以刚需无所谓(除非天灾人祸),但胰岛素/油/房产门槛高(分人为门槛高和后天门槛高)又是刚需,我觉得这就很容易产生剥削了。

  【3.地下经济】

  【4.企业】

  【5.个人】

  【经济学派】

  1.马尔萨斯&社会达尔文主义

  2.自由市场资本主义:

  a.古典经济学(总介绍: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亚当斯密《国富论》,大卫李嘉图:相对优势理论,其他:私人财产&自由市场(供需&边际效应等)。奥地利学派,芝加哥学派经济学,货币主义,供给经济学。

  .宏观经济:起因:1929大萧条。i.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强调政府干预(货币&财政)。ii.社会主义。

  c.新新古典总和:货币主义&凯恩斯

  3.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资本论》

  《十分钟速成课:经济学 第一季》影评(四):经济学听课笔记

  主要内容:

  首先,定义,经济学研究人和选择!学习的目的是成为更好的决策者。

  然后,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整体和政府的政策。

  大部分国家都是自由市场+政府。

  政府3大目标:GDP、就业、通货膨胀。天朝GDP组成:3驾马车,内需、政府投资、出口。

  政府控制经济5种手段:财政政策,政府投资和税收;货币政策,准备金、利率、购买国债。

  最后,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人和企业的决策。核心是边际分析,produce where MR equals MC,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就干;寡头垄断,博弈论。

  听课笔记:

  Intro to Economics

  Economics is the study of people and choices.

  经济学研究人和选择!

  the goal of learning economics is to become a better decision maker

  Economic Systems and Macroeconomics

  大部分国家都是自由市场+政府。政府介入越少越好,没有民主和公平可言的政府,就是去抢钱的。

  Macroeconomics

  1.macroeconomics is the study of the entire economy. the big stuff, like economic output, unemployment, inflation, interest rates, and government policies.从1930's the Great Depression 后开始研究。

  2.policy makers have 3 economic goals:

  the Gross Domestic Product, unemployment rate, and the inflation rate.

  政府3大目标:GDP、就业、通货膨胀。

  3.GDP的4部分:consumer spending, business spending which is called investment, government spending, and net exports

  in the US, consumers account for about 70% of GDP.

  天朝叫三驾马车:内需、政府投资、出口

  2019年天朝分别是:57.8%,31.2%,11%;天朝的数据是骗人用的,别太当真。

  roductivity and Growth

  GDP高低是由productivity 生产效率决定的。

  Fiscal Policy and Stimulus 财政政策

  政府的油门和刹车,政府投资和税收。

  the government can step on the gas or the brake, by changing government spending or/and taxes

  1929大股灾,2000互联网泡沫破裂,2008年次贷危机...每次都是在华尔街玩儿残经济后,政府开始用凯恩斯理论擦屁股。

  Monetary Policy and the Federal Reserve 货币政策

  央行2大职能:

  监管商业银行,通过准备金制度;

  货币政策,通过利率或货币供给(美国)调节经济。

  注意美国的央行--美联储 the Federal Reserve是私人机构,和华尔街穿一条裤子!

  美联储 the Fed调整货币供给的3种方式:Reserve Requirement,discount rate(the interest rate that it charges banks),Open Market Operations (购买government bond国债或treasury bill国库券)

  2008年the Fed搞了个史无前例的Quantitative Easing,QE,量化宽松,buy up longer term assets from banks,like home loans aka 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

  Money and Finance 金融系统

  借贷双方通过金融系统(包括银行、债券、股市)发生联系。

  The 2008 Financial Crisis

  一堆奸商把烂苹果包装出来卖,最后露馅儿崩盘,纳税人买单的故事。

  奸商:华尔街投行、保险公司、评级机构,甚至 美联储、美国财长、经济学砖家等;

  烂苹果:次级贷,相当于流浪汉的买房抵押贷款;

  纳税人买单:权贵们开完狂欢party,酒足饭饱后,对收银员说:“开张发票”。

  关于2008金融危机的电影:Inside Job 监守自盗,不错,名字就给危机定性了!可惜华尔街的罪犯们全部安全着陆,逍遥法外,继续酝酿下次聚餐。

  Recession, Hyperinflation, and Stagflation

  控制预期,建立大家的信心很重要啊。

  Economics Schools of Thought

  Classical Economics, Adam Smith, Marshall;

  Keynesian Economics;

  Austrian School of Economics, Hayek;

  Chicago School of Economics, Friedman;

  Monetarism;

  upply-side Economics/ Trickle-down Economics;

  ew Neoclassical Synthesis.

  各经济学流派争论焦点是自由市场和政府干预的多少,还是中庸不走极端比较好。

  Marginal Analysis, Elasticity

  1. Microeconomics looks at individual markets and the decision-making of consumers, businesses, and governments

  2.Marginal analysis,additional benefits and additional costs. the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

  3.elasticity

  Markets, Efficiency, and Price Signals

  1.Central planning is not efficient.

  roductive efficiency

  allocative efficiency

  2.price signals

  rice Controls, Subsidies

  rice controls: price ceiling, price floor

  Revenue, Profits, and Price

  1.Accounting profit vs Economic profit;

  opportunity cost.

  2.variable costs and fixed costs

  Economies of scale

  3. the profit maximizing rule: continue to produce as long as the marginal revenue of the last unit produced is greater or equal to the marginal cost.=produce where MR equals MC

  Game Theory and Oligopoly

  四种市场结构:

  erfectly competitive

  monopoly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oligopoly, game theory

  ehavioral Economics

  Risk-loss aversion

  Taxes

  税当然要交给政府,但怎么花的需要透明、被监督,否则他们私吞了怎么办?

  The Economics of Happiness

  要幸福,除了一定的物质基础,还需要一定的地位---比你周边的人强;就是中国说的“富贵”!

  幸福是享受现在、追求目标的生活。

  《十分钟速成课:经济学 第一季》影评(五):笔记分享

  本文是10分钟速成课:经济学笔记

  cnblog上本篇亦是本人啦

  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与决策的学科,从有限的资源中做出获取最大的利益的决策 专业化:(劳动分工)提高生产效率; 贸易:使人们变得富裕; 专业化与贸易使国家变得富裕; 由于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边界PPF)及专业化的作用,专注于自己所长,并通过贸易获得其他物品,会产生最大效益; 个体和国家应该专门生产他们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然后与其他国家交换对方专门生产的其他商品,这种贸易是互利双赢的;

L3:经济体系

  经济体系是关于“a.生产什么;b.怎样生产;c.谁获得产品;”的问题; 卡尔马克思把生产要素分为:土地、劳动力、资本; 谁、拥有和控制生产要素决定经济类型; 市场经济:个人拥有生产要素;使资源分配更加高效; 计划经济:政府控制生产要素;对于公共设施和服务是必须的; 现代经济既不是完全自由经济也不是完全的计划经济,大多数是混合经济;有自由经济与政府控制;

L4:供给与需求

  市场的核心的自由交换;买卖双方各自看中对方物品的价值; 竞争市场可以高效的分配稀缺资源; 需求定律:价格下降买的更多,价格上升买的更少;买方市场;下降曲线(供需关系图); 供给定律:价格下降生产越少,价格上升生产越多;卖方市场;上升曲线; 供大于需,差值叫过剩;需大于供,差值叫短缺;供需相等,叫均衡价格/均衡数量; 供需受很多因素影响; 供需(市场)需受监管,有时不能应用(比如器官捐献,不能形成市场);

L5:宏观经济

  研究繁荣与萧条、就业与税收等;可以理解经济运行的原理; 决策目标:a.保持经济增长;b.降低失业率;c.保持物价稳定; 评判指标:a.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b.失业率;c.通货膨胀率; GDP:一段时间,通常是一年内一个国家境内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必须是新产生的; 使用同样的货币衡量GDP以便对比,但是通货膨胀导致不准确(比如用中商品不同国家价格不同); 采用校正后的GDP衡量(RealGDP);原本用于核算国民收入,可能并不完全反应国家经济状况; 失业率:失业人口数量除以劳动人口数量*100;劳动人口不包括选择不工作的人及无劳动力和未到法定年龄的人; 摩擦性失业:暂时性的,如找工作间隙;结构性失业:市场不再需要的; 周期性失业:由衰退引起,需要避免; 当只有摩擦性失业及结构性失业时,叫充分就业;这时的失业率叫自然失业率; 通货膨胀:通过追踪一定量一般采购物品的价格(即marketbasket),通货膨胀率就是价格随时间变化的百分比; 物价上涨,企业成本上升; 通货紧缩,导致消费下降;严重衰退往往伴随通货紧缩; 经济繁荣与萧条的循环叫商业周期(businesscycle); 经济成分:消费支出、企业支出(投资)、政府支出、尽出口;任何一个成分出问题都会导致经济放缓;

P6:生产力与增长

  av2846050笔记搬运源自用户talenttom:

  购买力(purchase power):有多少物质可供消费 通货膨胀(inflation): 一个国家整体物价水平上涨 通货膨胀类型: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or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通过常见物品购物篮每一年价格除以基准年价格得出,显示不同年间物价变化,用以衡量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 -> 物价上涨 -> 购买力下降 经济泡沫(bubbles):当某商品物价上升,引起人们的集体妄想和非理性繁荣 --> 房价------

P8:通货膨胀与泡沫

  av2912152 笔记搬运源自用户“若、再次遇见你”:

  富有,并不在于拥有多少钱,而在于拥有多大的购买力。 经济泡沫:当某一件商品的价格飙升,引起人们的集体妄想和非理性繁荣。 通货膨胀矫正:经济学家挑选一系列产品,来代表一般消费者每年会购买的东西。比如12个月的房租,300加仑的汽油,50块面包,7张电影票等。这被称为消费者购物篮。将购物篮物品的价格相加,在把下一年物品的价格相加,同样再计算下一年,就可以得到一连串的价格。再选择一个基准年,把每一年的总价除以基准价格,再乘以100,就可以得到消费者物价指数(CPI)。CPI显示出不同年间的物价变化,这是最常见的衡量通货膨胀的方法。 校正前的价格称为名义(Nominal)价格,校正后的称为真实(Real)价格。 现在的CPI会考虑到科技的进步,调整购物篮内的商品。 通货膨胀的原因: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消费者(钱)太多,追赶少的商品,商品竞价引起,供给冲击,重要资源的减少,生产者提高售价,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都是钱太多,商品和服务太少的结果。 物价随时间上涨,但并不一定会引起通货膨胀。 投机:更多的买家进入市场,价格涨得越来越快。 房地产泡沫的问题在于:它依赖于一个不断增加的买方的供给量,即使每个人都在赌自己能够将以更高的价格把房卖给下一个人,,但最终,没人买房子,泡沫也就破碎了。 经济泡沫的鼻祖是1630年左右的荷兰,郁金香狂热

P9: 财政政策

  改变政府支出与税收校正经济中的波动 衰退缺口/通货膨胀缺口 扩张性财政政策(expansion):增加支出/减少税收 紧缩性财政政策(contractionary) 乘数效应:政府实际支出比投入多,源于存钱(这概念不太清晰) 扩张性政策应选择乘数效应大的地方

P9 财政政策

  av2942361笔记搬运源自用户“若、再次遇见你”: 第五集中商业周期中会有一个GDP的潜在值,也就是长远来看经济能够生产的稳定最大值,实际GDP在潜在值上下浮动。 当实际产出低于潜在值时,称为衰退缺口; 当实际产出高于潜在值时,称为通货膨胀缺口。 当经济太慢或过快时,政府可以通过调整支出和税收,来干预经济的发展。 当经济下降进入衰退缺口,政府可以提高政府支出、减少税收来干预。称为扩张性财政,政府通过支出创造工作岗位、提高建筑工人、老师和其他劳动者的收入,这些人也会花费更多的收入,来促进经济增长。(减少税收也是同样的逻辑,增加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者的花费支出,促使经济增长) 在通货膨胀缺口中,政府减少支出,提高税收。但是政府不愿意如此,这样没有政绩、没有选票。 为了刺激经济政府需要赤字支出(增加支出、降低税费,花费超过税收收入),此时政府需要借钱,就会负债。这又会引发挤出效应,政府借更多的钱,会使利率上调,企业会更难贷款生产,这会使经济更加脆弱。(但这只有在经济全力发展时才会产生,因为需要刺激经济时,有大量的失业工人和闲置工厂,更多的政府支出可以提高整体产出)。 刺激很难实施好,因为有乘数效应:政府花费100给建筑工人,建筑工人会存50,花费50去听演唱会,演唱会的歌手会得到50,会存25再花掉25…...最开始政府花费了100,但是可能会变成实际价值175的经济支出。1.75就称为此时的乘数。但实际的乘数根据经济持续变化,非常难以计算。

P10: 赤字与负债

  av3004857笔记搬运源自用户“若、再次遇见你”: 预算赤字是指在某一年内,政府支出超过了税收收入; 负债是预算赤字的积累; 通常以GDP的百分比形式来衡量负债,因为收入也在增长。 政府预算赤字借钱时,会影响到给个人和企业的贷款,不利于经济发展。此外过多的负债会让其他国家不愿意借钱给这个国家,愿意借出的人少了,利率会上升,会使得还债更加困难。最终,借出的人会失去借出的钱,而借用的国家会失去信用,这会引发大规模的经济衰退。

  用户”马不停蹄“的评论 扩大财政支出为什么会使利率上浮。1.增发债券,在货币供给量不变前提下,政府增发债券意味着减少货币供给,所以利率上升,故而民间借贷和投资减少。 2.扩大财政支出。 政府支出增加导致市场上商品劳务需求增加,而供给不变前提下,使商品劳务价格上涨,消费者剩余减少,社会需求减少。另外由于货币供给量相对而言变少了(虽然假定供给数量不变,但是相对物价而言变少了),利率与货币供给成反比,所以利率上浮,进而减少私人投资。

P11:货币政策

  av3086782的用户“钓舟摇”笔记搬运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美联储):美国的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的工作: 1.调控和监管国家的商业银行,确保银行有足够的准备金,防止提款浪潮 2.实施货币政策,即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来加速或放慢整体经济 当银行提供贷款,把本金借出时,希望本金加上本金的一定百分比(利率)金额来弥补通货膨胀,创造受益 各种贷款的数量都是有利率决定的,当利率低时,借款人会更容易还贷,于是他们就会借更多钱花更多钱,反之 -美联储通过改变货币供给操纵利率:如果美联储增加货币供给,银行就会有更多钱可以借出去,借款人将会货比三家,银行将不得不降低利率来竞争,反之亦然 -如果中央银行想要加快经济,它可以增加货币供给,导致银行降低利率,引起更多的借钱和花钱行为,这叫做扩张性货币政策,反之,叫紧缩性货币政策 保持银行体系健康的有2件事:信心(人们有信心能拿回这笔钱)和流动性(流动资金)

  当你在银行存钱时,银行留下一部分,借出去一部分,这叫 部分准备金银行。银行需要保留的作为 准备金 的用户存款金额,叫做 法定准备金 ,可以借出去的叫 超额准备金

  中央银行怎样改变货币供给:

  1.改变法定准备金。减少法定准备金 会增加 货币供给 ,反之 美联储是银行的银行,当商业银行需要钱时,会向美联储借钱 2.改变其控制下银行的利率,即 贴现率。减少贴现率,会使银行更容易借钱,会增加 货币供给,反之 3.公开市场操作。美联储购买或出售短期政府债券(政府发行的借条,可获利息,风险小)。如果美联储从银行买回这些之前发行的政府债券,会增加银行的流动性,增加货币供给,发行更多债券则反之。在美国,买卖多少债券是由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决定的 美联储曾做过增加货币刺激的方法:量化宽松,简称Q.E.,指的是 买光银行更长期的资产(房贷等)

P12: 货币与金融

  av3089332笔记搬运源自用户“kiwi-to-fly”: 金融系统的组成: 1.Lenders(家庭个人,企业) 2.Borrowers(家庭个人,企业,政府) 金融系统就是将这两者聚在一起的网络。借出人将钱放入金融系统,系统将钱借给借款人,这些借款人以一定利息还款,使得借出人的钱随时间增值。这种交换有以下三种方式: 1.银行 2.债券市场(the Bond Market):政府或者企业要借钱时,将债券(相当于欠条)卖给借出人,借款人同意在未来规定时间还款付息。如果债主想要现金了,他可以将该债券卖给另一方。 3.股票市场。股票是公司的一部分所有权,企业卖出股权换取现金,企业盈利后于股东分红。另外,股票持有者也可将股票以更高价格卖掉。 前两种方式与债务相关,而股票则是一种资产,如果公司盈利较高,股东会赚得分红,但企业破产后股东将一无所得。 股票市场的波动不是经济状况的可靠指标,它只是经济基础真实的或者被感知到的变化(消费者信心、失业率和GDP增长)。 债券和股票的共同点:都是市场交易中的金融工具。债券是债务工具,股票是资产工具。而银行则是金融机构。 金融系统存在的必要性:从借款人的角度来看,通过股票、债务之类的工具,使得借款人能够从很多人身上获得需要的钱,他们从大量的投资者身上获得资本,分散了风险。从借出人的角度来看,金融系统使他们能够将积蓄分散为数十个或数百个不同的贷款,少部分借款人可能会还不起贷款,但这些损失可以由按时还钱的借款人抵消,从而不必将所有鸡蛋放入一个篮子里。

P13 -- 金融危机 笔记:

  抵押贷款(mortgage):是指某些国家银行采用的一种贷款方式。要求借款方提供一定的抵押品作为贷款的担保,以保证贷款的到期偿还。抵押品一般为易于保存,不易损耗,容易变卖的物品,如有价证券、票据、股票、房地产等。贷款期满后,如果借款方不按期偿还贷款,银行有权将抵押品拍卖,用拍卖所得款偿还贷款。拍卖款清偿贷款的余额归还借款人。如果拍卖款不足以清偿贷款,由借款人继续清偿。

  因此抵押贷款通常借给信用好且有稳定工作者,借款人不愿承担可能违约的风险。

  2000年左右投资者资本投入低风险高回报的房地产市场,国债较之利润十分低。

  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大型金融机构通过购买大量个体的抵押贷款,将资金池中的股票卖给投资者。 投资者回报高收益且低风险。证券安全性高,需求旺盛,因此借出人想尽办法制造更多债券。

  方式一:次级抵押贷款:借款给收入低信用差者的贷款

  方式二:掠夺性贷款:不核实借款者还款能力,但初期能还上但后期超出偿还能力的贷款

  宽松贷款条件,低利率使得房价升高,债务抵押证券(CDO)价格也随房价水涨船高,房产泡沫进一步加剧。

  最后2007年房产泡沫爆炸,借款人破产。

  信用违约互换,作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保险卖出,化身成其他证券,影响其他行业,金融危机爆发。

以下笔记源自av3169661的用户”一束爆米花“评论: 政府采取的措施 美联储介入,为银行提供紧急贷款(aim防止根基健康的银行仅仅由于lenders的恐慌而倒闭) TARP计划(the troubled assets relief program)即the bank bailout银行救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