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红色资本》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红色资本》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7-27 05:0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红色资本》读后感精选10篇

  《红色资本》是一本由[美]卡尔·沃尔特(Carl E. Walter) / [美]弗著作,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7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红色资本》读后感(一):银行!银行!

  读到这本书,时间刚刚好。在我从事商业银行所谓投行业务以来,才真正有机会了解其他的金融机构中国债券市场,以及利率市场化的意义。要是早点读,可能读不懂。

  银行就是一切

  近年来信托业异军突起资产迅速突破10万亿,风头正健。可是,银行的资产是140万亿,画个柱状图,都看不到信托的柱子。而信托的10万亿已经排在保险、券商、基金之前,位列第二位了。光看规模,可能还不能太说明问题。信托的10万亿,估计有7成是银行通道业务实际上还是银行的。我国的债券市场呢,银行间市场一家独大,承销人和投资人都是银行,还是银行自己和自己玩的游戏股市呢?贷款停滞股市必然下跌……诚如本书而言,中国的金融体系就是银行,其余只是点缀。如今实际的混业经营已成趋势,今后中国的金融仍将是银行的天下

  如今回过头看看这条微博,就更能理解了:@Cryparadise:一般接触金融的人,起初会视银行为屌丝,相反认为证券投资有趣交易员很神秘,后来会热衷关注IPO和PE造富,偶尔围观下并购与借壳,直到做几单通道后才能明白信托来钱如何稳准快,更引各类牌照机构尽折腰的讨论“大资管”,最后树藤摸瓜发现真正高帅富仍是银行。

  银行是问题之源,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是“坏银行”,承接了坏账。但是坏账并不会凭空消失,它仍然存在。从书中描述的当初剥离资产的财技来看,四大行实际上是以坏资产换债券,而这个债券能否偿付,实际还看银行本身。因此,坏账还是一把悬在头上的利剑。要偿付债券,银行就要分红,银行要分红,就要不停放贷款,为保证贷款收益进行利率保护,分红造成资本金不足就增发。银行就这样进入一个自我强化不断循环圈子控制利率,海外上市吸引外国资本,建立股票市场等等从源头看,都指向了银行的坏账,而银行的坏账背后是国有企业全国人民储蓄为这个游戏提供了流动性,全国人民的储蓄以负利率的方式补贴了银行,银行又以分红的方式为之前国企的坏账埋单。难怪书中说我国人民是英勇的人民。

  银行是增长之源。我国经济的增长实际上是信贷堆出来的,这也解释了为何有那么多坏账,也解释了为何银行贷款规模会连年增加,也部分解释了银行为何要频频增发以补充资本金(另一个原因是为了解决之前的坏账而分红)。中国经济的增长有赖于银行。

  银行是牛鼻子,所以政府抓住不放。正如一个人将90%的鸡蛋放在一个筐子里,那么这个投资只有成功。因为,他经不起失败。这就是中国的银行。

  一夜回到解放

  书中开篇便引用了“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这句话。这是当时企图阻挠国企海外上市的“爱国贼”说的话。他们认为这是出售国本,是资本主义复辟。说他们是爱国贼,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朱总理深意,海外上市一可以获得境外资本(文中有一图,境外上市的四大行的分红与募集的资金相当,实际上国外投资者的钱拿来分红了。但是,客观上说,国外投资者也获益颇丰,而赢家还是政府)、二可以引进管理、三可以和国际接轨。而这些都指向增强国家实力而不是削弱,这些人只看到表象。现在重提此话,有了相反的意思。中国银行的改革在朱镕基担任副总理和总理期间取得长足进步,与国际接轨。但是温总的4万亿,有可能使得改革的成果付诸东流。一是政府指令式贷款更加明目张胆,二是4万亿造成的坏账开始显现,地方债务规模16-25万亿之巨,投向没有现金流的项目注定要成为坏账。当初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了1.4万亿坏账,现在还要成立多少个资产管理公司?改革出现退步。未来怎么办?

  未来

  在我看来,未来依然要靠民间。利率市场化、统一债券市场,允许违约,完成真正的收益率曲线。做真正的债权直接融资(现在在银行间发债,银行自买自卖,我认为还是间接融资),做资产证券化……银行的出路呢?在债市。

  《红色资本》读后感(二):我很沮丧

  这本书对我来说读起来还是有点吃力的,虽然金融专业也读了三年,自我感觉也并没有懈怠,但这本书的一些内容却无法很深刻的理解。刚刚读完开始写这个书评脑海中还能回忆起的内容大致有:

  中国的非凡崛起离不开改革,尤其是朱镕基总理推动的改革,他的改革为中国薄弱的经济带来了海外资本,将中国零散的国有企业集中起来,打造成符合国际投资标准的大型公司。最终打造出我们国家的资本“国家队”,也就是我们在我们经济中占据主要地位的国企。这是我国从资本角度来看,改革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

  但不得不提的是看起来似乎很市场化的中国经济,看似很现代化的金融体系,实际上却没我之前想象的这么好,这么自由开放。以前我们也知道中国的金融市场没完全开放,知道中国的股市存在一定问题,中国银行业垄断是不合理的等等。但是我并不悲观,我认为市场化的趋势一直都在,中国的经济一直在增长,尽管有些问题,但是看到这本书分析了一些内在的东西我有点悲观了。中国金融体系的行政化,银行表面繁荣实质上的政府支持,中国经济的发展主要由银行资本扩大信贷来支撑

  最令我沮丧的是“国家队”的存在是一道很难逾越的屏障,自小比较喜欢生意成长在改革开放浪潮中的我们这一代,希望在市场中寻找自己的价值,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水平有限只能谢谢不痛不痒的,还是要好学习

  《红色资本》读后感(三):明白了很多以前不明白的东西

  2005年的金融体系改革是因为触及了太多部委的利益而减速的,直到今日,这个改革也没有彻底完成。中国仅仅企业发行的债券就包括企业债、公司债、短融中票等分别属于不同部门审批的种类,这是国家各部委角力的结果,这都是他们各自的势力范围。能够撼动中国政治结构的不是什么市场经济,也不少什么供给需求理论,而是围绕利益集团而相互制衡的社会机制。2008年巨额信贷埋下的苦果,在专业人士眼里是必然的,可惜没有太多人看到。中国喜欢时间换空间,对问题进行掩盖拖延,让后人去解决问题,做表面功夫。中国银行业目前似乎还是在维持一个政治正确局面,对国有企业的坏账不会被追究什么责任,而不是真正的市场化。过去十年里不良贷款率的优化反映了国有企业对于归还贷款意愿提升,以及之前投资建设的一些项目开始产生现金流,或者对坏账的一些其他优化安排。中国的储蓄率如果降低,国家或者说银行就失去了信贷扩张基础,换句话说,中国消费上不去的根源就在国家一直在无偿使用人民储蓄。银行直接购买国债就相当于用人民的储蓄直接购买了国债,而且国家的成本更低,操作方便。四大行上市过程中被剥离的不良资产只是转换了一个科目,潜在风险仍然留在资产负债表中。中国金融市场中存在着大量无意义的左手右手的交易,原因只有一个,参与主体都是国有的。债券市场的定价根本没有什么市场化的参考意义,他只是一个变相的贷款市场。在中国,有这么一个常识,机会的窗口一旦被打开,也只会稍纵即逝聪明人会不惜一切代价抓住这个机会。另一个常识是如果政策来自中央监管部门就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1国有银行每年的巨额现金红利,一部分用来弥补原来被冲销的不良资产,一部分来给中投支付特别国债的利息。2中国的国家队是在97年以后才逐渐形成的。通过整合原来散落在各地的各种电信石油、银行资产,形成了一股强大力量

  《红色资本》读后感(四):银行不良资产是如何消化

  可能总结得不是很准确,但基本是这么一回事吧:

  1、国有银行拥有大量不良资产。

  2、成立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以全价购买不良资产(根据书里提到的,至少某个银行当初就是全价,可能不是所有情况如此),就这样把坏资产“剥离”了出去,但银行并没有拿到钱,因为资产管理公司也凭空变不出钱……

  3、资产管理公司要弄钱,只有两种办法,靠央行贷款、靠发债(发债主体可以是财政部也可以是资产管理公司,本质区别,因为资产管理公司本来就是国家的)。

  4、具体怎么运作比较复杂,不同银行不同阶段采取的方式也不一样,央行曾经直接向银行注入外汇提高资本金。这里只讨论另一种典型情况:发债。

  5、不管资金来源于财政部还是资产管理公司发的债,这种债券都是国债性质,债券的买主则是银行自己

  6、也就是说,银行甩开了不良资产,换来了看上去低风险的债券。

  7、银行手里拿着这些债券,到期就能还上吗?那些不良资产是指望不上的(最后的回收率最多30%),资产管理公司或财政部总归要把这个口子补上。

  8、银行上市、并且要以较高的分红率进行分红,资产管理公司成为银行股东。财政部和它的下属公司自然是最大的股东,所以银行要分红足够多,才能让财政部或资产管理公司还上自己的钱。当然,资产管理公司有不同的赚钱途径(但它是非上市公司,人们不知道它的经营状况到底是怎样的,但是用脚趾想想就知道,资产管理公司是“国家队”,当初给国家担下了那么多的不良资产,肯定会受到各种照顾,得到能够赚钱的资源),拿银行的分红肯定只是一部分;至于财政部,当然税收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9、本书作者认为现在银行分红过高,原因就是为了给欠自己钱的大股东送钱。而银行要分红,就要不停放贷款,就要控制利率,使中国金融改革无法推进,还要在资本市场一轮接着一轮增发……本书作者貌似比较赞同通过财政部把不良资产的口子让纳税人担负,这样的话可以保证银行更加独立健康运行

  10、股市一级市场也是“国家队”,“战略投资者”等等不细说了,总之,都是一家人,都是“亲友团”。

  《红色资本》读后感(五):中国根本就没有金融

  《红色资本》这样一本书,被两个熟悉中国体制外国人写出来绝不是一种偶然,因为中国人是绝对不会写的,因为中国人写这样的题材要么是知者不言、要么是言者不知。而外国人涉足这样的题材,要么可以用文化不同不受体制的顾虑解释,要么可能是被用来做攻击政治对手工具阅读强烈怀疑不排除体制内的弱势反击强势的一种手段)。

  读完此书,有几个启发

  第一、金融是一种新型的统治工具,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政治经济传统浓厚的国家,2015年美国金融学年会主席的发言是金融能造福社会吗?只有充分尊重规则,充满竞争性和包容性的金融体系才能得到良好发展。不受规则约束的金融安排只是社会给政府当局发的一张还款期无限长的信用卡

  第二、对中国的利益格局有了一个更清晰感性认知。之前一直对利益集团这个词耳熟能详但却知之甚少,对利益集团阻碍改革的方式、路径和原因也体会不深。读完此书,猛然间突然觉得银行只是利益集团的马仔,证监会只是背黑锅跑龙套的,真正的主角是那些央企大佬。资本市场很傻很天真,国企改革、军工大发展、整体上市、资产证券化,这些终极目的只是吸取社会财富的金融手段,很少会真正考虑回报股东与资本市场。实在看不出当前轰轰烈烈的国企改革能带来什么大牛市的逻辑,资产证券化加大了筹码供应,低效资产证券化拉低了上市公司整体盈利水平、业务半径扩大使得经营层利益格局更加复杂治理机制更差。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的工业资本是由工农产品剪刀差,由农业补贴工业,由农村补贴城市积累起来的。中国的金融资本是由储蓄的负利率积累起来的。对中国的利益格局和其内在运作机理了解越深,对普通大众如何在金融制度和经济规则之下有意无意处在利益弱势的角色地位的逻辑就会了解更深;

  第三、有一种让人感到不安的悲观若隐若现的出现在未来,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功掩盖了许多深层次的发展问题,当人口红利、全球化、城镇化的驱动力日渐减弱的同时,公共债务的问题、体制僵化的难题却已迫在眉睫。过去若干年,中国始终处在一个上升的债务周期中,重来没有经历杠杆的长周期,这样的周期通常以长达60~80年的长度出现,一个人的一生可能只会经历一次,因此决策者通常在处理长债务周期中也会缺乏经验。如果这样的去杠杆的过程出现,会出现日本失去二十年那样的状况,那么,届时我们如何保全自己的财富?是买黄金、买债券、持现金、换美元还是拿房产?这是每个中国老百姓需要考虑的大类资产配置问题;

  第四、体制的癌细胞似乎是难以治愈的绝症,基于宏观调控的化疗与基于鼓励创新创业的放疗似乎都解决不了根本性的问题。我们会发现资本转来转去始终还是在围绕具有政府隐性担保的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在打转,国企改革的出发点更多的还是在以社会资源获取为目的,而不是以刮骨疗伤为决心。我们应该保持乐观吗?应该,因为我们没得选择,但我会在出感性和情绪的乐观之外,用放大镜去耐心寻找经济学和金融学的依据。

  《红色资本》读后感(六):中国金融业的《寻路中国》

  《红色资本》绝对是本冷门好书,这还是无意中在豆瓣读书上乱点链接点出来的,当时看完介绍和评分后果断下单。书到手后读完发现果然不俗,只能说对豆瓣的联想功能越来越有好感。

  别看《红色资本》这书名挺主旋律的,但书其实是两位歪果仁写的,据说其中一位还在中国待了二十多年。虽然书的内容不外就是中国金融业这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特殊背景和改革动机,但这老外的写作角度独特、理解深刻,简直比中国人还了解中国人。

  如果看过彼得海斯勒的中国纪实三部曲应该对这种非虚构写法很熟悉,某种程度上,《红色资本》可以说是中国金融业的《寻路中国》。就像副标题《中国的非凡崛起与脆弱的金融基础》呈现出来的强烈反差一样,这书从头到尾充满了各种矛盾各种中国特色。

  《红色资本》中文版是英文原版第二版的修订,据说第一版在刚推出的时候就吓人一跳,在小范围内引起哄动,到2012年还获得了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的年度最佳,可见受欢迎制度。

  这书单看摘录内容就已收获颇多,但还是推荐全书品鉴。

  以下内容摘录自《红色资本》

  第2页 有一位资深银行家曾公开表示,中国的银行系统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得以幸存了下来,其原因仅仅是由于中国的金融体系相对于世界仍然是封闭的。

  第9页 事实上这是极有讽刺意味的,因为这里曾经都是清王朝设立的通商口岸,这里曾是国家屈辱和殖民主义的象征。而今,它却成为了中国发展的引擎,并且成为了全球制造业和贸易的中心。

  第17页 虽然周小川的出发点似乎是银行和不发达的债券市场,他真正的目标是股市。他很清楚,债券市场的风险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由银行承担,而只有股票市场才能使企业绕开银行系统,直接从市场上的投资者那里融资。

  第22页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就好像是一个家族企业。当执政群体发生变化时,家族利益平衡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但这些家族有一个所有的共同利益:体制的稳定性。

  第24页 在中国,金融体系主要是由银行构成的,几乎所有的金融风险都集中体现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勇敢的中国储户们则承担着这种风险,对于政府所控制的“体制内”经济来说,他们是唯一重要的国内经济资金来源。

  第31页 这次改革的主要决定就是,让中国的金融机构赴中国香港上市而不是在上海上市,这样就能够将银行系统的监管交给国际监管机构、审计机构、投资者和法律机构。

  第44页 资产规模的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评判银行实力的标准,但是,这并不是一个十分可靠的办法,真正有用的是资产质量。

  第84页 至少从1994年开始,当然更确切的是1998年以来,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和监管所依据的是美国的金融经验。花旗银行,摩根士丹利,高盛和美国银行被视为金融实践和智慧的缩影。这些曾经引导着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具有先进经营模式和监管制度的美国模式,在一场金融危机到来之时变得名誉扫地。

  第91页 有种观点说,由于中国的银行主要信贷客户都是中国的国有企业,因此它们就没有必要去学习所谓美国的那一套东西。这种观点明显似是而非,因为国有企业通常都会拖欠贷款。

  第98页 政府和央企的这些领导们认为股票市场为央企提供了大量的“免费”资本,这里“免费”指的是通过股票筹集的资本是不用偿还的。相比之下,债券的本金类似贷款,必须在指定的某个时间归还,并且这一点在过去显得并不那么“有利”。

  第104页 之所以采有国家发行的债券利率作为基础是因为这么一个基本观点,即国家不会违约(显然这个假设值得商榷),因此这些债券在本国债券市场上代表了“无信用风险”的标准。

  第116页 即使是那些对中国经济并不熟稔的人,他们也明白投机的存在是必然的。造成这个事实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存在人为设定的银行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和债券利率,而这些,对于投资者来说是除了房地产,股票和奢侈品以外唯一的投资选择了。对这些投资的利率管制,使得利率并不体现对资金的真实需求,也导致了固定收益市场的“流产”,而迫使投资者趋向投机。

  第132页 现在的情况是,当中国好不容易发展出来的商业银行正在把他们自己变成政策性银行的时候,国开行却在努力成为商业银行。

  第137页 在中国,有这么一个常识,即:机会的窗口一旦被打开,也只会是稍纵即逝,聪明的人会不惜一切代价抓紧这个机会。另一个常识是,如果政策来自中央,监管部门就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第149页 争论的焦点最后归结到2007年组建成立的中国投资公司(中投)。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主权财富基金成立的初衷是将中国积累的外汇储备进行海外投资,而实际上最终却戏剧化地被用来重塑中国的金融体系。

  第169页 促使北京在1990年决定建立股市的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为了通过深化改革打破发展的瓶颈,部分也因为国有企业低效率运营和缺乏竞争力。利用股市来解决这两个难题纯粹是带有偶然性质的。

  第172页 外部的观察家们往往将其视为中国摆脱阴影、拾起改革的火把,开始勇敢地向着一个新的目标前进,而实际上,交易所的建立只是给免费的私有资本市场关上了大门而已。

  第206页 和初级市场相似,二级市场里的资金的来源并不如政府希望我们相信的那样来自散户。可以说从1995年迄今为止,中国的二级市场主要是被机构投资者把持,这些机构交易者包括,央企和其他国家机构,他们的投资决策可以直接影响市场指数。

  第239页 在这种复杂而又原始的金融体系中,资金的换手率很高。多种金融产品,监管机构,市场和规则都掩盖了中国庞大的现金流的来源和去向。

  《红色资本》读后感(七):一些粗浅的图景

  因为缺少金融经济知识的储备,因此很多比较专业的内容都不求甚解地略了过去,所以今后在学习一些金融知识之后有机会再回来深究。但总的来说作者对中国金融体制的描述给我形成了一些大致的印象:

  1.金融体制最终仍需回归到政治体制当中。在中国的政治体制当中,国有企业是经济运行的核心部门所在,因此金融体制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国有企业的发展;

  2.中国的金融基础脆弱之处在于其具有的两个特征:第一,不以效率、收益为导向,而以政治性为导向;第二,第一点导致了中国金融的本质无非是将坏账从一处转移到另一处,将现在的困难暂时掩盖留待以后解决,而这个看似纷繁复杂的金融魔术其实也只是国家机器内部的企业拆东墙补西墙的各种手段的集合;

  3.各自独立且相互冲突的部门利益(发改委、财政部、央行等)导致了中国金融改革在新世纪难以推进,这一点似乎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习上台之后在金融领域要进行一系列机构的整合与集中。

  《红色资本》读后感(八):一些小记

  试图看过英文版,但实在看不懂。

  中文版中删除了一些涉及高层政治人物与路线的内容,无伤整体架构,且作者对高层政治的解读和评判不敢完全认同。

  听过作者的一次讲座,实在记不得具体讲什么了,总体是中国金融业持消极预期,特别是对public sector的有很多负面评价,寄希望于private sector的发展,以此带动金融业的改革与进步。典型的美国人观点哈,估计作者在国内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对高层认识、金融官僚有了不少负面印象。

  专业性的金融分析很多,体现出作者的专业素养,于是我也看不太懂。

  大意上理解,中国的金融体系仍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受到国家的高度管制,主要以银行业为基础。尽管各类资本市场等相关制度基础设施在名义上已经建立起来,但其实际运行远非依据市场的逻辑。

  党国在管理金融体系,应对金融问题时,使用了许多技术性的运作手法,从左口袋放到右口袋,搞击鼓传花的模式,但本质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特别是项目贷款的评审与风险管理,多年发展过后确实有所进步,但当遭遇政治意志的主导时,还是会一拥而上。过去的坏账并未完全得到解决,新的坏账又埋下了种子。包袱会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大么?这种现象似乎并不少见。还是希望未来不要再添新的包袱,让时间与发展慢慢消化掉旧有的问题。

  高层对现有金融体系似乎没有过多的不满,大刀阔斧重塑制度的可能性不是很高。以此看,如无大的变故,目前强势的CDB似不会遭遇重大的危机,在中期内都会良性发展。毕竟CDB唯此一家,在总量、政策、模式、理念等方面都有着自身独一无二的地位。

  《红色资本》读后感(九):见证中国非凡崛起与金融改革

  两位美国学者卡尔.•沃尔特和弗雷泽.•豪伊,凭借在中国生活20年,以及参与了多项中国金融改革的工作经历,通过对大量的金融统计数据和相关资料的研究分析,撰写了一部有关中国金融体制变革、发展及其现状的力作。此书2011年在美国甫一出版,就立即引起了读者的关注,仅一年时间不仅重印多次还出版了第二版。英文版《Red Capitalism : The Fragile Financial Foundation of China’s Extraordinary Rise》荣获英国《经济学人》杂志2012年度最佳图书奖。2013年8月,根据本书第二版翻译的中文版《红色资本:中国的非凡崛起与脆弱的金融基础》由东方出版中心重磅推出。

  阅读这本书,可以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对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特别是金融改革近2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有一个全新的了解。作者通过对中国的银行及货币政策,股票及债券市场如何一步一步发展、壮大的历史总结,包括对中国金融高层决策的一些重要背景及金融交易内幕的研究分析,提出了很多独特而深刻的洞见。在本书中,作者详细阐述了中国政府如何改革和建构自己的金融体系,并肯定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上实现了“非凡的崛起”。同时也认为,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金融发挥的作用还相当有限。中国的金融体制相对于过去的经济突飞猛进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还具有“脆弱性”和不相适应的地方,还需要进一步改革完善。

  这本书从西方学者的视角观察分析中国的金融机构,从商业银行到投资银行,从股票市场到债券市场,也部分地涉及到政府机构的职能和管理体制。有关国有银行的扩张、信用评级的缺陷、地方债务的快速增长及其将要面临的挑战和问题,都被本书中不幸言中。作者认为,2009年经济刺激计划产生的第一批不良贷款即将冲击中国的银行系统,批评了金融危机后大举放贷刺激经济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认为中国逃过了金融危机的劫难,但当时采取的对策却加剧了中国的“病情”。在中国独特的发展模式下,红色资本发挥着重要作用,认为中国的金融业每十年都会很有规律地盛衰起伏,而并非是由一系列稳定的政策促成的稳步增长。书中还阐述了财政部与央行在经济政策上的冲突、私人资本与红色资本的相互竞争,结果成就了一个看似比较稳定的经济发展格局。但是,随着红色资本的竞争力量越来越强大,改革的动力势必越来越弱,这种不断衰减的改革动力有可能变成一种强大的反市场行为。

  尽管《红色资本》是一部学术著作,作者却大胆地使用了通俗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来阐述问题,包括那些旁征博引、丰富翔实的材料,读来引人入胜。正像作者所言:中国人通常习惯于声称他们的系统具有复杂性,中国的经济体制是不同于西方的,所以中国的市场运作方式与西方也不一样。事实证明,这只是简单对于事实的陈述而已。从表面看,中国这个经济体似乎拥有一个巨大的成长故事,在过去的十年,它经历了十分繁荣的增长。但这仅仅是表面而已。在高速成长的背后,中国已经经历了一次次的繁荣和萧条。中国的成长故事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当然也包括西方社会,去仔细地思考和研究……

  《红色资本》读后感(十):《红色资本》(摘抄)

  (1)金融危机,向外型的私营企业遭受了巨大冲击。

  企业收入受损,员工失业,很多中小规模的企业倒闭关门。

  但是中国的银行并没有采取任何实质性的措施来帮助这些受到冲击的私营企业。

  事实上,中国的金融体系,它的股票、债卷、信贷市场等都只会重点照顾那些国有企业,这些所谓的国有企业都是经济发展的重心,而那些 “国家队” 中的 “冠军” 则更是红色资本中最红的一部分。

  这些企业都是中国国有经济的核心,被人称作 “体制内企业”。

  私营经济无无论多么充满活力,都是 “体制外” 的,而事实上,它们必须服从整个体制的意志。

  (2)用来支持中国经济发展的巨额资金来源:

  中国的金融部门,它的银行体系、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证劵公司以及相关企业,对于中国经济决策以及发展道路选择的影响。

  在这些金融机构背后的,是中国共产党。

  (3)中国的中、农、工、建四大银行全面商业化,开始独立的风险衡量,并且进行资产和财务重组,将风险资产剥离。

  推动银行的资产重组和重新定位。

  (彻底调整了当时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剥离坏账,并将其转移进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中。

  然后重新对各个银行进行注资,并吸引全球首屈一指的金融机构作为银行的战略合作伙伴。

  (4)国有银行成功融资上市。

  (5)进出口贸易,外资投资,通商口岸,中国东南沿海的特定区域进行。

  外商投资者和中国合作伙伴组建合资企业。

  (中外合资形式存在的外资企业)

  (6)就业和出口:广东省和包括上海和江苏省在内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这两个地区的经济主要以外资和民营企业为主。

  外商直接投资,也创造了全中国70%出口。这里为中国的中央政府创造了巨大的外汇储备。

  成为了全球制造业和贸易的中心。

  (7)政治战略:

  “体制内经济”,政治经济。

  所有的国家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包括已经开放了的全国外商投资的政策,都必须严格遵守 “体制” 的主导。

  (8)而外资以及非国有经济成分之所以能够得到支持,仅仅是因为他们能够提供就业,从而带来了重要的储蓄、技术,以及外汇。

  当今的中国的工商业,无论是外资的或是本土的,都与古代传统工商业的地位很相似。它在执政者的眼中只是具有一定的战略价值,但是并不能使其占据主导地位。

  (9)中国香港联交所首席执行官的建议:决定选择国有企业在海外股票市场上市,打开了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大门。

  (境外IPO,中国国有企业如果要在海外上市,就需要遵守海外的法律,遵守海外的会计准则与财务要求。——外国的监管与国有企业的管理和业绩)

  (10)没有完全成形的国有企业,十年结束的时候,数百家国有企业在中国香港、纽约、伦敦和上海证劵交易所上市交易。

  (11)银行家、律师、会计帮助老式的国有企业改制,将他们重组成为现代化的企业,然后将它们的股票包装上市交易。

  (12)中国本土上市的中国投资银行,中信证劵,也是按照美资投行的模版构建而成的。

  (13)中国香港地区在内的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IPO市场。

  (14)银行重组计划,出售银行的问题资产。

  (15)国有经济的贸易保护主义壁垒和所谓体制内经济的背后是财富的膨胀,而金钱就是所有的语言。

  这些垄断型的企业被称为 国家队,他们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支柱。

  谁拥有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可以使用它。

  (16)经济改革的议案已导致在中国国内建立起了两股完全不同的经济力量:

  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

  处于首要地位的是“国有经济”,它在体制内运行。

  国有经济都由国家赞助和支持,所有的政治精英都是国有经济的受益者。

  (17)中国国有企业:利用专业的会计师、律师和投资银行家,在外国证劵交易所上市。

  他们的高级管理人员,完全依赖于他们的政治领导人。

  (18)银行完成了重组,并且各项工作都符合国际企业治理和风险管理标准。

  2006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已成功完成海外上市。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