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转型中的地方政府》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转型中的地方政府》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2-03-27 03:0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转型中的地方政府》经典读后感有感

  《转型中的地方政府》是一本由周黎安著作,格致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78.00,页数:44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转型中的地方政府》精选点评:

  ●朋友们记得要读2017版的,新加了不少。这本让我爱上了组织学。

  ●有点墨迹

  ●总算读完了,震撼。解答了我过去的许多疑,引发了我的更多思考和期待完善,或者说创新。

  ●1.作者以“行政发包+财政”“属地管理+政治锦标赛”分别阐释了央地博弈、地地竞争关系,创新之处在于聚焦官员个体激励,以职业前景串联政治过程。2.优点:大量历史文献与政策,受益匪浅。3.质疑:第一对于地方政府概念界定不明。第二未区分政治家与官僚的关系及职业通道,个体动机一概而论。第三作者认识到官员权力大的问题但仍坚持此前提,我认为与其加入人民满意度等难以衡量的绩效标准,不如先借助行政问责建立全国统一规则市场和司法体系,后期需减少官员作用。第四作者抛出“双头垄断”“官僚制”等大问题却缺乏论述,后期也逐渐偏离“官员激励”的主题。第五在对策上缺乏清晰思路,尤乡镇问题被遗忘

  ●行政发包制+晋升锦标赛的政治体制分析,比较全面的论述。想要进一步了解财政体制要看周飞舟的,想要进一步了解政府日常事务与运动型治理的要看周雪光的。

  ●相对于三十年那版,几乎四十年这版更有所思,困惑也更多了。

  ●又名《公务员考试劝退专用参考书》说实话,这种扎根中国现实,立足当下而开辟的理论研究范式才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科研工作者要做的事。

  ●行政发包制和政治锦标赛

  ●好书,内容很具有实质 中国政府类似于企业一般中央集权到给地方放权纵向的发包制与官员晋升获益的横向竞争机制,权力的获得与GDP绩效的考核,上下其手,政府之手与市场之手强强联合,正所谓功劳大所产生的弊害也不小。现在的经济萧条之景和中央政府的重新集权有相当大的关系,懒政怠政掠夺之手频出。如何把控官僚集团的激励性问题,是一剂猛药,如何解决权力的悖论,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治理难题

  ●实证分析的准确和真实远远比周雪光强

  《转型中的地方政府》读后感(一):转型中的地方政府书评

  《转型中的地方政府》读后感(二):委托-代理关系,具有生物性

  以委托-代理关系这一古老的视觉出发,书写这一关系在中国不同阶段的生命形态,这一关系决定了激励制度的设计,书中所说-行政发包、行政分权、政治锦标赛。

  这一个关系是活的,近些年来对这一个关系的治理逐渐从直觉化思维转变成结构化思维。对泱泱大国的治理,必然面临委托-代理问题,作者梳理出从古到今中国政府治理中对于这一个关系的修整,让人看到了国家各个层级治理者的魄力与政治智慧。

  现今时代变得更加复杂化,各层级治理者面临的目标函数因为约束条件的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变化以及多元化,治理难度提高,更加考验治理者的智慧以及技术。

  我对此抱有一个希望,希望结构化的治理能够明确定义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形成大数据的基础-标准化,形成反应迅速且合理的激励方式。最终是形成强大的国家、高效的政府、公平的环境、幸福的人民。

  《转型中的地方政府》读后感(三):体制预设前提、重要的事、能掌控的目标

  高度集中苏联模式与中国传统属地化行政发包体制内在冲突,如果严格执行苏联模式,等于是用中国人最不擅长管理方式与手段去推动一个越来越复杂和严密经济体系。30年国民经济6%增长,但人均工资水平基本未变,人均住房面积甚至下降,基本消费品高度短缺。八二宪法,四级立法体制-全国人大,国务院,省人大(地方性法规)政府,省府所在地市和较大市人大政府。改革试验区的选择,区位好潜力大,这些地区即使改革失败,影响有限;相对落后区域遇到体制阻力也相对小。93-6通胀,撤销省级人行分行,阻断地方要求银行放贷,经济过热;98工商垂直,打破地方保护主义,00年质药监。地方政府动用司法、公安、审计、监察骚扰垂直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相对封闭的内部劳动力市场世界唯一发布四级gdp的国家。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输送政绩,逐级放大。硬性指标-强激励互相强化-强力促进的经济增长;懒政腐败不作为。非经济绩效约束性指标-淘汰赛。年龄限制-升迁窗口。权力金字塔底部升迁之难,上层行政责任加大、晋升激励衰减,双重挑战。秘而不宣顽强推行的领导干部年轻化政策。牺牲公平性、强制让到龄人群提前成为仕途竞争牺牲品-每一级向上流动激励效应的维持。地方官事先就知道到了一定时期就要和那些在同一级别的处于晋升竞争性关系的某个官员对调。

  《转型中的地方政府》读后感(四):笔记

  行政分包制,在组织内部的权威下,发包方对承包方有正式权力,承包方享有剩余控制权,并不是像其他国家一样,发包方与承包方平等。以属地管理为特征的行政发包制又赋予了地方政府自由裁量权和实际控制权。

  通过层层发包代替专业化分工和一体化协调,最小化总部协调功能,以承包方无限责任代替代理人的有限责任,以结果考核代替过程和程序控制。

  相比之前分包制度,分税制改革把地方和中央的企业一视同仁,统一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使得地方政府在给企业的政策上能一视同仁,不再袒护地方企业,促进市场良性发展。用收支两条线的方式,消除乱收费现象。

  发包制本质让地方承担了无限责任,但上级给的经费往往不足,在中国语境下,上级如果不给钱,就得给政策,让下级部门创收自救,所以地方政府产生了很多小金库,以及乡镇企业创收等路径扩大预算外收入。

  政治锦标赛的4个条件,第一上级政府的人事任命权必须集中,第2存在可量化的竞争指标,第三,上级必须信守承诺,对官员进行考核,第四参与人之间不容易形成合谋。参与锦标赛的人过多或过少都不好,过多会让人觉得希望渺茫,过少对个人的激励不足。

  在政治锦标赛的同时,还有政治淘汰赛,通常对社会维稳,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指标采用末位淘汰,一票否决制

  《转型中的地方政府》读后感(五):从行政发包制+政治锦标赛理解政府行为

  作者:周黎安

  摘要:

  1、物质和人力资本的增长以及技术进步被认为只是增长的结果,而不是增长的内在源泉,更深层次的决定因素是一国的制度安排。

  2、制度的安排显然是重要的,因为任何投资都需要在一定的激励下发生,如果经济参与人感觉到投资的收益存在被剥夺的威胁,投资的热情就会下降,甚至消失。根据这个观点,中国的告诉增长背后一定有与之相对应的强大激励和提供这些激励的制度安排。

  3、1984年开始,中国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将原来的”下管两级“制度改革为“下管一级”,这样中央就直接负责省部级干部的任命,省级政府全权负责内地市级干部人事的选拔和任命。

  4、中国虽然是一个行政体制上高度集权的国家,但因为在传统上中央几乎把所有的事务均委托地方政府具体实施,事权高度集中于地方政府,中央离开了地方几乎无法独立做任何事情,这本身就形成了中央和地方的一种合作和利益制衡机制。

  5、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推行了以经济增长为基础的政治锦标赛,地方官员提升与当地的经济增长状况紧密挂钩。

  6、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中央更关心宏观经济的走势,全局的利益平衡和社会福利的状况,地方政府更关心辖区内的财政资源的多少、经济发展的状况和公众的福利状况,而对宏观经济形势和别的地区的公众福利的关心程度要低。两者面临的约束条件也不一样。

  7、中国政府官员的重要激励机制:政治锦标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