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读后感锦集

2020-03-30 23:4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读后感锦集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是一本由雷海宗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4.00元,页数:28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精选点评

  ●沈阳搞出来的那一套汉字和标点使用规则,都压根不用提他的人品,有几个水平高且说话直接的人没指出过其有乖常理自相矛盾?有人认为这本书受了社会背景影响内容偏颇,这是值得注意意见。说标点符号用?!!!您以后读沈阳的东西算了,哦,我了他已经被扒出来各校流窜这些年里,作品不仅数量不够而且写的稀烂,但是您这样的人估计喜欢这种吧

  ●固然有时代局限性提出解决重要 这也是司马迁所谓“成一家之言” 雷海宗先生是个大胆的人 无论观点如何 起码不因循守旧 另 雷海宗先生文笔不逊许多“文人

  ●2016

  ●兵有贵族转换为流寇,兵的内在精神发生变化大家族盘根错节根深蒂固影响政权国家家族间其实矛盾深刻,故战国时期有意拆散以血缘维系族。读史可以知兴替,总体来说看到了历史政治文化的变更,但有些观念来得莫名其妙论证不太严密,也稍显偏颇了。

  ●极好的书,对今天很有借鉴意义

  ●内容很好,但是出版社校正有待于提高,标点乱用

  ●雷海宗从兵制以及武德的角度来看中国文化,视角独特,有新意。但其中国文化两周的理论,以及以此推断各种文化的时限发展轨迹刻意寻找历史的宏观规律忽视了历史的复杂性!另外,这个版本错别字极多!!!

  ●分期说很有吸引力

  ●大开大合,深有通史眼光

  ●老先生假以天年三周文化理论可更加完善。中国的前途在于重拾过往文武兼备,在现今这似乎又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国家强大在于人口不灭和兵制健全,在当时抗战条件下也自有其道理主张以淝水之战作为历史分期,指出了南方开垦发展对于中国历史的重要作用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读后感(一):换个角度来讲中国文化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文化这东西其实涵盖的内容是很广的。文字习俗音乐书法绘画服饰戏剧……这些都可以成为是文化的一部分。可是若是有人来从“兵”这次字眼上来为我讲解中国文化,倒是让我有些小小的意外的。

  在我看来,若是想要与文化这东西挨边,怎么也得多多少少的有些文绉绉的东西沾染才是。若是将“文化”与“兵”放在一起来说,总是会有莫名产生一种“秀才遇到兵”的感觉。不过还真的是有人打算用这样一本书这些来把一些中国文化中的道理讲清楚的。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做《中国文化和中国的兵》。

  作者其实也并非是完全从“兵”上来讲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其书中的内容是涉及到军队、家庭和皇帝制度三个方面的。这三者在历史上相互存在,彼此消长。在作者看来自东汉以后,兵的问题总未解决,这是中国长期积弱的一个重要问题。印象中所看到的历史书籍中针对于“兵”这个字眼的记载也确实是如同作者在书中所说的那样,只是多偏重于制度方面,而对于其精神内容并无过多的记载。作者自春秋时期开始讲述,详细讲述至东汉末,之后的便是寥寥数语,几乎是一笔带过。东汉之后有关于兵的问题直至近代仍然是没有解决,这正是这些问题导致了两千多年来中国总是一部分或是全部受外族统治,或苟且自主需忍受深厚的外侮。这话讲的并非是没有道理,至少从外表来看,还是分析的很合情合理的。

  在中国的几千年的漫长历史当中,既有完全尚武的时代,也有文人当道的朝代。他们或许都曾或多或少的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过某种辉煌,但是都不能够称的上市最好的时代。文武兼备或许才是最好最完美的时代。从前的我们对于历史上“兵”这个字眼了解的太少,可能压根就没有将其与文化二字联系起来。

  看了《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之后才明白,秀才遇到兵,或许真的是有理讲不清。但是有关于兵的一些文化理念,还是要由“秀才”来形成与文字表述给读者听得。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文化,其实倒还也真的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读后感(二):中国历史的静与动

  文/赵客

  首先,不要为书名所迷惑,以为《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重点在兵,其重点仍在中国文化和历史。兵是其中的一点,即便如此,本书也不是关注中国的兵制,而是研究“兵的精神”,从兵的成分、纪律、风气和理等方面来考察,由此探究中华民族是盛衰轨迹和原因。

  雷海宗先生将历史上的中国分为静和动两种:秦汉以上为动的中国,秦汉以下的则为静止的中国。所谓动静,都是相对而言,因为历史就是变化,研究历史是为了明了变化的情形。秦代以上之所以被归为“动”,是因为这一时代政治社会有着极大的演化变革。雷海宗先生从中国的兵、中国的家族、和中国的元首三方面分析了中国由动到静的变化。

  春秋时期是所有的贵族男子当兵,而平民则几无兵役之苦。这些士大多是世系的贵族,以战争为主要职务。当兵不是苦役,所以士族人士踊跃参军,有些类似西方贵族的制度。当时人的心性和价值观与现在不同,似乎大家都不畏死,荣誉才是最重要的,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及至发展到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的动荡、战争的增多,旧贵族的权力缩水,而工商业发达,商人地位提高。这是一个相对平等的社会,贵族政治和贵族社会都被推翻。

  中国的贵族制度也是大家族制度,春秋以上之时最盛,各国变法之后废大家族,包括丧礼和多子多孙观念在内的许多大家族制度和思想也逐渐式微。但秦汉之后,儒教的兴盛使得社会制度变得与春秋时期类似,中国又变成了宗族社会。

  国君的称号和内涵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供奉周王到列国自立,国君的权力变大。天下为皇帝的私产,臣民对天下的命运失去了支配的权力。秦汉确立起来的皇帝制度,使得皇帝的地位越发神秘和崇高,地位越发神化。古代的特权阶级消失,皇帝以下虽分贵贱,但实则同样卑微。

  秦汉所建立的政治制度,虽然在其后的两千多年的朝代中各有变化,盛衰各不相同,但本质仍然未变,皇帝的制度和神化已经形成、稳固如山,社会则以宗族制度为主,兵役也成为苦差,所以称为“静止”的中国。以君权为标准,相权、外戚和宦官的力量互相牵扯,如在某种程度上达成平衡,则国家稳定,如果平衡一旦被破坏,则发生变乱。

  如果以雷海宗先生的“两周论”,以公园383年的淝水之战为界,中国近两千年内来一直处于一个民族融合、文化融合的状态。但另一方面,中国的政治制度始终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社会制度和文化也裹足不前。先生寄希望于中国的第三周,但目前第二周尚未结束,传统政治文化全部崩溃却未新立。大约要想开启第三周,必须要由静至动,各种制度发生变革才有希望。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读后感(三):为什么春秋时代多君子?

  “春秋大义”代表了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可贵精神,能辨是非、知善恶、分正邪。也正是在春秋时期,士大夫中出现了很多磊落君子,以种种弘扬大义的行为流芳百世。

  为什么春秋时代多君子?这里面含有深层次的文化原因。雷海宗在《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一书中,对中国兵制演变和家族、元首、官员、制度等方面做出了富有见地的阐述。从中也许能够理解为何春秋时代那样崇尚大义。

  兵役制度和组织制度、社会风气、历史时代之间有深度的关联,也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

  春秋时代,兵的主体是士族,且多数都是文武双全,当兵是一种荣誉,推崇传统高贵的侠义精神。贵族男子多数研习“礼乐射御书数”君子六艺,能文能武,有独立的主张,他们既能处理政务,也能领军打仗,忠君爱国,行事讲求遵循大义,是品行高洁的全才。

  在这样的贵族阶层统治之下,社会上形成了比较淳朴高尚的风气。男子往往具备刚毅不屈、光明磊落的品格,不耻于卑劣的行径,把名誉看的非常重。如果他们受到无端的羞辱、自认犯了不可原谅的错误、或者陷入忠义两难全的境地,很容易选择以死明志、维护名节和大义。他们作出的文章、说出的话,也自带有一股慷慨正直的内在精神。

  于是,春秋时期,出了很多真正的君子,各国之间的战争也相对文明。

  到了战国时代,战乱频仍,事关存亡,各国都是全民皆兵,平民成为主力,军民不分,战争中常见大规模屠杀和斩首的情况,比春秋时期更加残忍血腥。

  这时士族阶层没落,随之一同消亡的还有他们怀有的文武兼备的高尚人格理想。同时,战国时代,社会上也出现了文武分离的现象。有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以谋略和辩论获得高位的专职文人,比如游说四方的纵横家,也有受雇于人、专事武力的刺客侠士,比如荆轲、聂政之辈。分离的文武双方都更注重个人私利,淡化了春秋时期为国为民的政治理想,行事也脱离了理想化的是非准则。

  随着汉代独尊儒术、隋唐科举制度的政策施行,士大夫阶级逐渐操纵国家大权,他们多数是不懂军事的文人,完全脱离武力、武德方面的浸染,失去了刚毅磊落的精神,遇事萎缩、无力,偏向于文弱、寒酸甚至虚伪的程度。真君子渐少,伪君子倒是多了起来。他们做的文章,伤春悲秋的多,凛然正气的少。即使有少部分有气节的真君子,也会被其他卑劣的人诬陷、倾轧。

  面对天下大乱的局势,这些软弱的文人士大夫阶层无法应对,甚至会做出许多祸国伤民的事来,比如结党营私、逃避现实、甚至做了汉奸。而那些乱世中以武力割据一方的军阀、或者揭竿而起的流氓阶层,如果没有良好的政治谋略和品行约束,也容易为害一方,最终也会一败涂地,无所建树。

  为什么春秋以后真君子渐少?这与春秋之后传统贵族衰落、文武兼备的理想化人格追求式微、后世文武分离以及社会风气转变都有关系。缺少武德的支撑,文人偏软弱;缺少文化的熏陶,武人易鲁莽。文武两方面都不可偏废,偏废任何一方都是不健全的。要想培养真君子,先从改善文化环境开始。

  2018.07.27雾凇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读后感(四):你真的明白“忠孝不能两全”的意思吗?

  “忠孝不能两全”,这样的话你一定听过,听过也就听过,却并不真正懂得其中的深层含义。在家尽孝,在国尽忠,这是忠孝的基本含义,忠孝是中国文化最基本的道德价值观,尽忠尽孝是几千年来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观念。“忠孝不能两全”又是难以跨越的一道咒符。

  回想一下,我们是在什么场合听到这句话的呢?一定是悲情时刻,在战场杀伐剑拔弩张的凶险面前,战士夺口而出的恰恰是这句话了,你一定猜得到他们的选择往往是为国尽忠,舍小家为大家。中国的兵,就是这样可爱。在大是大非面前,总是选择牺牲小我。而这小我,在中国特定的文化情境中,往往指的是家族。几十口人甚至上百口人生活在一起的大家族,是中国特有的,是从周代宗族制度演变而来的。中国的兵与中国的家族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家族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两者必居其一,非此即彼。

  而要领悟这句俗语的深层含义,你不得不了解中国的兵和中国的文化,中国文化中的家族。中国的兵,在雷海宗先生看来,其演变轨迹无外乎先秦时代和两汉时代,其后的兵制是千载不易的。

  “士兵”一词,虽是源于外来的意大利语,在中国是有特定内涵的。“士”是中国很特殊的一个阶层,“士农工商”,“士”的地位是很高的。春秋时代的兵,是只有贵族才有资格去当的,那时的兵文武兼修,当兵是无尚光荣的事,平民百姓是根本没有资格当兵的。这种血统高贵不以杀伐为目的的谦谦君子时代,到了战国一大变。国与国之间生死攸关,拼得你死我活。宗族制度的逐步瓦解,兵源发生了变化,国家鼓励每个成年男子当兵,这个时候开始了征兵。我们从湖南云梦出土的秦简可见端倪,一名名叫黑夫的普通秦国士兵写在木犊上的家信暴露了这个士兵出身的低微,信的部分内容这样写道:

  quot;二月辛巳,黑夫、惊敢再拜问衷,母毋恙也?黑夫、惊毋恙也。前日黑夫与惊别,今复会矣。黑夫寄益就书曰:遗黑夫钱,母操夏衣来。今书节(即)到,母视安陆丝布贱,可以为襌裙襦者,母必为之,令与钱偕来。其丝布贵,徒〔以〕钱来,黑夫自以布此。"

  这样第一手的资料,是不容置喙的事实。雷海宗先生在其《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一书中,提到正是在秦统一之后,流民混入了兵的群体,开始兵匪不分,开了这一恶劣的先例。到了楚汉相争时代,士兵的成分变成了乌合之众,兵的质量进一步下降了。贩夫走卒,皆可当兵。汉初行募兵之制,汉武的兵源开始广泛起来,既有募兵、屯兵,又有外国兵和发囚徒为兵。中国的兵的成分及其演变,在雷海宗先生看来,主要是上述情形,至于其后中国的兵制,在隋唐而短暂实行半征兵的府兵制外,其他时代大抵脱不了前述要点。

  我们回过头来看中国的家族,则又是另一种情形。春秋时代,宗族制度业已形成,是大家族的春天。只有战国的二百年间家族制度变得式微,到了汉代得到了恢复,从此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家族,成了我们眼中的理所当然。雷海宗先生按照时代特点,从丧制和子孙繁衍两个方面加以分析。由丧制牵出孝道,由此我们知道孝道是家族赖以存在的台柱之一,是家族制度根本性的中流砥柱。孝道是维系家族存在的必要条件之一,两者息息相关。

  忠孝不能两全,牵扯中国的兵与中国的家族两大根基。兵的来源是家庭,家庭是家族的最基本单元。由此,我们知道,一句貌似简单的俗语,是有着深层含义的。而这种深层含义,在通读雷海宗先生的《中国的兵与中国的文化》,在我们的头脑上就变得尤其清晰。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读后感(五):了解中国兵文化

  历史学家的伟大之处在于能从语焉不详的遗留史料里准确推断出各种史料,比如难以判断的封建王朝具体更迭时间。关于这一点,雷海宗先生早年1931年发表的《殷周年代考》里就明确推断出周室 元年相当于公元前1030年至公元1020年之间。现在是公元2018年,相隔近三千年的时光,这点,是非常不易的成就。

  这部《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的著作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从兵(军队)、家族、皇帝(元首制度)以及无兵的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两周五个部分详述中国传统文化。下编的风格与上编迥然不同,起因于卢沟桥事变的发生,雷海宗先生敏锐的认识到战争将带给中国人民的苦难。将现时与历史的过往进行推演,也将自己满腔的爱国热情用著作来展现。

  中国的文化绵延数千年而不断绝,内在在于深植于中国人骨髓里元气——精、气、神的不灭。历史不重述自己,过去的已然过去,西方史学家谈天下并无新事,一切均在按自有的规律进行。而中国人历来的言行都与社会风气密不可分,如士可杀不可辱的志士情怀,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壮士豪情,不一而论。而兵的精神和民族的文明精神也是一致的。

  三千年来,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没有哪一个政权是如统治者的梦想,能传至子孙千秋万代,朝代虽变换,可精神内涵却从未改变,那种奋发、激昂的生命活力,在任何舞台上都涣发出博采的光芒。雷海宗先生以朝代如线,由春秋至战图、至秦代,至楚汉相争,至西汉初期,至汉武帝、至光武中兴,至东汉,以此来细说“兵”之所用。

  军人的性质没发生变化,均是要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普通求生存的民众都是军人的观感也因军人的组成“兵”的变化而发生微妙的改变。最开始是贵族士族,再是平民,再是地痞流氓,然后外借,最后衰败,中外皆是如此。没有武力做后盾,一切的统治都不会长久,兵是双刃剑,多少顶级统治者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早期从军是荣誉,是乐趣,也有封建贵族的侠义精神,春秋战国时的战争残酷,但很多时候,现在看起来,那时的战争更像是一场不以杀戮为目的精心设计的“游戏”(毕竟人是第一生产力,人口就是国力,争人在当时也是要务),也可以说是追求势均力敌的平衡游戏。但贵族之后这场游戏越来越真实血腥和残酷。

  正如人有两面,善与恶,因缘际会之下,是食善果还是吞恶果,只在一瞬间。雷海宗先生的这部《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并不厚,便是所谈到的史学趣味却为读者开启一扇了解中国兵文化的窗,这是一扇似明未明之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