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为什么假历史可以骗倒那么多的人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为什么假历史可以骗倒那么多的人

2020-04-17 08:45:21 作者:冯学荣 来源:读书人冯学荣 阅读:载入中…

为什么假历史可以骗倒那么多的人

  商务合作唯一指定 其他人均为冒名

  冯学荣,中国最好的人文历史知识传播者,著有《日本为什么侵华》、《中国历史的侧面 II》、《亲历北洋》、《不忍面对的真相》、《隐动力》等畅销书

  防失联,请扫码关注小号“冯老师畅谈古今”

  文/冯学荣

  1

  提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问题:

  在朝鲜战争当中,美军里面有没有华裔?

  答案是:

  竟然有

  而且还不少。

  其中,最为典型的一个,就是:吕超然

  吕超然,祖籍广东,美国华裔,朝鲜战场上的美军战斗能手

  而且说起来让人更伤心的是:

  这个华裔吕超然,不但是美军,而且还是美军的军官。

  而且,吕超然还因为对我志愿军作战英勇,被授予勋章。

  吕超然,祖籍广东,他爸爸是在1920年代从广东省移民去的美国,吕超然于1926年在美国旧金山出生。

  朝鲜战争爆发,吕超然加入了美海军陆战队7团1营B连,担任少尉,并且,参与了第一线的实际作战。

  例如仁川登陆战等战役,吕超然就参加了,而且还身先士卒。

  不但如此,吕超然还在前线,利用自己会说汉语的特长,迷惑我志愿军。

  他经常做这种事情。

  举个例子:

  1950年11月2日深夜,吕超然所属的营,遭到我志愿军的夜袭。

  吕超然和他的战友,马上组织反击,其中,吕超然借着黑夜的掩护,走在部队的最前面,不断用汉语向我志愿军喊话,说:

  “不要开火,我是中国人!”

  我志愿军官兵打着打着,突然听到前面美军的阵营里,有人喊自己是中国人,于是,我军将士困惑了一下,迟疑了一下,并因此,分散了注意力,暂停了射击。

  为什么呢?因为,怕误杀自己人啊。

  就这么迟疑一下,美军动作快,我军的位置,因此暴露了。

  吕超然和他的美军战友,果断组织反攻,暂时击退了我军。

  吕超然在这次战斗中负伤。

  由于在这场战役中的突出表现,吕超然获颁美国海军“十字勋章”。

  然而,吕超然伤势尚未完全痊愈,他就带伤,重回战场。

  1950年12月8日,吕超然在和我志愿军作战过程中,被我军机关枪射中,身负重伤。

  送到日本治疗。

  作为美军的战斗能手,吕超然(中)晚年在美国广受赞誉

  说到这里,顺便提一下,在朝鲜战争时期,日本就是美国的大后方。

  现在你明白,为什么美国人当年不杀日本天皇裕仁了吧。

  人家美国佬,算盘打得精呢:需要日本作为后方,裕仁恰好可以扮演帮助美国人稳住大后方的角色。

  吕超然在日本治愈枪伤之后,回到美国休养。

  从此,吕超然退出了朝鲜战场。

  再后来,吕超然在纽约,做保险业务。

  这个华裔吕超然的故事,读起来,实在是令我们感到唏嘘。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在朝鲜的战场上,还有许多许多个吕超然。

  吕超然当年的自我身份认同是什么呢?

  他认为,自己虽然是华裔,但他是在美国出生并长大,他觉得自己是美国人。

  所以,他不会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

  同为炎黄子孙。实在令人不知道怎么评价才好。

  亲爱的读者,倘若换了你是他,在当时,你会怎样抉择呢。

  还有一个问题:

  我们身边那些出国之后拿了美国护照的,到底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

  这也许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吕超然晚年在美国四处演说,讲自己在朝鲜战场上和我志愿军作战的往事

  2

  喜欢读历史、喜欢看历史类电影的朋友们,都很熟悉“一块大洋”这个词。

  试问:

  清末民初那会儿,我们中国人为什么把当时的银币,称为“大洋”呢?

  事情是这样的:

  明清两代以前,中国是没有银币的,当时我们中国人要么用铜钱,要么用银锭、碎银,偶尔用银号的银票,总之,没有银币。

  你没有看错,中国原本是没有银币的。

  后来到了明清两代,西班牙人铸造了银币,也叫银圆,在对华贸易中,西班牙客人拿出西班牙银币,给中国人支付货款。

  中国人收了。

  读到这里,你也许会问:

  西班牙银币,是西班牙人用的货币,我们中国人怎么能收它呢?

  收了又有什么用呢?

  最早期的“大洋”,就是早年的西班牙银币,叫“本洋”,当时中国老百姓文化水平低,他们以为银币上这个头像是“佛”,所以,这种西班牙银币,也叫“佛洋”

  答案其实很简单:

  因为西班牙银币,是用真正的银做的。

  而且,成色还挺高,最高的可以去到93%左右的纯度。

  它是银子。

  西班牙银币,它长什么形状,不重要,它是哪国的货币,也不重要,重要的是:

  它是银。

  只要它是银,我就可以收。

  因为银是硬通货。

  手上拿着银子,我根本不怕的,就算没人要,我把它熔了,很容易就打成银锭。

  所以,既然西班牙银币是真正的银子做的,我们的祖先,也就敢收。

  于是呢,大量的外国银币,涌入中国。

  最初最流行的,是西班牙的银币(本洋、佛洋),后来呢,又有墨西哥的银币(鹰洋)涌入。

  清末较为流行的一种“大洋”,墨西哥银币,因为银币上有个老鹰,所以叫“鹰洋”

  这些外国银币,由于是洋人的钱,所以我们当时的中国人把它们叫做银洋、洋银、洋钱、光洋、大洋钱。

  其中,“大洋钱”喊得最多,而且喊着喊着,把“钱”字省略了,喊成“大洋”了。

  换句话说,“大洋”,就是“大洋钱”的简称。

  “大洋”这个名词,就是这样来的。

  而且,当年的中国人逐渐发现,这些“大洋”,其实比我国自己的碎银、银锭更好用,为什么呢?

  因为碎银每次要秤重,很麻烦,银锭剪碎之后,要回炉锻造,也麻烦。

  但是“大洋”就没有这些麻烦,它是一个一个圆圆的东西,有各种面值,很方便找赎。

  所以到了后来,大家都爱用大洋了,而碎银、银锭什么的,大家渐渐地,也就不爱用了。

  那么,旧中国的一块大洋,值多少钱呢?

  答案是:

  清政府倒台、民国初立的时候,一块大洋,大概相当于我们今天人民币800块的购买力。

  但是,由于通货膨胀的缘故,80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一直下跌。

  从800多元人民币,跌到400块。

  而且还继续下跌。

  到了解放前,一块大洋,大概也就只有我们今天人民币200块左右的购买力了。

  说到这里,也就顺便回答了许多历史爱好者的问题:

  为什么在清末民初,外国人的钱币,可以在中国流通?

  答案就是:

  因为它们都是银,而至于它是哪国的货币,谁在乎?

  没有人在乎。

  冯老尸节省一切时间为大家写作,所以没有时间开放、查看、回复留言,如果您确实需要与冯老尸交流,可以扫码加入圈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