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鹌鹑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鹌鹑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04-20 23:0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鹌鹑经典读后感有感

  《鹌鹑》是一本由郭沛文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页数:34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鹌鹑》读后感(一):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叹息

  我不太希望这些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叹息,带给人无力和悲观。 写《等待戈多》的萨缪尔·贝克特写过一篇极简主义实验小说,叫《向着更糟去呀》,营造了一个抽象诡谲,由不确定 的字词组成的非理性世界。 即便在那样一个异常混沌、无意义的世界中,仍有一段话非常醒目: 一切旧时的。从没有任何别的。努力过。失败过。没关系。重新努力。重新失败。失败得更好。 那么在这个秩序与理性尚存、意义丰富现实世界,我们又应该如何? 我期望胆怯人们直面失败的时候,能够收获某种清醒坚韧

  《鹌鹑》读后感(二):后记: 胆怯的, 失败的

  拿鹌鹑这种鸟来比喻人,常常代表着胆怯和逃避

  这两种性格似乎不值得夸耀,但又存在绝大多数人的本能之中。

  在所有流传下来的史诗故事里,在所有宏大的叙事中,们通常被人性的弱点悲剧起源。一个又一个的英雄人物靠着克服胆怯和逃避,迎接命运的转折,走向光明前程

  但现实怎样?可能复杂许多。

  当我们把观望镜头对准生活中那些真正的人,把头推近,观察生活具体细节,就会发现那些构成困境纠缠之物,并非足够用力可以生生扯断。

  我以前喜欢侦探小说。侦探们善于抽丝剥茧,用思考厘清事件脉络,还原真相解决问题。但如今,我却试着写了一部关于“失败”的侦探小说。鹌鹑自然是一个失败的侦探,名号都是戏谑得来的,个人的智慧行动,对于他所处的那个庞大复杂的社会无济于事。与此同时,故事中的人物们也都在经历着各自不同程度的失败。

  讲述失败不是为了故意“反类型”。我试图像故事中的诗人田未那样,用自己方式记录一些肯定会快速腐朽、埋入土中,却真实鲜活地在我们身边潜滋暗长过的生活姿态

  需要多说一句,我不太希望这些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叹息,带给人无力和悲观。

  写《等待戈多》的萨缪尔·贝克特写过一篇极简主义的实验小说,叫《向着更糟去呀》,营造了一个抽象到诡谲,由不确定 的字词组成的非理性世界。

  即便在那样一个异常混沌、无意义的世界中,仍有一段话非常醒目:

一切旧时的。从没有任何别的。努力过。失败过。没关系。重新努力。重新失败。失败得更好。

  那么在这个秩序与理性尚存、意义丰富的现实世界,我们又应该如何?

  我期望胆怯的人们直面失败的时候,能够收获某种清醒与坚韧。

  《鹌鹑》读后感(三):惶恐滩头说惶恐,鹌鹑蛋里叹鹌鹑

  昨天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加一个晚上读完了《鹌鹑》。

  作者的笔触还是有少许青涩,力道还稍欠些火候,但整体故事情节比较丰满,将社会热点话题很紧凑地融进一个故事里。

  主人公鹌鹑是一个离出走、反抗父亲的叛逆青年,在整个故事里被不少人拜托成为大大小小事件中的侦探。在整个故事里保持着一种梗着脖子、保持愤怒与世俗对抗的姿态,然而在遇到“社会的毒打”等陷入僵局的状况时,又是依靠父亲的“马仔”从对手那里赢回自尊。最后破案的高潮情节——鹌鹑跟踪导师,听到导师给自己的对手“赵老板”打电话,这通电话里陈述了大量案件线索(这个情节太梦幻巧合了),而在导师打完电话之后,赵老板又打给鹌鹑,转述了导师全部的话(等于鹌鹑听了同一套息两次)。

  现实里往往没有那样的巧合能够令鹌鹑正好站在导师不远处的距离得以听到完整的对话,现实里也许存在的情节就是鹌鹑最后能面对面站在凶手面前是依仗了赵老板之后的“转述”。而在书中,鹌鹑在赵老板眼里又是怎样的存在呢?有点可悲的是,鹌鹑前期也许在赵老板眼里只是个可供差遣又有点小脾气的小孩子,后期之所以赵老板对鹌鹑的态度有所转变,也仅仅是因为鹌鹑的父亲的身份被赵老板所知。鹌鹑就像是一只渴望挣脱铁链自以为可以做鹰的鸟类,最终发现根本没有铁链,有的是潜意识里那些发生了的事情早已变成了他的桎梏,他注定只是一只鹌鹑,一只与别的鹌鹑有些不同、有些小聪明的鹌鹑。他的英雄主义不过是忽视掉了那些“成为鹌鹑”的瞬间而故意放大自我的片刻罢了。而底色永远是悲凉的。

  有点类似于老港片《流氓医生》里梁朝伟饰演的角色,但是呢,梁朝伟的角色在电影中并没有一个可以依靠的爹地。

  正如自然界的鹌鹑,处在永远犹豫地在胆怯与懦弱的暧昧地带,小翼翼地生存着。而社会里的“鹌鹑们”则是大多数自我僵持在冲动与束手束脚、愤怒与颓丧之间。

  女主人公追追,在大多数人的口中(除了鹌鹑)被形容为“耀眼、年轻、漂亮、会利用人”,而她在论坛上发的帖子,是一个“自卑、缺爱、明知深渊仍愿下坠”的形象。她也是一个身上带有鹌鹑的别别扭扭的影子的人,她明显知道自己可以成为罂粟花蛊惑众人,但偶尔出现的“善良”又让她痛苦与挣扎,明知男友的肮脏网贷交易却深陷其中,却又不能够坏得彻底——对受害者深感抱歉,明知父亲的死是自己的爱人亲手所为,但仍不愿反目成仇。她的胆怯很大程度上因为她认为自己“不值得”,“不值得拥有漂亮的外貌,不值得拥有爱”而因此不相信自己是值得被善待的,因相信了自己不值得被善待,而纵容了他人对自己的伤害与恶意,一步步滑向恶性的地狱循环。而打开潘多拉魔盒的是她的父亲,当爱被撕开一个缺口,灾难、失望、恨、愤怒从缺口里逃离出来,涌进了追追的人生。

  而赵老板,更多的是对“新”的逃避,他愿意用他几十年固有的人生经验、世界观去判断这个世界,他乐于看到“新”的年轻人受到他用旧有的社会规则及粗鲁暴力手段的打压。他内心深处有对既得财富失去的恐惧,他选择不去相信“新”而用固有模式解决问题,是因为他不愿意去承认他终有一天也会被取代、被淘汰。忘记在谁的文章里曾看到这样一个比喻——“像一个老态龙钟的油腻男人拼了命去亲吻娇艳的水仙花”。

  鹌鹑的进化会是什么样呢?我想,大概是更为扭曲的人性——因金钱的匮乏和爱的缺失双重挤压下变形的人,亦或是因膨胀的物欲和越发浑浊的心而丧失作为人的资格的“人”,鹌鹑代表的是无法向前无法向后的状态,鹌鹑代表的是懦弱和逃避的灰色地带,这些是财富无法改变的根本的人性。

  如果作者完善这部作品,我觉得可以在这部作品的“悲剧性”上入手,让这部作品更加沉重以及对人性的复杂更为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然而我知道,这并不容易做到,我也并无资格在这里指手画脚这样一部诚意之作。希望作者可以写出更棒的作品!

  《鹌鹑》读后感(四):【推迷会鉴书团】《鹌鹑》一个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好故事

  收到这本书的时候真的感觉太惊喜了,除了作者的亲笔to签,竟然还有一张作者的摄影照片和印章,真的是万分感谢作者大大。

  书的外封和作者馈赠的照片拍摄的都是书中主要场景新胜村的一隅,我不懂摄影,应该是用了某种手法,给人一种恍恍惚惚的感觉,但又透着一种意境感,有点像我这个高度近视摘掉眼镜后看到的那个朦胧的世界。

外封(一张好看的照片)作者大大赠送的照片,感谢作者大大的印章,惊喜!

  自从喜欢上推理小说这一类型后,也读过很多相关的作品,欧美的、日本的,也读过一些国内的推理小说,特别是很多的日本小说中,都将故事融入到日本的环境和城市之中去了,然而国内的作品却鲜有能够突出体现中国城市特征的(当然很有可能与我的阅读量太小有关),之前看到的作品,感觉最能体会中国城市味道的,应该就是陈浩基的《13 67》,不过毕竟作者所写那个时代背景下香港文化与现代大陆的文化有比较大的差异。

  所幸的是,最近看的两本国内的作品,都开始将中国城市的特点融入到作品之中,前不久看的撸撸姐的《春日之书》,就能感受到一些魔都生活的环境与节奏。而郭沛文老师的《鹌鹑》更是将长沙的城市特点、生活风貌很好地糅合到了作品之中,从开篇炸臭豆腐的长沙名场面,一下子就将读者带到了长沙这座城市,后面新胜村、烟花表演、麻将馆等等,更是具有中国城市的特色,即使没有去过长沙,也仿佛在长沙走了一遭,在整个小说的阅读过程中,有很强的代入感,书中的很多路人的生活面貌感觉都很亲切。

  在阅读过程中,是能够感受到一些文学性的,里面几篇田未《野蕨集》中的诗,也都有一定的隐喻意义,但奈何鄙人文学水平过低,只能粗略表达一下自己对于这本作品其他方面的感受。这本书在我看来不是一个很典型的推理小说,书中涉及推理的桥段并不多,我只是觉得作者讲了一个好故事,或者是两个好故事吧,中间一篇完全可以看做是一个单独的故事,整个故事看下来感觉平平淡淡,没有很多的波澜起伏,也没有许多推理小说的多重逆转,但是看完却感觉回味无穷,同时也感受到一丝无奈和无力的感觉,说不清为什么产生这样的感觉,可能是作为这个社会中如鹌鹑一般小人物的感同身受吧。

  之前看推理小说,特别是日本许多所谓社会派的小说,能够看到这些小说里反映了很多日本的社会问题,然而仔细想想,其实中国也有很多很多的社会问题啊,很多社会问题也是可以引发国人的思考的。在《鹌鹑》中,其实反映出了很多这样的社会问题,例如大叔控、校园贷款、传销教育等等,这些社会现象往往在平时的生活中,只是作为一时的热点,很快就会过时,但是将这些热点放到文学作品中,或许能够引发人们更持久、更深刻的关注和思考。

  其实我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很难对一个作品有深层次的感受和领悟,正如开篇总序,紫金陈大大说的那样,对我来说,只要看到一个好故事,就已经心满意足了。这是个好故事!

书的内封,简单低调,像鹌鹑一样

  《鹌鹑》读后感(五):【推迷会鉴书团】诗与小说,比网络版更完美的实体版

  郭沛文同学在出版的第二本实体书《鹌鹑》中展现了一个曾经的新闻工作者具有的社会观察力和文字表现力,其在文学的实验性上所做的尝试也值得鼓励。

外封、书腰、正体以及作者馈赠的照片

  本人原先没有看过网络版本,这次拿到实体书后,边看实体书边看网络版,获得了很大的满足感。看标题以为是三个相互独立的故事,原来并不是这样,至少第一个故事和第三个故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疑问都能在第三个故事中得到解答。

  《鹌鹑》原先早就在豆瓣阅读上推出过网络版本,在这次实体书化过程中,为了让实体书更有价值,作者增加了很多内容。同时,为了照顾实体书的出版审查,也删改了一些地方。

  第一个故事中,第一章节是实体书中独有的,讲述了工作中的刘嫣然和曾经喜欢的一个女孩相遇。这个女孩以前看过网络版的一眼就知道是说追追,而没看过网络版的读者也会在心中埋下一个疑问,这一章文字究竟对后文有什么影响。而刘嫣然这个人物一直到第三个故事最后才出现了一下下。

  第二个故事中的偶数章节也是作者在出版实体书时新增的内容,差不多占了第二个故事的1/3篇幅,这些内容全是关于鹌鹑探寻追追死亡真相的故事。原本网络版中第二个故事基本完全独立,但实体书中由于作者加笔的缘故,这个故事中也有了一条关于追追生前日常生活的支线。

  作者增加这四个章节都是为了让追追这个女主角更加立体,可见作者对于她的喜爱。因为如果单独看网络版的话,会发现关于追追的往事基本只有负面的东西,但现在新增这几章中从第三者角度来展现追追的日常生活,可以让读者发现更多不知道的另一面,也给以前的老读者带来了新的冲击。

  第三个故事几乎没有改动,只是它的标题从《腐烂》改成了《笑与哀》。这应该不是审查的原因,至少我觉得实体书的标题更加符合整体的故事情绪,还暗指了追追和鹌鹑,比单纯的更加负面的腐烂要高出一层。

  而实体书方面删除的主要是网络版开头鹌鹑写的序。这个序其实是起到了模糊虚拟和现实界限的作用,而且把一部分作者的写作意图提前说了出来。实体版中把这个序去掉了未免有点可惜。另一方面为了过审,实体版中把网络版中一些粗口和一些看似大尺度其实没怎么样的段落删掉了。不过这些也无关紧要,不影响剧情推进。但这里要提一个意见,就是在删的时候有时没有顾及到上下文,例如追追骂鹌鹑之后,鹌鹑不打算打她电话,原因是“都被她用这么脏的字眼羞辱了”,但实体书前文里骂人最损的也最多就是一个“臭傻子”,脏在哪里了?这就要到网络版里找答案了。

感谢赠照,收到书时惊喜万分

  三个小时看完了整本小说,我对作者文字的感觉是他想往文学性上去靠,希望在本作中进行一些文学性试验,让小说介于纯文学和通俗小说之间。一些风景、容貌、思想的描写很有文学性,看起来很舒服,一些对白又刻意地通俗化,较好地平衡了雅与俗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实体书化所做的删改进一步加强了这方面的融洽度。这个特点在第二个故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书中的诗都是作者写的(应该是吧?),一些对于诗和文学的评论也是作者的观点表达。这些诗的确很好,很耐读,也很值得回味,甚至也恰到好处地和故事联系在了一起。上一次有这种感觉还是在看《路边野餐》的时候,导演毕赣把自己的诗放在了电影中,作为一段一段旁白出现,诗的语言和电影的影像互相交融。现在看这本小说的时候,当时那种通过故事来表达诗意的感觉又出现了,很奇妙。

  作者在写作中让整个故事的灵魂更加贴近于硬汉派,三个故事的主题都是在寻找,也许生活本来也是一种有无数目标的寻找,找到的永远是现在,但同时又会开启未来新一段寻找的旅程。整个故事中把与父辈恋爱的大叔控、渐渐消亡的诗人、性别认知障碍者这些普通人眼中的边缘人带到了聚光灯下,非常好地体现了作者要写一些处于社会边缘年轻人的生活的写作意图。而且作者也不避讳把美好的事物破坏之后呈现给读者,追追死亡时候的场面和前文中对于她外貌穿着的刻意详细描写形成了极度鲜明的对比。这些都是让我感到惊喜的点。

  同时,有一个细节非常难能可贵,在第一个故事第五章中出现了关于追追的父亲的段落,算是点到了一下1989年对知识分子带来的改变。但实体版中把后面的一句“我不知道是什么运动,小时候问过,我妈不告诉我。”删了。年轻一代的作者愿意在文本中提到这个事情就已经很厉害了。如果过度解读一下的话,整本书也可以看作是这个运动带给一个家庭的伤害后遗症。

再次感谢作者大大题词

  但由于作者还年轻,虽然在文字上已经非常老练,但在我看来还有一些别人可能不认为是问题的地方,还可以有深层次的进步。

  一是有一些细节描写在通过诗化的文字表述之后,会突然直白地点破,我个人不喜欢这种文风。例如在写追追哭了的时候,前面一句“鹌鹑低着头,不敢看追追的脸,他觉得是自己太过笨拙了,才让雨跑进了她的眼睛里。”这已经很明白说清楚了追追哭了,后文一定要加上一句“她流下眼泪来”,有点多此一举。“雨跑进了她的眼睛里”这个描写是多么具有诗意,和整本书的意境是配合的,让我阅读的时候觉得有想象空间和画面感,完全不必要在后文点明了。后文还有几次这样的情况,如鹌鹑扇了周老师一耳光的描写。

  二是作者有两三次会不自觉地在相接近的文字段落中出现相同的语句,例如“鹌鹑感觉自己已经不怎么会聊天了”和“鹌鹑感觉自己不怎么会安慰人了”在同一页出现。这一面任一句稍微修改一下会更加好。

  还有两个非常小的旁枝末节的小错误,我也想在这里提一下。当然,这两个错误都是出现在书中人物的留言或对白之中,而且这两处“错误”也正好有着作者自己的意图,可以直接理解为书中人物说错了。我在这里提出来只是让其他可能不清楚的读者了解一下罢了。

  在文中追追喜欢看矢泽爱的《NANA》,但是里面关于一之濑拓实这个译名的说法并不准确。“拓实”不是台湾尖端版的翻译,而是香港天下出版社的翻译,尖端版用的是TAKUMI,纯音译,没有用中文代替。

  钦泽在第三个故事中有一段关于《卧虎藏龙》竹林取景地是在日本的对话,这是错误的。《卧虎藏龙》中的竹林不是在日本,最靠谱的是在浙江安吉大竹海取景,还有说在四川或者安徽,反正轮不到日本就是了。

  最后以一首在实体版中被删除了的诗作结,希望郭沛文同学能在文学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晚树》 只要每天睡得足够晚 唾液就会分泌得有点多 从臼齿后面 像蚂蚁拍打蚜虫的屁股流出了蜜来 像他们把秋天所有的丰收 全部粗暴地倾倒进分类明确的梦里 全世界唯独剩一个人没有办法拒绝亲吻 而自古以来,恐怕所有的枝桠上的嫩芽 至今都还未能拒绝长出牙齿 在白天啃噬天空 2012年5月28日 《野蕨集》田未

  《鹌鹑》读后感(六):别怕被打败,去和生活斡旋对吼 | 郭沛文

  

把故事融入复杂而暧昧的城市

豆瓣阅读:新作《鹌鹑》写了多久?在尽量不剧透的前提下,谈谈你写这部长篇的动机、收获以及写作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碍吧?

  郭沛文:一年多。一开始就想写一个夏天的故事,开始写的时候刚过完 17 年新年,太冷了有点不在状态,后来天气转暖之后一直写到今年(2018年)夏天才完稿。

  辞职写完第一部长篇《冷雨》之后,我去当记者时采访过的地方,试图找到一点蛛丝马迹启发写作灵感,无意间发现很多地方在短短几年内变化很大。变得快就忘得快,城市的新陈代谢几乎是在人们毫无知觉的情况下进行的。如果不是特地去回想,你甚至都会记不起一些地方几年前的生活图景,太平街的新胜村就是其中之一。

  这时我开始思考,是不是也能通过小说的形式,记录下一点什么来?万一以后仍然有人对当时的市井生活状态感兴趣呢?不如就写给他们看吧。一些其他的思考和想法也顺着这条主要线索融入构思,最终磨合成了这部推理小说。

  最大的收获当然是小说本身,能写出这样一部作品,我确实挺高兴的。和《冷雨》相比,我相信《鹌鹑》是一部更为精细的「手工」作品。它与我所看见和理解的,与当下的真实生活关联性更强。

  最大的障碍是如何在虚构小说中处理大量现实的细节。长沙其实是一个复杂而暧昧的城市,而我对它的了解是有限的,稍有不理解地方,就要花很多时间找资料或者实地调查。这比写作开始之前,料想中的要耗费精力一些,让故事融入其中就更不容易了,好在也得到了一些长沙本地朋友的帮助。

小说里的直播帖子

  豆瓣阅读:《冷雨》采用了多人称叙述,《鹌鹑》里也使用了「口述式序言」、「人物采访」和「插入式诗歌」等虚实相间的写作技巧。和其他悬疑推理作者相比,你似乎更注重多样化的文学性尝试。是什么让你坚持这种「文学表达」呢?有没有担心过你的小说阅读门槛会因此提高,进而丧失一部分读者?

  郭沛文:我觉得小说,或者说文学的表达是需要「进化」的。(产生这个想法的具体根源可以去看《鹌鹑》小说中鹌鹑、小和还有田未的一些相关讨论。)「进化」这种词语听起来有点异端,好像有点「玷污」文学这种经典概念的纯洁性。在这里我不反对其他任何人的文学观,也不想在这种难以得出单独唯一答案的问题上陷入争辩,仅仅只是说明一下我自己进行尝试的逻辑。

  如果我们认可,当下的时代进化是很快的,人们的生活语言和表达方式,在不停变化,那么我们的文学语言是不是也应该去接近它们? 我所有的技巧其实都是一种目的单纯的尝试:使小说尽可能向真实的生活靠近。如何把生活中已经存在的表达方式,比如采访、方言、直播贴和诗歌,用各种办法搬进小说中,其实是挺需要思考的,我在里面埋下了足够多的线索,当你把它们挖出来的时候,会感受到它们与整个故事、与我想表达的这个时代的隐秘关联。我觉得这些表达方式既然在当下人们的生活中都是存在的,还很常见,那么小说的写作就不应该对它们熟视无睹。

  至于读者喜欢与否,其实不是一个作者能够控制的事情。尽管我们知道,哪些东西写出来,会容易得到更多人的青睐,但是一味让读者享受阅读的快感,就跟做菜不顾食材本味,全靠调料来刺激是一样的。所以如果真的有「阅读门槛」这回事的话,我希望我的小说能是一些垫板,帮助一些读者跨过这个门槛,有兴趣去见识到一个更多样的小说世界。可能相比于一些常见的类型小说来讲,它是有点「不一样」,但其实还是属于类型小说的范畴,不会深奥到哪里去。

打游戏与「小说的进化」

  豆瓣阅读:说到「阅读门槛」,《鹌鹑》的第二部分其实是有点游离于整个故事之外的,这种结构对很多读者而言可能也是陌生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节设置?

  郭沛文:其实小说本身是当作三个独立的故事来写的。但是可能第一个故事和第三个故事里的线索联系比较紧密,所以会给部分读者造成第二个故事游离在外的感觉。想到这样的写法,最初是想体现出一种「游戏感」。因为当时准备动笔写的时候,刚好打完《巫师 3》,对里面各种叙事相互分离,却又有细节线索上咬合的手段非常着迷。就开始想,如果用这样的方式来处理一个有着强烈现实语境的故事会怎样呢?于是就有了小说最初的结构设计。

  单说到「游戏感」可能会有点莫名其妙,为什么要给一部写实风格的小说增加游戏感?这样是不是不够严肃?这个问题要解答起来还挺费劲的,简单来讲,在构思过程中两相比较我发现,大部分开放式 RPG 游戏的「松散和无常」其实比小说的「严谨而缜密」,更贴近于人们活在现实里面的状态,更有利于去表现现实生活里的复杂和突然。

  这一点,和上一个问题里讲到的逻辑是差不多的,我在想一些办法让自己的小说进化,不是让他更「文学」或者更「类型」,而是让它更准确和便利地表达我所观察到的、有血有肉的人和事物,营造一种尽可能还原真实生活的语感。

神秘的小人物

  豆瓣阅读:「小说的进化」这个说法很有趣,我觉得小说的第二部分最大限度地体现了你说的这种「进化」。那个住在烂尾楼样板间里的诗人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想问下这个人物在你生活中有原型吗?《鹌鹑》这个故事里你最喜欢的角色是谁?

  郭沛文:这栋烂尾楼倒是有原型,就在我家不远的地方,透过电梯间的窗户每天都能看到。之前我和邻居(也是一个小说家朋友)聊天时提到要以这个楼写一篇小说,正好就写进《野蕨》里了。我开始写这部小说的时候,导致它烂尾的「一房多卖」问题还没有解决,不过在我写完的时候,事隔近十年,似乎终于有人搬进去住了。

  人物很难讲有没有原型,他算是一个懦弱又顾影自怜的自我分身吗?其实也算不上。但我认为这个人物还是足够真实的,相比于大部分人幻想的很多「诗人」或者「文艺工作者」比较潇洒的姿态,他很落魄,好像看懂了这个世界的很多东西,却无能为力。和诗歌散发出来的精神光辉相比,他没有依附于某些团体或商业,没有被包装,简陋贫困,也谈不上什么吸引力,这是我所观察到的大多数诗人的现实境遇。

  我最喜欢的角色是「锁王」这个小人物。他无名无姓,出处不明,甚至只出场了很小的一个片段,但是身上包含着一种极端的矛盾。这种矛盾虽然只属于他个人,但我会好奇他的个人史,究竟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度过的,让他在晚年成为了这样的一个人物。

小说家要多谈几次恋爱

  豆瓣阅读:我注意到《冷雨》和《鹌鹑》里都有求而不得、刻骨铭心的爱情。想问下这样的「爱情戏」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插柳的结果?有人认为小说家应该多谈几次恋爱,丰富的情感经验会带来写作的充沛和深度;也有人认为小说家应该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感情生活,避免过多的情感损耗,从而专注于写作本身。对此,你怎么看?

  郭沛文:其实要在一部长篇小说里面完全不写到恋爱还挺难的,不管是写婚姻,写家庭,写性关系,其实都是爱情的变种。只不过,我目前的两部作品,是以青少年为主角的,对于他们来说,恋爱都刚好处于青涩暧昧的状态,所以我更倾向于是无意为之的结果。

  虽然已婚,我还是支持多谈几次恋爱的一方吧。反正生命不在情感中损耗,就在其他事情上损耗,其实都能为写作提供养分。我倾向于认为,只专注于写作,隔绝于生活的方式是危险的,稍有不慎就跌入自我的深渊爬不出来,也很难维系一段稳定的情感。

文字也要有电影感

  豆瓣阅读:《冷雨》售出影视版权,对你有什么影响吗?你在写作过程中会不会从「编剧」的角度来考虑「电影感」这回事?

  郭沛文:《冷雨》的影视版权出售以后,影视方的朋友和我有过不少交流,很感谢他们能看中这部小说。虽然因为写作计划实在太满,没有办法脱身去亲自参与编剧,我还是挺好奇自己的小说被演绎之后的模样。要说影响的话,就是挺开心,挺期待的。

  我其实一直都有在意自己小说的电影感。小说的「电影感」如果写好了,其实比电影本身还要有趣,它没那么直观,对信息的「压缩」方式和电影不太一样,导致了不同读者「解压」之后会产生各自不同的理解。

  我喜欢从小说的角度来考虑「电影感」,即给出足够多细节上的焦点(有的人可能注意到这一些,有的人可能注意到另外一些),来让读者自行串联起他所理解的故事,而不是叙述一个所有人看了都感受相似的故事。

和生活斡旋对吼的「少年侦探」

  豆瓣阅读:《鹌鹑》里塑造了一个富有正义感的「少年侦探」,这个形象还会继续出现在你接下来的小说作品里吗?有没有打算写成一个系列侦探小说?

  郭沛文:「太平街的鹌鹑」将会是一个系列作品。长沙这几年的变化是很快的,《鹌鹑》只展现了很小的一个部分,新胜村都还只写了两三个小店而已。而且既然是写边缘市井青年的群像,很显然这三个故事很难一下子写透,包括《鹌鹑》中不少已登场的人物,现在也只能算是匆匆一瞥。

  在《鹌鹑》的三个故事之中,让鹌鹑这样一个稍微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青年,接触到了世俗世界真实又残酷的一面,我还是挺心疼的。我会想办法,让他也渐渐开始探索自己的处世之道,去和生活斡旋对吼,而不是就这样被打败,彻底沉沦下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