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三大师传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三大师传的读后感大全

2020-04-21 23:2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三大师传的读后感大全

  《三大师传》是一本由〔奥〕茨威格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页数:16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三大师传》精选点评

  ●粗读一遍,颇感不足,好好拜读了三位大师的作品,再精读此书。

  ●作于1919。才华横溢言辞、一针见血的视角和思如泉涌的评论,令人拍案的评传作品。作为盟国(奥匈)一员,茨威格在一战终结选择了协约国三国三位代表作狄更斯巴尔扎克陀思妥耶夫斯基来作传,应时应景同时体现出一种理解焦虑。名为传记,实应成为评传,从内到外地剖析了三位作家创作追求和作品内核思想密度大而广博,以作家性格及其社会背景根基,以作品为论据,不偏颇,值得再次阅读。“巴尔扎克主人公要使世界屈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主人公要超越这个世界。....狄更斯的人物全都谦虚谨慎...狄更斯所有小说都弥漫着市民阶级气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要理解三位作家,要把握阅读精华,要学习文学评论,读此书有极大益处

  ●能把传记写的如此深刻澎湃,充满里洞察力人性光辉,茨维格也是大师!准备书里提到的作品。再次赞一个张玉书先生翻译,看过他翻译的好几部茨维格,都很棒

  ●有的作品是绝佳的指导,让人通过一部作品看到从未注意过的更广阔天地

  ●#1852##13.5万字#茨威格 狄更斯 巴尔扎克 最关键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

  ●茨威格大概是陀神的小迷弟?前两个我不了解,好像至今没读过一本,陀神的我也只看过三本,不过很多都能对的上。挺好的。茨威格是遣词造句高手

  ●2019-20:茨维格对文字真爱啊,人物传记写的这么激情澎湃,看巴尔扎克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时候,真是看得激动。在茨维格的笔下,巴尔扎克偏执,狄更斯中庸,陀思妥耶夫激情。正是人物本身的这种经历特点反映在了作品中。 一般传记是用作者经历来推演其作品的风格,茨维格反其道行之,通过作品反推作者的性格。只有作家才会这样写作家传记,因为了解一个作者在一本书中投入了多少自己。 大茨维格,即使写的矫情也是锉进心窝里的矫情。看完书,再去看3位作家的作品,更容易理解故事发展

  ●“我的朋友们,不要害生命!”“只有通过痛苦我们才能学会热爱生命。”“我相,我们大家都必须先学习热爱生活。”茨威格对长句简直是真爱,经常性一逗到底。遗憾的是三大师的作品都未系统读过,先读人物和作品评传,始终隔靴搔痒之感。这是阅读中的前后次序

  ●茨维格的文笔只能用“令人震撼”来形容典型的从精神角度展开的传记书写,陀思妥耶夫斯基部分堪称比喻大全。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写得最最好,真的是很理解陀氏啊,不算是传记,其实更接近作品分析。茨威格文笔好的要命啊,这不分段的不重复的大量华丽辞藻堆在一起,小文盲看得累死啊。

  《三大师传》读后感(一):心灵传记

  在看茨维格写的传记之前,我印象中的传记便是人物出生背景经历死亡的记叙文,一大堆时间事件,而人物的内心经历全部都用表面现象让读者自己去理解,好像作者生怕自己把自己的理解感情加入进去,又或者大多传记作家没有茨维格这样的解剖人物内心的能力,不好用自己的内心去揣摩他人,只好将文字限于表面,让人看了总有种隔靴搔痒的不痛快。在茨维格笔下每个人物都是透明的,他做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做,他内心的挣扎,全部都呈现出来。在叙事中结合着大量的心理描写,用人物的心理推动整个故事的发展,让人沉浸其中。

  《三大师传》读后感(二):一堂解剖课

  讲师:Stephen Zweig

  讲课内容:

  alzac conquerer 征服

  Dickens 生活的诗化

  Tolevsky Amor fatti 献身命运之爱

  完。

  啊...豆瓣竟然要140字才能发书评?这个规定也蛮无语的...我之所以不发短评是因为茨威格值得一篇正经的书评,但是我确信只有简洁才能向茨威格先生表达我的敬意。

  《三大师传》读后感(三):命运所赠送的礼物已经标好价格

  《三大师传》讲了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故事。

  巴尔扎克在80多部小说中,慢慢打造了一个完整的世界,精密如钟表。

  而狄更斯则把笔触转向普通的市民,茨威格写道:“狄更斯从最小的节日当中取出更深刻的含义;他帮助所有这些朴实的人们发现他们日常生活中的诗意,让他们最亲爱的东西,他们的家,那狭窄的房间变得更加可爱:壁炉里毕毕剥剥地燃着红彤彤的炉火,干燥的木柴噼啪直响,桌上的茶壶咕咕直叫,曼声歌唱,在这房间里人生了无愿望,和外面世界贪婪的疾风暴雨,狂野的放肆行径彻底隔断。”这段评论,说的大概是《圣诞颂歌》吧。

  茨威格在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时,觉得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一个拥有写作能力的“约伯”,和约伯一样,大起大落并没有损害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上帝的虔诚,“因此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理想是:做一个和他自己不同的人。感觉和他平时不一样的感觉。想非他所想。日子过得和他平时不一样。这个新人点点滴滴,直到最细小的地方都和他个人的形式截然相反,从他自己本质的每一个影子制造出一道亮光,从每个黑暗传来一片光华。”在本书的最后,茨威格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或者“约伯”总结:

有一句话从深渊里浮起,在人声鼎沸之中轻柔地升起,在深渊之上飘浮,宛如一只鸽子翱翔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之上。这句话说得轻柔,可是意义宏大,这句话给人幸福:“我的朋友们,不要害怕生命!”这句话之后是一片沉寂,深渊战栗地谛听。这声音飘浮着,越过一切苦痛,这声音说道:“只有通过痛苦我们才能学会热爱生命。” 命运的礼物

  《三大师传》读后感(四):《三大师传》书评

  今天本来打算读完茨威格的《三大师传》,现在看来完成不了了,这本书中蕴含的激情,带给我的感触让我来不及消化。他的小说是纤细敏感的,透视人物的内心,每一个心理活动,而这种同理心用到传记中,探索到每个作家人性深处的幽微渺远,细细将他们呈现出来,却迸发出让人痛哭的巨大力量。他的这本传记的文字,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流淌出来的,外国作品翻译过来通常会让人觉得啰嗦,而张玉书先生的翻译句句到位,没有一句多余的话,甚至这些文字还不足以承载传记人物厚重的人生。 看第一章节巴尔扎克的时候,是以一种崇拜的心情感慨于他的天才,看着这个以拿破仑为偶像的人,竟然知道他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仅凭想象就构建出他的作品王国。在这本书中,茨威格也毫不避讳地指出描写人物的弊病,他说:“狄更斯的荣誉和悲剧就在于,他始终处在天才和传统,处于闻所未闻和平庸陈腐之间的中间状态……他企图写出悲剧,可是他每次总只达到效果强烈的情景剧而已。尽管《双城记》《荒凉山庄》在英国算是崇高的作品,对于我们感觉来说,它们全是败笔,因为它们宏大的手势都是勉强做出来的……在陀思妥耶夫斯基那里,有时候万丈深渊会突然张目凝视,大家感到在自己胸中撕开了这片黑暗,这道无名的深渊……读狄更斯的书,人们总有一种安全感,因为人们知道,他不会让任何人跌倒,他缺少残暴,缺少勇气来达到真正的悲剧性。他没有英雄气概,而只是多愁善感。”读完这段,我才真正明白以往所说的狄更斯作品中的“小人物”的含义。茨威格耶没有完全否认狄更斯富有道德教化含义的作品意义,通过狄更斯,同情心和善心在英国大大加强,他增加了那个时代的欢欣和明亮。 第三章节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作者花的笔墨最多的一个章节,大概占了一半的篇幅。一开始还不太明白前面和狄更斯对比的那段话中“深渊”的意思,看这个章节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无法控制地陷入进去了。他是一个无边无际的宇宙,任谁摊上这种人生都灰不堪折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就如同他的故乡一样,冰冷辽阔,遥远神秘。茨威格的解读无疑比任何其他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传记都接近他本人,他说:“他比任何人都更加适合充当一切人性的最终尺度。进入他作品的这条通途也通过激情的一切炼狱,通过尘世间一切痛苦的阶段……道路阴暗,必须在内心燃起激情和追求真理的意志,才不致步入歧途;我们在大胆进入他的深渊之前,首先必须闯过我们自己的深渊。”从前我不觉得读书是苦事,可是在读这一章的时候我觉得无比地痛苦,这苦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苦,仿佛跟着他流亡冰冷的西伯利亚,流亡欧洲远离故乡,独自像一头巨兽从洞穴里溜出来,在德累斯顿的大街小巷生活,为了一百卢布,向陌生人跪地乞求……这也是作者的高妙之处,他没有一字提到自己本人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评价,他只是客观地描述,却像用文字这根线扯住了读者的心一样,读一点,就疼一下。 整个文本,就像一部音乐剧一样,优美激情,读这本书,你会体验到什么是如饥似渴的阅读,直至最后滚下热泪。

  《三大师传》读后感(五):宁静欢乐的火花就散布在日常生活的灰堆之下

  接触茨威格的书,来自于小边的推荐,他在上阅读课时在他们学校图书室读到了茨威格的书,我才第一次知道这位以写传记出名的作家。去年读了他的《人类群星闪耀时》,不过那时我还没有开始写读书笔记,所以这一次算是第一本读茨威格的书写读书笔记。

  这本书外形很薄,给我的感觉时不经一读,以致于我每次出差带上它时,都是在带去的其它书不经意看完时救急用的,结果,导致这本书持续看了很长时间,至少有3个月以上,也导致我看第3章时早已忘了前2章的内容,所以,我在今天看完第3章时不得不强迫自己又重新看前2章,真是得不偿失,好在前2章内容要少得多,而且描述得更易理解,所以也没花多长时间。

  说出来让人笑话的是,茨威格在本书中描述的三大师: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他们的作品,我居然一本都没有读过,只是听过作者名和书名,所以,看此书时完全是像未启蒙的孩子听别人讲故事一样。看完对狄更斯的介绍后,我还是受到感染准备一定要读一下他的书,准备买时才发现早已买过他的书,只不过是小边要读的。

  三位大师的介绍都看完后,我还是只决定只看狄更斯的书,因为他的书最符合我的胃口:发现了市民阶级的浪漫情调,平淡无味中的诗意。他从普通人的胸中取出许多细小的、受人轻视的感情,对它们仔细诊听,把它们的齿轮装配整齐,直到它们又能活跃地滴滴答答地响动为止。正如作者在本书中描述的,巴尔扎克的世界的是社会,狄更斯的世界是家庭,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是个人也是众人。巴尔扎克描述的是有控制欲的人,因为他一直崇拜拿破仑,所以也想用笔征服世界;陀思妥耶夫斯基描述的都是情感激烈的人,这多少与他患有的癫痫症有关;而狄更斯则主要描述的是普通市民,所以,我觉得狄更斯的书可能更接近我的生活吧。

  看完此书,不得不叹服茨威格的撰写能力,对三位大师,几乎没有任何故事叙述,全是像描写一样的句子层层铺开、步步推进,就像我平常看的文章或小说,风景描写一般来说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不会占全书的1/10以上,即使作者描述水平再高,读者若在小说中读到大段大段这类描述,还是会觉得很枯燥的,而本书,几乎全是这样的描述,当然不是描写风景,而就是描述一个人,我都不知道作者为何有这么多语句来描述一个人,完全不重样啊!就像才看到的一则新闻,有些人的早餐或晚餐能做出1年不重样的境界,真是让人叹服。不过,就我的阅读感受而言,作者对巴尔扎克和狄更斯的描述更让人理解一些,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描述则理解起有些吃力,这可能是我完全没读过其书导致的。在译者前言中介绍作者掌握了法、英、意和西班牙文,但就是没提他会俄文,所以不知道茨威格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是看的原版的还是看的翻译版的。

  详见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134957671946971&mod=zwenzhang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