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名字之歌》影评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名字之歌》影评100字

2020-04-26 22:05: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名字之歌》影评100字

  《名字之歌》是一部由佛朗索瓦·吉拉德执导,蒂姆·罗斯 / 克莱夫·欧文 / 艾迪·伊扎德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名字之歌》精选点评

  ●小说改编,其实演员选得很好,然而电影真的不太行。大幅度情节删减,简化人物过程,缺少宗教背景介绍,让整个片子流于表面,起伏突兀。台词是最大硬伤,都是没什么美感的大白话过即。挺可惜的。

  ●片中不同年龄音乐演奏表演还是颇有准备;无英音和过慢的语速,以及从第一个毫无必要“35年后”字幕卡的切入,颇有“辅导看片”的既视感,让我意识到这部大概是为外国、老年观众的设计,随后的犹太人剧情(甚至是说的Yiddish),大概内心也能实锤了,这是一部犹太主义电影

  ●music is louder than words

  ●告诉我们放人鸽子会被人打(不是。题材深度,电影没能很好地呈现出来。(此外我觉得唯一被短评称赞的斗琴其实也不怎么样啊。

  ●波兰大屠杀衍生出来的故事,只有把逝者名字串成歌,生者才不会遗忘。减星的原因男主白眼狼了,少年时代友情和12年养育之恩啊,真的是说丢就丢了…

  ●Rabi唱名字之歌的那段太震撼

  ●冲着演员去的,前半段还蛮喜欢的,转折就跟不上了,两次消失其实也不是很有说服力,小演员的表演还是很出彩的

  ●又是部剧本瞎了演员的片 为了Martin打Dovidl那三拳加一

  ●【YVR-5th】两星半。除了结尾演奏,其余部分的两条时间线并没有有机结合。不仅仅是过场设计突兀,主要是两条线的推进没有相互映照,改成一条时间线顺着说完全问题。前半段寻弟还算不过不失的话,从David睡着过站的变化(极其功能刻意,显得十分说教开始全片就陷入了老套与无趣,结尾更是刻板丧失灵气。可惜了一水儿好演员了(两位小演员也十分耀眼!)

  ●这个片子各种意义上都很类似导演的前作红色小提琴…同样一把琴跨越时空展现战争和时代所带来的伤痕,只不过故事聚焦在了单一主角上就显得单薄了。时间线交错出现弄的故事凌乱感情衔接上,最可惜的是作为片名的逝者之歌是一直到剧情后半才出现,尤其是知道小犹太是多渣的一个人后下交代逝者之歌,怎么都感觉这是在洗白小犹太,而且我真的不想知道小犹太睡了兄弟媳就跑这件事,本来看他还琴还挺感动,最后这一骚操作真是格外坏心情

  《名字之歌》影评(一):名字之歌

  可能创作者回避那种宏伟叙事,故事中许多部分是在对白一笔带过,甚至都没有镜头——录音的作品何时制作?又是怎样广为传播为人们口中的神之乐章成长过程中小提琴的训练几乎没怎么交代好像就是靠自己在琢磨,回到波兰的几个月也是浓缩在女友的几段回忆中,消失的那晚他去了马丁女友那里,只能带着片尾的答案在片头通过女友惊慌的神色找到一点痕迹。这样的布局会不会是对天才隐匿的内心世界的一种效仿,一种致敬。

  《名字之歌》影评(二):可以

  根据诺曼·莱布得勒支创作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二战时的伦敦,两个少年马丁和道维多尔成为生死之交。道维多尔是个从华沙流亡过来的小提琴手,寄居在马丁。然而,就在道维多尔的小提琴独奏会的首演当晚,他却神秘地失踪了,这件事成了马丁几十年的心结。根据诺曼·莱布得勒支创作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二战时的伦敦,两个少年马丁和道维多尔成为生死之交。道维多尔是个从华沙流亡过来的小提琴手,寄居在马丁家。然而,就在道维多尔的小提琴独奏会的首演当晚,他却神秘地失踪了,这件事成了马丁几十年的心结。

  《名字之歌》影评(三):天才之眼

  有关艺术、音乐、战争和伤痛的电影,两个小演员非常的出彩,佩服导演怎么找到的那么贴合角色同时又会拉琴、弹琴的小演员

  老年哥俩也非常出彩,小马在车里狠揍小多两下,之后一个鼻子破了一个手痛,哥俩有一阵子都是一只在暗处的眼睛亮晶晶的反光,饱含热泪又没有流出,比抱头痛哭还要让人感动

  相比之下青年时期的哥俩就...

  看到老年海伦对小马寻找小多的讥讽和青年时期海伦出场对小多的不屑就开始自主剧透了,哼哼,这是来送菜了,果不其然,感谢导演没有明线,就喜欢他们哥俩一起的样子,我可是真的够直的

  小多对自己身边的人残忍么?对小马,小马的家人,海伦,安娜,以至于废墟中失去生命的无名女人,毫无疑问是残忍的,但当了解他之后的一生和他为小马和小马父亲演奏名字之歌后飘然离去,所有爱他的人应该也都能原谅他吧

  这世间就是有人天纵英才,情感和行事注定和我等庸常之辈不同,恰似老曹说的秉正邪两气而生者“置于万万人之中,其聪明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

  如何对待天才,天才身边的人通常有三个不同选择,一是羡慕嫉妒恨,不惜一切代价打压毁灭,凭什么我一生孜孜以求的才华,你轻轻松松自然便拥有,章惇对东坡应有部分原因出于此吧

  一是无条件崇拜,无怨无悔奉献一生,月亮与六便士的布兰奇和阿塔,小马一家、安娜包括海伦

  再有就是和我等凡人一样,敬而远之,遥望欣赏总可以吧,盘点自己的人生,得遇过几个不出世的天才?自己有资格与天才同行一段不长不短的人生么?

  哎,好像还真没有,鸡贼如我,就算遇到天才,为求自保,应该会躲的远远的吧。

  还是忍不住想象,如果余生有幸碰到真正的天才,不管自己敢不敢一亲芳泽,不去辣手摧花的觉悟还是有的,就这点可以保证了。

  《名字之歌》影评(四):名字之歌:为生灵,为死灵

  弗朗索瓦·吉拉德是一位痴迷于古典乐和小提琴的导演。他还喜欢巴赫,总是在他的电影里听见巴赫,真好,一位热爱古典乐的导演。 这部电影只有音乐吗?不是的,导演还擅长情感。 看到台湾版翻译此片为逝者如歌,译名已经点在主旨上。大陆版叫做《名字之歌》(song of names),就是直译,比较省事,但也有简洁美。

  时间来到二战时德国入侵波兰以及之后的一段时间。这部电影的主角是一个消失35年的人,主角不是寻找的那个人,而是消失的人。这个人叫多维德,他还有一个波兰的本名,叫瑞博波特,是犹太人。当然,人世间本没有种族之分,所有人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战争或者说极端的种族主义,擅于经营一些言论,好像一些人生来优越于另一些人。多维德是犹太人,我说出这句话就已经觉得错了,这是历史的建构。好在电影中的多维德与马丁懂得,一份纯粹的友谊超越人之外的东西(无论那是什么)。

  他们一同经历过迷惘,跳出生命的壁龛,在这诸神黄昏。有几个场景还挺吸引人的。第一场景是多的习惯,称为幸运的习惯:松香摩拭琴弦后,你再亲上松香一口,人与音乐的深情一吻。我小时候学过小提琴,后来半途放弃,现在我知道了,我是不够爱。我也自知自己不是这块料,所以弃之不可惜。

  第二是多与约瑟夫在贫民窟还是避难所的合奏。这一场景是振奋的。尤其是当多目睹战争之火依然在家乡蔓延之后。当他说出“我的姐妹和父母,他们在波兰华沙,一直都会是这样的”之后,这场合奏多么必要。这是一种精神的汇合,什么都不用说,音乐替他们说了,为他们共同的故乡与家园祈祷。音乐能做注释的地方,嘴巴就多余了。

  第三就是电影的点题。尊重死者——为死者演奏(在战争中死掉的几万人,甚至更多),名字之歌的意义出来了。多改信虚无,他看得更广博,想要祈祷的和慰藉的人更多。他将名字之歌改成旋律,在骨灰之地演奏,为生灵,为大地。 不需要有罪才会有罪恶感。

  本片的节奏是慢的,即便主题是战争、死亡和消失,电影的叙事还是像生命之河缓缓流出,不急不躁。不过,就像《红色小提琴》,这部电影和导演的电影风格是统一的,是一致的。虽然如此,我好像也不会看第二遍了。可能是因为人物个性不够明显,友情的部分比较淡,很多情节只是点到为止,不说破,像是诗。不过还是要说,这和导演的风格是自洽的。

  《名字之歌》影评(五):只有他消失了,才会被更清晰地记住

  以为会是又一段传奇的故事,却是一段哀歌。

  可能创作者回避那种宏伟叙事,故事中许多部分是在对白里一笔带过,甚至都没有头——录音的作品何时制作?又是怎样广为传播成为人们口中的神之乐章?成长过程中小提琴的训练几乎没怎么交代好像就是靠自己在琢磨,回到波兰的几个月也是浓缩在女友的几段回忆中,消失的那晚他去了马丁女友那里,只能带着片尾的答案在片头通过女友惊慌的神色找到一点痕迹。这样的布局会不会是对天才隐匿的内心世界的一种效仿,一种致敬。

  全片都布满了对精英的尊重对天才的赞颂,连充满失望和悲愤的情绪也是在为这位天才的独特进行雕琢。这里有一个很大地冲突,就是如何对待天才?片中人们的理解也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理解,天才应该有着美好的前程,他们理应被更多的人所知被奉为更高级的存在,但是故事的主旨却强调另外一边——天才需要回到人群中去,为那些无名之辈发声,我觉得这已经是英雄特征了,甘愿脱下华丽的外衣走入平凡命运的磨难中,历经颠沛并坚持下来,将自己独有的才华作用在群体的精神重建,名字之歌是记录是历史,也是启示是未来。

  他是天才,但主人公马丁和他的成长让我们看到天才同时也有凡人的一面,生活和烦恼多是世俗的,战争中与亲人相隔给他的成长中带来了虚无放纵,小偷小摸里能看到这种无所谓无所畏,成年礼前讨论着粗俗的性别观,争强好胜自以为是,能够解释他与众不同除了出众的音乐演绎也许就是自负的姿态从表情言语变成了行为,变成了突然消失和永远消失。对宗教的疑惑我理解是一种无助,真正能走入他内心的只有马丁,面对天才马丁只有一种态度,就是尊重,特别在意他,接受他身上的许多的好的不好的东西,一方面是音乐世家的熏陶教育,另一方面是对天赐才华的怜惜,这也是整个“寻找”过程的动机,找到dol之后的马丁所想的依然是音乐会,依然是面对父亲的自责,依然是“他到底来不来?”,直到片尾留下的信中才给出了所有的解释,解释这位天才的忧愁苦闷。

  是不是面对天才的时候就能化解一些分歧?片尾的提琴表演由对挚友、对同行、对同胞、对观众几个片段组合成,天才并没有将自己打开传播出去,而是反过来将人群的名字和命运带到自己身上来,全片都没有看到dol被广为流传,只看到他消失了他又消失了,只有他消失了,才会被更清晰地记住,背后的记忆与之相关的精神雕塑才足够深刻地矗立在历史中。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