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纸短情长:美得窒息的宋词》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纸短情长:美得窒息的宋词》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04-29 23:01: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纸短情长:美得窒息的宋词》经典读后感有感

  《纸短情长:美得窒息的宋词》是一本由吴俣阳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3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纸短情长:美得窒息的宋词》读后感(一):穿梭在宋词的青纱帐里

  唐诗宋词,在宋代这样一个人文荟萃的朝代,词作为一个特殊符号,引得无数后人竞折腰。王国维特别撰写《人间词话》进行解读。

  可以说,不同的人对不同的词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解读,但所有解读的背后都能够感受到词的魅力,无论是境界还是优美程度。

  《纸短情长:美得窒息的宋词》就是这样的一个解读。与以往的解读不同的是,这本解读宋词的书籍,有英文、有中文、有解释、有分析,通过对一首词的对照解读,读者可以可取所需,可以学习宋词,更是可以学习宋词的英文版。

  从“棠梨煎雪”、“相思已深”、“花事懒看”“江山为聘”“夜雨陈酒”“日暮归途”几个分类出发,能够让每个读者都能够分门别类,迅速找寻到自己感兴趣的章节,进行细致入微的解读,感悟宋词的无限魅力。

  而那些大家的词纷纷向你袭来的时候,那些词背后的意境,也纷纷向着你铺陈开来。对于词人来说,词的出现不仅的表达心情,更是一种时代的折射,也是对人物的一种解读。就像那句: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面对这样的风情景致,谁人不能够读懂作者背后的心酸故事呢?或许,没有人再次走进作者,但我们却能够通过他们留下的词,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他的那时那刻的感受。可能有些差距,但却能够无限接近。

  在词人和读者之间,在解读宋词的书籍和读者之间,理应能够形成这样的一种沟通和桥梁。在这样的桥梁上,每一首词都应该是有生命的。

  所谓纸短情长,所谓日暮归途。大概也就是像这本书中的诠释那样吧!从每一首宋词的本意出发,带着读者自己的心境,或许能够渐渐领略到其中一二。

  而这,也就是当我们捧着宋词,走进宋词的青纱帐内的感觉吧!

  当《纸短情长》这样的书籍走进我们视野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人们对于宋词的解读有了新的阶段,无论是中文的,还是英文的,在各取所需,在个体体验中,豁然能够感悟到一种文体之所以长久不衰的真正原因:对美的无限追求,才是生命的本真所在!

  《纸短情长:美得窒息的宋词》读后感(二):纸短情长:臻美宋词带你领略千年诗意时光

  一直很喜欢古诗词,感觉每首古诗词都有其故事,富有韵味,让人浮想联翩。 我喜欢宋词,无论是婉约派,还是豪放派,每每朗诵那些经典的宋词时,我都会感到内心宁静,念着宋词,神游古代,也是一种极其浪漫的体验。 看到这本《纸短情长:美得窒息的宋词》,我光看封面就很喜欢,素净淡雅,古色古香,它是一本形美、意美、音美的中英文宋词诗画集。 这本书由中国臻美诗词解析代表作家吴俣阳和“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获得者许渊冲共同编著,用2种语言的韵律融合,56位词家的百味人生,143首宋词的红尘烟雨,带读者领略那沉淀了上千年的诗意时光。 很喜欢宋词的意境,在那些词人的词句中穿行,犹如置身在青石小径缓缓行走,“着青衫长袖,倚雕花轩窗,看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格外美好。 都说宋词藏着千年的风情,才得以在历史的长河里历经风雨而妖娆,历岁月而弥香。 品读宋词,有时候也是一种诗意的修行。 这本书分为六辑,分别为棠梨煎雪、相思已深、花事懒看、江山为聘、夜雨陈酒和日暮归途,各种风情,尽在词中。 秦观的《点绛唇》带着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富有生活气息,怡然自乐:“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张先的《画堂春》词风清丽,言语新鲜活泼,“外湖莲子长参差,霁山青处鸥飞。” 晏几道的《长相思》情极深挚,“长相思,长相思。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长相思,长相思 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 陆游的《钗头凤 红酥手》极为经典:“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想起陆游和唐婉被迫分离的故事,觉得这首词满载眷恋,凄惨哀伤,情到深处,催人泪下。 品读古诗词,是一种美妙的体验,可以让心变得宁静,可以享受那份淡雅与素朴,可以感受古人细腻婉约的情感,可以感悟人生的豁达。

  《纸短情长:美得窒息的宋词》读后感(三):纸短情长的唯美宋词,让我产生了一种民族自豪感!

  诗词大会让唐诗宋词又一次被大众关注起来,若不是这个节目,似乎毕业不再需要背诵后很少有人专门去学习唐诗宋词,但作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这两者其实是绝美的,并且若是你仔细品读,会发现这流转了千年的短小精悍的小文,诉说的绝不只是那几个短短汉字,相反,纸短情长,阅读每一篇都是一种享受,它的背景,作词人所处的环境,心境,所表达的或悲壮,或缠绵或相思或是家国抱负,都让人美得心醉。

  此前读宋词,更多是想起了一句学过的诗词,立马去百度搜索,却很少去阅读一些从没接触过的,而因为诗词大会,入手了一本《纸短情长.美得窒息的宋词》,这本书一共有两种语言,其中中文由中国诗词解析代表作家吴俣阳编著,英文则由许渊冲翻译,相信《朗读者》的观众对他不会陌生,演讲曾感动万千人。这本书收录了56位词家的作品,143首宋词,纸张也是非常精美,用了特殊的令人愉悦的颜色。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就如同宋词一样美好,另外,英文的翻译已经非常到位,但由于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所以任何语言的翻译都会黯然失色,我在双语阅读时还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若是想要领略宋词的美,你首先要学好中文!

  这本书分为六章,分别为棠梨煎雪、相思已深、花事懒看、江山为聘、夜雨陈酒和日暮归途,每一个章节都有不同的情感体验。

  《点绛唇.桃源.醉漾轻舟》是秦观的词,每一句都唯美的让人可以在脑海中浮现具体的画面: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此时正是春天,到处都是花红柳绿,生活在大城市的人阅读到这篇,会油然而生一种对山野生活的绿色向往,什么功名利禄,全部抛在脑后,如此这般生活,也是一种享受。

  张先的《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是这本书中嘴打动我的有关爱情的词:

  花前月下暂相逢,苦恨阻从容,何况酒醒梦断,花谢月朦胧,花不尽,月无穷,两心同。此时愿作,杨柳千丝,绊惹春风。

  虽然语言是平淡无华的,但却表达了有情人不甘屈服于阻碍,想要冲破重重阻力在一起的愿望,是爱情词中的千古绝唱。

  欧阳修的词也是非常动人的。其中《浪淘沙.把酒祝东风》是我最喜欢的一首词。现实生活中,当我们的好友要离我们而去,或者是到别的城市发展的时候,我们也会把心中的依依不舍告诉对方,或者是发一个朋友圈来纪念两个人在一起相聚时的快乐。欧阳修的这一首词正是写给梅饶臣,表达朋友间的不舍与留恋。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柳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有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宋词也是如此。当你阅读的多了,感受深了,遇到同样的情景,心境就会想到一两句与之相匹配的宋词,会有一种穿越千年,作词人就站在你面前,惺惺惜惺惺,知己难求的感受。

  《纸短情长.美得窒息的宋词》适合闲适的时光里静静地阅读,这其中的唯美画面,绝美文字,是需要仔细品味才能领略到的。

  《纸短情长:美得窒息的宋词》读后感(四):字短情也长 ——读《纸短情长 美得窒息的宋词》有感

  对于诗词,我没有抵抗力。唐诗壮,宋词美,它们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一部分,能够传承下来,是我等的幸运。而这本书得到之后,我真的知道了什么是爱不释手,书中的宋词已经令人无力招架,而且还配有许渊冲老先生的翻译,加上精美的排版,就连纸张的选择都是很有讲究的,这本书可以算的上是宋词类型书中的“王炸”,爱这本书,爱这些词。诗词是充满感情的,寥寥数句,就可以把我们带到另一个已经当中,纸短、句短、字也短,但是情长。情长的词需要情长的我们去解读,爱宋词如爱我自己,宋词娇羞,但是唯美。书中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棠梨煎雪》、《相思已深》、《花事懒看》、《江山为聘》、《夜雨陈酒》以及《日暮归途》。书中内容很多,我们会根据内容选取代表性词作进行赏析。

  《棠梨煎雪》中,我选取了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词的内容是这样的: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明月别枝惊鹊

  我们对于这首词应该颇为熟悉,这首词是作者在带湖闲居时所作,词中涉及视觉、听觉和触觉三个方面,描写了一幅乡野生活的真实画卷,是宋词中该类题材的名篇佳作。

  《相思已深》中,我选取的是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词是这样写的: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我住长江头

  在这首词中,没有刻意雕琢的词句,也没有故作高深的说教,只是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就把一个女子的心事娓娓道来,其质朴平时的风格,读起来好似民歌。这首词的前半部分一直是传唱名句。

  《花事懒看》中,我选取的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词是这样的: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无可奈何花落去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悼念残春的感情,表达了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情感。

  前三章中我都选取了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品,每一章都有自己的主题,这些主题也是宋词中经常出现的内容,从词中我们对于生活,对于爱情,对于大自然等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情感,而词人的思想丰富,可以用不同的事物来表示自己的情感,这就是所谓的境界,词人的境界,是对事物有着敏锐的感知力,而我们缺乏这种感知力,纸短情长的宋词让我们感受情长。

  《纸短情长:美得窒息的宋词》读后感(五):纸短情长:美得窒息的宋词

  说起宋词,大家应该都不会感到陌生,毕竟它和唐诗、元曲、明清小说一起都是我们的语文教材书上的常驻民。可以说我们从小学到大,背到大,即使从学校毕业了,许多年都不再从事文学类工作,我们也能随口而出一两句宋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世间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

  这些词句深深地刻印在我们的心头,在我们不经意间就悄无声息的脱口而出,应和着不同的心境,抒发着相似的感情。诗词一向都是力图用最简省的文字,抒发最澎湃汹涌的感情,寥寥数语,抵得过洋洋洒洒的千字文章,一直都是被人推崇喜爱的。但是又因为它的文体限制,使得其又往往被束之高阁,再加上愈到近代词体演变进化,白话文的大行其道,好的词作品难觅,从古流传至今的宋词才更显明珠熠熠,广受无数人的喜爱。

  而最近这几年诗词大会办的如火如荼,国民度和热度使得宋词热开始流行起来,各个能人骚客也让诗词重新焕发了无限的生机。中国诗词大会在让我们重新认识中国诗词文化的同时,还发掘了传统诗词和现代社会舞台碰撞产生的新的火花,诗词文学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神仙文学,原来它也能无限接地气融入普通人的生活中。

  看了各个博主大V大显神威推荐的唐诗宋词之后,一度都迷了眼,华丽的装订,明艳的色彩,本本都合自己的口味,但是宋词就那么多,本本都入手肯定也会有大量的重复,倒不如选一本最喜欢的入手。这本《纸短情长:美得窒息的宋词》突然让人眼前一亮,仿古的外表,别具一格的中英文对照,仿佛在像读者们说,“拥有我你可以发现不一样的宋词哦”。

  说实话,拿到手的时候真的是被它惊艳了,其他的诗词书籍虽然美则美矣,但总是觉得失了一些古典韵味。虽说内容都大体一样,但总有一些小细节能看出每本书不同的生命力。

  真要说到内容,《纸短情长:美得窒息的宋词》其实也不外如是,收录了许多有名气的词人的词,也收录了一些我们不太了解的词人的词,竖式排版让我们在读的过程中有一种穿越时光的恍惚,但是英文的翻译又能立马把我们拉回现实。配上作者的写作背景,又能让我们轻易地了解每一首词的意境,偶尔还有一篇词人的生平简介,帮助我们了解词人生活中的另一面。

  提到柳永,每个人都会背上几首他的词,但却不是每个人都知道他“奉旨填词”的讽刺,即使他在词作一途上所行甚远,却不知他在官场上也曾清正廉洁,造福一方水土。我们曾经学习一首词,都带有得分过级的目的性,不纯粹的学习只能让我们学到皮毛,不能真正体会到词人们的心境。虽说不理解也无所谓,肤浅也是记到了心里,何必在乎形式,但对美而言终究是一种遗憾。如今可以在没有任何限制的时候,自由自在的赏析宋词,才是人生一大快事。

  纸短情长,看柳永醉生梦死却矢志不渝参加科举希冀大展拳脚造福百姓,李易安洗手作羹汤却半生风雨飘摇无依,辛弃疾身居乡野二十载仍摩拳擦掌渴望奔赴沙场为国家建功立业……这些曾经不能理解的,如今在看才真正开始心有所感。

  《纸短情长:美得窒息的宋词》虽然美好,但也有遗憾,如果能收入更多的词作就好了。可能这个时候就要安慰一下自己,不完美才是真的完美。

  《纸短情长:美得窒息的宋词》读后感(六):纸短情长:遇见最美宋词

  初遇宋词,是在语文课本里。

  那里有辛家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的闲适惬意。

  有纳兰容若“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的故园之思。

  有东坡居士“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的豪放豁达。

  再后来啊,随着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也接触了更多的宋词,对宋词可谓是“一眼万年”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日重读宋词,读的是上面这个版本,装帧古香古色,捧起便手不释卷,一下进入到词的世界。这本书在排版上独具特色,首先它分成了6个章节,分别为“棠梨煎雪”“相思已深”“花事懒看”“江山为聘”“夜雨陈酒”“日暮归途”看到这么唯美的标题,更是迫不及待想翻开正文了。

  正文的排版也很惊艳,原文采用竖排版,在词的下面配上许渊冲老先生的翻译,接着便是作者吴俣阳 的生动且到位的讲解。

  许渊冲老先生是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获得过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毕生致力于中西方文化互译,在《朗读者》节目中,主持人董卿说:“因为他,我们遇见了包法利夫人,遇见了于连,遇见了李尔王;也因为他,西方世界遇见了李白、杜甫,遇见了崔莺莺、杜丽娘。”

  而作者吴俣阳则被称为“新花间派掌门”、“中国最美诗词解析第一人”文笔细腻婉约,情深意切。

  两者的组合,中西的互译,文化的交流碰撞别有一番滋味。总而言之,这本书给人不仅是视觉的享受,还有语言上的唇齿留香。

  词作为一种新兴的诗体,它产生于歌台舞榭,是配乐的歌词,先有音乐然后按照乐调填写,所以词又可以叫做“曲子词”“曲词”“乐府”“琴操”。

  词最先是在民间产生的,起源的时间可以追溯到隋唐,词在民间的发展、流行,引起了文人们的创作兴趣,像刘禹锡、白居易等人都是这种新兴诗体的积极写作者,盛唐时期就出现了“新歌旧曲遍州乡”的盛

  晚唐五代作词的风气更是兴盛,这个时期因连年战乱,很多士大夫不得志,便全身而退开始投入这浅斟低唱中,五代十国中的西蜀和南唐,相对来说战乱少,发展繁荣,北方的士大夫纷纷来此必避乱,因而这两个地方也就产生了花间派和南唐词。

  到了两宋,词的发展到了最辉煌的时期,词在宋代的臻于极致犹如唐诗在唐代的状况,词自隋唐产生以来,再经过花间派和南唐词人的发展,终于成为最能代表宋代文学的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

  在宋词的发展过程中,名家辈出,比如有北宋的苏轼、晏几道、周邦彦、秦观、柳永……南宋的辛弃疾、张孝祥、吴文英、姜夔……

  在这些宋代文人中,苏轼对词的贡献的是巨大的,他对词体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让词成为抒情言志的工具,大大提高了词的地位。

  苏轼生性放大,为人率真,才高八斗,学贯古今,喜交友、好美食……他把自己的一生写进了词里。他的生活是一首词、他的爱情是一首词、他的仕途是一首词,他把自己的精神、思想、态度,甚至整个生命都融入了词作中。数次贬谪,一生黄州惠州儋州,这些没有把他击倒,反倒造就了一个精神永立的文学巨匠。

  宋词的内容不再局限于思妇闺怨,“无事不可入,无意不可出”,凡是诗能涉及的领域,词也都可以涉及。它能把生活中的一事一物,一个细节、点点滴滴都纳入作品之中。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而宋代文人也在此基础上创作他们的作品。

  词的体制变得丰富,有小令,也有长调。风格上出现了婉约派,和豪放派。细腻、委婉;粗犷、直白。如行云流水,似自然天成。或跌宕起伏、或别有洞天。

  宋词的数量,在《全宋词》中记载,宋词作者凡1300多人,作品计20000余篇,这阵容丝毫不亚于唐诗,词之于宋,正如诗之于唐。

  读宋词,有如置身于千年前的大宋王朝,在那里和大宋的文人们浅斟低唱,把酒问青天。

  “大江东去,浪淘尽”让人仿佛看见关西大汉执铁板唱着千古风流人物。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散发着庭院深深里芳草的气息,流淌着自然之韵。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易安居士内心的寂寞凄凉化作滴滴梧桐雨,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醉眼迷蒙,挑灯看剑,却报国无门,一腔忠愤,一代词人辛弃疾心中仍然惦念“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却叹“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宋词铮然有声,铿锵作响。遇见最美宋词,醉在袅袅余韵中……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