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逃出脏乱房间》读后感100字
《两周逃出脏乱房间》是一本由[日] 胜间和代著作,后浪丨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14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两周逃出脏乱房间》读后感(一):家带来的温暖
现在中国人的习惯基本上还保持着老一辈的传统,遇到什么东西都舍不得扔,害怕浪费。我以前就是这样,所以家里乱得不得了,断舍离说起来简单,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实在是困难,因为在去年搬家的时候我就已经下了决心,结果还是把很多原来的东西搬到了新家,结果现在依然没有改善。既然我打开了这本书,就证明我要彻底改变,尤其通过作者对自己经历的讲述,我更加坚定了这一点。
作为一个有拖延症的人,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我总是到最后一刻才手忙脚乱地去准备。其实家里很乱自己也清楚,只是因为从来没有邀请朋友来家里做客的习惯,所以也就一直不在意颜面所在。但一直这样也不是办法,每次和朋友聊天都是去朋友家,如果我能够经常邀请他们来我家做客,没准我的人际关系还会更上一层楼。出门在外打量一个人是从他的穿着打扮开始,而到了家里,则是看这个人的生活习惯如何。
以上还不是我主要想要开始断舍离的原因,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我每天回到家自己也感觉很压抑,没有一种温馨的感觉。东西多了会招很多土,这也增加了打扫的工作量,有的没用的东西也一直在占着家里的使用空间,说白了家里有至少一半的东西我到死都用不到,那留着它们还有什么用,我的家又不像那些土豪朋友家那么大,可以把没用的东西设计成装饰品摆起来。
作者通过自己的经历与经验,从根本上改变了我的观念,因为作者本身是一名经济评论家,所以说她的角度是很谨慎的。首先要有一个自我思考的阶段,也许这个阶段很快,就是一瞬间的决定。然后就是这本书的精华,也就是四大规则:现在不用的东西一律扔掉、从简单且效果明显的地方开始、不要想着一次性全部做完、养成防止脏乱反弹的生活习惯。其实看起来很简单也很直观,但是操作起来还是有难度的,不是说随便扔就好,毕竟还是要理性一点。
把断舍离的过程放得慢一点,有趣的是你可能会因为逐渐看到的效果而开始享受这个过程,有计划、有规律地做一件事,每天都完成一个小目标,这也是我们生活中的小确幸。为什么这本书会帮助一个人改变他的人生,因为也许你正在丢失的自信可能就来自于生活中的细节,当操作起来之后你会发现一个舒服的家,比什么都重要。
《两周逃出脏乱房间》读后感(二):一本讲好“自卫”的断舍离
一看到题目,各位读者有没有被吓到了或者雷到了?哈哈哈!一本讲好“自卫”的断舍离——《两周逃出脏乱房间》。一看到自卫,是不是想到了格斗、搏击呢?你想多了呗!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自我讲好卫生,不仅仅是个人卫生,还有家里的卫生。不不不,不仅仅是卫生,还有家居物品的摆放问题,这才是正解。
《两周逃出脏乱房间》是日本著名作者胜间和代所著,这本书是一本典型的收纳指南,收纳日用品的圣经。我们走亲访友会看到很多人都是在收纳、收拾家,而有的人整理得井井有条,而有的人整理得一般般而已,不过,最难过的是,有的人简直是不会整理家,不会收拾家;不出手还行,一出手简直是一塌糊涂。他们错在哪里呢?不会做管理,理念落后啦!
胜间和代指出,没想到的是,去年秋天出现了一个人,他不嫌弃这样的我,积极地邀请我去约会。虽然最后没能和他发展到交往的地步,但是我脑海中曾经闪过一个念头:糟糕,万一我开始和这个人交往,怎么好意思把他叫到家里来呢?这个问题很现实,交往就要朝朝夕夕在一起,这可不是一两天在一起的事,必须从长计议。其实早期的规划很重要,为什么呢?因为不做计划,后续一团糟,这是必然的。她在书中给我们了一些非常适用、实用的理念。
作者以身说法,说得很现实。她还指出,让她来说明一下在进行断舍离之前,她家是什么状态。她曾经 数次在家中接受采访,但其实那都是2011年之前的事了。这几年,她一直拒绝类似的邀约。当然,其中有她不想公开自己家的关系,但真正的原因还是东西多了之后放得乱七八糟,难以向大家展示。实际上她每天都会动手打扫,无奈的是,上自架子下至脚边,东西堆积得到处都是,让人无从下手。后来,她改变了。
真的需要那件物品吗?有人说自己的家人像收垃圾的人一样,为什么呢?什么样的东西也往家买,弄的家里空间太小了,简直没法安居了。其实,最关键的是,我们身边存了太多我们暂时不需要、长久不需要的东西。胜间和代告诉我们,需要与不需要只是一念之差,必须瞪大眼,而不能糊弄。
《两周逃出脏乱房间》读后感(三):从现在开始断舍离吧,开启你良性循环的人生
我对于断舍离的态度同对冥想一样,了解了挺多,也知道会有挺多的好处,一直想试试却从没有开始过。读完这本书,决定按照书中所说的方法开始断舍离,开启我的良性循环人生。
《两周逃出脏乱房间》的作者胜间和代是一位五十多岁的日本经济品论家,在47岁时开启断舍离生活,重拾幸福的人生,通过自身的体会和拥有的经济学知识写下这本书,教你用经济学最优的方法来进行断舍离。本书只有七万多字,作者却从断舍离的好处、改变思维模式、断舍离的规则到防止反弹等方面来说明断舍离的整个过程,再结合自身断舍离的经历与改变,书后面还附上了一些能用到的清单,可以说相当地清晰明了了。
1.为什么要断舍离
一个人周围的状态就是他内心的现实反映,脏乱的房间会使你心情低沉,丧失自信,因此对于生活工作等无法保持积极的心态,越是心情不好你越不想收拾,从而引发恶性循环。想想如此脏乱的房间,你又怎么好意思带朋友到家里来呢。
断舍离还有减肥的功效,作者通过苹果手表试验得出,在断舍离的过程中你的活动量变大,能量消耗增加,从而帮助你变得更加苗条。清爽的卧室与空间会影响你的心情,促进你的饮食与睡眠,从而提高生产力,开启正循环模式,吃的好睡的香,收入当然+1+1+1。
相信很多朋友和我一样,在决定要买某一东西的时候会幻想着到手了如何如何,而事实却是新鲜劲过了之后搁置在一旁,这些都是“懒惰成本”,应该清理掉这些物品,为你的懒惰买单。
2.断舍离的规则
断舍离的时候参照“心情成本”、“重置成本”、“空间成本”这几个指标来确定一件物品是留下还是扔掉,你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设定这三个指标,只要超出这些成本就果断断舍离掉。物品的价值是由它的效用和使用时间来决定的,不使用的物品价值为零,处理掉不常用的东西,分配给更多的空间和金钱给更有价值的物品,你会发现人生变得更加有效率。
从简单且效果明显的地方开始断舍离,可以从你的卧室开始,再到洗手间、厨房和客厅,由简单着手会使得你更具积极性和成就感。不要想所有工作一次性做完,断舍离是一个需要不断进行的过程,前期开始大概需要两周的时间,一些物品暂时下不了决心扔掉也无妨,把它放进纸箱收集起来,等以后想起来再进行处理。养成防止反弹的生活习惯,清楚每个物品所在的地方,用完那之后一定要再放回去。
3.开启你的良性循环
断舍离进行完之后要严格控制出和入,做到良性循环。在入一件物品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清楚将来会以怎样的频率使用它,会占据多大的空间,仔细想想是不是真的需要的,是否会有其他东西可以代替。
在生活中一定要进行实时处理,要洗的衣服、吃完饭的碗碟等。为了帮助你实现实时处理,作者还介绍了一些智能电器的使用方法与选购指南,像智能洗衣机、松下洗碗机、智能电压力锅、扫地机器人等,一件得手的工具会使你生活更加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断舍离已经是时下的热门词汇,仿佛什么事情只要带上这三个字就多出了一份优势,但在讨论之余,你真的断舍离了吗?也许你需要的不仅是一场理论的宣导,而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论。脏乱的房间会分散你的意志力,影响你的心态,而开始断舍离之后你就会变得积极主动,提高幸福感,读完这本《两周逃出脏乱房间》,从现在和我一起开始断舍离,开始你良性循环的人生吧。
《两周逃出脏乱房间》读后感(四):关于房间整理的“断舍离”之《两周逃出脏乱房间》
lue编辑
关于断舍离这个概念可以说已经是时下最为火爆的概念之一了。断舍离这个概念是从日本兴起。在将断舍离的理念运用到我们的工作生活终止前,我们应该或多或少有这种经历。工作中从一开始我们的办工桌本来是空无一物,渐渐地东西越来越多,如果每天没有及时清理我们的办工桌可能会变成这样。
但是如果通过断舍离的理念,从外向内,不断及时清理不需要的事物,把不需要的东西及时处理掉,把已经没有价值的东西扔掉只保留对自己重要的东西,那么你的办公桌会长期保持下面这个状态:
一张办公桌尚且运用到“断舍离”的理念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那么如果我们居住的家里也开始运用“断舍离”的理念会有怎样惊人的变化呢?
对于如今网购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学会网购已经俨然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了。我们随时随地只要轻点手机就可以享受到在家躺着收快递的乐趣。但是这种便捷性也造成了我们无意间购买大量的无用商品(这里的无用商品指的是并不是必须的商品)。本来不大的家被各种各样的便宜实惠的东子所占据,渐渐地变得各种繁乱。以至于会出现我们想找一件需要的东西会发现翻找一整天都可能找不到,在某个时刻的无意间却会突然找到自己之前找了很久却找不到最后无奈再购买的东西。
相信以上的经历只要是喜欢网购的,家里不怎么爱收拾整理的人都或多或少经历过。一张办公桌好整理,但是一个家应该如何整理呢?今天带来的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后浪公司策划出品,来自日本的胜间和代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将断舍离在家居整理方面的运用通过《两周逃出脏乱房间》这本薄薄的小册子给我们展现出来。
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自己本身最开始也其实是一个不怎么爱收拾整理房间的人,同时还比较喜欢收藏自行车和摩托车。所以在一开始作者就提到了自己租住的公寓每一次都会面临东西渐渐增多以至于到最后只能选择通过换租新公寓的方式来达到“重新开始”的目的。
终于有一天作者发现不能再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所谓的“断舍离”,终于开始从根源上来“断舍离”。我们可以从本书的八个章节的内容看到通过断舍离的方式如何讲一个脏乱的房间整理的井井有条。也能够感受到一个井井有条的房间对于提高我们的生活工作质量有多么巨大的影响。
相信每一位读者在看完本书之后,对于自己的房间整理或多或少会有一些不一样的感受和体会!也希望每一位眼前的你能够通过自己的方式让自己的房间随时随地保持井井有条的状态,让自己的生活能够过得更加的舒适!
《两周逃出脏乱房间》读后感(五):践行断舍离之后,我“挽回了我的后半生”
我曾经认为,我都已经四十七岁,是个大妈了,不再有魅力,今后的人生也不会经历轰轰烈烈的爱情,更不可能再婚,所以房间脏乱点也无可厚非。这是《两周逃出脏乱房间》的作者胜间和代,在前言中写下的一句话。
两周逃出脏乱房间评价人数不足[日] 胜间和代 / 2020 / 后浪丨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对于当时的她来说,想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平衡,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经济评论家、董事长、作家、“胜间学堂”创始人、三个孩子的母亲……看看她身上的角色有多少,你就能想象她的生活是多么忙碌,工作和教育占据了她生活的大部分时间。
胜间和代她因“独立”“干练”“有态度”的个性,成为日本众多女性的榜样,并且被美国《华尔街日报》评为全球最值得关注的50位女性之一。
可是,每当回到家中,卸下身份回归到一个人的时候,她感觉到无比的寂寞和空虚。每一个角色她都在用心经营,却又不断地错失着生活本身的风景。
即使是工作上会进行逻辑思考、做事有计划的人,很多时候到了个人生活的领域,也会掉进思维方式的陷阱。
认识到束缚自己的错误思维,从中脱离出来,是走向断舍离的第一步。
1.舍不得扔掉的东西,并不能成为财富
东西越攒越多的人往往会陷入思维方式的陷阱,过去的胜间和代就是这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舍不得丢弃的东西越来越多,尽管每天都会动手打扫,无奈的是,东西堆积得到处都是,让人无从下手。每隔四五年,等房子变成“无法应对”的状态后,她就会用搬家来逃避问题,就这样不断地恶性循环。
这一次,居住6年的房子所堆积的东西,已经无法轻易搬走。胜间和代下定决心结束这种浑浑噩噩的生活状态!
在践行断舍离之前,胜间和代开始思考“物品带来的真正价值是什么?”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物品的价值由它的效用和使用时间的长短决定。喜欢却没穿几次的衣服,远超日常所需的餐具,一时兴起买来的潜水服等等,这些舍不得扔掉的物品,并不能转化为财富。
换句话说,光是持有某样物品不会产生价值,物品对自己有多大帮助、会带来什么样的体验决定了物品真正的价值。
2.践行断舍离的4个规则
她开始对囤积的物品断舍离,一点点转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在践行断舍离的过程中,她总结出4个通往成功的规则。
· 现在不用的东西一律扔掉
在执行断舍离的时候,要先计算物品的“心情成本”“重置成本”和“空间成本”再做出决定。
马上可以找到替代品的物品,心情成本和重置成本不高,可以大胆地扔掉;占用空间却极少使用的大物件,空间成本太高,划入断舍离的范围;具有纪念意义的物品,再次购入价格高昂,可以暂缓保留。
· 从简单且效果明显的地方开始
自己会长时间停留的地方,目的明确的地方,狭小的空间,从具备这三个条件的地方开始断舍离,收益效果会更明显。
· 不要想着一次性全部做完
下不了决定扔掉的东西暂时不扔也无妨。把它们放进纸箱,在玄关放置一段时间。当屋子变得宽敞,生活变得比想象中舒适,也就不再想把纸箱里的东西放回原处了。
· 养成防止反弹的生活习惯
把必要的物品控制在最低程度,尽可能物尽其用。暂时不用的东西,要记录并收纳完好。
按照这4个规则,她每天花一到两个小时持续进行断舍离,大约一个月的时间,累积长达6年的物品逐渐减少。经历断舍离的过程,让胜间和代看到了从前“看不见”的事情。
卧室不再堆积衣服,睡眠质量开始变好,白天不再依赖咖啡;同类型餐具的减少,清扫厨房的时间变得轻松,开始有心情思考今天吃点什么;扔掉大量闲置的旧物,空间变得宽敞明亮,整个人也跟着清爽起来。
只是因为眼前不再有多余的东西,内心丢失的余裕正在慢慢地回归。
3.回归舒适积极的人生,从断舍离开始
很多人在断舍离之后,人际关系也获得了改善,这是因为断舍离是简单有效的自主训练方式。
一个人生活在脏乱的房子里,自我效能感*(心理学术语,指个体的自信程度和认为自己有能力胜任的感受)会直线下降,认为自己毫无价值,继而引发恶性循环:房子脏乱,因此没有自信;没有自信,因此无法对生活抱持积极心态。
在对自己的房间断舍离之后,胜间和代邀请身边的朋友们来做客。没想到,敞开了自家的大门,也敞开了自己的心门,她找到了新的恋人。她说:“因为践行了断舍离,我挽回了我的后半生。”
心和身体是息息相关的。断舍离的过程中,就是找到现在和将来的平衡点,重新夺回人生的主动性。想要回归舒适积极的人生,不妨从断舍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