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顿河》经典影评集
《静静的顿河》是一部由Сергей Урсуляк执导,叶甫盖尼·特卡丘克 / 谢尔盖·马科韦茨基 / Полина Чернышова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 / 战争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静静的顿河》精选点评:
●压缩熟肉不过瘾,能啃生肉该多好
●这一版的口碑不错,不过我更喜欢配乐(《伊萨耶夫》的作曲家666),比较期待的细节没被拍出来好遗憾(篇幅有限,主要就讲格里高利呗)。选角大概过分俄罗斯了,老演员还好,年轻演员里我只喜欢娜塔莎(乌导女儿)和她哥(《轰炸机之歌》男主)。最后一集炸裂好看。
●好剧但是没有人翻译,谁有字幕请私聊我啊!!跪求,重金买字幕。。。
●对男女主的选角持保留意见。除此之外感觉还不错。居然能拍到这么多细节很意外,音乐非常好。
●很好看
●没有字幕啊,良心剧。只能边看小说边看剧,忠实还原原著
●非常终于原著,结尾高于原著!
●剧情忠于原著,五星;道具太现代化,原著的哥萨克房子两三年没人管就能塌了,这个没人住三十年可能都没事;男角,太奶油,没农民和军人的体魄;女角,太美太瘦太细,哪像村姑?拍摄,把苏联的蒙太奇大师的脸都丢尽了;音乐,想不起来里面有哪首过得去的。总之,比老版差远了,毛子一代不如一代,让人感叹万分。
●下午在洗洗体位六看了个删节版,十四集电视剧删成三个多小时,原作主线保留了,可惜剪得略碎。某些静态画面蛮漂亮。原声中个别曲子似曾相识,应该是在其他剧里出现过。
《静静的顿河》影评(一):剪的支离破碎,破坏原著精华,儿女情长被剪后变的喧宾夺主,很不满意央视剪辑
剪的支离破碎,原著里面很多战争剪后都不知道哪个是哪个了,儿女情长倒是保留的多,但和原著里占的篇幅和剪后占的篇幅,真的是喧宾夺主,直接把女主角写成了婊子,把男主写成了渣男,实在无语。男主哥哥为什么被妹夫枪决也没交代,总之剪后版太多问题,不满意,期待央视八套能播原版。?。。。。。。。。。
《静静的顿河》影评(二):静静的顿河怎么有股渣味
没有看过原著,单从感情线上讲对男主没有好感,感觉他从头到尾都没爱过她的妻子,娶她毁了她一辈子,娜塔莎是那种深沉传统的爱,不善于表达,默默付出忍受,连死都是独自一人,西妮亚是张扬直接的那种,更容易吸引人,虽然我也知道有文化背景等各种因素,但是反正我看下来直观感受就是男主很渣 娜塔莎很惨 不待见西妮亚 哈哈哈哈哈
《静静的顿河》影评(三):小三和小三被小三,自己绿别人又被别人绿了的狗血剧情
没想到居然是电视剧剪成了电影 细节少了很多 有些地方莫名其妙 虽然是一部表现战争悲惨的片子 但就感情而言(因为剪的就剩感情了) 男主实在是渣 反倒捡的两手好 妻子和情人都对他死心塌地 尽管他爱的人只有一个 也明确拒绝过妻子 但我不愿承认他专一 因为那是别人的老婆啊 而女人不仅要承受流言蜚语 还被说作是母牛 地位十分低下
--分界线--
看了百科 切掉太多了 我宁愿少看几个回忆镜头 好歹告诉我情人的丈夫也是个混蛋 妻子是因为打胎失血而亡的吧 一些主要的情节都没有 让人凭空想象吗 原本对男主父亲的印象还可以 在母亲和哥哥对男主的混账事半支持态度的对比下 觉得他是个明事理的 结果。。给自己那宝贝(混蛋)儿子娶的傻媳妇居然是别村首富的女儿?!贫穷的ETC怒了! 说好不霍霍别人家的女儿呢? 媒婆你的钱拿的能心安吗?要说是百年前的价值观念不同 可这档子事还是被很多人耻笑的啊 就算是真爱 不能通过正当手段在一起吗? 做出这种让人价值观破碎的事情 百年后的我实在是无法同情 只能为妻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恨不得给她一个逆袭剧本去虐那对狗男女
--END--
欸 以上胡思乱想的不当言论仅针对这部被剪的鸡零狗碎的片子(其实不应当在此评论) 书自然是好书 从百科主要人物的叙述中可见一斑 而我传统保守的道德观不允许我去同情那个美丽的悲剧情人(虽然她是全书中最有魅力的那一笔) 还是得看书中的描写 看不懂外文原著看译作也好
:要是我的论文也能如此有话可说 而且是说不完的有话可说就好了
《静静的顿河》影评(四):哥萨克的命运,俄罗斯的命运
就像“日瓦戈医生”一样,每当有新版本的“静静的顿河”影视问世,总要忍不住去再次品味那荡气回肠的俄国故事。
俄国大地就像俄罗斯女人的胸一样广袤而起伏,俄国百年来的命运就像哥萨克人的命运一样,残酷而多舛……
俄罗斯被称为战斗民族,哥萨克则是这个战斗民族里的战斗民族。在战争年间,哥萨克男人的脑袋是别在裤腰带上的。在和平年代,哥萨克的生活方式也是简单而粗暴的。在BBC的一档纪录片“俄罗斯之旅(Russia: A journey with Jonathan Dimbelby)”中,主持人乔纳森问一个哥萨克男人:“你是怎么把你的家管得井井有条的(how to keep your household in order)?”,那个骄傲的哥萨克答道:“只要做到金枪不倒就可以了(keep your cock hard)”。
我猜没人能准确讲出肖洛霍夫创作的目的,你说他是为了批判什么吗?批判白军or红军的残忍?or干脆批判战争的罪恶?要是这样的话他能获得“列宁勋章”“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 那你说他是为了歌颂什么嘛?有什么好歌颂的呢?歌颂布尔什维克的文治武功和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明显不是啊!?歌颂情人那温暖的怀抱?要是作者就这点格局此作是不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啊?!
公认的俄国权威历史学家克留切夫斯基曾在他的日记里如此刻薄地评价他的国人:我们是世界生物群中的低等生物,甚至在失去头颅之后我们还会继续运动……我们的未来将会比我们的过去更沉重,比现在更空虚……
克氏这番话没在课堂上讲,也不写在他的作品里,大概是他不想伤他同胞的心,虽然他本人的心似乎是伤透了……距他讲这番话一百多年过去了,俄罗斯的命运如何了呢?
《静静的顿河》影评(五):俄国文化很好的诠释
静静的顿河是我非常喜欢的小说,感觉它比“战争与和平”更有意思,后者拘泥于贵族社会,太不斯拉夫了。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294681/
这一版很早就看过了,但是演员太不养眼了表现的比较粗野。现在cctv 6引入该剧,把它作为上下两集播出,感觉太震撼了,比欧美拍的“战争与和平“更好。选角也非常好:
* 阿克西妮健壮而娅性感迷人,
* 娜塔莉亚端庄,跟书中相符: 他家的长女娜塔莉亚长得很漂亮,她有——对灰色的勇敢的眼睛,身躯结实而美丽,还有一双会干活的大手。
* 格里高利就像中学的孩子头,沉静而不羁有吸引力,跟书中相符:生着下垂的鹰鼻子和一双有些发蓝的扁桃形的热情的眼睛。
南俄草原国人喜欢这书的好像不多,一方面可能是全本的俄国文学看的少,实际“通奸”被认为是俄国的日常。另外一方面觉得格里高利和 阿克西妮都是没结果的瞎折腾,这个建议看下: https://new.qq.com/omn/20200313/20200313A04ZEK00.html (费孝通:为什么中国人既不痛痛快快地活,又不爽爽快快地死?)。以古希腊为代表的文化也崇尚“血性”,如荷马史诗的大英雄是阿基琉斯,而不是奥德修斯。
俄国政府对此片显然非常重视,我看这文化输出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