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漫长的一天结束了》经典影评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漫长的一天结束了》经典影评集

2020-05-02 22:1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漫长的一天结束了》经典影评集

  《漫长的一天结束了》是一部由特伦斯·戴维斯执导,Marjorie Yates / Leigh McCormack / Anthony Watson主演的一部传记 / 剧情 / 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漫长的一天结束了》精选点评

  ●5.0。家屋挽歌!①开片于楼梯废巷,幕轮转,以续童年回光。②丢落窗口的桌布笼住母亲的头。③教室如黑光舞台,纵臆想远航白帆。④持烛者底光&十字架俯摇。⑤以平移长俯拍群体、空街,宛如神谕。⑥收尾于童年剪影银幕流云的交叠。PS:三戴维斯,最此作。

  ●Nature Boy

  ●地毯片尾白夜影院-教堂-教室-街道俯视 几个镜头很赞, 35mm screening, Terence Davies in person at MoMI

  ●水洗的孤单

  ●92戛纳竞赛单元

  ●摄影真赞。教堂中的俯视横移镜头犹如上帝视角

  ●舊時的大雨淋濕了我的鄉愁,記憶的歌唱失落了我的孤獨。漫長的一天結束了,我們走進黑夜甜蜜的歲月死去了,我們陷入寂寞

  ●其实画面很美 但是太困了

  ●包裝復古,卻古典優雅。家、學校、教堂,溫暖與霸凌,齊聚與隻身。似舞台劇的聚光,打透男孩苦澀,成長離家,眷戀仍渴望,俯視鏡頭的橫搖,迷影興奮,廣播劇成內。牆上反射雨水波動,燭光搖曳,猶如侵蝕,惡夢恐懼脆弱,彎曲鐵桿,白帆銀幕流雲,往事與觀者,十字架負罪,走進黑暗。手電筒牯嶺街

  ●过于唯美,弱情节,没耐心看完。

  《漫长的一天结束了》影评(一):以表深情

  我觉得男孩的生活幸福极了,所以以镜头下,周围的人都生活的舒缓快乐。和配乐一样慢悠悠,音调悠扬

  然,总是有讨厌的事,生活就是这样啊,不过可以去看pictures,还有什么需要放在心上的。

  这是我喜欢长镜头慢镜头,不是炫技,而是让生活缓缓流淌

  原来利物浦是导演故乡,看的时候就在想,导演一定对这个地方有着很深很深的感情

  《漫长的一天结束了》影评(二):长夜将尽

  特伦斯·戴维斯编导影片《长夜将尽》(又译《漫长的一天结束了》),在参加1992年戛纳金棕榈评比中败给了比利·奥古斯特的《最美好愿望》,在我看来,《最》靠强力绵密的叙事取胜。

  二十年后再回首,《长夜将尽》所呈现的电影美学与追溯电影质感,显然更胜前者,无疑也是导演本人最好的影片。

  通过电影之美还原电影本身无穷魅力,绝非只是美轮美奂,穷其所有电影技术手段,在八十五分钟内,让观众醉心于小男孩巴德所营造的电影童话世界中,望梅止渴又无尽感动

  五十年代经典影片随着片中插曲一一过,巴德没钱只能蜷缩在影院台阶,伴随的只有纷飞的雨花。目睹了家人喜怒哀乐,享尽全家人宠爱,聆听着妈妈哥哥姐姐们儿的美妙熏陶,这种成长必然愁善感心地纯净

  正如片尾的歌声“最后一片红叶飘下,落在玫瑰花旁,漫长的一天结束了”,所有对童年的美好光景回忆也就此告罄,正所谓:微风吹拂着蓝色的海洋,满眼尽是一片蔷薇色……

  2014.6.6

  《漫长的一天结束了》影评(三):黑暗来临后,星星才会闪耀

  去年年底「爱尔兰人」在网飞上线,马丁·斯科西斯放炮,说漫威等超级英雄电影不是电影。这让以「复仇者联盟」创造影史票房纪录的罗素兄弟等人大为失落,毕竟他们的偶像就是老马。后来,老马在「纽约时报」发文,解释了下他为什么这么说~总而言之,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和情感力量的电影,现时代已经衰微了。

  特伦斯·戴维斯(Terence Davies)在1992年拍摄的自传式电影「长日将尽」,就像一曲老马所说的这类真正的电影的挽歌。他伤悼他的童年的消逝,将童年的记忆,用电影召唤了回来,而那被招魂回来的童年,带着电影这门艺术形式独有的尊严。

  「长日将尽」由一个油画般的静物画面开始,而后镜头开始流动,在纳京·高的「星尘往事」(Stardust)歌声里掠过一个雨中荒废街区的近于黑白的细节、局部与全景。这是一个关于界限的暗示,暗示作为永恒艺术的画作与作为时间艺术的电影之间的界限。被记忆的主角~男孩巴德,是一个虔诚的影迷,他总是央求着每一个人带他去蹭电影看。他的现实世界和电影世界时不时地重叠在一起,老电影的对白总是在恰当的时候插入叙事的流程,一些场景,比如孩子们在教室里考试的时候,会有突然的聚光,这时背景隐去,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和他对于场景的自觉,被象征化的手法呈现在银幕上。

  巴德有时会凝视镜头。哪怕在人群中,他也不忘蓦然回首,给多年后拍摄了这部电影的导演一个遥远的凝视。他好像知道自己活在电影里。当他在屏幕里面看着屏幕前面的我们的时候,仿佛也像在看着电影。于是银幕前面的我们、我们的生活,也变成了他看着的电影的内容。

  时空就这样被跨越了:昔日的童年、用电影再现了这个童年的导演,他们相遇;一个孩子的童年片段、观看这些片段的我们的此时此刻,相遇了。那些迷人的镜头一直在流动,雨中的等待和奔跑,圣诞节街上的一家人,姐姐和哥哥女友们讨论着化妆品的窗台与家门口大伙儿一块喝酒嬉笑的台阶,在平行俯拍镜头中像水流一样又秩序井然的教室和教堂,一个男孩的记忆和情感在这流动的世界里拾捡着成长的碎屑,多年后将它们编织在他热爱的电影里。

  这部电影的声、光、画与蒙太奇创造了独特的电影质感,那是导演多年后回望的温柔目光,于是所有的细节都有了意义。有的细节属于歌声,老歌连绵不绝;有的细节属于光影,那些不可复现的时光就徜徉在安静的窗纱和地毯里;有的细节属于一个迷宫般的小屋子,平平无奇的生活中藏着一家人的悲欢喜乐;有的细节属于身体,哥哥让弟弟帮忙擦着后背再一声隐晦的“你也会长大的吧”;有的细节属于稍纵即逝的事物,比如花火、夕阳和雨水;还有些细节属于爱和失落,比如母亲的眼泪、拥抱,同学之间的欺凌和老师的暴虐。

  没有情节,没有戏剧性冲突,但电影抵达了艺术所能达到的最深沉的情感力量的极致。屏幕的界限最后消失了,我们不是在看别人的故事,不是在欣赏由电脑制作出来的奇观,不是在消费电影工业和市场营销合谋制造出来的流水线产品,而是进入那个小小的街区,成为男孩巴德,或者,由男孩巴德的故事,去凝视自己内心的那个孩子。电影结尾,镜头像风吹过那样,吹拂过层层光辉灿烂的云影天光,目送着夕阳消逝直到黑暗完全降临,我们内心惆怅又安慰。有某种难以言喻的情感在我们的内心得到了抒发和升华。那也是独属于电影艺术的一种幸福感。

  《漫长的一天结束了》影评(四):【雨中奔跑的少年——我看《The Long Day Closes》】

  对于Terence Davies的电影,绝非一见钟情,开始甚至我不能接受他引用了太多主观选择、风格不一的音乐,像个大拼盘似的,尽管每首都好听。

  至于日后逐渐熟稔的味道,真是慢慢培养出来的,渐渐习惯了他的自我,他的表达方式,而后忽然回头才发现,他值得景仰。

  我在想,为什么Terence Davies的影片会吸引我,而且还如此持久?

  从以往的看片喜好来说,他的片子并非所爱,甚至属于不入法眼的另类。我很好奇,想试着解答——

  首先,绝对不是因为故事情节取胜,Terence Davies几乎淡化了讲述故事所必要的起承转合,他只是全力去接近内心的某种印象。他会挑选自己的观众,而不是多多益善——这样的电影,是排外的。

  再者,也不是他的创意或技巧,这些对他来说肯定不是问题,但看这些场景调度和镜头的转换,他完全胜任。

  可是,他把所谓的技巧埋藏在深深地凝望之中,在看电影的时候,你不会觉察到这种技巧为影片添了多少分,看完以后回头再想,才懂得在那种风轻云淡的背后,竟是徐徐推进、集中发散的荡气回肠。

  第三,他的影片并不讨巧,有时感觉还很枯燥。如此主观的视角,注定不会趋向于大众的看片心理,他是那种自顾自的、闷着头行走的人,他不计较走了多远,他只在乎留下了怎样的脚印,是深深的印记,还是一掠而过呢?

  若深些,他可能会感激,若潦草,他一定会觉得懊恼。

  如同一些写作者,他并不被大众接受,但是他欣喜于这种别人千方百计要消除的——阻隔,只有这样,他才能在自如的空间里保全自己,做有自己的人。

  ……

  好了,逐一排除以后,我觉得之所以喜爱,惟有他对记忆的无限忠诚。

  Terence Davies好像不再需要转身,他大踏步地往回走——记忆,在回忆中发光发热。

  他的每部电影之间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连带关系,如同一个悉心的讲述者或报幕员,在这部电影里埋下新片的伏笔,在新片中又负责解答上一部的疑虑,如小时候每日必听的评书联播:上一回书说到……

  很难说,还有哪位导演的作品,能够多少年如一日地将镜头聚焦回忆,聚焦个人的成长经历,如此细微而执着地反复表现同一主题,严格遵循不同年代的划分,把个人的记忆印在胶片之上——既是个人的,也是共同成长起来的——集体记忆。

  全心全意的回忆,或许就有这样的功效,是一粒粒沙聚攒起来的大千世界。

  人说:少年情怀总如诗。

  可是Terence Davies恰恰绕开了那些可能抒情的段落,转向一种浑然的印象,相比许多美好的成长电影,他更接近少年的迷茫状态,不事声张,却又表现得非常真实,精确。

  在我收藏的影碟中,成长电影占其中一大块——笼统地说,大都是经过一阵小动荡、小波折,或者小叛逆,总最后一定要回到阳光灿烂的地方。

  ——这部电影不能完全归于此类的范畴,我觉得,他流露出一种老年的“笔触”(尽管导演并不很老),更像是一本老年的回忆录。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章节,随之而来的、大面积的回忆还会被Terence Davies记录在他的所有电影中。

  经历风雨,跑向成年。人就是这么慢慢长大,又慢慢变老,想起几年前在某段文字里写下的:长日将尽,适合生长,也适合遗忘。

  而对于Terence Davies来说,这样的变迁可以视为不存在,他从二十几岁就开始回忆了,在漫长的年代里,他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在自己的电影里重活了一遍——胶片,或许比生命更为长远。

  《漫长的一天结束了》影评(五):電影詩人,詩人的電影

  特倫斯·戴維斯 (Terence Davies) 是英國當代導演中最重要的一位,可是它的名字在外國,甚至在英國本土中,亦較為陌生。這與他在近乎四十年的導演生涯中,只拍過六部長片及三部短片有關。電影界經常把他與美國的泰倫斯·馬利克 (Terrence Malick) 相提並論,兩者產量甚少,作品都貫徹強烈的個人風格,以及詩意的影像。泰倫斯·馬利克近年越戰越勇,作品間隔越來越短,是個人創作的另一個高峰;相反戴維斯最為人稱頌的依舊是早期半自傳性的作品:包括三部短片組片的《特倫斯·戴維斯三部曲》(The Terence Davies Trilogy, 1976-84)、《遠方的聲音》Distant Voices, Still Lives, 1988)、以及今次 The Criterion Collection 推出的最新藍光碟《長日將盡》(The Long Day Closes, 1992)。

  《長日將盡》講述男孩 Bud (Leigh McCormack) 於五十年代利物浦的成長經歷,由小孩到青年,由小學到初中,當中的孤獨、恐懼、快樂,是戴維斯自身的回憶及投射。 撇棄「起承轉合」的傳統敘事線,電影採片段式的結構,串聯時間、空間的是出神入化的淡出淡入 (Dissolve) 手法。回憶總是片段式、不完整地出現,往往不經意地勾起另一塊碎片,逐漸拼湊出一幅稱為過去的拼圖。無論是獨自或與朋友家人上電影院,都是 Bud 最快樂的時光;學校卻是令人膽顫心驚的地方,恃強凌弱的校園惡霸、冷漠無情地施行體罰的老師校長、羞辱性的體撿(找蝨子),在童稚的心中留下永不磨烕的創傷;宗教不但沒有成為倚靠或慰藉,相反卻在青春期迷茫(男性胴體的誘惑?)的少年心中落井下石,越發無地自容。縱然家中相處融洽,電影映照出的是導演童年的孤單,以及人到中年回首往事的唏噓。在早期的短片三部曲中,戴維斯已開始把弄埋藏心底揮之不去的記憶,更伸而廣之地涵蓋老中青及小孩時期,幻想行將就木的自己,咽最後一口氣。時間隨意的跳躍及男同性戀的大膽影像,有過之而無不及。《遠方的聲音》則集中於建構家庭的回憶:暴戾成性的父親、溫柔受虐的母親、困境中成長的兄弟姊妹。《長日將盡》則回歸到少年時期的自身,故事仍然鏗鏘有力。

  習慣觀看劇情主線顯而易見的觀眾,需要作些心理調整,一旦適應戴維斯非線性的敘事手法,融情入景的攝影,及配合性及感染力強的配樂,《長日將盡》的餘韻便會久留不去,纏繞不斷。攝影師 Michael Coulter 以褪色的色調營造了一陣復古味;Christopher Hobbs 設計的場景重塑五十年代利物浦的陰暗以及溫暖;在多首或哀怨愁人、或悅耳動聽的音樂,配以其他電影中擷取的獨白,如奧遜·威爾斯 (Orson Welles) 的《安培遜大族》(The Magnificent Ambersons, 1942) 或歌舞片《火樹銀花》(Meet Me in St. Louis, 1944),電影彷彿有了自己獨特的生命,不禁讓人讚美它的創造主。從開首黒夜滂沱大雨中的荒廢街道,背景是 Nat King Cole 的 "Stardust";到本人致愛的一段,從上向下筆直俯瞰的 Tracking Shot,一邊播放 Debbie Reynolds 演唱的 "Tammy",鏡頭一邊一氣呵成,行如流水地把街道、影院、教堂、課室連貫成一個美不勝收的世界,是主人翁的世界;及最後仰望的長空,太陽漸落,耳邊的是 Arthur Sullivan 的 "The Long Day Closes"(正是戲名的由來)。

  長日將盡,黑夜降臨,靜默等待,黎明的再臨,《長日將盡》的美是發自內心的,眼睛耳朵又是另一番享受。短短九十分鐘,令人流連忘返,值得細嚼品味一番。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