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不是后浪,是精致的消费主义
文/加猫子
前两天为了宣传五四青年节,b站发布了给新一代的演讲——《后浪》。
短片的引导词是:
国家一级演员何冰走上舞台,以青年宣言“后浪”为词,认可、赞美与寄语年轻一代。在up主的青春混剪中,属于年轻人的光芒正在闪耀。
讲得激情澎湃,却引起很多观众的不满,一夜之间,互联网分成“前浪”与“后浪”两大阵营。
01
1%的人才配得起叫后浪?
我们的父母总说以前的日子有多艰苦,今天的我们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就算是这样,我似乎也仍然“做不到”后浪。
因为视频里的后浪是这样的:
1. 拥有iPad Pro+ipa
前些天,有同事还说这是她分期付款也买不到的东西,更何况是大部分的年轻人。
在国内大学能拥有这样配置的学生,也只有5%-10%,而且是大学。
2. 玩手办高达
把玩手办当做一门手艺,那我不知道那些每天在厂里流水线上的小年轻算不算也有一门手艺。
能作为玩赏的高达,据我所知,有各种尺寸和版本,小则几百,贵则几千,也不知道有多少年轻人能玩得起。
3. 去遥远的地方旅行,还是坐飞机的那种
中国至少有11亿人没有坐过飞机,在知乎、百度各种能搜坐飞机的app上,最热门的问题无非是“第一次坐飞机要注意些什么?”
因为没有坐过,害怕出洋相。
现在飞机、高铁这类交通工具发达,为什么绿皮火车还会存在?存在即合理,大家仔细品品。
4. 热爱生活,热爱摄影
在大学里面必有摄影社这类兴趣社团,但能去的人少之又少。
入社团的第一条件就是有自己的机器,买单反加各种配件,也是个好几万的消费。
大部分人都消费不起。
这些后浪还会各种赛车、玩滑板、漂流、跳伞......
能够这样生活的,估计从一出生是能够自由选择的,而绝大部分人一开始是被选择的。
02
被淹没的芸芸众生
有位知乎网友的关于海浪的科普非常有意思:
当海啸发生时,从海面到几百米甚至数千米深的海水都在整体运动:这其实是一种波。
当海啸推到岸边时,由于海底越来越浅,海水的波就向上涌动。但是水显然不能无限往上堆,于是便会垮塌,这就是浪头。而形成高耸浪头的海水,永远只是表面的一层——更多的海水,将波动的能量耗散在对海底泥沙无休止的搬运和冲刷上,缓缓的涨起,消散在沙滩上,你甚至不会注意到它们的存在。
那些能成为后浪上浪尖的青年或许他们出众、优秀,但他们是少数人的那一方。能推起重层浪花的是为了这个时代不断努力的巨大海水,他们的无数次的翻滚和冲刷,才凸显出浪尖的光彩。
视频的开头就说,我们这一代青年,已经有幸拥有了很多过往年轻人梦寐以求的权利,选择的权利。
黄磊曾经在《向往的生活》中感慨:人生就是个选择题。
我们的确有选择的权利,只不过我们没有实力去承担选择后的结果,只能被选择。哪里有什么“成年人不做选择,我全都要”的坦然气势,很多东西我们都只能做取舍。
谁不想做时代的浪尖?很多年轻人却只能在兴趣爱好和生活之间做出选择。
说唱歌手gai周延在纪录片《川渝陷阱》中透露了他在底层生活的想法:
“说唱养不活我,我就得先养活说唱。”
我们还没有能力、资本去够到那些我们想要选择的生活,就只能靠自己。
我们喜欢浪潮,却不了解浪潮是怎么来的,正如我们看到“后浪”恣意的生活,却没有看到那千千万万芸芸众生的陪衬。
平凡生活中的青年,现在这一刻,或许在为学业拼搏,或许在为事业拼搏,在为自己的美好人生拼搏。
他们很努力,为的就是有一天能够当上前浪眼中的后浪。
很明显,视频中前浪所期待的后浪和那些努力生活的人格格不入。所以这个视频只能感动很多成功的前浪和那些还没经历过生活打磨的年轻人。
b站想要通过这样一个偏营销性质的宣传片上和广大奋斗中的青年产生共鸣,恐怕是不能有的。
03
什么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后浪?
很多对视频不服气的人大多数都因为他们认为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不配当后浪。
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开启了新一波的讨论:既然要努力成为后浪,那到底什么才能称得上后浪?
要比就要先比别人家的后浪,在美国油管上有一些很牛的博主,
首先是一个叫Physics Girl的女孩,其实她叫戴安娜。她的视频是一些关于理论物理的,看似科普,但实际是在讨论一些数学、物理学的前沿知识,而且戴安娜经常和很多物理天才探讨问题和做实验,看她视频就相当于在和物理天才对话。
看起来物理科普很枯燥,但每期的视频想法都特别有趣,比如夏威夷岛为什么是一串岛,显微镜的世界,怎么用嘴巴里制作云朵等等都是非常让人感兴趣的话题,她的视频能够获得上百万的播放,有时能上千万,这在外网是相当惊人的。
同样分享物理科普的还有minute physics,和戴安娜不同,分钟物理更倾向于儿童科普,虽然是儿童科普,但创作者herry拥有数学与物理双学位和礼物物理硕士学位,是一个真实的大学霸!
经常用简洁的语言和幽默的画风,把枯燥的物理知识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宇宙是什么形状,3个简单的时间穿越方式等等。他的创作形式吸引了很多物理学家想要和他进行研究和探讨。
还有火爆全网的制作火箭的年轻小伙团队“Dude perfect”,他们喜欢拍摄各种实验和制造很多难以置信的东西。就比如这个建造火箭比赛,比比谁的火箭飞得更高就获得了7000万的播放。人气高涨的他们最后还登上了美军航母和F18战斗机,这样的能力不是我们国内博主能够媲美的。
我们国内b站虽说和油管非常像,但是差距还是存在的,可能还特别大。
不然也不会在b站出现很多油管翻译的视频,而且还很火。毕竟国内还没有。
所以我们要是想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后浪,就要看看这些外国的后浪究竟是怎么样的,而不是为了噱头、为了利益,乱说一通就当做后浪。
04
“弱小的人才习惯嘲讽与否定,内心强大的人从不吝啬赞誉与鼓励”,这句话是视频中备受争议的,“后浪派”认为只有不断创新、否定才能够真正的发展,而这种品质也是很多外国博主所持有的。
他们对一切都持有否定的态度,不相信,那就自己去做。
但后浪派中的很多人都止于嘴皮子功夫。他们标榜不愿意被当做绿叶来衬托一些消费主义的败家仔,但对真正的后浪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不是他们不知道,只是在国内真正能说得上后浪的有那些?我说的是网络博主。
说实话,没几个,纸上谈兵容易,真正实践的没几个。别说我崇洋媚外,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说和做,天差地别。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有提到:“人家说了在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我们生活在娱乐化的时代,我们热衷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自我哀叹,这一场讨论看起来是b站输了,但其实它从视频中想要得到的广告效果已经达到了。
输的是那些只会说不会做的人,他们甘于现状、自怨自艾的同时,更希望找个点发泄。
一句“可能我不配当后浪吧”便可以引发全网年轻人高潮。
其实,谁都可以配,但只说不做的人不配。
作者:加猫子,当代毕业困难户,努力学习当中。关注易简读书(),用阅读对抗无趣。
今晚20:00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郑建伟
婚姻家庭实训指导师王超颜
在直播间和大家聊一聊
“崩溃的父母如何和家里的“神兽”共舞”
还有直播间专属福利
送鱼胶燕窝粥
识别图片,即可进入直播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