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Angelababy骂贾玲“蠢”:别人的容忍,不是嘴贱的资本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Angelababy骂贾玲“蠢”:别人的容忍,不是嘴贱的资本

2020-05-07 11:03:54 作者:壹心理主笔团 来源:壹心理 阅读:载入中…

Angelababy骂贾玲“蠢”:别人的容忍,不是嘴贱的资本

  快乐的虫子|作者

  欧小宅|编辑

  Milkos|封面

  今天壹心理想和你聊聊“外部评价

  Angelababy最近惊到我了。

  4月份的《王牌对王牌》,有一期请来了Anglelababy。俩妹子和祖峰、沙溢一群人玩“谍战”游戏。

  中间,贾玲和Angelababy对话。Angelababy回敬贾玲一句:“贾玲姐,不要搅,到时候剪出来就知道自己有多蠢。”

  旁边妹子刷完这条综艺,拍起桌子吐槽:

  要我朋友说我蠢,我一个巴掌呼过去——敢说我蠢?是没人教你好好说话,还是你天生不会开玩笑???

  这个“蠢”字,说严重点,是人身攻击;往小了说,是句玩笑,可也总让人觉得不舒服

  关于他人评价,很多小伙伴都有类似的苦恼,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1、Angelababy的这句话为什么让很多观众感觉不适?

  2、很介意他人负面评价的人,怎么做才会更舒服?

  “被评判”,可太累了

  有人说,Angelababy就开一玩笑,她一说,你一听,这事儿就翻篇了,还上纲上线的,你至于吗?也太小心眼了吧!

  这么说话的人其实不明白,一句评价有多大的杀伤力。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随口的一句玩笑,很可能击中别人心中的“脆弱点”——犹如毛毛细针,扎人不见血。比如:

  说你“傻”,就是喜欢你的意思呀,是喜欢你的昵称呢!

  你那男朋友我见了,本来我觉得你们俩就不长久啊!你怎么还生我气了?

  你读书读傻了吧!这点常识都不知道?

  会伤害人的评价,包含但不限于以上几种评价:贴贬义标签、议论私生活、拿学历作为攻击对象等。

  可能有人会疑惑:面对同样的评价,为什么有的人介意,有的人不介意呢?

  原因在于:不同脆弱点不同。

  嘴巴毒辣的人往往说话戳人心窝子:

  假如你去骂刘亦菲好丑,刘亦菲肯定白你一眼:谁丑谁心里没数吗?

  但假如有人骂我很丑,我就会介意,因为我本来就觉得自己长雀斑、小眼睛、大脸盘不漂亮啊!

  同样的负面评价,结果不同,差别在于——当事人是否认同他人评价。

  你介意,是因为你打心底里觉得他人的评价是对的。

  你不介意,是因为你觉得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是相悖的。你有坚定的信念,认为自己漂亮、可爱、有气质。所以当别人评价你胸小、腿短、屁股塌的时候,你会一笑了之。

  但,不介意,等于评价有理

  别用言论自由给评价贴金

  老娘美不美,老娘聪明还是笨,关你鸟事啊。

  归根到底,评价性的语言,是站在上帝视角别人做判断,是一种很亲密的表达方式。

  一个人觉得别人的评价不舒服,或许是因为,别人的评价侵占了自己原本的自主空间

  亲戚评价你“年纪这么大了还在上学/没结婚”,这些话让你不舒服,就是因为,这些事情本应该由你来决定。他们擅自侵入你的决定范围,干涉了你的决定权。

  而那些评论你笨或者傻的人,很多只是点赞之交。

  这些因为一些求学、工作、租房等无可奈何的原因产生交集的人,越俎代庖,撒出一张张评论的铁戬,戳破了你对外部世界的盾牌,让你想哭又难受。

  更让人恼火的是,你被贬了,被暗戳戳地骂了之后,有些人还要占了便宜又卖乖:

  你小心眼,你玻璃心,你脸皮薄得不能混社会,你无理取闹,你没事找事……

  嘴上便宜都占尽了,还说自己是受害者。

  贾玲这么好脾气,录着节目也被Angelababy说得整整愣了3秒钟。

  言论自由不等于口无遮拦人际交往仍然需要以尊重为前提,即使亲朋好友之间也不例外。

  打着为你好的旗号,过度干涉,是没有分寸感的表现,很容易毁掉一段关系。

  他人的正面评价就是好

  很多人以为正面的评价往往是好的,可现实是:

  被老师、领导表扬会压力大;

  被舆论弘扬成正面形象,会觉得被神化,被绑架。

  比如北京朝阳医院的陶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被神化:“其实我自己在控制情绪,以及对许多事情的理解上还有很多进步空间。”

  斯坦福大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曾做过一项著名的“赞美”研究:

  如果一个小孩子做得好,你夸他“真聪明,做得棒!”,下一次小孩子会畏畏缩缩,不敢再接受之后有挑战性的任务,甚至自尊水平也会随之降低。

  当一个人背负了别人过多的期待,就像背着一座大山在前行。而这份期待,正是一个人的评价性语言造成的。

  所以,即使是夸奖、赞美、褒扬的正面评价,也可能对一个人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如果你真正想对一个人好,就不要让他活在过高的评价之下。

  远离评价,还是使用评价?

  越亲密,越需要距离

  现代人说一句正确的话,太难了。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你面前坐着的这个满面春风的人,到底内心埋藏过多少脆弱和孤独。

  因为不了解和生疏,所以人和人之间才需要有距离的概念。

  心理学上,人际交往距离分四种:公共距离、社交距离、个人距离、亲密距离。

  亲密程度层层递进,距离才会逐渐缩短。

  同理,在言语沟通上, 基于礼仪和尊重,也应该有“距离”的意识。

  如果你和一个人不熟,不懂她的欢喜和悲愁,就不要肆意评价;

  如果你们是恋人,是家人,更不要肆意评价,不要让爱情和亲情背上侵略的罪名。

  越是亲密的关系,往往情绪张力越大,对方向你敞开心扉,不是听你夹枪带棒地评论一番,然后大出血的。

  人与人之间,越亲密,评价起来越需要谨慎。因为,他对你的爱有多深,你就能伤他多深。

  关怀和伤害,中间差了高质量的评论。

  评论的正确打开方式

  怎么评论是门技术活。

  很多时候,过度评论往往夹杂了情绪容易夸大事实,引起对方的逆反心理。

  客观陈述事实,是一个不错的沟通方法。如下图↓

  (区别观察和评论。图表来自《非暴力沟通》)

  对事不对人,也是关键的沟通方式。

  刚和我家老胡认识的时候,他一个计算机直男,说话常常不讲究方式,气急了喊我“傻B”。

  我知道他只是想表达愤怒,可是从没有人教他怎么表达愤怒,所以,他只会咒骂。

  我尝试和他沟通:“如果你非要评论,你可以说我这事干得不漂亮,但是不能说我这个人傻。”

  后来,他真的渐渐改掉了这个毛病,把人身攻击的恶评改成了就事论事。

  如何评论是一个需要学习沟通的过程。

  如何应对让自己不舒服的评价?

  全球有70多亿人,人的一生也会遇到数万人,你不可能堵住所有人的嘴,让他们都不要说话。

  这时候,怎么应对让自己不舒服的评价就很重要。

  一句话怼回去,说:“你傻,你傻,你全家都傻?”

  怼人很解气,可是怼人更像是一只受了伤的刺猬,在自动化攻击。除了把别人推得越来越远之外,自己的疗愈和成长没有好处

  或者一口老血闷死自己?硬生生地憋出内伤,啥话都不说,从此远离这个人?

  如果是这样,不会有人知道你的痛苦。

  不舒服,就要表达出来。告诉他,你很难过,请她可不可以不要再这么说话了。

  一方面是为了下一次沟通可以更方便,当然前提是你还想有和这个人有“下一次”沟通。

  另一方面,人人都来自天南地北,即使同一个家,生活境遇、阅历、学识、职业乃至个人性格都变得无比多元。从传播的角度看,说话的人差异越大,信息被误读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试着去倾听一句“评价”背后的原因

  你不喜欢的观点,往往也蕴藏着你提升穿衣品味、改变做事方式的契机,也包含着你认识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的机会。

  评价只是一角,评价背后的原因才是一座值得交流的冰山。我喜欢把它当作一扇窗,用来睁眼看世界。

  如果目前的阶段,别人一评价你就受伤,可能你还需要疗愈自己的伤口:自己为什么这么难过?是否和过往的相似经验有关?

  面对评价,不再过度防御,你才可能真正和一个评价你的人进行深度交流。

  如果现阶段还是感觉很受伤,就不要勉强自己。相比较和外界交流,保护自己总是第一位的。

  当有一天,你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安全基地,也拥有强大的自尊,就不会很容易对别人的评价耿耿于怀。那一天,你可以从自己的保护壳里钻出来,惊呼:啊,外面的世界有危险,可同样精彩。

  写在最后

  我曾经被数学老师拎到另外一个女孩子的旁边,被教育:你看她多笨,还比你考得好。

  我曾经被室友天天念叨:你可真傻。

  我曾经被前领导数落:像你这样的小编,跳槽也挣不了几个钱。

  语言应该是表达爱的信号,而不该是暴力的武器。

  无论别人是不是玻璃心,有没有铠甲,也请放下暴力的矛。

  

  不随意评价别人,才是最深刻的尊重。爱一个人,就给他尊重吧。

  

  世界和我爱着你。

  - The End -

  付费出轨 | 把她打乖 | 窝里横 | 撕破脸

  单向牺牲 | 离婚借口 | 性同意 | 无性婚姻

  交友潜规则 | 情人节分手 | 婚内失恋

  点个“在看”,让更多人学会评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