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嗯,一样!的读后感大全
《不一样?嗯,一样!》是一本由[加]希瑟·塔克维克 著 / [英]皮帕·库尼克 绘著作,河北美术出版社|青豆书坊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80元,页数: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一样?嗯,一样!》读后感(一):不一样的科普
小时候都玩过“找茬”的游戏,就是给出两张看似一样的图片,找出里面细小的不同之处。看多了找不同,就觉得找相同的很独特。这本《不一样?嗯,一样!》就是很独特的找相同之处。但是它不仅仅是单纯的找相同的书,还是一本动物科普书。
这本书没有故事情节却通过一只只可爱的动物吸引着宝宝们的注意力,每翻开一页都是惊喜,看似不同的动物们通过仔细观察却都有相同的地方,有些共同之处是我们家长也不容易发现的。
独特的视角
一只斑马在辽阔的草原上飞奔向前;一直老虎在茂密的草丛中匍匐前行;一只灵活的环尾狐猴在相互交错的树藤间跳上跳下;一只熊峰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这四只动物体型大小分明,各具特点,只需一眼就能发现它们各不相同。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们的身体上都有条纹。
跨页的篇幅只展示四只动物,它们不属于同一类别,却同时出现,只因为身体上有某个共同的特征,可能是条纹,可能是胡须,可能是触角……不过这些共同的特征需要仔细观察才能发现。不同于其他的动物科普书籍分门别类的进行介绍,《一样?嗯,不一样!》这本书视角独特,让孩子们发现不同种类的动物之间也存在某些共同的特征。培养孩子观察力的同时,也引导孩子各个事物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这应该是本书的最大亮点之一了。
接二连三的惊喜
本以为这种独特的启蒙方式已经让这本科普书发挥到极致了,没想到最后竟然将所有出现过的动物在一个跨页中显示出来。他们大小适宜,变换了形态,看到它们连孩子都惊喜的大叫了起来。又把动物和名字一一对了号,当做巩固了。之后发现这页的左下角还有一连串的问题呢!“哪些动物可以成为宠物?”、“哪些没有腿?”、“哪些有斑点?”“哪些住在森林里?”……这些问题再次让孩子沉浸在书里。可我想说这还没有结束,我们以结束的心态翻到下一页,却发现这页讲解了动物们为什么会有条纹、胡须、触角……让孩子们更深入的去了解动物,了解神奇的大自然。
读完《不一样?嗯,一样!》这本书,不禁感叹,真是一本神奇的书!它能在无形中让孩子学会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物体,并总结共同的特征,提高孩子们归纳总结的能力;它能让孩子饶有兴趣的巩固新认识的动物,将温故知新运用于无形;它还能让孩子们通过不同的问题进行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这是一本可是经得起细读,多读的,有趣的科普书。
《不一样?嗯,一样!》读后感(二):在故事里发现不一样的精彩
青豆童书馆的青豆童书馆的《不一样?嗯,一样!》是一本非常有趣的科普绘本,一问一答的题目,一下子便吸引了小朋友的注意力。 什么东西有不一样的,又有一样的呢?怀着巨大的好奇心我们打开了书的封面,一个可爱、美丽的小动物忽地一下便跳进了眼帘,就像作者在故事中讲述的一样:“我们都各不相同,要多不同有多不同。只需看一眼——就很容易发现!” 小朋友首先会看到长着一身黑条纹的斑马正飞奔向前,看到一身黄黑条纹的小熊蜂正飞来飞去,有着黑灰条纹长尾巴的狐猴正跳上跳下,长着黄黑条纹的、凶猛的大老虎正在草丛里匍匐前行——-看到这里,小朋友一定看清楚了,这些动物都有条纹,这就是它们相同的地方!
在翻读绘本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下一个跨页里出现的某种动物,也是前一个跨页里存在的,这个发现,让小朋友开心不已,这真得好棒! 绘本从动物身上的条纹、胡须、獠牙、鬃毛、犄角、壳、触角、翅膀、犬牙、鳞片、尖刺、脚蹼或者鳍、触手这些方面把各种动物、昆虫及鱼类朋友带到我们面前,色彩缤纷的插图,配以有趣耐读的语言,把它们的特点清晰地呈现出来,这一点值得点赞。 绘本翻读到最后,作者还让书中所有出现过的角色这里进行“快乐大集合”,同时设置了一些和书中不同的、有趣的问题,可以让小朋友再次开动大脑,和家人进行美好的互动。 动物是人类永远的朋友,我相信,每一位打开这本绘本的小朋友,都会朝着美好前进一步,更会在心里滋生爱的种子! 绘本最大的好处就是——它可以让小朋友在读图中感受成长的经验,感受知识带来的快乐,感受爱的陪伴! 更棒的是,在书的最后,作者把动物朋友们的不同特点做了详尽的科学注释,小朋友读到这里后,一定会对身边这些不一样的朋友有更好的认识,并且深深地喜欢上它们的! 作者:小芊的快乐
《不一样?嗯,一样!》读后感(三):让科普在思考中飞扬
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
—— 爱因斯坦
孩子用啼哭叩响新世界的大门。懵懂的他们渴望了解整个世界。绘本便是他们最好的工具。绘本的种类繁多,如何挑选一本好的绘本,让我们煞费苦心。这本《不一样?嗯,一样!》,拿到手时觉得平淡无奇,越看越觉得妙不可言。
一、画面逼真,色彩鲜艳,生动有趣。这本书给我们绘制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有陆地的,如趴在草丛中一动不动,等待瞬间扑倒猎物的老虎;有海洋的,如人送绰号“海洋独角兽”的一角鲸;有在树上生活的,如可爱的善变的“变色龙”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炫耀它的精致的时装;有在天上飞的,如那粉红少女装的火烈鸟在湖面上划过一道优美的的弧线向天空翱翔。诸如此类动物,在英国著名绘本画家皮帕.库尼克的笔下,鲜艳的色彩,简笔画的勾勒,一个个动物的表情栩栩如生,活龙活现。让孩子爱不释手。
二、激发孩子思考的能力。现在的孩子都在被动的接受知识,三岁的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喜欢问东问西,我们也习惯--告诉他们这叫什么,这是什么。孩子没有任何的思索之前记住了各种各样的名字。每次一有不会便会问父母,“这是什么”。其实这恰恰扼杀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是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一项必备的才能。这本书《不一样?嗯,一样!》巧妙引导孩子进行独立思考,如绘本作者希瑟.塔克维克通过一张张图片告诉孩子,认真观察,仔细思考,这几个动物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如斑马、蜜蜂、老虎、环尾狐猴这几动物有什么不同,孩子回答也许会有惊喜,儿子说,有毛。虽然和答案不同,但也有一定的道理。起码启发了孩子对动物之间共性的思考。我认为看这本书我们还可以进行启发性的提问,譬如:那些动物身上有条纹?条纹有什么用?那些动物身上有胡须?胡须有什么用?那些动物身上有翅膀?翅膀有什么用?引导孩子思考动物共性和个性。从而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思辨力,也为创造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即思考是行为的种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未来人生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取决于思考力,这本书《不一样?嗯,一样!》可以在一个个有趣的孩子们喜闻乐见动物身上引导孩子进行认真的观察,仔细的思考。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趣味动物科普启蒙书。
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让我们通向新知识。
——普朗克
《不一样?嗯,一样!》读后感(四):好奇心,让孩子保持对世界的惊奇与探索
要问我孩子小的时候,最喜欢去的地方是哪里?一定非动物园莫属。
不管去过多少遍动物园,每到放假,孩子都还是会乐此不疲央求我们带他去玩。可想而知,小孩子对于动物的好奇是多么强烈。
在神奇的动物世界中,当孩子兴高采烈地指着不同的动物问你“十万个为什么”的时候,我们如何给他介绍每种动物的独到之处,与其他动物的相似之处,更好地带领他们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呢?
在《不一样?嗯,一样!》这本绘本中,就列举了斑马、老虎、大象、一角鲸、疣猪、龙虾等40种不同的动物,通过新鲜有趣的视角,带领孩子们发现动物之间的不同点,寻找他们的相同点,学会用对比和比较的方法,观察事物,发现问题,提高创新性思维能力。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如何带领孩子阅读这本书?
首先,找不同。
书中每一对开页都列举了四种不同的动物,先是用拟人的手法,让每种动物自我陈述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
比如这一页:
犀牛说:“我坚韧结实。”犀甲虫说:“我闪闪发亮。”野牛说:“我毛发蓬乱。”高角羚羊说:“我精瘦结实。”除了他们的自述,在阅读时我还鼓励孩子继续观察图画,找到更多的不同之处,比如野牛身上的毛发很长、犀甲虫体积小得可以站在树叶上等等。
其次,找共同。
乍看之下,这些动物似乎都各不相同,不管是从外形上,还是从类别上。“那么,他们有什么相同之处吗?”我指着图画问孩子。
孩子认真看了一下,高兴地说:“都有四条腿?”
“嗯?差一点点就对了,犀牛、野牛、高角羚羊都有四条腿,但犀甲虫身上画着的是六条腿呢……”
孩子不气馁,继续找,几轮下来,终于引导他发现了四个动物的相同之处,也就是书页右下角揭示的答案——“我们都有犄角”。
最后,延伸知识。
除了看着图画简单地找异同,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孩子们思考,动物为什么会
还是拿都有四个犄角的犀牛、犀甲虫、野牛、高角羚羊作为例子:它们为什么会长犄角?犄角对于它们有什么用呢?为什么我们人类没有犄角?
让孩子充分展开联想,发散思维:能够挖地打动,给自己造房子;能够在打架的时候当武器,保护自己……
不管说的对不对,给孩子插上相像的翅膀,对于孩子一生大有裨益。
当然,书中贴心地在最后一页为我们准备了答案:
“动物们的犄角可以战斗、挖洞、工作,也可以只是为了卖弄自己。有些雌性动物选择另一半仅仅是因为对方的犄角是最大的。犀甲虫的犄角乐意摔倒爹人,还能给自己挖出安全的藏身洞穴。”通过自我思考和答案印证,孩子惊喜地原来还有发现自己没想到的地方,从而获得更多新鲜有趣的知识,更积极去探索新的未知。
《不一样?嗯,一样!》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有趣的内容,入围了2018年美国科罗拉多州图书馆贝尔图画书奖,深受广大家长好评。
总的来说,带领孩子揭开大自然这个造物主的神秘面纱,探寻那些巧夺天工的同与不同,点亮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保持对世界的探究与惊奇。
这就是绘本《不一样?嗯,一样!》希望带给孩子们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