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96岁国宝级大师为亡妻手写讣告:最“不正经”的人,最深情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96岁国宝级大师为亡妻手写讣告:最“不正经”的人,最深情

2020-05-16 20:45:34 作者:木棉姐姐 来源:木棉说 阅读:载入中…

96岁国宝级大师为亡妻手写讣告:最“不正经”的人,最深情

  近日,一则讣告登上了微博热搜。

  “梅溪于今晨6时33分逝世……多年的交情,因眼前的出行限制,请原谅我们用这种方式告诉您。”

  96岁的艺术大师黄永玉的夫人,张梅溪,于5月8日逝世。这封讣告是黄永玉亲手为夫人写的。

  香墨飘雪千万言,香消玉泪几行书。

  网友痛心评论:

  “最有趣的老头从此孤身一人了。”

  这位老头黄永玉何许人也?

  他是当代为数不多的大书法家、收藏家、画家,更是一部活历史。

  有人说世界有三只凤凰,一个在湖南湘西,一个在沈从文笔下,一个在黄永玉的画里。

  奥运会冠军张继科曾把自己的金牌挂在黄老的脖子上,亲切合影;

  女神林青霞因为黄老一句话,一改往日低调的作风,破天荒参加真人秀。

  但就是这样德高望重的大师,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却是他的“不正经”。

  从小逃学成性,12岁出门流浪,19岁和喜欢的姑娘私奔,32岁成名,50岁考驾照,80岁当模特,93岁开着法拉利去飙车……

  而且,他还常常“语出惊人”。

  别人叫他黄大师,他大骂:“我算什么大师,今天教授满街走,大师多如狗。”

  别人问他为什么不用电脑画画,他调侃:“电器里,我用得最熟练的就是手电筒。”

  别人让他用一道菜形容自己的家乡,他无语:“青辣椒炒红辣椒。”

  ……

  世人眼里,他有趣、幽默、老不正经。

  西村袋子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团火,但路过的人只看到烟。”

  其实,藏在黄老“不正经”的笑脸背后的,是他对这个世界的一往而情深。

  “我们是洪荒时代在太空互相寻找的星星,我们相爱已经十万年。”

  黄永玉对妻子的爱,犹如他写下的这首诗《老婆呀,不要哭》。

  19岁,黄永玉在一家小馆里遇见了一位姑娘——张梅溪。

  他曾回忆:“任何一种环境或一个人,初次见面就预感到离别的隐痛时,你必定是爱上他了。”

  原来这就是一眼倾心,一见钟情。

  只不过,那时,黄永玉还是一个穷小子,而张溪梅是将门之后,生得美丽又聪明,追求者众多。

  第一次表白,他拿出最大的勇气,但还是紧张得手足无措:

  “我有一百斤粮票,你要吗?”

  一句话,看似笨拙又不正经,却也实在真诚。

  那年头,粮票便是身家,他这是把自己的一切都给押上了。见多识广如张梅溪,只觉得这少年好笑得紧,但并未被打动。

  黄永玉有些失望却没死心,一计不成再生一计。

  拎起一只小铜号,只要张梅溪一走近,黄永玉就在楼上窗口吹号欢迎,没成想,还真的打动了张梅溪的芳心。

  但是这段美好的恋情并没有一帆风顺。

  张梅溪的父母坚决反对,甚至还讽刺挖苦:“你嫁给他,没饭吃的时侯,在街上讨饭,他吹号,你唱歌。”

  随之而来的是,张梅溪被家里禁足,两人被迫断绝来往,黄永玉远走他乡。

  但是,张梅溪性格刚烈极有主见,竟然偷偷卖掉自己的首饰,硬生生从家里逃了出来。

  黄永玉一知,兴奋地一夜没睡,一大早就赶路去见张梅溪。

  两人见面又哭又笑,不久就举行了温馨的简单婚礼,过上了清贫但却幸福的生活。

  七十多年的婚姻,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余,浪漫有,磨难亦有,但两人依然琴瑟和谐,恩爱有加。

  妻子生病,卧病在床,他便在床边的墙上画画,帮妻子解闷,一室的温情,满屋的爱意。

  五十周年结婚纪念,黄永玉用了近万元重新买了小铜号,带上假牙,像当初追求妻子时一样,满脸春风问:“你想听什么?”

  黄永玉曾这样形容自己的生活:

  “小屋三间,坐也由我,睡也由我;

  老婆一个,左看是她,右看是她”

  恬静而又幸福。

  与一人相知相恋,与一人相守白头,黄永玉用自己的一生告诉我们:

  有些人看似嬉笑怒骂没章法,其实比谁都专情。

  黄永玉从小就很喜欢各类书籍,各类艺术品,尤其迷恋大街上雕菩萨、画风筝等民间绝活。

  有时候还没放学,就偷跑出来去看,因此得一绰号“黄逃学”。

  由于家境贫困,12岁后黄永玉便辍学打工。后来同学们开几十周纪念会,黄永玉送了画,落款就写了“一个1937的留级学生”。

  他对艺术很是痴迷,自学了木刻、画画、书法、雕塑、小说、戏剧……

  黄永玉似乎天生对艺术就有一种敏锐的嗅觉,一学就会,所以从十几岁开始他便靠画画和木刻赚零花钱。

  他做过各种工作,教员、编辑、电影制作等等,最后都无疾而终。以至于后来他从事一些“正经”工作,上司就直接说,让他走,怕耽误他的艺术生涯。

  幸运的是,32岁时,他一画成名,名动全国。

  大家称他为“艺术鬼才”。

  常人说到大师,肯定都是高山流水意境非常,但是他的画作却别树一帜,处处都透着“不正经”。

  他甚至自创画画注解,简直“语不惊人死不休”。

  网友评论:“他简直是在用命在搞笑。”

  画一只鹦鹉,他写道“说话自己不懂别人懂”。

  画个人,他写道“你他妈又吹”。

  画猫头鹰,他写“坐看右睡”。

  画一只鸡,他写:“生个蛋犯得上这么大喊大叫嘛”。

  画一群鸡,他写“人山人海,都是接孙儿放学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喜欢自黑,画的自画像是这样的,还配上自我吐槽的一句话“狗不厌家贫,女不嫌爹丑”。

  甚至把神话画成了段子。

  “夏娃问亚当蛇到哪里去了,亚当说让广东佬偷去泡了酒”

  这就是他眼中的艺术。

  所有想要告诉世间的理和情,尽在那“离经叛道”的挥毫之间。

  即使他的画后来得罪过人,让自己受过苦,他也丝毫没有改变初心。

  他对艺术的钟情,几十年如一日。

  78岁那年,他回到故乡,作壁画,足足忙活了一个月。画完后,直接劳累过度,生了大病一场。

  成名前他常被说不务正业,成名后他被评为“国画段子手”,他就像野孩子一样,看上去一直在玩,总是那么调皮散漫。

  但纵观他的一生,你会发现,黄永玉一直在追求着自己内心的艺术,不为外物所移。

  看似游戏人间,其实比谁都有追求,比谁都专一。

  黄永玉经历过战争,经历过建国至今的所有大事件,一生颇多坎坷,经历过大起大落,性格却一如既往的豁达开朗。

  在上世纪,文化人都有过一段遭殃的经历,有的人整日愁眉苦脸,有的人甚至还寻过死。

  黄永玉就是那为数不多的“顽强乐观派”。

  那时候,他每天的任务就是挨鞭子,一天几百下也是家常便饭,背上常常被伤得血肉模糊。

  他喊疼,却从不喊苦。

  妻子难过,躲起来偷偷哭泣,他却反过来安慰妻子:“老婆呀,不哭不哭。”

  在黄永玉眼里,生活再苦,也没有玩重要。

  他说:“别人提醒吊胆过日子,黄永玉照玩不误。”

  那个时期,大家都叫他严肃点,别整天笑呵呵的。

  黄永玉却玩心大起,找来一个医疗本,给自己划了几百种病,心脏病、胃溃疡、肝硬化。倒真的把那些喊着要“打倒他”的人听乐了。

  后来,晚年的黄永玉,索性就变成了周伯通一般的老顽童。

  就连白岩松都说:“老了就学黄永玉。”

  83岁时,他打破自我框架,给杂志《时尚先生》拍硬照,拿着烟斗的模样,一个字“飒”。

  90多高龄生病了,他人只道岁月凄苦,他却说:“不错,还减肥了。”

  93岁了,别人躺在摇椅上听听小曲,他竟然玩跑车上瘾,这辆法拉利红色跑车就是他的珍藏。

  他说,要玩到100岁。

  在这个老顽童眼里,人间快乐最值得,用力活着最重要,什么名与利都是过眼云烟。

  他厌恶某些人白手索画占便宜,就设下家规,讲价者,恶狗咬之。哪怕对方是高官,也不可放宽。

  他为故乡慷慨捐赠1100万,建了4座桥。

  他把自己毕生收藏的约200多件文物,悉数捐赠给家乡的大学——吉首大学。

  尝过生活疾苦,体味过人间百味,他用一张笑脸化解了劈头盖脸砸来的所有不快,用一副玩世不恭的模样抵抗名利场里的所有诱惑。

  看似没心没肺,其实比谁都珍惜生活,比谁都热爱这悲欢人间。

  一个人所有的“不正经”,其实都是一种深情,在薄情的世界里,拼尽全力地拥抱生活,热爱生活。

  黄永玉,天真如他,有趣如他,情深如他。

  人们爱他嬉笑怒骂的真实,爱他不拘一格的风趣,爱他一往而情深的人生。

  虽然我们无法活成黄永玉,但要一定记住:

  无趣的永远不是这个世界,无趣的是,你没找到自己的活法。

  无情的永远不是这个人间,无情的是,你没找到对的那件事、那个人。

  人生在世,活得有趣一点,大胆一点,有意思一点吧。

  爱你所爱,行你所行,无问西东。

  愿每一个人都能像黄老一样“明确的爱,直接的厌恶,真诚的喜欢”!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

  *投稿作者:易小蕴,文化工作者,用文章触碰世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