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连煞》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六连煞》是一部由徐超执导,黄璐 / 王泷正 / 刘霖主演的一部剧情 / 犯罪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六连煞》观后感(一):导演有心理疾病
感觉导演成长的很扭曲,片子故弄玄虚,四不像,想说的没说清,心里有问题,没治好,片子也有问题…其实就是想说个原生家庭的事,扯的离题万里,王大治是最大败笔,完全跳戏,我发现有他参与的电影票房都不好,面相挺准的。想玩结构也没玩明白,故事也没讲清楚,真是够了。回家种地就好了,何必出来现眼!
《六连煞》观后感(二):导演很真诚,电影值得去看。
今天看了由徐超编剧和导演的“六连煞”。这是一部悬疑片,在一系列的凶杀案中还有案中案。王泷正、王大治的表演还是那么老道。宋昱的扮演者刘霖的表演非常传神,内敛的表演给观众的内心带来震撼。这部影片对罪犯心理的展示淋漓尽致,人性的恶谁都有,但关键的是我们应该学会控制和疏导。不能再多说了,再说就剧透了。最后感谢#三年二班观影团#组织的观影活动。祝影片大卖!
《六连煞》观后感(三):《六连煞》不激情影评
优点: 1.演员演技优秀 2.剧情构思、细节都不错 3.为王泷正颜值、演技打call,做为粉丝没想过他在大荧幕下居然如此有魅力 4.个人很喜欢后半段的戏曲插入 5.有几处镜头运用可圈可点 缺点: 1.剪辑随意,导致节奏完全崩塌,可以看出来导演有炫技的心,但可惜对素材和故事的掌控能力不够,虽然他就是这个故事的编剧,实名diss 2.虽名为悬疑,但前半段凶手就出来了,而且最后反转不够硬核,前后割裂感严重,第一个凶手杀人的动机也不够充分,或许这一段被和谐大神剪了? 3.立意过于松散,东一榔头,西一锤子,这就导致影片最后要商业不够商业,要深度也不够有深度,可以看出导演想讲的东西挺多,但没有学会“断舍离”,这点非常致命! 4.男主演技感染力不够!他片中本应是最大的华彩段的哭戏感染力还没有最后一幕那只追向警车的狗强(或许真这和我刚经历过悲伤到呕吐的感觉有关,总而言之就是感觉不对) 总结: 一部有点惊喜但不够的国产悬疑电影,材料是好材料,但导演真的没有那两把刷子
《六连煞》观后感(四):黄璐只是路人
六连杀,在中国的特殊国情(审查)下就成了“六连煞”,莫名其妙。更多的“鬼”成了“诡”就更让人哭笑不得。
雨夜迷离。处处在模仿《杀人回忆》。
找个性伴侣不就得了吗?“性伴侣”这种也是敏感字眼,好像是第一次在国产片听到。
抽烟这个事情,夫妻那么长还不知道“我最讨厌在家里抽烟”吗?其实我挺佩服那些可以忍受烟鬼老公的妻子们,二手烟的危害比抽烟者本身更甚,烟味在家里有多难闻想必不抽的那个(些)人都知道,烟鬼的口气更让人难受,何况还要跟他接吻甚至法式湿吻。恋爱时候人是麻木盲目的,“闻不到”可以了解,可是老夫老妻了还怎么忍受得了?所以我想大部分结婚后几年而另一半是烟鬼的夫妻,他们基本不会接吻更不说湿吻了。
像“拆”这种符号,国产片都已经不新鲜。能不能跟上时代点换点别的?例如“价值观”标语,例如“打黑”标语。
黄璐只是花瓶,却被大幅标榜做卖点。
王大治最好的演技已经奉献给了《我不是王毛》,其他时候看着都像个傻子。
《六连煞》观后感(五):导演自己把电影剪的稀碎——观《六连煞 》有感
没事做,随便找电影的时候看到《六连煞 》,封面上有王泷正就打开看了。怎么说呢,这个电影吧,也没那么差,可是真的也不是很好看。主要的锅就是导演自己的,他也是编剧。 其实整理整理,其实故事还挺丰富的。包括了几条线:一条是贫苦出身的底层员工被辞退后连续犯案;一条是苦命的姐弟两个相依为命长大之后,弟弟为自己受过的苦难复仇;还有一个是散漫但能力高潮的古队长夫妻、家庭。。。。。然后中间还插入了弟弟为了复仇利用自己的同父异母的妹妹,还有古队长和妻弟之间诡异的关系。。。。 导演在剪辑的时候,使用了很多技巧,比如:多次使用了对同一事件不同视角的剪辑,还使用了倒叙、插叙。。。。。但是感觉并没有使用的很好,故事给弄的沥沥拉拉,有些情节剪的太碎了,连接不上了;比如唐安玮的父母来这个城市。。。这个小情节没意义啊,也不乘上也不启下,对唐安玮的性格表现也没啥具体作用;比如:古队长夫妻之间的感情相关的戏份,就整理不出来,还有古队长和妻弟之间的感情,说实话,看到古队长喝完酒抱住宋昱的时候,真是惊出了一身冷汗,吓死了。。。。。这场戏意义是啥啊?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无论是唐安玮那五次案件还是后面宋昱的案件,感觉都是有点牵强。唐安玮如果是这么的睚眦必报,他目标不应该就这么少吧?而且用一个女老师模糊视线,硬性跟古队长妻子扯上关系,太勉强了;还有李向辉被勒成那个德行,竟然知道是他儿子???还有都法医竟然在凶手都找到了的情况下,才告诉古队长李向辉的真正死因,这顺序不对啊;至于古队长违反条例把案件材料放在家里,宋昱拿到唐安玮指纹,还冒充警察去一个正规公司获取人士资料什么的。。。。。也太扯了吧。。。。。 反正吧,这个电影故事其实底子还是不错的,但是编剧导演的功底有点差,所以,把故事弄的细碎,逻辑问题一大堆。。。。喜欢看推理故事的观众,看着这个故事,估计会很难受吧。
《六连煞》观后感(六):一个不会讲故事的导演
看完了,两星给王泷正,对,我就是他的nc粉,他在我就给正分。但是这部电影2星不能再多了,不然对不起我给3星的惊蛰。故事其实还行,就是导演讲故事的能力太差了!时间线安排错乱,回忆部分基本靠猜才能发现丫是回忆。男主古一峰存在感太弱,感觉小舅子才是主角。而且我觉得小舅子才是古队真爱,自己老婆怀孕都没发现小舅子杀人上心。所以王老师跟女演员是真没有cp感啊,怎么想都是桃花眼的错(明明是你想多)。
故事挺好理解的,主题也鲜明。就是某城市发生连环杀人案,凶手犯案手法极其幼稚,故意留指纹给警察,以为警察找不到死者之间的联系…太幼稚了。然后凶手的行为唤醒了主角小舅子心里的恶魔。宋昱是古一峰小舅子,当年他妈妈生下他便被宋家扫地出门,原因就是他妈妈当年被李某强奸并怀了他。他妈妈为了自己能生存下去,本打算带着他去找他亲生父亲,奈何那个强奸犯为了富贵根本不认他们母子。于是他妈妈就把他塞给了他姐姐(古一峰老婆),自己走了……这特么什么妈啊。从小倍受欺凌的宋昱心理开始扭曲,直到这个连环杀人案发生,他谋划了一番,取得了凶手的指纹和毛发,打算实施自己的杀人计划,并栽赃给凶手。真的,太幼稚了,真凶好巧不巧,有不在场证明……我真是无力吐槽啊,宋昱啊,你真以为你姐夫傻啊?对,他姐夫不傻,他姐夫很快就发现是他杀的。然后在警方抓他走的时候,他姐夫又发现死者死因有疑点,于是联系那个律师朋友(这里我必须吐槽,王老师搭档完潘老师,又搭档了王大治,妙啊)似乎是打算帮小舅子减刑。
其实这个剧情也不是完全没有看点,拍好了也挺有张力的,比如最后实际上不是小舅子杀的,小舅子没杀死,姐姐发现小弟弟杀人计划,跟过去发现人没死透,等弟弟走后再进行补刀。这时候古一峰再发现真相,再挣扎一下,来一波亲情与正义的对决,感觉会更有趣些(我也就是瞎bb)
总之,就是一个尚有看头的故事,让一个不会讲故事的导演给拍得稀烂。
《六连煞》观后感(七):连环命案背后,是伸手不见五指的真相
曾经错过了犯罪剧情片《六连煞》在今年上海电影节的放映,因此第一时间赶赴首映现场先睹为快。不得不说,这部由徐超执导,黄璐、王泷正、刘霖、王大治、曲博等主演的影片,是能给人带来许多跌宕起伏的惊悚快感的,从视听的刺激到心理的震撼,影片牵引着观众一步步随着剧情深入,从一个看似凶残却又直给的刑侦片,到一个能令大家不断审视自我的原生家庭噩梦,《六连煞》以其“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观感,给战台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故事开篇,小城东沅市命案叠发,作案手法雷同,受害者之间,也能勾勒出些许的关联,更令人愤怒的是,凶手在每具尸体的眉心,都留下了自己的指印,意图挑战刑侦的意味非常明显。此时,《六连煞》是一场猫捉老鼠般的追逃之战,案犯格外猖狂,又有着很强的反侦破能力,而他的“对手”,则是一位与众不同的警察——老古,看似不修边幅,实则心思缜密,看似漫不经心,却会竭尽全力,俨然一个非典型形象的都市勇探。于是,一场斗智斗勇的鏖战,就此展开。
影片风格与色调,都很暗黑系,无论是神出鬼没的凶手,还是阴雨绵绵的天气,整部影片都给人带来一种相当压抑的感觉,而发生命案的一个个黑夜,又带来相当强烈的惊悚氛围。但这一切,在罪犯被抓到的一切,戛然而止。罪案触目惊心,侦破惊险曲折,抓捕一气呵成,《六连煞》是妥妥的一部犯罪片。
但当所有人以为,这个案件应该了结的时候,却未料,罪犯被抓捕当晚,又发生了第六桩和前面作案手法一模一样的命案,究竟是错抓,凶手另有其人,还是又有一个新的杀手出现?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暗黑之中探寻真相,这才是《六连煞》这部影片的高明之处。
对于喜欢惊悚悬疑暗黑犯罪题材的观众而言,前面的部分,已经值回票价,但对于创作者而言,真正的精彩,才刚刚开始,毕竟,这不是一部纯粹的凶杀片,而是更多的从家庭与心理出发,来探究犯罪的动机。
无论是已经被抓住的罪犯,还是似乎仍然在逃的罪犯,这个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不会有无缘无故的恨,那些无辜的受害者,不过是罪犯的反社会行为中的牺牲品。这正是影片让人不寒而栗的地方,它以更客观的视角,更刁钻的眼界,来剖析小众化的犯罪心理学,将“六连杀”引申为“六连煞”,正是其转化过程。
在得知影片是导演兼编剧徐超的处女作之时,仍然感到惊讶,虽然《六连煞》不是一部尽善尽美的电影,但作品的韧性与厚度,却能让人感受到许多的思考,或许这也是影片从开场,就将警察老古的探案工作与家庭生活,进行了同步的呈现的原因,老古的妻子、内弟,老古家的狗、鸡等等,都在镜头下,呈现出一种看似平常却又略感诡异的态势,前期的铺垫,中期的发展,后期的爆发,最终的回响,错落有序,张弛有度,能见许多的匠心,以及导演徐超,在同类型作品中的个性化呈现。因此,《六连煞》很值得一看。
《六连煞》观后感(八):是谁给这个原生家庭递了一把刀子?
“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的活着”是怎样一种状态?在看罢犯罪剧情片《六连煞》之后仿若有了答案。
高智商恶性连环杀人案件不断发生,重案组大队长古一峰临危受命,外围协助破案,在一起又一起杀人案件中,古一峰终于寻找到这连环杀人案的规律,就在艰难破案之后的当晚,却又出现了第六个被害人。无论是从故事的前半部分还是后半部分的逆转,都不太能看得出《六连煞》是出自一位新导演之手的电影作品。电影中的逻辑性,以及并不止步于“第一杀手”,透过连环杀人案,想要揭示的并非仅仅是犯罪这件事,却表达了更深层次的对社会的思考,对社会中边缘人物的关注。
故事中的女主角黄璐,是整部片子中起到关键“串联”作用的一个任务角色。她在片中塑造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女性形象,作为“文艺女神”的黄璐,其表演的功力自然是不容小觑的,真实不做作的表演风格一直是黄璐的标签,这一次在片中她的人物角色也较为复杂,是妻子,是姐姐,也是老师,应该如何与片中的每个人物自洽的相处,并且找到一种生活的真实感,黄璐用自己的演绎方式给予了电影一种有血肉的真实表达。
片中宋昕(黄璐 饰)的丈夫是重案组大队长古一峰,其弟弟宋昱(刘霖 饰)便是整部影片最令人措手不及的人物。刘霖曾主演电影《睡沙发的人》,并在第11届FIRST电影展中获得最佳演员的提名。在《六连煞》这部片中,他看似不声不响,实际上却有着非常脆弱的内心。人们都说养狗的人是善良的人,何况片中宋昱的狗还是捡来的,对一条捡来的狗,宋昱都爱心有加,他又能坏到哪里去呢?
宋昱因为原生家庭的不幸,造成了长大成人后会作出无法自控的事,童年的阴影令其挥之不去,表面上正常乐观的大男孩其实心底积压的是家庭对他的亏欠,是原生家庭造就了这样的他,让他走上了如此回不了头的路,而恰恰因为如此,这部电影才警示人们,不能够只看到事情的结果,而应该反思在有大把时间可以关注身边人、安抚身边人的时候,我们是否尽力的想过去帮助他们,不要让他们成为社会的边缘人,不要让他们心中积怨已久的种子成长为参天大树。
所谓“六连煞”,最后到底“煞”了谁?宋昱成人以来一直是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的活着,他可能也以为自己可以从生活中获取能量,可以从狗狗身上找到些许的情感陪伴;姐姐宋昕一路走来,要照顾家庭、呵护丈夫,更要时刻的关注着弟弟的内心,始终是以一个“长姐为母”的操心形象而存在的,是生活中那种实打实的女性人物;大队长古一峰,从第一次侦破案件到第二次隐隐的不安,整个人的心理变化通过他的肢体语言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一家子人,各有各的烦恼,片中的角色都被这几位演员诠释出了一种极致的真实,而当真相揭晓,所有人不寒而栗,所有人也有理解了其中的苦痛。
作为犯罪题材的电影,最终聚焦原生家庭的得与失、痛与苦,就如导演的期望一样,这样具有意义的作品的确给观众带来了不小的思考。
《六连煞》观后感(九):《六连煞》每个人都是凶手,现实流的完美犯罪击穿脑洞
近几年国产犯罪片精品频出,《心迷宫》《烈日灼心》《无名之辈》之后,由徐超执导,黄璐、王泷正、 刘霖、 王大治、曲博主演的《六连煞》再度带来惊喜,与上述好作品异曲同工的是,它的可贵之处在于不仅有精妙的高智商连环杀人,并且经过抽丝剥茧之后找到了杀手,还透过这扑朔迷离的悬念,向观众提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凶手为什么是凶手,我们这些旁观者,又在这宗案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入场前看到海报上有一句很吓人的SLOGAN:“我们每个人都是凶手”,当时觉得这样的构思很难实现,大千世界,欣欣向荣,哪个人不是忙得不亦乐乎,早就不是那个吃人血馒头的时候了,可是在看完之后却很认同这句话,这句话说的点都没错,每个人都是凶手,《六连煞》里面的受害者,HR主管,老师,老板,公司主管,主持人,以及每一个旁观者,郁郁不得志的警察,经常被炒鱿鱼的毕业高材生,被姐夫戏称为“太子”的小舅子,市侩的律师,KTV陪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罪孽,每个人一个微小的举动,汇聚到最后,都会演变成一场触目惊心的杀戮。
影片布局严密,原本宁静祥和的东沅市,就像被一场暴雨激发起了恶念,连发命案,死者身份各异,彼此毫无关联,只是眉心都有一个红色的指纹,似乎是凶手在有意挑衅,重案组队长古一峰临危受命,观众也随之渐渐去接近这个隐藏在黑暗深处的凶手。
从毫无头绪到渐渐浮出水面,当推理侦破遇上完美犯罪,叙事难度很大,初执导筒的徐超导演却没有显露出处女作惯有的稚嫩,反而显得相当的老道和沉稳,不拘泥于案情本身,没有一板一眼的去抠扯线索和证据,而是用扎实的笔墨刻画人物,人物立住了,故事就抓人。
比如说王大治饰演的律师,一出场就凭几句台词,几个动作就把这个行业里的中国式人情网络展现得呼之欲出,他对古队的死缠烂打,被追尾后对年轻人的恼怒,包括游刃有余的行走在客户和KTV之间,这样的人物比真实更真实;黄璐饰演的宋昕,透过平实而又凝炼的表演,把一个贤淑的妻子演得于无声处起波澜,简单中蕴含着复杂、深邃的情感世界。
实力派演员王泷正饰演的古一峰,与之前《白夜追凶》中火爆粗犷的周队有着相近的性格,却又有着更加丰富的情感世界,在整个破案的过程中,我们能够看到他于家庭与情感方面的纠结,对缉拿犯罪的执着,以及最后被真相触发的困惑与深思。
在影片里面,每一个角色都不是纯以来推动剧情的角色,而是整个当下大都市时代各种人群的缩影和写照,从他们的所作所为,观众能够深切的触碰到现实,感知他们为了明天苦苦打拼的真情实感,或者我们就是他们中的某一个,为了尊严和职责,或者是为了生计或者理想,或者出于一份深藏多年的感激或仇怨,变得让人无法理解的可怕。在高阁楼宇的灯火灿烂之下,在行色匆匆的人群里,或许就是你无意中伤害的一个人,会在某个特定的时候被释放出内心的魔鬼,成为举起钢丝的利器。
中国电影从来都不缺少技术流,能够编撰各种离奇而又精妙的故事,但是在大家都运用各种手法在追逐商业和流量的时候,拥有高超叙事技术现实流《六连煞》就显得弥足珍贵,它像手术刀一样重新梳理了当下,隐藏在繁华背后的灰暗地带,一些被大家所忽视的溃烂和隐痛,并在黑暗和暴力的深处,点亮了一根人性的烛火,假如你能在电影中能看到到这缕微光,相信一定会有所感悟,有所感动。
《六连煞》观后感(十):成长像手术,复仇像呼吸《六连煞》关注原生家庭创伤
在湿漉漉的雨夜,《六连煞》开始了肆意弥漫的杀机,一面让雨浇湿成长的剧痛,一面用杀机让边缘群体的脆弱和敏感,扭曲成连环凶杀案——这是一部不太一样的犯罪片,影片不太关注死者的身份或故事,而是在推理过程中,更为耐心的剖析犯罪背后心理与情感——这是一部窥探成长与人性的罪案影片,而且,更加关注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
影片在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其中,隐藏在凶杀背后那些复杂隐情,以及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阴影,给观众带来深刻反思的契机,从隐情背后去深刻理解原生之殇,去发现成长过程中因教育缺失,造成人性的阴暗扩张,以及对生命的不尊重等极其负面的影响,对于家庭氛围的培养,亲情的维系,人与人的相处之道,都有更深层面的解读。
作为导演徐超的首部电影作,《六连煞》基本经历了新人导演电影的必经之路,历时三年时间,倾尽心血,也基本见识了导演对于电影创作的创新与深情,影片极其注重细节,从镜头语言到题材内涵以及布局设计,不见处女作的青涩,反而在暗黑的故事内核之中,看见一缕成熟辛辣的老道。
说回影片本身,其实,在“六连煞”持续杀戮来临之前,每个人都并未察觉,个体的一点点不善良会让恶意成倍叠加,或许“每个人都是帮凶”会有言过其实的嫌疑,但助推了凶手心中的恨意,却是无可回避的现实。影片让素不相识的人被一场接一场的凶杀案所勾连起来,相同的作案手法,遗留在现场相同的指纹,却指向不同的凶手,如何才能厘清散乱的线索,成为观众和演员共同的责任。
实力演员黄露和王泷正、王大治等人,给影片带来震撼人心的表演,尤其胡茬唏嘘的王泷正,先是吊着受伤的手臂,演出了一个吊儿郎当的痞子警察,然后又在家庭和亲情的纠葛中,抽烟喝酒挠头,将一个保守内心情绪煎熬的人,演绎的分外感伤。
新人演员的表现也极其出色,在暗巷之中那场粗暴扯脱上衣的戏份令人印象深刻,两个新人将一对情窦初开但又想爱不能爱的男女,塑造出“生动的绝望”,那是只有在初恋者身上才有的一种绝望,从满心欢喜到心生恐惧,只有那么一瞬间。
影片还用了许多象征意义的人、物来映衬杀戮背后的扭曲和挣扎,被收养的狗,其实象征着曾被遗弃但被圈养起来的恨意,暴雨以及雨夜中曾多次出现的赤裸上身的疯子,象征着疯狂和无所顾忌的降临,这种疯狂的复仇来敲门,无论是谁,都避无可避。
但是,血缘在遭遇背叛的时候,反而会更容易成倍的滋养仇恨,而这种扭曲的关系,终究会成为心魔,吞噬漫长岁月,也让成长像手术一样疼痛,复仇却像呼吸一样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