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重构世界》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重构世界》的读后感大全

2020-05-17 23:3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重构世界》的读后感大全

  《重构世界》是一本由[美] 玛格丽特·J.奥斯勒著作,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17,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重构世界》精选点评

  ●读起来很流畅作者将“学科体制清楚划分作为“重构”的最终完成,因此作者并不认为近代早期欧洲完成了“重构世界”这一任务。在近代早期欧洲,更多的是不同学科对以亚里士多德开端的旧的传统的学科体制的反拨,其中有伽桑狄的机械论,培根归纳法等等。作者认为牛顿自然哲学数学原理》的出版意味着这一反拨的最高成就彻底摧毁了亚里士多德的学科划分。“物理-数学”不再被成是两个对立的学科,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力学是一门实用学科,是利用违反自然的运动,希腊词“mechane”的意思就是“诡计”。人们开始用数学来描述经验现象而不是寻求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因果解释,这种发展改变了传统的科学界限。与此同时自然科学的发展必然会带来《圣经》的重新解释问题,比如如何认识奇迹,谁来解释《圣经》等等~

  ●近代早期科学家工作的主要内驱力是“拯救现象”。亚里士多德的科学模式虽然受到教廷承认而居于权威地位,但在越来越多的经验面前显得无能根据一些基本假设(如有无以太,有无超距作用建立不同的科学体系,这些体系在近代早期是并存的,而且所有体系都建筑神学地基上。欧洲早期科学家们往往认为他们的体系才是更加适当的神学自然观。反倒是一部分保守教会人士神职人员中也有科学,如哥白尼、伽桑狄等)才坚持认为新出现的科学体系与神学对立。

  ●有意思

  ●感谢作者让我意识到我对近代科学起源考察忽略了体制化的问题。。。。

  ●纯史料,看不下去

  ●卜天的翻译确实比绝大多数同行做得好。书中也有不少科学历史细节,多读多趣

  ●里面描写人和事都是在科学史上让人啧啧称道的事情.

  ●认真读了第

  ●贯穿全书的数学与物理学分类演变,很精彩

  ●描绘直至牛顿时代的科学对世界图景影响。物理学部分写的比较中规中矩重点基本上都涉及到了,但是新的见解不多,细节上也有些小瑕疵亮点在于化学博物学部分,借此提出了科学演进在不同领域多样性特征,并表明所谓“科学革命”是后世建构,置身其中者倒是与之前的传统保持着相强的连续性

  《重构世界》读后感(一):新三观形成

  亚里士多德的一整套三观,中世纪之后的文艺复兴时期,渐渐崩坏,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光学、数学、天文学、博物学,从天上到地上,从粒子身体,从思辨实验,原先的根基被替换,“终极”的标准是经验与实验,然后现实验证这经验和实验,人则跟着验证后的结果调整自己,改换自己,新的三观,渐渐形成。

  最有意思的是书中描写的那些科学家哲学家的钻研劲和面对上帝时的某种“退缩”理,颇可玩味,可以看出人们勘测到“真相”时的下意识的逃避,最终逃避不过,转念迎了上去,开出了某种新的世界图景。

  《重构世界》读后感(二):不同的“科学革命”

  一样是从哥尼、开普勒、伽利略、波义耳到牛顿,本书是从数学与物理的学科分类演变的角度,虽然数学变成一种用来描述物理实在的语言,改变了亚里士多德对世界的认识,扩大了知识的范围。

  但是作者认为直到牛顿仍然是继承了对古代知识(古代几何和古代智慧)的信念,甚至是对上帝的信念,正如牛顿主义者批评莱布尼茨“对上帝的自由和权利的不可接受的限制,假定上帝要服从不依赖于他而存在的原理”,所以要做的仅是修补其作品。

  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关涉到我与世界的位置。看上去是对上帝做了完全的服从,但是“完全服从”的前提是服从于他所制定的原理,那么很有可能不是全盘的接受就是全盘的否定。

  结尾作者认为,对现代科学起规定性作用的,那些范畴,科学的体制化和专业化并没有从这个时期演变出来,所以“科学革命”作为历史现象,是在这之后的事情,也许正是基于“我与世界”的角度的变化。

  《重构世界》读后感(三):重构“科学革命”

  Osler的书出版于2010年,属于“科学革命”领域较近的研究成果。也可以说,这本书无论在观点上,还是在史料的展现上,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

  与其说是学术论著,这本小册子更像一本科学史的教科书。该书从世界观、自然观的角度梳理了“科学革命”的发生史,时间跨度约有两百年。更重要的是,它在范围上囊括了从“拯救现象”、中世纪晚期的亚里士多德主义,到文艺复兴的崇古和人文主义、地理大发现激活的经验主义导致的世界观松动,再到基督教对占星学的攻击,宗教改革和唯意志论催生的机械论兴起,以及在唯物论威胁下伴生的灵魂学说等形而上学领域的巨变。

  最后,作者几乎遍历近代科学分科诸领域,一览同一时期不同学科参差不齐甚至是形态各异的演进——包括数学从光学和力学突破介入物理学、炼金术传统和化学机械化的失败、植物动物矿物领域的博物传统的延续,以及我们众所周知却误解重重的——牛顿革命。

  从以上内容能看出,该书算是对所谓“科学革命”事件的全方位考察。不过吸收了相当多的前人的成果,许多精辟的结论也只是一笔带过,不及细说。即使这样,作者仍向我们展示了“科学革命”这一事件本身的复杂性:

  其一,近代科学一词在两百年间并未真正成形,甚至我们所知道的“科学家们”,本身也并不使用这个词;

  其二,科学指涉的主体,事实上是作为近代科学前身的N个子集:天文学、光学仍隶属于从数学到物理学转变的过程,化学还在炼金术中纠缠,生物学仅限于博物志,医学仍处于盖伦缺乏尸体解剖导致的错误阴影中。各个领域有各个领域的问题,各自演变的进路也不尽相同;

  其三,即便关键的科学开拓者本身,也未必有清晰的科学意识,换句话说,主导他们的更可能是数学意识、神学意识、哲学意识、收藏意识或某些奇形怪状的癖好。

  因是之故,作者更想聚焦的问题,便是她在题目里已经点明的——对“自然、上帝和人类的认识”。这当然也是大多数科学哲学或科学史专著的主题,相比所指不清的“科学”,从“自然”二字出发也许有望提出更好的问题。

  书的最后也承认,到17世纪末,人们的自然认识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但却暗示这距离“科学革命”还有一段距离。“然而无论在思想上还是社会上,这些变化尚不等同于近代科学的出现。科学与宗教的分离,对‘科学’这一一般范畴的阐述,科学的体制化和专业化,甚至是那种被称为‘科学革命’或‘近代科学兴起’的历史现象仍然要到将来才能出现。”

  在某种程度上,这当然是对传统的科学革命定义的否定——这并非毫无道理。事实上,科学在这两百年间仍不过是不同领域方法和形而上学激烈角逐的混乱领域,远非整合完毕的共同体。就连牛顿本人都是个鲜活的例子。就像书中所暗示的,以《原理》为代表的数学和物理学成就,相比于他一生在神学、自然哲学乃至炼金术上的执着追求,无论在时间、空间或体量的跨度上,实在都不过是一小部分罢了。

  《重构世界》读后感(四):科学史课程系列[3]——《重构世界》

  间介:写此书评的契机是吴国盛老师《科学革命》的课程要求。课程共有五本读物,按照顺序为《哥白尼革命》、《新物理学的诞生》、《重构世界》、《近代物理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和《科学革命》。

  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古代的,准确的说,是雅典和罗马时期的思想,比如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赫尔墨斯的魔法以及原子论的想法等。古希腊于希伯来文明在欧洲大陆上交融,这种世界观将人生的意义与宇宙的意义仅仅联系在一起。而我们这里讨论的不是古代、不是古罗马时期、也不是伊斯兰世界的崛起,而是1500年之后,到1700年之间。这时的欧洲经历着文艺复兴、新大陆的发现、宗教改革、哥白尼革命等一系列影响深刻的变动。而这些变动彼此相互勾连,又深刻地动摇了整个欧洲社会的世界观。

  奥斯勒在书中分为八个章节,以时间地发展地眼光剖析整个世界观变化的过程。如果横向是这种时间发展,而我们纵向劈开一个界面,会发现在奥斯勒观点下,欧洲世界观核心内容是天文学、炼金术、博物学、医学。而我也将主要以这四点梳理他们在两百年间的变化以及在此过程中的交叉影响。

  1500年以前的欧洲其核心的世界观还是亚里士多德世界观。天文学上,在亚里士多德世界观下,天文学是研究天空的永恒,将不规律的行星通过天球模型“规律化”、“永恒化”。我们看到托勒密,第谷一生的工作就是在证明行星也是有轨道的,是规律的。按照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观点,使用圆去规范行星轨道,最后的结果却是发现越来越多无法解释的问题——行星的相、亮度、逆行、视差。然后1500后,哥白尼并没有贡献任何深刻的东西,只是改变了中心天体,从地球变成了太阳。而这就让一切本来不直观的问题变得直观。这怎么能不影响到亚里士多德物理下人们的信心呢。

  医学上,1500年以前有三大主流医学思想:治疗传统、希波克拉底的医学传统以及盖伦发展的生理学和解剖学传统。希波克拉底医学以体液理论为基础,类似于亚里士多德传统,认为人体有四种体液,每种有干湿,冷热两种性质,根据这种性质推导身体的疾病与病因。盖伦的医学则是在解剖的基础上,结合血液的循环建立了“植物、动物和理性”三种精气的循环理论。也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四元素学说以及对人、动植物、死物等之间的区分有联系。

  除了天文学和医学,炼金术的传统是基于元素论分析物质的性质干湿,冷热将物质进行转变。博物学的传统是建立一种区分,以亚里士多德“四因说”提出的目的论认识生物并对他们进行科学的区分。

  而时间走到1500年,文艺复新的人文主义提出复兴经典,并在这个过程中推动了各种思想的重新发现,如赫尔墨斯的魔法,怀疑论,机械论,阿基米德的数学方法。文艺复新的“唯名论”则进一步加大了神的全能性和理性之间的矛盾。这种重新发现和质疑的过程让整个亚里士多德基于人主观与感受的一套哲学理论受到冲击。在这个过程中,亚力士多式论证中很多并不严密的过程逐渐被暴露了出来。这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天文学上的各种发现和想法似乎都在导向地心说的背离面,这让原本支撑地心说的亚里士多德追随者不得不重新思考论证的过程。文艺复新下其他微粒论和原子论关于碰撞的观点得到的更多发展和支持,并且越来越多新的概念和想法从基本现象出发以数学的方式定下基础,逐渐发展出力、动量、速度和加速度这样的概念。当牛顿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后,则相当于给了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最后一击。空间已经不再有区别,时间和空间通过速度联系在一起,又在牛顿第一、二定律下暗含了均匀性。

  新大陆的发现直接刺激了人们的认知,出于探索的狂热面对一切未知的东西,博物学从早期的分类到搜藏的热情,古人没有见过的新的生物成为16、17世纪人们更加敢于质疑古典观点的一个因素。宗教改革过程中,新教将人们从教会的思想禁锢中解放,能够暂时的接受新的观点。印刷术技术的出现让医学的结构图能够无限的精准复制,并让著作的传播变得更加可靠。

  200年的怀疑,争论给新的观点以沃土,这中间新的生理学理论,新的运动学理论,新的光学理论都更加符合实际情况。这些新的观点不再根植于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也不全是绝对空间的影子。但是他们都或多或少减去了人主观性的影子,让万物不再拥有智性。虽然说并不是所有学科都受到机械论的影响,但是牛顿运动体系关于绝对空间,关于物体的存粹“无知,无感”还是让处在科学风口浪尖的人感到了一种唯物论的恐慌。今天我们似乎习以为常,灵魂不存在,或者否认肉体和灵魂的观点,却在当时让人感觉生命的意义与珍贵性受到了威胁。

  医学与生理学上,终于从动物解剖转移到人体解剖,从尸体解剖到活体分析。哈维通过实验验证证实了血液的循环、证实了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联系。化学上,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学说虽然没了,但是微粒论和原子论以及牛顿定律中关于重量守恒量的提出,却又为其指明了方向。光学上,从认为视觉是一种眼睛发出的隐秘的光束感知到物体,到光束进入人眼的被动感知转移都反应了人认识自然客观性的萌芽。

  纵观1500年前后的科学发展,1500年以前的世界观是建立在一种人性,物性的世界上,人对物的解读是根据感受进行的判断。这种模糊的判断在后来的发展与认识过程中不断启发出更多更深的概念——应用到化学、光学、博物学、医学等各个方面,以及更多问题——天文学,神学等。直到历史走到了某个阶段,“睡醒”的欧洲重拾经典,无畏的舰队航行到新大陆,宗教改革呼唤新的声音,一切敢于质疑的声音重新检查所有的观念,并给出更好的解释,一个更直观而且基础的解释。

  《重构世界》读后感(五):历史上的过去是异国他乡

  《重构世界:从中世纪到近代早期欧洲的自然、上帝和人类认识》的引言结尾说到:

  历史上的过去是异国他乡。我们这里不是要追溯过去以寻找现代科学的起源,而是要寻找近代早期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我们不是要发现自己所关注的事物在过去得到了哪些扭曲反映,而是要试图理解这个异国他乡的居民的语言和习俗。

  引言的开篇,作者就说到,“事实上,潜藏于现代科学之中的世界观在人类历史上是相对晚近才发展起来的。本书旨在描述那些曾经盛行过的观念,当时有教养的人认识世界的方式与现代科学认识世界的方式非常不同。”

  从1500年到1700年,欧洲思想经历了巨大转变。“艺术、宗教、哲学、地理学、医学、科学,大多数思想活动领域的根基均被撼动,对自然和物质世界的认识正是这些转变的基础。”

  “欧洲精神生活同时植根于圣经宗教和古希腊,其传统常被称为雅典和耶路撒冷的联姻。这种不稳定的联姻产生了重重困难。《圣经》强调一个无所不能的神的意志不受限制,希腊的方法则强调世界由非人格的统一和谐原则所支配,这个世界通常没有任何创世环节,也不受一个为所欲为的神的干预。整个欧洲思想史贯穿着在这两种看法之间寻找可行联系的努力。”

  亚里士多德在古希腊、中世纪和近代,对许多自然研究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的科学分类为13-17世纪的大学课程奠定了基础。各种学科的内容也反映了他的影响,直到传统的学科界限在16-17世纪开始瓦解。”

  “对世界的认识——对自然的理解——是通过思考三个基本问题发展起来的:这个世界是由什么东西构成的?这些东西如何相互作用?关于它们,我们能够获得什么样的知识?这些问题将成为我们从古希腊到16世纪欧洲之旅的路标,指引我们了解关于自然界的思想是如何发展的。”

  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托勒密(约100-170)的天文学,希波克拉底(前460-前377)和盖伦(129-216?)的医学,都是希腊语作品,“经过手工传抄,这些著作的手稿在地中海世界流传了一千年。公元前2世纪罗马对希腊世界的征服以及4-5世纪罗马帝国的最终陷落导致雅典、罗马、埃及的亚历山大城等古代的希腊学术中心不复存在。”

  7-8世纪,伊斯兰世界兴起,8-9世纪,“云集巴格达的学者们把哲学、自然哲学、数学、天文学和医学的大量希腊著作译成了阿拉伯语。”“哈里发们赞助这些翻译是为了恢复古代波斯的知识。哈里发们认为由此可以说服波斯人相信,他们建立的新王朝是古代波斯帝国的合法继承者。……在几个世纪的时间里,拉丁西方(西欧)是一个政治上分散的封建社会,学术传统极为有限,哲学、医学和数学科学则在阿拉伯世界繁荣起来。”

  “从11世纪开始,部分由于欧洲基督徒在十字军东征和夺回伊比利亚(西班牙)半岛期间与阿拉伯世界再次有了接触,一些欧洲学者又把许多希腊-阿拉伯著作重新从阿拉伯语译成了当时西欧学者的语言——拉丁语。到了1200年左右,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大多数著作以及其他许多古代作家的作品均被从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这些文本的获得和由此引发的兴奋促使人们创建了大学,学生群体聘用‘师傅’来为其讲授新翻译的著作。”

  在讲授古希腊哲学与基督教教义时,学者们面临着两者之间的冲突,并且力求二者相容,“新的大学及其成员从古代知识的传播者变成了新知识的创造者。由于《神学大全》等著作的出现以及大学课程的组织,中世纪的亚里士多德主义和基督教神学开始在所谓的经院哲学中紧密交织在一起。经院思想家和经院课程在大多数欧洲大学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直到17世纪以后才渐渐衰落下来。当时和现在一样,讲授什么、改变什么需要由学者们来决定,但总是局限在亚里士多德等人的文本范围内。”

  “理解世界: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拯救现象:托勒密天文学;转变物质:古代和中世纪的炼金术;描述世界:博物学;解释人体:希波克拉底和盖伦的医学”这些自然哲学、天文学、炼金术、博物学、医学,构成了16-17世纪欧洲思想变革前的传统基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宗教改革、发现新大陆以及哥白尼天文学都以各自的方式为传统世界观的瓦解作出了贡献。”“它们削弱了亚里士多德、盖伦和托勒密的权威,促使学者和自然哲学家寻找一种新的自然哲学为其世界知识提供基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一种着眼于过去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为科学创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这种新的自然哲学,就是后来被称为“机械论哲学的某种版本,这种哲学通过物质和运动来解释一切自然现象”。宇宙的机械化,导致了唯物论和无神论,人们面临着上帝缺席的“恐惧”,但也正是在这一套机械论的自然哲学基础上,运动科学、光学、化学开始发展起来,并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数学物理学,“随着这门新学科的出现,自然哲学的方法和内容得到重新规定,亚里士多德体系逐渐被废弃不用”。与此同时,对动植物开始了新的分类,解剖学与生理学发展起来,对人体的解剖也使得“人与动物有何区别”的问题日益突出,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就是对人与动物的一个区别:人能思考。也有人依然用上帝为人注入“不朽灵魂”来解释人与动物的区别。

  “17世纪自然哲学、数学和天文学的许多发展在牛顿的工作中达到了顶峰。……其自然哲学工作核心处的力的概念,使他能够实现机械论哲学家追求的目标——用物质和运动来解释自然现象。同时,他对力的概念的使用使自然哲学发生了根本变革。”

  而牛顿自己,“他相信有一种古代智慧,根据这种智慧,一些古人的作品已经预示了关于平方反比律的知识一神论宗教的真理。……牛顿把自己的计划理解成双重革新:宗教的革新和自然哲学的革新。在这两种情况下,他都会追溯古代传统,确信其古老为他本人的工作赋予了合法性。牛顿对古代知识——古代几何和古代智慧——的信念表明,认为牛顿创造了近代科学这一寻常看法是错误的。”

  在尾声中,作者写道:“1700年,自然哲学家、博物学家化学家所描述的世界与1500年的世界显得相当不同。机械论哲学的拥护者用物质微粒、惯性运动和碰撞取代了亚里士多德的质料、形式和四因等基本解释术语。学科类别发生了转变:最值得注意的是,数学成了一种用来描述物理实在的语言,而这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是不可能的。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不仅扩展了地理知识的范围,而且也扩充了关于世界上动植物的知识。对许多学者来说,经验、观察和理性的权威取代了古代文本的权威。”

  尾声的结尾道;“到了17世纪末,自然认识的面貌已经发生显著变化。然而,无论在思想上还是社会上,这些变化尚不等同于近代科学的出现。科学与宗教的分离,对‘科学’这一一般范畴的阐述,科学的体制化和专业化,甚至是那种被称为‘科学革命’或‘近代科学的兴起’的历史现象仍然要到将来才能出现。”

  1500-1700(近代早期)年间的转变,奠定了如今的世界面貌,在这之前,盛行的是另外的认识世界的方式和行为的方式,然而转变,就这样发生了。

  最后要说的是,全书脉络清晰,细节丰富。以前读书时,对万有引力公式是什么不感兴趣,而对为什么是这样感兴趣,至于“为什么是这样”,老师也不能解答,而正是活生生构造出万有引力公式这个行为本身,最具震撼力,至于套用这个公式答题得分,就已经没什么意思了。诸如这些问题,这本“小书”里都有细节,读起来不觉枯燥:正是这些细节里,显示着人性的某种伟大——对“真相”的忘乎所以的孜孜以求,以及面对“真相”时难以承受而选择的自圆其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