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读后感1000字

2020-05-20 23:3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读后感1000字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是一本由【奥】莱内·马利亚·里尔克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019-10-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读后感(一):寂寞

  刚收到这本书的时候就被外形吸引了,书本并不大,也不厚。硬装的封面给人一种日记本感觉,冯至的作品我已经过很多,内容方面是值得信赖的。这本书的原作者是德国诗人莱内·马利亚·里尔克,冯至翻译,如果不是我对译者了解,我也不会选择这本外文著作。之前听说过这本书的原著,很有名,但是我看的译本大都是现代文学,因为具有年代感的外国著作本来就很难理解,再加上语言障碍,很容易被译者写变味。冯至不同,虽然说带有自己的理解,但是原来作者想要呈现的他都会保留下来。

  在这十封信中,频频出现爱和寂寞,这也是最能够体会人性情感。在二十世纪初期,作者与一位奥地利年轻军官通过写信的方式整理成了这本书。作者本是德国的著名诗人,由于一位年轻诗人很欣赏他,并愿意互相交流,所以才有了这十封信。每个人需要爱,但是对于爱的需求也都有限度,并不是永无止尽的爱就是好的。孤独,对于有些人来说是用来享受的,也只有静下来,用植物般的角度去看待人生的意义

  爱自己的孤独,享受自己的寂寞,诗人的世界可能表象去看很难理解,但是从内容的表达来看,我们之所以能够感受生活气息,反而是因为之前所抗拒,所误解的。创作过程就是孤独的,如果太多的声音去扰很容易迷失,就连没有什么生活经验,却仅仅是在工作打拼的我来说,一个人时间反而成了最悠闲,最轻松时刻。看这些信,我不会去想各种丰富形容词脑海中会像满漫天柳絮,什么都看不清,又什么都不想看的状态。这是很哲学思考,你不能说我的生活中什么都没有,是有的,但我又说不出个所以然。一个人的温度和多个人的温度是一样的,都不会相互影响,归根结底人活的还是自己,只不过被人影响了之后假装改变实则是真的觉得有的东西是对的。

  通过这本书我仿佛又对人生有了新的理解,显然这是很漫长的一个阶段,这只是一个开始,要通过时间去证明这一切。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读后感(二):听君一席话甚读十年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是德语文桂冠诗人莱内·马利亚·里尔克在他三十岁左右时写给一位青年诗人的十封信的合集。由我国著名诗人、翻译家冯至先生翻译,随书还附录冯至先生翻译的里尔克的全部诗作。这是一本带读者近距离“窥视”诗人里尔克内心世界的一本小书。书虽小,言简意赅,却值得典藏。诗歌以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情感。作为诗人的里尔克,我们从他的信件文字里也能读出诗的意味。他写给青年朋友的信,内容涉及人性、情感、社会问题等等,与青年人探讨人生哲理、自我修养。

  在这十封书信里,里尔克真诚坦露,让读者看到诗人生活所创造的世界,看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和对文学艺术的执着,更看到他对朋友的善良。收件人的信息很难从书信里看出,只知道他是一位青年诗人。但是据冯老索引得知这位收件人他叫卡卜斯,他也是一位青年作。能通过书信,和里尔克“促膝而谈”是一件多么荣幸的事情,听君一席话甚读十年书。

  十封信,每一封都不是泛泛而谈的,字里行间是诗人宝贵的人生经验。他坦诚与青年人交流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对对方的诗提出自己的意见,语言不卑不亢,“你的诗没有自己的特点,自然暗中也静静地潜伏着向着个性发展的趋势。”继而,他还对青年诗人的多首诗逐一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如师如友的指点对青年人对任何人来说都是需要的,就像我们写作文希望得到老师的点评和指点,可以帮助我们提升一样。

  他们聊诗、聊书,也聊很私密的两性话题,不过,这些都是坦诚布公的,没有污秽,有的只是自然。青年人在人生道路上会遇到各种困惑,作为过来人的里尔克以师长、兄长的身份在与书信中与青年人聊这些,如同父母的引导,还告诉他“在寂寞中不要彷徨迷惑”,理由富有哲理,“由于你自身内有一些愿望要从这寂寞里脱身”。这位老师不仅仅是诗人,也是哲学家,这富有哲理的话语发人深省。“寂寞地生存是好的,因为寂寞是艰难的;只要是艰难的事,就有使我们更有理由为它工作。”,就连寂寞都可以被诗人说得如此有意义,所以我也不再害怕寂寞,往往有时候正是寂寞帮助我们成事。

  读里尔克的书信,作为读者的我们也会和收件人一样受益匪浅,聆听大师教诲,思考人生问题。冯老结合他的求学心得人生感悟把里尔克的书信、诗文翻译得直击人心,足见他极高的文学修养。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读后感(三):走进内心,书写自我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是奥地利诗人里尔克三十岁左右,写给一名年轻诗人的书信,他谈到诗和艺术,两性的爱,严肃和冷嘲,悲哀和怀疑,都是年青人心理时常起伏的问题,十封信浑然天成,冯至先生在1931年读到这册书信时,禁不住读完一封,翻译一封,便于不能读德文原文的朋友阅读,架起了中德两国文学艺术桥梁。

  《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辑录德语诗人里尔克在一九〇三至一九〇八年间写给渴望成为诗人的青年卡卜斯的十封信。这些信是里尔克对创作的思考,更是对艰难、寂寞、爱等人生问题的解答,是给予青年人的精神指导。

  第一封信中里尔克回答青年“你在信里问你的诗好不好。你把你的诗跟别人的比较;若是某些编辑部退回了你的试作,你就不安。那么,我请你,把这一切放弃吧!你向外看,是你现在最不应该做的事。没有人能给你出主意,没有人能够帮助你。只有一个唯一的方法。请你走向内心。探索那叫你写的缘由,考察它的根是不是盘在你心的深处; 走向内心,探索你生活发源的深处,在它的发源处你将会得到问题的答案,是不是“必须”的创造。”读到这里感觉如此熟悉,我们都会陷入比较怪圈,家长比孩子,孩子比家长,我们比他人等等,我们总是将自己的评价权交由他人,任他人评价,自己的情绪受他人影响,莫名的有种悲哀!外在的光环,蒙蔽我们双眼,我们忽视自己的需求,忽视自我的存在,我要表达什么?告诉大家怎样的生活?当你拥有丰富的心灵,你的生活也会多姿多彩,正如苏轼在任何逆境中都会找到快乐,他不仅是诗人,更是美食家,达观的心态,让他吾心归处是吾家。

  “里尔克在信中告诉我们,人到世上来,是艰难而孤单的。一个个的人在世上好似园里的那些并排着的树。枝枝叶叶也许有些呼应吧,但是它们的根,它们盘结在地下摄取营养的根却各不相干,又沉静,又孤单。人每每为了无谓的喧嚣,忘却生命的根蒂,不能在寂寞中,在对于草木鸟兽的观察中体验一些生的意义。”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哲学的三个问题,让我们思考人存在的根本问题,无形中切合里尔克的存在主义思想,深深地影响到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与萨特等人,对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冯至翻译《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让我们走进诗人,感受里尔克思想,在诗话的语言中体悟内在的生命,寻找自我,书写自我......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读后感(四):“用这第一瞬间的光明来问候你,亲爱的先生”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是莱内·马里亚·里尔克(1875-1926) 写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如果不特别予以追究的话,绝想不到如此文采斐然的文字居然是一个人三十岁时的思想。是的。放在当下的语境中,三十岁的人们在做什么、在想什么。大学校园草坪上的浪漫吟唱是再不会有了,站在水泥路上的仰望星空大概率是被路过的人投以不解的目光,前途不知尚在何方,触手可及的就是房贷房租失业的压力滚滚而来。试想,现在的三十岁的人们,可以对后辈晚进以一种相当睿智、相当豁达、相当成熟的姿态和内心进行人生的启迪与教诲吗?想起最近后浪对前浪的微词。不禁令人恍惚,一百多年的间隔,一个时代和一个时代居然就如此隔膜了吗?还是我们的的确确已经进入了一个晚熟时代?

  十封信当中,谈论诗和艺术,谈论两性之爱,谈论严肃、孤独、怀疑,谈论生活和职业的艰难,都是人生的必经,也是青年时代最迷茫最困惑的问题。关键是,这样的讨论全部能够居于一个高水准的哲学和艺术的层面,实属难得。思想精妙,文字漂亮,在这样的书写面前,真如这十封信的交流对象自己的评价:“一个伟大的人、旷百世而一遇的人说话的地方,小人物必须沉默”。面对里尔克的文字,沉默是最高的敬意。

  当然,不得不说,这样的庄严和敬意同样属于译者冯至,没有他独有的文字的魅力,里尔克转介到我们面前的心声必然大打折扣。这是具有两个同等高度的才华的人的珠联璧合之作。

  当一个人遇到发展的瓶颈,对自己的选择怀疑不安的时候,就如书中的年轻人因为被退稿而沮丧之时,里尔克明确告诉他:“没有人能给你出主意,没有人能够帮助你。只有一个唯一的方法,请你走向内心。”探索那个想要书写的“根”是不是盘旋在自己心里,是不是有一个单纯的声音在说“我必须”。从自己的世界的深处产生出的诗,一定不会再想问别人是不是好诗。如果对自己来说是必须的创造,就“接受这个命运,承担起它的重负和伟大”。如果向自己的探索之后断念,那也很好,就从此去寻自己该走的道路。向内求索的价值以及过程,被里尔克在这里说得明明白白。

  如果以上所举的例子稍嫌直白,那么我们可以来看看里尔克的文字表达,“没有一种体验是过于渺小的,就是很小的事件的开展都像是一个大的运命,并且这运命本身像是一块奇异的广大的织物,每条线都被一只无限温柔的手引来,排在另一条线的旁边,千百条互相持衡。”诗性的、形象的铺展,阅读即享受。

  “发展和每个进步一样,既不能强迫,又不能催促。一切都是时至才能产生。”“不能计算时间,岁月都无效。”“像树木似的成熟,不勉强挤它的汁液,满怀信心立在春日的暴风雨中,也不担心后边有没有夏天来到。夏天终归是回来的”。理性的思辨,艺术的传达,三十岁的里尔克就这样向我们施施然而来,没有压制一切的雄心,没有好为人师的倨傲,有的只是朋友的亲切的致意和温暖的问候。

  因为你是这样年轻,所以要去爱这些问题的本身,像“爱一间锁闭了的房屋,或是一本用别种文字写成的书。”坚定的、满怀信任地迎向这样的广大,终有一日,这间房屋、这本书会在你的面前缓缓开启,那时候,我们会知道什么是人生——经由广大无边的寂静。而现在的你,刚刚起程。里尔克在信中,“用这第一瞬间的光明来问候你,亲爱的先生”。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读后感(五):孤独是生命的礼物

  稍显意外的是这本书有点像小学生课本那么袖珍,近些年买到的书很少有这么小的版本了,这使得它与架上的书籍显得格格不入。

  然而,此文是写在书读过之后,观感却又大大不同,一本书的价值并不在纸张的薄厚与大小,而在于文字的内涵与分量。里尔克写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发之肺腑,深入心灵,对于喜好文学的人来说,这十封信,可说是文学创作之精髓了。

  爱好文学的人自古至今为数众多,而今更是铺天盖地,文学接近民众原本是好事,然而如今的人所书所写却未必是真正的文学,浮躁忙碌喧嚣的时代,我们更应当如里尔克书中所言,要回归自己的内心。

  在打开本书时,首先看到的是里尔克的孤独阴郁的脸。对于里尔克,我坦诚不是很熟悉,只知道那几首非常著名的诗,对于文学,我只是一个缓慢的跟从者。

  热爱文学的人,一般不会为这个看脸的社会所迷惑,然而每次读到作品,若看见作家长得帅气,总也不免流俗。这是里尔克,我承认他的相貌过于阴郁忧愁,没有打动我,那是一张愁苦的脸,一张童年经历痛苦悲愁的脸。

  于是先去了解他的生平。果然如我所猜测,出生在平民家庭的他,父亲仕途不如意,脾气暴躁,母亲张扬虚荣整日幻想加入上流社会,在这样家庭中生活长大的里尔克自然谨小慎微,而姐姐一出生不久便夭折,母亲又把他当女孩来养,这样也使他的成长有了一些阴柔之气。

  从他的脸上感到了深深的孤独。

  可是孤独真的那么不讨人喜欢吗?

  “你要爱自己的寂寞,”在第四封信中,里尔克写给军官诗人,“你要负担起他,那以悠扬的怨诉给你引来的痛苦,当身边的人都同你疏远了,其实这就是你周围扩大的开始,因为你的矿源已经在星空下开展得很广大,你要以你的成长欢喜,可是向那里你不能带进来一个人”

  里尔克对于孤独是接受的,由此可见,我们知道诗人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如果排斥孤独,不接受生活送给自己的礼物,那么只会与生活格格不入,既然没办法选择生活,那么就去接受它,并好好的利用它,这就是里尔克的人生哲学,于是他把孤独变成了诗。

  “要接受一切可能的生活,即使他令你不安,但那正是生活痛苦寂寞都是在生活接受它,把它变成实,即使没有朋友。”这样的思想,也就是艺术文学创作者之所以能够在贫瘠的生活之上开出灿烂的文学之画的缘由。

  里尔克对于创作的观点是要从日常生活中发事物去发现,让万物与心灵更贴近,要深幽寂静,谦虚真诚,假如你认为自己生活太贫乏,可是你还有回忆的宝库第一封信逝去的消沉了的动人的往事都可以为你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写诗要向内看,你的内心就是写作的源泉,这也是为什么写作的人要甘于寂寞的缘由。

  我们只能选择一种生活方式,非此即彼,无论是生活选择了我们,还是我们选择了生活,都要相信,这就是最好的结果,只有这样你才能够真诚的面对心灵。

  这本书大约是用的轻型纸,虽然很薄,捧在手上很舒服,可是书里的思想却很厚,语言令人久久回味。

  人们常说痛苦产生诗人,固然我们不希望自己的一生颠沛流离,可成为艺术家,显然痛苦的心灵是文学宝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也许他们就是为全人类而诞生,而歌唱的吧!或者说是为那些需要共鸣的灵魂而存在的。

  里尔克的诗之所以打动人心,就是因为他是用自己的心灵在创作,我们在他的作品中读到那些生命的战力,也在时光中遇见自己的灵魂。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读后感(六):冯至:山水里的微光

  大家小书官方微博 大家小辑·冯至四种 《山水》

大家小辑·冯至四种 《山水》

  三十一年(编者注:指民国三十一年,即1942年,下同)的秋天,从过去写的散文中抽出十篇性质相近的,集在一起,按照年月的先后编成一个集子,在封面上题了“山水”两个字,随后又信手写了一篇跋语:

  “十几年来,走过许多地方,自己留下的纪念却是疏疏落落的几篇散文。或无心,或有意,在一些地方停留下来,停留的时间不管是长到几年或是短到几点钟,可是我一离开它们,它们便像一粒种子似的种在我的身内了:有的仿佛发了芽,有的则长久地温埋着,静默无形,使人觉得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我最难忘怀的,譬如某某古寺里的一棵千年的玫瑰,某某僻静的乡村礼拜堂里的一幅名画,某海滨的一次散步,某某水上的一次夜航……这些地方虽然不在这小册子里出现,但它们和我在这里所写的几个地方一样,都交织在记忆里,成为我灵魂里的山川。我爱惜它们,无异于爱惜自己的生命。

  “至于这小册子里所写的,都不是世人所谓的名胜。地壳构成时,因为偶然的遇合,产生出不寻常的现象,如某处的山洞,某处的石林,只能使我们一新眼界,却不能使我们惊讶造物的神奇。真实的造化之工却在平凡的原野上,一棵树的姿态,一株草的生长,一只鸟的飞翔,这里边含有无限的永恒的美。所谓探奇访胜,不过是人的一种好奇心,正如菜蔬之外还想尝一尝山珍海味;可是给我们的生命滋养最多的并不是那些石林山洞,而是碧绿的原野。自然本身不晓得夸张,人又何必把夸张传染给自然呢。我爱树下水滨明心见性的思想者,却不爱访奇探胜的奇士。因为自然里无所谓奇,无所谓胜,纵使有些异乎寻常的现象,但在永恒的美中并不能显出什么特殊的意义。

  “对于山水,我们还给它们本来的面目吧。我们不应该把些人事掺杂在自然里面:宋、元以来的山水画家就很理解这种态度。在人事里,我们尽可以怀念过去;在自然里,我们却愿意万古长新。最使人不能忍耐的是杭州的西湖,人们既不顾虑到适宜不适宜,也不顾虑这有限的一湖湖水能有多少容量,把些历史的糟粕尽其可能地堆在湖的周围,一片完美的湖山变得支离破裂,成为一堆东拼西凑的杂景。我是怎样爱慕那些还没有被人类的历史所点染过的自然:带有原始气氛的树林,只有樵夫和猎人所攀登的山坡,船渐渐远离了剩下的一片湖水,这里,自然才在我们面前矗立起来,我们同时也会感到我们应该怎样生长。山水越是无名,给我们的影响也越大;因此,这些风景里出现的少数的人物也多半是无名的:但愿他们都谦虚,山上也好,水边也好,一个大都会附近的新村里也好,他们的生与死都像一棵树似的,不曾玷污了或是破坏了自然。”

  等到第二年九月,《山水》在重庆的一个书局出版时,由于一时的疏忽,这篇不及一千字的短文却没有印在书的后边。如今重新编定这本小书,又加上三十一年以后的三篇,再把它重读一遍,觉得它并没有失却它充作跋语的意义。这种对于自然的看法,我不能不感谢昆明七年的寄居。昆明附近的山水是那样朴素,坦白,少有历史的负担和人工的点缀,它们没有修饰,无处不呈露出它们本来的面目:这时我认识了自然,自然也教育了我。在抗战期中最苦闷的岁月里,多赖那朴质的原野供给我无限的精神食粮,当社会里一般的现象一天一天地趋向腐烂时,任何一棵田埂上的小草,任何一棵山坡上的树木,都曾给予我许多启示,在寂寞中,在无人可与告语的境况里,它们始终维系住了我向上的心情,它们在我的生命里发生了比任何人类的名言懿行都重大的作用。我在它们那里领悟了什么是生长,明白了什么是忍耐。

  但是自从三十一年以后,除去这里加上的三篇,我就很少写《山水》这类的文字了。当时后方的城市里不合理的事成为常情,合理的事成为例外,眼看着成群的士兵不死于战场,而死于官长的贪污。努力工作者日日与疾病和饥寒战斗,而荒淫无耻者却好像支配了一切。我写作的兴趣也就转移,起始写些关于眼前种种现实的杂文,在那时成为一时风尚的小型周刊上发表,一篇一篇地写下去,直到三十四年(编者注:指民国三十四年,即1945年)八月十日才好像告了一个结束。如今回顾,我仍然爱惜《山水》里的几篇,以及那篇跋语里所说的几段话。因为无论在多么黯淡的时刻,《山水》中的风景和人物都在我的面前闪着微光,使我生长,使我忍耐。就是那些杂文的写成,也多赖这点微光引导着我的思路,一篇一篇地写下去,不会感到疲倦。

  如今回到北平,眼前的种种陷入比战时更为纷纭的状况,终日坐在城圈子里,再也没有原野的风梳栉我的心灵,而昆明的山水竟好像成为我理想中的山水了。这时我觉得这本小册子与其说是纪念过去走过的许多地方,倒不如说是纪念昆明。

  大家小辑·冯至四种

  本文选自《山水》 冯至 北京出版社,发表在《法治周末》2020年3月12日

  大家小辑·冯至四种 《杜甫传》

  大家小辑·冯至四种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大家小辑·冯至四种 《伍子胥》

  大家小辑·冯至四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