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中华》经典影评有感
《本草中华》是一部由孙虹 / 袁博 / 许贞 / 刘跃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本草中华》影评(一):中医是中国的科学
如果非得找出一个最能代表中国自古流传下来的科学,那绝对非中医莫属。身边好多人,对中医的兴趣超乎想象。但可惜的是,这样一个足以世界都赞叹的中国科学却一直以来被中国的主流青年媒体排斥在外,这是不对的,希望让“xx上的中国”能更多一些,来影响中国年轻人,中国文化的魅力,是你再哈韩哈日哈欧美,都无法避开的经典。
《本草中华》影评(二):《本草中华》观后感
传统制药工艺的传承是药师的心头病,现在科技如此发达,哪怕手工制药比机器制药来得更加纯粹,也很少有人愿意花上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做一味药。他们放不下坚守了几十年的药香,放不下千百年来祖祖辈辈传承至今的智慧结晶,只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在这匆忙的时光中停下脚步,回头看看这些老祖宗以生命和坚守换来的珍宝,放慢脚步,接受大自然的馈赠。
《本草中华》影评(三):第二季《本草中华》
第二季感觉没有第一季突出,相比之下更喜欢第一季,情感的自然流露,第二季有点过于煽情了,个人觉得编排也没有第一季到位,第一季带给的感动更多。第二季印象最深的是第二集,里面每一句解说词感觉都可以成诗文了,不是说这样有多文化气息,而是这一集里面宣扬了所珍贵的精神文化, ”人生或许复杂,爱却可以很简单” ”只今便道即今句,梅子熟时栀子香” ”桑榆暮年逢盛世,余热生辉献绵薄”。
《本草中华》影评(四):为大中华疯狂打 call
画质精美,风景秀丽,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瑰宝,本草中华,是生长在祖国大地上神奇的植物
朝拜者,一种神圣的精神信仰
生长在各地的道地药材,隐秘而伟大
药农们,不仅仅是为了养家糊口,更是传承着中华文化
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本草,也让更多的影视展现中华本草,需要你的力荐,请亮出你的五星
这些珍稀药材,为何如此昂贵,在这里你也会找到答案
《本草中华》影评(五):本草中华_自言自语
在B站看的这部纪录片,一开始被名字吸引,本草中华,那不就是讲我们的一些草木嘛,怀着好奇点开了这部纪录片。
父子传承酵母制香 父亲“强迫”儿子在三年学会家传制香,学成之后去留随意。 最后儿子在最后三个月的时候 成功制香,最后香被点燃,香烟换换上升,令人震撼的美景。 酵母的传承也令人震动,每次从酵母上刮下碎片,也会在旧的酵母上粘上新的酵母,父亲赵秋实称之为传承,那一刻很感动。
第一个片段就把我吸引住了,被制成的香点燃后,缓缓上升的香烟,那一幕美极了。
感谢导演带我走进这样一个我一点也不了解的领域。
文笔粗糙,见谅
《本草中华》影评(六):喜欢的几句旁白
有一些功夫,
慢慢地就失传了。
可其实只要人们想留住它,它就会留下来。//
中医的境界,是给人间带来快乐。//
本草,也玲珑成万千形态。
或开成一朵花,
或燃成一缕烟,
或捧出一盏巢,
或融为一片甜。
这也恰是人们,抵达时的样子。
生命的容颜,早不在一二三四个,春夏秋冬。//
从此,
愿你道路漫长,愿你阅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愿你付出甘之如饴,所得,归于欢喜。
愿你没有补丁,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模样。//
好看的纪录片除了给你一个新世界,更重要的是给你一个新思考。这是中国本草,其实也是中国人的活法。
希望越来越多这样的纪录片出现。
《本草中华》影评(七):笔记
第一集 相传
分别选取了爷孙 父子 师徒的本草传承故事 有人物有故事 也有本草知识 再加上人物身上的传统价值观念 制药里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也是舌尖系列的套路 是观众易于接受的形式 如果完全是知识普及 那也少了分情怀了
第一集就讲相传 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的宗族观念影响之深刻 从舌尖系列也可观一二
相比前两日看的舌尖3 在镜头和剪辑上好太多 只是解说略显emmmm…… 个别镜头过渡还是有点硬 把细节做好真的很重要了
第二集 五味
五味即人生
导演应该是女性了 片子很细腻 甚至有些多愁善感 但这是褒义的 当然也与解说词有关 但仍然觉得 有些东西若是解说词说的太明白或者过于擅自揣摩心情 倒是少了些自由想象的空间
故事性很强 但难免也让人觉得emmmm有点刻意煽情?但从普及中医药知识角度来看 确实是不错的
另外 一些航拍俯拍镜头还是不错的!
第三集 步履
人与人 人与自然 大概是永恒的主题了
《本草中华》影评(八):本草智慧
相遇者众,知遇者寡。从来觉得中药凝聚了千万智慧,散发着无需赘述的美。
小时候感冒生病都是外婆抓一把草药便好,只记得是长了紫色小花的草药。珍惜这段经历,是因为当下我们被成品药占据。
这部纪录片看到很多地方,都觉得很感动。尤其是讲到巴豆至今几乎退出临床,却仍呼吁我们后人能够记得这一祛毒的功夫。在这世间,所有东西都似过眼云烟般更迭,将这些前人总结的经验功夫或技艺传授下去,虽微不足道,却是一种根本。
第一次知道制香可以如此虔诚,朝圣者的使命冥冥中赋予藏香更独特的味道。第一次知道沉香,原是如此珍贵而不可得,凝自然之气息芳华,沉香真的非常好闻!第一次知道原来花店卖的玫瑰是月季科,真的玫瑰花容温婉低调却有大益处。第一次知道茯苓依附已死松木生长于地下,吸收松木神灵之气。本草的美道不尽。
关于中药和西药的分歧,纷纷扰扰不断。中药在许多现代人眼里或许是不够科学严谨的动植物罢了,却融入几千年来先人的勇敢和学问。中药确实应该来一场历久弥新,她有她世间独一份的美。
从此,愿你道路漫长,愿你阅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愿你付出甘之如饴,所得,归于欢喜。愿你心上没有补丁,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模样。这,便是中华本草教我们的事。
真心感谢这部纪录片,太美,希望更多中国人可以看到,意识到中医药文化之于我们的意义,坚守住这份珍贵的传统文化。好片真的值得宣传。
《本草中华》影评(九):看完之后的一点学习笔记,和大家分享~
《本草中华》 倾听✔聆听(恭敬地听取)× 1.相传:冬虫夏草,延寿丹,益安宁丸,灵芝,枸杞,河南少林寺(禅 武 医)黑膏药(麻油炸料,先根茎,次种子,再花叶的顺序依次下锅熬制,铅丹成膏状) 2.五味:肉桂,昆布,荷叶,荷叶炭,青梅(烟熏→乌梅),酸梅汤(乌梅 甘草 山楂 陈皮 冰糖),百合(是地下鳞茎,由数十瓣鳞片抱合而成,因有百片合成之意而得名) 3.步履:海参,人参(鹿骨做的签子 抬参,放山第一件事 祭拜山神,棒槌草和人参喜爱生长在同一种土壤),肉苁蓉(有“沙漠人参”之称,寄生在梭梭树根部),三七(至少3年才能采挖,然而种植过三七的土地,至少再过20年才能再次用于种植三七,这是因为,三七在土壤里留下了代谢物和病原菌,会严重抑制下一批三七的成长),藏香(解毒杀菌,抗感染,抗病毒) 4.奇遇:芒硝(与萝卜同煮去杂质,并缓和寒凉之性),西瓜霜(西瓜+芒硝),白花蛇舌草,青黛,地龙(加入草木灰使其麻痹),乌梢蛇,沉香(东莞是沉香的道地产地,香港的由来),曹清华胶囊 5.功夫:石斛(霍山石斛(米斛)最为道地,霍山石斛枫斗,贵?一年收不到一公斤),巴豆(巴豆霜制备:用面浆煮过巴豆后暴晒以取得种仁,压榨去油),王氏保赤丸(可消积化痰,祛滞健脾,现代临床多用于治疗小儿感冒和消化不良,初生的婴儿就能使用,少量金箔镇心安神),六神曲,十全大补膏 6.容颜:玫瑰,月季,燕窝,茯苓,七子白,甘草,艾叶,制艾条,饴糖(也叫麦芽糖,麦芽与糯米饭混合搅拌,等待糖化,然后滤尽残渣,熬煮汁液)
《本草中华》影评(十):本草之味
本草之味,求之于高山之巅,探寻于草甸之上。中华本草,在其求思之深,在其意蕴绵长。 《本草中华》是一部2017年播出的纪录片。在弘扬中华文化,继承优秀传统流行的当下,它另辟蹊径,选择从绵延上千年的古中医角度探寻中华文化传承的奥秘。整部纪录片画面设计精妙,广阔的大全景贯穿剧情,展现出本草出生地的优美壮阔,却并没有因为艺术性而抛却真实性,可谓华实并具。而在本集纪录片中,解说词的作用尤为突出。
画面开篇,便着重介绍了本片中的第一味本草:冬虫夏草。在解说过程中,加入了专业知识,使观众对于冬虫夏草的起源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对大自然的敬畏更深一层,也增强了纪录片的专业性。 解说词在与画面的配合中丰富了纪录片内涵。画面不时出现的大全景镜头中,广阔的背景与优雅的解说词相得益彰,少年在山顶许愿的侧影,我看到的是虔诚。连绵起伏的苍山白雪,挺拔如劲松的少年,表达出是生命的张力。 本片中,解说词的另一大特色便是语言灵活,富于变化。在介绍宁夏中宁的枸杞时,解说词就引用了当地的特色方言:擀的面薄扇扇,切的面细线线,下到锅里嘟噜噜转。增强了纪录片趣味性的同时,也让我们对这个枸杞之乡有了更深的认识。 对于细节的处理,解说词给出了很好的补充。西藏少年平措翻越山岭终于获得第一根虫草,解说词对于平措探寻虫草的过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述,将平措的喜悦,对于自然的虔诚进行了丰富的展现。画面内容与解说词相辅相成,镜头拍摄俯身耕作的农民时,解说词运用一句:人们匍匐在这片大地,以谦卑的姿势,寻觅着自然的馈赠。与画面相得益彰,也道出了画面背后的深层含义。 过渡衔接转场自然。将虫草的采集与跨越千里后成为一道良方进行了高度概括,引出下一部分,介绍本草的下一站:投身于中医药事业的何建军。使得转场自然,线索明晰。语句优美,丰富了解说词的内涵。一句“这些朴实的农民,就像是扎根土地的冬虫夏草,在安静的时光里,铿锵着生命的对答。”让我们看到的是在中华土地上劳作的人民对于土地有这多么虔诚的热爱与执着。 正如片中所言,“以药为用,薪火相传,祖辈是这样过来的。今天,依然如此。静水流深,沧笙踏歌,这就是本草中华,传延千年,依然静静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