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心安即是归处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心安即是归处的读后感大全

2020-05-26 23:07: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心安即是归处的读后感大全

  《心安即是归处》是一本由季羡林著作,古吴轩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6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安即是归处》读后感(一):心安即是归处

  季羡林先生文字平淡质朴而不失意蕴。非常耐读,百读不厌。封面采用了黑白色感觉非常高雅,是另一种风格,这种风格想必就是季老从事学术研究,从事写作的一种反映 。季老是近二百年来中国少有学者我个人最喜欢季老的散文,这些篇幅或长或短的散文,朴素意味深厚深刻人生哲理简简一两句话说得通透明,季老深具一种独特眼光,他的思想更是深刻,他的性情更是直诚坦率,似乎是如在目前。

  《心安即是归处》读后感(二):人生之幸,就在于避免“被困于名缰,被缚于利索

  知道季羡林先生,其实是因为钱文忠。后者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过《玄奘西游记》,他是季羡林先生的学生。讲《玄奘西游记》的时候,钱文忠提到了自己老师季羡林。玄奘西游学佛法,出国之后,经过地方多半是在今天的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区域,所以吐火罗文、梵文也就成为他与时人进行交流的必需语言。后来,才知道了季羡林先生更多的事情。比如,他是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通晓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文、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与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季”。

  当时以为知道这些,就算是很不错的了;后来才知道,这些只是关于季羡林先生的一部分,也是大家都知道的通用内容。在读了季羡林先生自己写的散文集《心安即是归处》之后,透过字里行间,才慢慢察觉到了季羡林先生的一些内心深处东西——他对人生的思考、对生命慨叹,以及为人处世的一些人生智慧。书中最早的文字大约是1947年7月写的那篇《送礼》,最晚的文字大约是2006年8月8日写的《九十五岁初度》。

  季羡林出生的那一年,正好是辛亥革命的那一个年份具体是1911年8月6日;辞世的那一年,是2009年,具体是2009年7月11日,几近争得一顶“百岁老人”的帽子——不过,料想这是经历过人生的大苦大悲和生命的跌宕起伏老先生不屑于的。在《漫谈人生的意义价值》一文中,老先生即认为,“有人认为长寿是福,我不尽然”。他看得开,所以才活得从容。也就是契合了这本书的名字——《心安即是归处》。他能找得到自己的归处,所以不急不徐;他知道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正在于“对人类发展承上启下承前启后责任感”,所以并不在意生命的长短,只在意自己是否知道“为什么活过一生”。每个人内心深处,倘若也能够具有老先生这些认识的一丁半点,那也是足够了,对自己大有好处。

  《心安即是归处》这本书里,收录了63篇文章,分为8个部分,涉及到人生、读书、处世、行走、当下、孤独、生死等一些关于生命的话题。老先生当然首先是在说自己,但也是在告诉更多的人一些人生的道理——他说的内容其实相当广泛,但大体上没有超出一个真知灼见,那就是千万不要“被困于名缰,被缚于利索”——这句大概是非常类似于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在传世名篇《岳阳楼记》里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意思。但无论如何,弄清楚了这一点,每个人的人生其实多半就能够活得比较明白了。

  名与利,很难用好或者不好这样简单的评价来断言。适当的名与利是有益的,只是不要“被困于名缰,被缚于利索”就行。人生大概就是这么回事。

  《心安即是归处》读后感(三):季先生的真

  在这本杂文集中,除了有关读书的主题,最能吸引我的就是先生的真。关于读书的部分,我整理过一篇季羡林的书单。这一篇,我写写季先生的真。

  读季先生的文章,如面前一位邻家长者,和你娓娓道来,语言平实,如话家常,处处透着真诚。

  《做真实的自己》这篇文章曾在季羡林自选集中作为代序。非常有代表性。

  他说:

在人的一生中,思想感情的变化总是难免的。连寿命比较短的人都无不如此,何况像我这样寿登耄耋的老人!

  对于一生中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先生主张,原本是什么样子,就呈现给大家什么样子,反对作伪。

  他真诚的说:

在我的散文和杂文中,我的思想感情前后矛盾的现象,是颇能找出一些来的。比如对中国社会某一个阶段的歌颂,对某一个人的崇拜与歌颂,在写作的当时,我是真诚的;后来感到一点失望,我也是真诚的。这些文章,我都毫不加以删改,统统保留下来。不管现在看起来是多么幼稚,甚至多么荒谬,我都不加掩饰,目的仍然是存真。

  这样的坦率,何其可敬!先生无论治学还是做人,都求一个“真”字。因为真,所以无忧无惧,因为真,所以不受羁绊,灵魂独立。文集的最后一部分,收录了季羡林先生的三篇请辞文章:

  辞“国学大师” 辞“学界(术)泰斗” 辞“国宝”

  这些“桂冠”,多少人求之不得,而季先生潇洒辞去。足见他骨子里的“真”。

  细读之下,季先生所言极为坦率。在《辞“国学大师”》一文中,他提到自己的国学底子,这样说:

我从小学起就读经书、古文、诗词。对一些重要的经典著作有所涉猎。但是我对哪一部古典,哪一个作家都没有下过死功夫,因为我从来没想成为一个国学家。

  还说:

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胜于自己者,大有人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竟独占“国学大师”的尊号,岂不折煞老身(借用京剧女角词)!我连“国学小师”都不够,遑论“大师”!

  季先生在这篇文章里,不仅说了自己请辞“国学大师”的理由,也给出了他心目中“国学大师”的标准,那就是要术业有专攻,要对一些古典,一些作家下过足够的功夫,仅仅熟读和涉猎是不够的。

  在《辞“学界(术)泰斗”》一文,他说:

我一生做教书匠,爬格子……在过去几十年中,天天运动,花样翻新,总的目的就是让你不得安闲,神经时时刻刻都处在万分紧张的情况中。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一直担任行政工作,想要做出什么成绩,岂不戛戛乎难矣哉!我这个“泰斗”从哪里讲起呢?

  这可不仅仅是自谦了,这简直是直陈时弊!像这样,一直担任行政工作,无暇专研业务的“泰斗”知多少?道理是这个道理,季先生说出来,就显得分量十足,不免让人深思。

  这真是一个可爱的老头儿!有人把这些“称号”、“头衔”视作桂冠,他却感觉如芒在背,像孙悟空要甩掉头上“金箍”一样甩掉这些“桂冠”。

  季羡林先生的文章就贵在这种真诚!

  《心安即是归处》读后感(四):季羡林的书单

  古吴轩出版社的这本《心安即是归处》,是季羡林先生的一本杂文选集。文集遴选出八个“人生话题”,将与话题有关的文章集成一组,共八组。

  我比较喜欢的一个话题是:有福读书,可慰平生,这一组杂文均和读书相关。

  在刚刚过去的4.23世界读书日,听到不少有关书和读书的讨论,还看到不少推荐的书单。如果,季先生在世界读书日,参加一个访谈节目,他会如何谈读书,又会给出哪些精彩的回答呢?我们不妨在这本文集中来找找答案。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这个题目,喜爱读书的人,大概都会感兴趣。这本是张元济先生的一句话,季先生想必十分认同,拿来做了文章的题目。那么,先生是如何论述“读书乃是天下第一好事”的呢?读下来,方才晓得季先生是选取了人类智慧传承这样一个角度来阐述的。

人类千百年以来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两端:一是实物,比如长城等等;二是书籍,以后者为主……书是事关人类智慧传承的大事,这样一来,读书不是“天下第一好事”又是什么呢?

  继而,先生又驳斥了“读书无用论”。文章例举了两个马上皇帝——刘邦和朱元璋——“读书无用论”的现身“说法”者。

“秀才”最多也只有成为这批地痞流氓的“帮忙”或者“帮闲”,帮不上的,就只好慨叹“儒冠多误身”了。但是,话还要再说回来,中国悠久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是这批地痞流氓,还是秀才?答案皎如天日。……总而言之,“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季先生的立论自是无可争辩。

  书籍的作用不止是传承人类智慧,书籍还能使人获得精神上的共鸣和愉悦,这自然也是“天下第一好事”当中的好。虽然文章中没提,我想季先生也能认同。

  对我影响最大的几本书

  如果拟定一个有关读书的调查问卷,这个题目大概率包含其中:列举对你影响最大的几本书——我想,每个读者的答案都不会一模一样。即使有两个人凑巧填写了相同的书目,理由也会不尽相同。

  季先生给出的答案是两位大师的著作:

在德国是亨利希·吕德斯(Heinrich Lüders),我老师的老师;在中国是陈寅恪先生。

  季先生随后说明了原因:

两个人都是考据大师,方法缜密到神奇的程度。从中也可以看出我个人兴趣之所在。我禀性板滞,不喜欢玄之又玄的哲学。我喜欢能摸得着看得见的东西,而考据正合吾意。

  在这一篇中,季先生不仅回答了“对其影响最大的几本书是什么”这个问题,也追忆和评述了中德两位大师。赞叹于他们治学的严谨,慨叹于他们皆因时局之故而毁失了珍贵的手稿!

  我最喜爱的书

  这也是一个常见于各类阅读问卷的题目。我们且看季先生开出的书单。先生开篇即说明,这份书单不包含外国文学作品和专业书籍。

1.司马迁的《史记》 2.世说新语 3.陶渊明的诗 4.李白的诗 5.杜甫的诗 6.南唐后主李煜的词 7.苏轼的诗文词 8.纳兰性德的词 9.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10.曹雪芹的《红楼梦》

  对于这个书单的每一项,季羡林先生都给出了评述,极为精当。

  这个书单不仅未涉及外国文学作品,也没有出现近现代文学作品。先生没说,我们也就不得而知了。

  《心安即是归处》读后感(五):季羡林:不争不辩,不怨不艾

  有人认为长寿是福,我看也不尽然。人活得太久了,对人生的种种相,众生的种种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叹息时多。远不如早一点离开人世这个是非之地,落一个耳根清净。那么,长寿就一点好处都没有吗?也不是的。这对了解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会有一些好处的。——季羡林

  痛苦无奈的包办婚姻,美好缠绵的德国恋人,战火中漂泊的留学生活,艰难迷惘的特殊岁月,扑朔迷离的父子恩怨,匪夷所思的文物失窃,与巴利文的一世情缘,季羡林先生的一生也是充满坎坷的。其子季承曾说“他是人生的失败者,是寂寞的文人。”但我觉得季羡林的世界并不孤独,因心有归处,而淡定从容;因无畏无惧,而潇洒自由。

  今天与大家分享季羡林著的《心安即是归处》,本书旨在阐释季羡林先生的生命智慧,从谈人生的意义到分别谈读书、处世、行走、当下、孤独、生死等跟大家密切相关的生命话题。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通过阅读季羡林先生的文章,愿我们能了悟人间万相的本真,拥有应对世事的智慧。万事安然于心,从容而行。

  现实中的人,有的活得很卑微,想着不劳而获,想着天上掉馅饼,想着人活着就该潇潇洒洒的,殊不知,玩一点小权术,耍一点小聪明,就能轻轻松松过一生吗?还有的人得过且过,想得很开,过好今天得了,想什么明天,明天到了再说明天的。西方拥有这样思想的人很多,一般都是月光族,这次遇到疫情,有些人坐不住了,没钱吃饭了,在他们内心中出现了无解的选择题,要么饿死,要么病死,选择哪一个?反正都是死。不吃饭肯定饿死,出去工作,如果自己身体好,挺过去呢?这种神逻辑也没错,他们就是过今天,不想明天事的人,如果,你也觉得这种想法是对的,那你就要承受可能出现的结果。“人的一生啊,就一堆堆坎坷,不做寂寞的奴隶,不做孤独的鬼。”这是一首歌中唱的,懒惰的人想的都是投机取巧的事,拥有大智慧的人才会去想自己该怎么活出精彩,活得更有意义。

  穷困潦倒不可怕,可怕的是认命。有些人觉得自己没出息,家境寒酸,根本没有出头之日,干脆破罐子破摔,等待救济。有些人专门喜欢占小便宜,混吃混喝,有甚者还坑蒙拐骗,他们觉得吃大户理所当然,从来不去想想人家是如何获得成功的。古人都说:“饿死不受嗟来之食”,人是应该有些骨气的,不缺胳膊不缺腿,为何不靠自己去逆风翻盘呢。即便自己现在还不富裕,但是努力做最好的自己,也不后悔了,这才是人们该有的样子。

  我经常会写一些鸡汤类文字,有的人觉得不妥,都这个年龄了,还整天拼啊,努力啊,太没必要了。真的没有必要了吗?我却觉得,我们每天都有必要劝慰自己,别生气,现实会好起来的。因为每天我们都会遇到各种烦心事,这些烦心事不能与家人说,不能与朋友说,都积压在我们内心深处,积压久了,就会变成怨气,甚至负面情绪。但是,如果每天我们都能看到温暖的阳光,想着不好的事已经过去了,我们的心结就能打开,变得不那么焦躁。这样不是很好吗?为何要拒绝呢。

  在这部书中,季羡林先生写的就是他的人生。季羡林的婚姻是包办婚姻,他也曾有过相爱之人,而且他的德国恋人终身未嫁,只为了他。可他没有与发妻离婚,对于婚姻而言,他或许是不幸的,但是他也是幸运的,因为这辈子有两个女人一生爱着他。他对子女的教育也不算成功,他的儿子与他并不亲近,甚至有一段时间是交恶的。但是,季羡林在学术上却是有成就的,他是北京大学唯一终身教授,留下“三辞桂冠”的佳话,国际著名的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教育学家、佛学家、国学家、翻译家等,历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

  季羡林经历过人生的大苦大悲,生命的跌宕起伏。然而先生的一生,不争不辩,不怨不艾,满怀天真,执着自己的执着,安于当下。是世界上仅有的精通于吐火罗文的几位学者之一,同时又用质朴的文字向世人传达一个理念——心安即是生命的归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